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全天下都等着朕废后/新婚第一夜就想丧偶(穿越重生)——风露沁酒

时间:2022-01-15 13:57:20  作者:风露沁酒
  这金算盘打得何其精巧,明飞卿若不是死过一回,还真看不出他曾想视为父亲敬重的皇帝是这么算计他的。
  老皇帝既惊又怒,紧紧抓着锦被,手背青筋暴起。
  明飞卿手中还牵着那根祈福用的红线:“其实你能活到今日,确实应该感谢我,我曾为自己的命格感到庆幸,因为只要有我在,淮瑾的运气就不会差,我是陪着他从污泥里爬出来,一步步走到这金碧辉煌的皇宫的,我曾经也真心希望他的亲人能安康长寿,不过那只是曾经,后来我发现,让你这样的人苟活,只会害了我自己,也会害了二十万无辜的将士,所以......”
  他在皇帝惊恐的目光中,利落地,扯断了那根祈福续命的红线:“父皇还是早点死,少造些孽吧。”
  一声清脆的断裂声后,红线断成两截,几乎在同一时刻,皇帝忽然呕血不止,本来已经止血的伤口都开始崩裂开来,血顷刻间染湿整张被子。
  外头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淮瑾带着太医赶来,就见皇帝在血泊里抽搐挣扎,明飞卿站在旁边,面上淡定。
  淮瑾头疼,丞相的党羽就在外面,明飞卿哪怕装一装也好!
  眼看情况不妙,淮瑾把秦冉拉到角落里:“你直说,这回能不能救活。”
  秦冉满头大汗,手上的血都没擦干净:“殿下...看好皇城,只怕要乱。”
  言外之意,皇帝危在旦夕之间。
  淮子玉心中有数,让秦冉尽力,否则难以跟朝臣交代。
  他解下随身的令牌,招来心腹小将,让他去东营调五万兵马,把守皇城各个要道。
  毕竟边境还有一个三皇兄,他总得防着有人通风报信。
  做完这些,他二话不说,上前拉走已经纯粹在看热闹的明飞卿,手一牵上,就摸到半截红线,等到了偏殿,关上门窗才敢细看。
  果然是那截祈福用的红线。
  明飞卿的心思,已经昭然若揭。
  淮瑾:“如果他今夜就驾崩,你逃不开关系!”
  明飞卿丝毫不惧:“那殿下就该把我交给林氏一党,让他们治我弑君之罪,怎么把我拉到这偏殿来,怎么,你想跟我同流合污啊?”
  “你!!”淮子玉气到无可奈何,想动手给他点教训,却根本舍不得。
  “你瞧,我只是扯断了一根红线,你父皇就性命不保。”明飞卿把玩着手中那半截红线,“如果我死了,西溱岂不是要亡国了?”
  淮瑾:“......”
  “你父皇对我动杀心,他如今的下场,你也看到了。”
  明飞卿死过一回才知,这紫微星的命格不是让他做淮子玉的附属品,而是让他不要窝囊受气地过一辈子,他是这个世上最有资本无法无天的人。
  前世他不想活了,就拉着整个西溱陪葬,今生他想潇洒恣意地活一回,整个西溱,包括皇帝,包括太子,都是他的掌中玩物。
  “阿瑾。”他勾住淮瑾的衣领,凑近了问,“你想杀我吗,或者我该问,你敢杀我吗?”
  淮瑾脸色阴沉,扣住他的手腕将他推开:“天白!”
  天白立即进殿。
  就听太子爷沉着脸嘱咐道:“把太子妃送回东宫,看紧了!没有本王的命令,不准让他出来!”
  天白瞧了一眼太子妃,也不知两人之间又在闹什么矛盾,只得照做。
  明飞卿也不反抗,他想做的事已经做完了,回府睡个好觉正合他的心意。
  淮瑾目送他从偏殿的小门离开,焦躁地拧了拧眉心,喊来宫里的侍卫统领。
  御前侍卫一早就被淮子玉收为己用,现而今皇帝时日无多,他也不用藏着掖着,光明正大地调遣。
  “派一队人悄悄跟着太子妃,今夜会有大乱,别让人半路把他劫走。”
  侍卫统领听出殿下的话外之意,心中唏嘘,立刻领命去办。
  皇帝病危的消息在宫里不胫而走,泰和殿内外分别跪满了嫔妃和朝臣。
  隐隐约约有哭声传进来。
  老皇帝弥留之际,回光返照,眼神竟清明了片刻。
  淮瑾端了一碗药来:“父皇,你喝些药。”
  皇帝盯着他,口中沙哑地发出声音:“朕...是不是要死了?”
  淮瑾看了一眼他身下的血迹,到底是出于父子情分,避重就轻地宽慰了一句:“喝了药,会好受一些。”
  皇帝看他的目光倏忽柔和下来,他朝淮瑾伸出颤抖无力的手,淮瑾知他的意思,便将手放进了他的手心。
  父子之间,涌动着少有的温情。
  “你是个...有能耐的好孩子。”皇帝虚弱地回忆起往事,“当年,你刚生下来,我就想过要立你为储君,你母亲,本是极好的人,就是性格太硬,固执,刚烈,当年她把朕气狠了。”
  淮瑾的生母赵氏,本是将门虎女,当初敢女扮男装,持一把长剑,千里走单骑去边境驰援被困的少年帝王,后来她封贵妃,享尽荣宠,皇帝忌惮赵家的权势,不敢封她为后,却也没有立她人为后,专宠贵妃一人。
  五岁前的淮瑾,也曾是父皇母妃的掌上金珠。
  淮瑾六岁那年,皇帝平定边境,皇权稳固后,听信朝中谗言,以私自调兵的谋逆罪名,诛杀赵家所有男丁,兔死狗烹,鸟尽弓藏。
  同年夏天,他封贵妃为后,在封后大典上,贵妃用那把昔日救他的长剑捅穿了帝王的胸膛。
  皇帝今年四十出头,身体奇差,就是被贵妃一剑捅出来的。
  “她想杀朕...”他摸上胸口那道剑疤,“赵家的势力已经威胁到朕的皇位,朕说过,只要没有赵家,朕愿意立她为后,可她真是固执啊,嘴上说爱朕,却为了那些不识大体的家人憎恨朕,甚至要置朕于死地。”
  淮瑾失望至极:“父皇到现在还不知道自己错在哪吗?难怪母妃死前都不愿见你一面。”
  老皇帝像受了巨大的刺激,挺直上半身想做些什么,最终无力地跌了回去:“你的性子和她一模一样,在宫里是留不得的,朕不得不把你送去荼州,由你自生自灭,但你...却活着回来了,还活得很好,把你那几位锦衣玉食的哥哥全比了下去,如今,你可恨朕吗?”
  “...若只论流放荼州一事,儿臣已经不恨。”
  淮瑾的恨意早在弄死那几个兄长时消解得差不多了,他如今和皇帝越来越像,竟也能理解皇帝此前的种种抉择,他有怨气,但并不恨。
  “若不去荼州,我遇不到明飞卿。”
  如果没有明飞卿,他六岁那年就绝望地饿死在山路上,哪还有皇位唾手可得的今日?
  老皇帝闭上眼睛,长叹一口气:“朕就知道,你是为了他。”
  “我为了他,才不憎恨你当日的冷血苛待,父皇该感激他。”
  皇帝急声劝道:“你留他在身边,纵然能给你带来好运,可紫微星也是帝星,总有一日,他会将你取而代之!”
  淮瑾不愿再听:“父皇病糊涂了,喝药吧。”
  皇帝张开嘴,刚咽下一口药,却呕出更多的血,他那暂时的生命力又肉眼可见地颓然下去,胸膛起伏也剧烈起来,他意识到什么:“朕比任何时候都要清醒。子玉,你马上就要坐上朕这个位置,朕要你下第一道圣旨。”
  “父皇有何遗愿?”
  皇帝抓住淮瑾的手腕:“朕要你以弑君之罪,处死明飞卿!”
  夜色惨浓下的东宫,灯火通明。
  细春提着灯笼进了山月阁。
  明飞卿正怡然自得地抚琴。
  宫里的事,封得严,东宫上下还不知宫里的变故。
  细春笑着道:“少君心情很好?”
  明飞卿虽然不答,嘴角却含着舒心的笑意,他的琴声也洋溢着欢快。
  “府中已经点满了灯,恕奴婢多嘴一问,今日不是什么佳节,少君缘何要让府里上下都点上灯呢?”
  明飞卿道:“有喜事。”
  细春以为真是喜事,也跟着乐:“什么喜事?”
  她话音刚落,皇城上空就传来一阵悠远沉闷的钟声。
  三长两短,是丧钟——皇帝驾崩才会响起的丧钟!
  细春脸上的笑立时僵住,整个东宫都在这一刻安静了下来。
  只有欢快的琴声不停。
  “喜事这不就来了?”明飞卿轻快地拨弄琴弦:
  “不能放烟花,那就点灯来庆祝。”
  “庆祝皇帝,驾崩。”
 
 
第21章 遗旨
  丧钟之下,皇城上空飘出一片哭声。
  还有百姓自发出门,朝皇宫的方向下跪。
  在西征惨败之前,皇帝到底还算是个得民心的仁君。
  这一切都要庆幸他死得早,前世国丧,可没有一个百姓为他落泪,多的还是咒骂声。
  明飞卿甚至都觉得自己太仁慈了,居然保全了皇帝的名声。
  皇城外开始有大规模行军的动静,每逢皇位交替,总有这么一个杯弓蛇影的夜晚。
  天青拿了一件披风披在明飞卿肩上,同他一起站在门口,看着外头的军队从东宫门口行过。
  “公子,要开始打战了吗?”
  明飞卿看他一眼:“皇帝死得突然,三皇子就算得知消息回京夺位,路上都要花上三天时间,今夜之事,只怕还没传到边境,怎么打得起来?”
  他原以为皇帝至少还能苟延残喘个两天,没想到今夜就撑不住了,倒是有些出乎意料。
  天青似懂非懂,只乐道:“那殿下当上皇帝,公子岂不就是皇后了?哎呀,公子可算苦尽甘来了!”
  “苦尽甘来?”
  明飞卿颇为不屑,“历来就没有男子当皇后的先例,我坐上那个位置,只会成为众矢之的,况且......”
  况且前世淮瑾给他这个后位就像在施舍冷饭。
  林霁不要的冷饭。
  淮瑾早已把控皇城各个军事枢纽,这个皇位更迭的夜晚因此一派和谐。
  天亮时,淮子玉穿着一身孝服,名正言顺地坐上了泰和殿的龙椅。
  朝中百官,无人敢不服,都向新帝行了最郑重的跪拜礼。
  今日不是真正的登基大典,淮瑾继位后处理的也不是国事,而是先帝的国丧。
  他事无巨细地过问,端足了仁孝之君的做派,诚意十足,没有任何纰漏。
  礼部侍郎感动不已:“陛下以孝道治天下,先帝在天有灵,一定倍感安慰。”
  礼部的诸位官员也跟着附和。
  这些夸奖,淮子玉照单全收。
  林丞相却缄默不言,他在等,等第一道圣旨。
  “陛下,三皇子得知先帝驾崩,上书请求回京奔丧。”兵部侍郎小心翼翼地试探道,“陛下是否恩准他回京?”
  三皇子淮启当年被老皇帝贬去戍边,无诏不得回京。
  兵部侍郎口中的“上书请求”其实是在朝堂上格外客气的说法,实情是淮启在边城带兵闹了一通,险些冲破关卡杀回京城,胜利在望时,被淮瑾麾下的势力镇压了。
  当年大皇子和二皇子是如何折在淮瑾手里的,众臣心中都不敢忘。
  皇室之中论手足情深,那是天大的笑话。
  但这种兄弟反目相恨相杀的事哪能摆在明面上说呢,淮瑾不要面子的吗?
  所以哪怕闹得再凶,见血了也得和和气气地定义成“上书请求”。
  淮子玉自然也是和和气气地道:“三皇兄戍边辛苦,眼下快要入冬,朕会将去年秋天北游进贡的虎皮冬衣赐给他,以免皇兄被西北风扑着了。”
  言下之意,淮启老老实实在边境过冬,别想回京。
  这话外之音,满朝的老狐狸都听得出来,不仅不让回京,还送个过季的虎皮冬衣,新帝真真是对他的这些兄弟恨之入骨。
  群臣心里叹着手足相残,面上却还要称赞一句:“陛下仁心。”
  淮子玉也觉得自己太仁慈了:“诸位还有何事要奏?”
  丞相终于沉不下气,上前道:“陛下登基,可有圣旨要颁?”
  淮瑾看他一眼,眸中沉定:“国丧期间,军中士气低迷,西征一事,朕有意延缓,正式登基之后,朕会颁下这道旨意。”
  林丞相皱眉:“微臣说的,并非此事。”
  “哦?”淮瑾反问,“丞相有话不妨直说。”
  林丞相抬头直视淮瑾:“先帝难道没跟陛下说过吗?”
  话点到这里,就差挑明要淮瑾下旨杀了明飞卿了。
  淮子玉面上镇定,心里却是一紧。
  林相是老皇帝的心腹,老皇帝动过什么心思,林相都知晓。
  如果皇帝想杀明飞卿不是临死前突然起意,而是早有预谋,那就糟了。
  淮瑾避重就轻地道:“父皇叮嘱我好好孝顺太后,看顾西溱江山,这些,无需下旨昭告天下,朕也会牢记于心。”
  林相肩膀一塌,看出什么,却不明说。等离了泰和殿,他悄悄找到了太医院院判,询问皇帝死前的症状。
  “陛下是忽然失血过重而亡,没有中毒也无外力摧残。”院判是少有的几个看过老皇帝死相的人,和林家也有深交。
  林丞相追问:“当真没有一丝异常?昨日圣上虽已入垂危之态,但你也说过,能保他两日生机,缘何忽然驾崩?”
  院判摸了摸苍白的胡子,摇头道:“这一点我也没有想透,不过...”
  他斟酌再三,才说:“不过昨夜我留意到陛下脖颈处有一块淡淡的淤青。这淤青...可说是失血造成的症状,也可能是...”
  院判看了看四周,确信无人后,又把声音压得不能再低:“是被掐出来的。”
  “?!!”
  林相脸色煞白下来,脚底蹿出一阵恶寒。
  宫里传出新帝为先皇治丧的消息。
  国丧有条不紊地办了起来。
  皇城一日之间,全城缟素。
  明飞卿不情不愿地给老皇帝戴起了孝。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