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魔君是我白月光(穿越重生)——菁芸

时间:2022-01-18 13:47:18  作者:菁芸
  墙面忽然抖动起来,发出低沉的嗡嗡声。
  花纹墙砖周围,两块墙砖伸出墙面,突出出来。
  古青桥的心一阵紧张,伸出双手按住了墙砖的砖面,暗运灵力。
  一道柔和的光自砖面亮起,投向半空。
  渐渐的,一个身影出现在柔光中。
  那是一个女人,面容姣好,眉目含笑,还是二十来岁的年纪,仍带着少女的些许天真,正是古青桥记忆中母亲的样子。
  女人低下头,发着微光的手轻轻抚向古青桥的脸庞。“孩子,对不起,我因为自己的私欲下了山,生下了你,却没有能力保护你。你这一生注定坎坷,我只能用这样的方式,让你还能拥有一点点希望。”
  “若你看到了现在的我,必定是为了寻青夌玉而来,孩子,我没有什么可留给你的,青夌玉虽是神物,但并无什么神迹,你若有用,就用,不必顾及神族……”她轻笑了一声:“神族,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
  空中的女人渐渐淡去,青桥抬眼看着她,“孩子,去过你想要的生活,娘只希望,你过得幸福!”
  影像完全消失,古青桥的眼里一片寂然。
  他的出生本就是个错误,前世的近三十年光阴也尽是苦痛,如今魔君之名加身,内心却毫无喜悦之感。他的一生,究竟为了什么?
  墙面喀地一声,打开一条缝隙,一枚美玉从缝隙中滚了出来,落入古青桥手中。
  小仙君的笑容出现在眼前。
  “你还有我!”
  黄泽霖接过青夌玉时,整个人都在颤抖。美玉流光溢彩,灵光内蕴,让他激动不已。
  在小妖王的帮助下,众人直接到了摩云山,将冰棺放回天机峰石窟。
  苏言君也匆匆赶来,尽全山之力,提供药材人力,对外宣称沐师叔闭关。
  “五年!”黄泽霖将古青桥拦在洞外,“五年后,我还你小仙君!”
  “好!”古青桥微笑。
  他在摩云山住了两个月,然后,远赴北魔领地,召集了包括南魔在内的所有魔族部落,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全部交代清楚,让位张金金。
  张金金因血统问题,未得到所有部落的支持,最后,他领来了加芜,阿萨博的亲子,各大部落推举了三名辅政大臣,着力培养加芜成为新的魔君。
  无事一身轻,古青桥随后去了青城山、秦家、灵山与东海,与各大仙门通报魔域的情况,至少这一百年,中原可以休养生息,魔域无力侵犯中原。
  古青桥被朋友们拉着把酒叙旧,约好了等沐夕沄醒来,大家再聚。
  距离五年之期还有大半年的时间,古青桥实在不愿再东游西荡,不知不觉中已回到了依云镇。
  夜幕降临。
  古青桥走在依云镇的街上,突然惊觉,今日又是元宵。
  花灯夜,青桥依旧,在万家欢乐中默默守候。
  古青桥坐在桥栏上,看满街灯火,游人如织。
  夜深了。
  灯一盏一盏熄灭,长街渐渐寂静。
  桥头传来轻轻的脚步。
  一盏兔子灯轻颤。
  古青桥跳下桥栏。
  五十年的光阴狂风般呼啸而来,最终却只如情人的缱绻低语,轻触鬓边碎发。
  来人的左手腕上,红绳亮起。
  那一刻,地久天长。
  ----完----
  --------------------
  作者有话要说:
 
 
正文完结。
  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陪伴,这是青衣的第一篇文,各方面都存在不少缺陷,在这里,向所有支持我的朋友表示感谢!
  关于番外,不定期掉落,估计不多。
  下一篇见!
 
 
第121章 番外一伏魔
  伏魔镇其实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小镇。
  虽说名叫“伏魔”,这个坐落在寒冷北疆的小镇,却没有神通广大的仙门世家,也找不到掌握异能的百姓,大多数镇民只是以务农为生。若要追究这威风凛凛的名字来自哪里,也不过是城北有座伏魔塔,旁边自然也有座伏魔山。至于塔里是不是真的镇着妖魔鬼怪,连镇上年纪最大的张大爷,学问最多的李秀才都说不清。
  今天已是腊月十五。临近年关,农人们结束了一年的辛劳,都清闲了下来。小商小贩们还在忙碌,准备着年前再多捞点银子。街上闲人多,正是一年里最热闹的时候。女人们忙着办年货,在各家摊子面前流连,惦记着给孩子扯两尺花布做衣裳,给自己买点胭脂水粉。男人们没什么事做,大多聚在茶馆酒楼,叫上三五好友,一起喝茶吹牛。
  临仙楼是镇上最大的茶楼,说是最大,也不过是座两层小楼。而名叫临仙,总让人以为是呼应着镇名,取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之意。不过起名之故早已不可考,在这个无魔无仙的小地方,大概也就只是图个好听而已。
  这天一早,临仙楼的伙计小李早早就开了门,擦干净桌椅板凳,准备做生意。
  临近巳时,茶馆里的人渐渐多了起来。小二们灵活地在大堂穿行。说书的先生已经来了,换好衣服准备开张。小李却有点心不在焉,眼神一直朝门口飘着,招呼一会儿客人就去门前望一望。
  门口走进来一个彪形大汉,络腮胡、三角眼,一头乱发草草地用根线绳绑着,一身深蓝布衣像是已穿了好几天没洗。身旁跟着两个人:一个精瘦高个,一身黑衣,腰上挎着一把大刀,杀气腾腾;另一个则看着文弱,青色棉袍下身子微微佝偻,留着两撇小胡子,像个教书先生。三个人一进来,就溜眼把来客都看了一圈,这才找了个靠门的位置坐了。
  小李打了个哆嗦,看他们坐定了,招呼着他们点了单,上了茶。近一个月来城中陆陆续续来了些江湖人,带刀佩剑不说,连眼神都凶恶吓人,一看就不好惹,自己还是少看为妙。
  无聊地转头看向门口,突然,他眼前一亮,忙不迭地迎了出去。
  “张公子,您来了!快里面请,里面请。”小李躬身指路,带进来一位公子。
  来人身穿一件青底云锦长夹袄,五彩璎珞悬着吉祥如意荷包,袖口细细绣着金线,外罩一件灰鼠皮的大氅,领口一圈狐毛,正称着玉白的脸庞。剑眉入鬓,眼带桃花。鼻子稍稍有点尖,嘴边懒洋洋地挂着笑,一副富家翩翩贵公子的做派。
  “还是老位置,离说书台子近,免得旁人吵着您!”小李殷勤地服侍这位张公子坐下,“茶和点心照旧?”
  “有劳。”张公子满面笑容地点点头,眼里含着一丝兴奋,抓了把瓜子慢慢磕着,等说书先生开场。
  “喵呜~”那公子的袖子里居然探出了一个小脑袋,小耳朵支棱着,蹭了蹭那描着金线的袖口,原来是只黄底黑色圆斑的小猫。
  就看它伸出毛茸茸的小爪子挠了挠桌上的瓜子,鼻尖凑近闻了闻,大概是觉得没有可吃的,便转身挠了把主人的袖子,气鼓鼓地把头缩了回去。
  小李在茶台前泡茶,觉得今天赏钱有望,不禁喜笑颜开。
  “嘿,张公子又来啦?”掌柜打着算盘,低声问道。
  “可不,这都连着十天了,真没见过爱听书爱成这样的。”
  “管他呢,来了就是生意,听书高兴了还有赏钱。”掌柜的端着一张贤惠脸,继续低头算账。
  “那位公子,据说是来鲁家村收货的,古董商。”旁边的小陈也来凑热闹。
  “那怎么住咱们镇上?”
  “鲁家村那地方,穷山恶水的,这种富贵命的公子哪里住得惯?只需要放个风出去,自然有人送货过来。”
  “去去去,赶紧招呼客人去,都在这儿瞎聊什么?”掌柜的赶人了。
  小李刚端起茶壶,茶馆里突然爆发出一阵大笑,一阵香风掠过,就见街东的吴家小娘子逃也似得出了门,满脸通红得像要滴出血来,连同耳尖都红透了。
  这是怎么了?
  小李给张公子上了茶点,觑见张公子的脸色有点尴尬,不过仍是笑着谢过。他也没多想,又回到了柜台。
  小陈捧着肚子过来了,一把拉住小李,一张大嘴还咧在脸颊上合不拢。
  “李哥,李哥,是张公子的那只小猫。”
  “铜钱怎么了?”
  “啊,那只猫叫铜钱。哈哈哈,这名字起得真好。你不知道,哈哈,刚才吴家小娘子觉得那猫可爱,就抱起来逗弄了两下,你猜怎么样?”
  小李翻了个白眼,等他继续说。
  小陈终于止住了笑:“吴娘子把猫放下的时候,就见那猫爪子上抓着个小绣囊,是,咳,是吴娘子的钱袋。”小李一脸茫然,难道刚才吴娘子是气的?
  小陈神秘兮兮地凑近说:“是放在衣服里面,怀中的钱袋,你说那猫是怎么……嘿嘿!”
  小李呆了一呆。原来不是气,怕是羞得不行。
  茶馆里都是些闲人,家长里短早就聊了个遍,出了这个事,人们立刻议论纷纷,一时间热闹非凡。
  刚才进门的络腮胡子看了那师爷模样的人一眼,问道:“王先生曾是修仙之人,你看那猫是不是有什么蹊跷?”
  这个“曾是”让师爷的眼神黯了一黯,不过一瞬后,师爷压低声音说道:“乡下人不识货,那哪里是猫,是一只灵兽,而且是一只识宝兽。”
  “当真?”络腮胡子有点不信,那么小一只,怎么看怎么还是猫。
  “当然,在下曾经在南方见过。识宝兽本是来自东海的妖族,妖力不强,所以不能化为人形,通常都以小动物的形貌出现,大都是化为猫形。你看刚才,那小娘子外衣完好,放在里面的钱袋却能被掏出来,正是因为识宝兽可以隔空取宝。“
  两人抬头望了张公子一眼,那贵公子已经恢复了自然,只一脸兴奋地等着说书的陈先生开场。
  陈先生清了清嗓子。
  “今天说的,乃是五十年前那一场仙魔大战。
  张公子已听得目不转睛,那小花猫也从他袖子里冒出了头,睁着圆圆的眼睛望着台上。
  “……西南巫医谷的一名弟子临阵叛变,竟刺杀了摩云山的一位长老,幸而被人发现,立时抓了起来。”
  台下立刻有人议论:“哼哼,非我族类,其心必诛。”
  张金金悄悄翻了个白眼,想摸摸猫头,却被小猫拍了一爪子,只好悻悻地摸摸手背,抬头继续听书。
  一个时辰过去,故事讲完,陈先生收了赏银,喝口茶准备回家,却突然有人说道:“先生书说得精彩,不过都是过去之事。这段时间江湖传说伏魔镇有宝藏,先生不如说说这宝藏的事?”
  听到这话,坐在前排的张公子也来了兴趣,笑眯眯地望了说话的人一眼,又眼巴巴地望回到陈先生脸上。
  陈先生抬起头,说话的是先前进来的那个络腮胡子。
  “对啊对啊!”众人议论纷纷。也不知怎的,近期有传言说伏魔镇有宝藏,就压在那伏魔塔下。这段时间镇上的陌生人都多了些,年关跟前了,这些人也不回家过年。
  听到又有新的话题,几个本来准备走的镇民又坐下了,再来一壶茶一盘花生米,继续听,继续听。
  小李忙碌着上茶上点心,掌柜的心里偷着乐。
  陈先生看了眼众人,斟酌了一下说道:“这伏魔镇建镇已久,早年从来没听说过宝藏的事。伏魔塔既然叫这个名字,想也不会是哪家大户的墓地。这镇子里住着的,大都知根知底,若是真有宝藏,断不会是这几代埋的。但如果埋藏时间已久,这么些年来一直无人问津,也不合理。依老朽看,莫不是以讹传讹,弄错了吧!”
  那络腮胡子听了这话,冷笑一声,没再说话。倒是那师爷模样的王先生起身,拱手行礼道:“多谢先生解惑!”又坐下继续喝茶。
  陈先生终于收拾好了东西,动身回家。
  没有故事听了,张公子也觉得坐着没意思,伸手招来小李,算账给钱。
  小李拿着茶钱赏钱,心花怒放,殷勤问道:“公子明天还来?位置我给您留着。”
  “明天啊,”张公子的桃花眼一斜,不经意瞅了眼那络腮胡子,“不知道呢,看情况吧!”说完他拍了拍小李子的肩。小花猫攀出袖子,一跃上了他的肩,就趴在他肩膀上,随着张公子出了临仙楼。
  小李一路把他送出门,进来正看见络腮胡子身旁的先生,招着手让他过去。
  他一溜碎步到了桌旁:“几位爷,可要再上点什么?”
  “没什么,跟你打听一下,刚才你送走的那位公子,可是本地人?”
  “那位张公子啊,据说是来收货的古董商,来自哪里,小的就不知道了。你们……”
  看着小二一脸防备,那络腮胡子笑了笑说:“别担心,我们又不是劫道的。就是看着他那小猫怪好玩的,随口一问。”
  原来是喜欢那只猫啊!小李松了口气:“那猫有趣,镇里人见了都喜欢。”
  那络腮胡见小二走远了,压低声音问那师爷:“你说说,这位张公子,可能是什么来头?”
  那小胡子说道:“古董商,还揣着一只识宝兽,想必也是个寻宝的爷,八成是冲着那宝藏来的。咱么这一路寻来,帮里人都不看好,我本来也有点动摇,只想着在年前碰碰运气,但今天见了这灵兽,”师爷转了转眼睛,“恐怕传言是真的,此地真的有宝。”
  “会不会是个扎手的?”
  “我看不像。”拿刀的汉子沉吟道:“看他脚步虚浮,不像是个有功夫在身的。”
  “好,咱们就盯着那姓张的,想办法把那只灵兽弄过来。”
  “灵兽难控,怕是得把人也弄来才行。”
  听到这里,那拿刀的汉子已经站起身,向着络腮胡子点点头,出了茶楼。剩下的两人喝着茶,又商量了一些细节,便也起身付账,走了出去。
  待那两人出来到了街上,拿刀的汉子已经回转过来,压低声音对络腮胡子说:“前面悦来客栈,天字一号房,只有他一个人。听客栈的小二说,先前他还带着一个伙计,但这几日都没在身边。”
  络腮胡子下了决心:“二当家、王先生,那咱们今晚,就带上家伙去客栈,劫了那人去伏魔塔。早点找到宝藏早点回去过年,三娘还在家等我呢!”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