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一觉醒来徒弟全叛出师门(玄幻灵异)——浮丘一

时间:2022-01-20 14:15:53  作者:浮丘一
  话说到这个份上,事情已是无可挽回的了。
  顾容景沉默地站了许久,“不必了。”
  他要的只是药灵,阁主赔偿其他的东西对冼玉的伤情没有任何意义。
  冼玉松了口气,但心里又有些遗憾。
  要买下这药灵的代价未免也太大了,顾容景若是为郑盛凌帮忙,那冼玉没有意见。但这里面更多的是对他的私心……
  未免太沉重了些。
  顾容景收回锦囊,袋子很轻,放在手掌里几乎没什么重量,但里面的芥子空间里却装了近两千五百万块灵石。
  托盘放出一道短暂的银光,很快黯淡了下去,一旁的契约单无风自燃,在他们所有人面前都烧了个干干净净。
  这也意味着这场买卖,彻底作废了。
  郑盛凌有些失落,又不甘地问:“她到底出了多高的价,竟然能让阁主反悔?”
  奴仆收回托盘,重新直起身来。
  这些本是最机密的信息,但或许是顾容景解约解得痛快,又或许是这件事他们做得不厚道,仆人抬起头,目光中含着深意。
  他道:“人情是最难还的……若有机会,当倾其所有。”
  之后,八宝阁又上了几件极品的宝物,有些甚至拍出了三千万、五千万的高价。但是若回忆起这一晚的惊心起伏,所有人记忆最深的还是药灵那场上惊心动魄、一波三折的竞价。
  尤其是在拍卖会落幕后,八宝阁当众公布了毁约的消息,称药灵出于某些原因已转卖他人,八宝阁已经对此做出了相应的赔偿,并且决定对这次的疏漏彻底负责,关阁闭业一个月。
  谁能想到应声锤敲定的事情还能有后续?
  这道消息一经传出,顿时又把这晚的拍卖推上了高潮,跌宕起伏的故事瞬间传遍了长虹镇。
  大街小巷,逢人一问便是刚才拍卖的八卦,唯独故事的主角,五十二号客人一脸沉郁。
  回到旭昌楼后,饭菜还用恒温法阵热得滚烫,但是郑盛凌和顾容景都没什么心情。天色已晚,冼玉就叫了小二来打包,打算回扶华山。
  一行人走过晴水商街,迈过一座桥时,郑盛凌忽然懊悔地拍了下大腿,“嗐!!”
  他猛然出声,把众人都吓了一跳。
  “我就说今天怎么事事都不顺利。”
  他抓了抓头发,啊啊地叫了两声,“我这个蠢蛋,应该先带你们去无字碑拜一拜的,没有许愿也没有敬香,怪不得运势这么差!!”
  “……”
  冼玉和顾容景站在一旁,一脸错愕地望着他。半晌后,两人不约而同地轻笑了一声。
  笑声里有一丝无奈。
  郑盛凌锤了自己好几下,感觉到不小心打痛了,立马停下了手,清醒道:“……不行,我们得去拜一拜,祛除一下霉运。”
  “罢了。”冼玉实在提不起那个劲儿了,含糊道,“时候不早了,明日再拜吧?”
  顾容景却道:“还是拜一下吧。”
  拍卖会这种十拿九稳的事情都能出问题,他心情也一直低落着。虽说他不信命,但是……
  赵生也劝:“拜一拜吧,来都来了。”
  来都来了,这四个字简直就是魔咒。
  冼玉看他们俩十分坚决的模样,只好叹了口气,“……走吧。”
  长虹镇的那块石碑已经立了许多年,老一辈的也说不清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了,只知道这是从前先人传下来的规矩,为着纪念一位逝去的仙君。当年立碑的人还顺手种下了一棵桂树,后来桂树长成,树大枝摇,每逢金秋便十里桂香。
  渐渐地,长虹镇和万剑宗的人们就养成了习惯:他们在石碑前祷祝、将心愿写在彩符里,又将金铃与彩符系在一起,趁着有风的时候挂在桂枝上。若风吹过,金铃响动,就说明上天听到了他们的心愿,将来会有一日为他们实现。
  后来许愿的人越来越多,这里便改名叫许愿碑,再后来,就成了长虹镇的著名景点。
  郑盛凌用八枚铜钱在一个小和尚那儿买了四只彩符,每只符袋通体红色,上面纹着祥云的图案,取了祥云瑞彩的好兆头。外面系着一只小金铃,轻轻一碰就能发出叮铃铃的响声。
  彩符虽然都是红底祥云,但彩带颜色不同,可以用来分辨。冼玉是银白色,郑盛凌是红色,赵生是鹅黄,顾容景是纯黑。
  “铃铛被风吹响,愿望就会传递给上天……”
  冼玉捏着符袋,哭笑不得地看着眼前认认真真排队拿许愿纸的三人,“这你们也信?这么多铃铛一齐响,你们也不怕老天爷耳朵听花了?”
  郑盛凌写得好好的,被冼玉一句话勾得歪了一笔。他回头怒瞪一眼,旁边一个老大爷忽然语重心长道:“小伙子,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啊。要对神明抱有敬畏之心,老天爷耳聪目明,你说这样的话它是听得到的。”
  冼玉:“……”
  是啊,不仅听得到,大多数时候还装死呢。
  就连赵生也道:“师祖,你平日里最讲究着这些因缘际会的,怎么到拜天许愿又不信了?”
  说着,赵生严肃地把毛笔递了过去,“既然来了这里,也是缘分吧,师祖?”
  冼玉满脸无奈,拗不过他们,只好把笔接了过来。他左望右望,只有顾容景伏身的那张桌子还稍微有些空余,就挤了过去。
  冼玉过去时,身高八尺有余的男人正弯着腰,凝神专注地在纸上一笔一画,不知道写了些什么。
  他心里一动,刚想凑过去看看,顾容景就发觉了,抬手把自己的许愿纸挡住。
  顾容景抬起头,目光镇定严肃。
  带着几分谴责的意味。
  两人僵持了片刻,最后冼玉先败下阵来,摸了摸鼻子,小声嘟囔,“好嘛,不看就不看……”
  顾容景没再给他机会,写好后就迅速叠了起来,顺便腾出了地方。
  冼玉拿着毛笔趴在桌前,想了半天也不知道该许些什么愿。
  他没什么野心,唯一挂念的就是如意门。但这事也只能靠他自己,老天爷帮不上什么忙。
  他咬着笔头蹲了好久,直到远处风声吹响金铃时,冼玉终于想好了自己的愿望。
  入夜后的长虹镇许愿碑依旧热闹不减,等他们都写好愿望、封住符袋后,还要从石碑前拜过,心里默念一遍,就可以把符袋挂到树上了。
  按他们的说法,这位仙君是连接天地之人,先在他面前拜过,从老天爷那儿过了门路,心愿才能被听见。
  冼玉看到前面一位老爷爷颤颤地跪了下去,恭恭敬敬合手相拜,他再抬眸时,触到那块光滑平整的石碑,在人海与风中格外端正肃穆。
  “为何不刻上那位仙君的道号?”
  他低声问。
  “不太清楚。”郑盛凌摇了摇头,没有多做解释,“老人们只说有忌讳,不能刻字。”
  各地风俗迥异,他就没有再问。
  等轮到冼玉时,他只双手合十行了个礼。
  要拜天地,可以。但眼前只是一位留不下姓名的仙君,他自认没什么可跪的,前来拜见已是他最大的礼数了。
  郑盛凌原想说什么,但想想冼玉那脾气,能行个礼就算不错的了。
  他跟在冼玉后面,心道仙君勿怪,刚才那人礼数不足我来补。默默念罢,哐地一声跪拜下去,诚心诚意地磕了好几头。
  挂彩符也有讲究,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不能系在密集处,否则风一吹铃声就会被挡住。
  顾容景早早选好了地方,是一根稍微高一些的树枝,因为大多数人身高不太够,导致这里彩符不多,又在风口处,轻轻一晃就会响。
  顾容景默默等着师尊走过来,看到冼玉微微垫着脚,神情专注地系上彩符的绳子,不由微微一笑,也把自己的彩符挂了上去。
  正好一阵浅风吹过,满树叮当。
  “师尊的彩符响了吗?”
  顾容景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冼玉收回落在黑色系绳上的目光,清然一笑:“嗯……响了。你的呢?”
  顾容景安心了许多,“我的也响了。”
  像是回应他们的话语,又是一阵风吹过,桂树沙沙作响,金铃左右摇晃,将清脆悠远的铃声吹过河流,吹过从野,吹荡向更远的地方。
  冼玉闭上眼,感受着风中微微湿润又柔软的流动,心里很宁静。半晌后,他缓缓睁开,牵住了顾容景的手腕。
  “回家吧。”
  他温声道,“风吹响了,就一定会应验的。”
  “这样大的风,一定会灵验的。”
  苏染听到身旁有个小伙子对身旁的姑娘这样说,她望向刚系上的彩符,眼底多了几分黯然。
  身旁的紫衣少年轻声提醒:“姑娘,再不回去,长老该担心了……”
  “回不回去是我的事。”
  苏染满脸不耐,“退下。”
  紫色少年一顿,只能慢慢退了下去。
  这时,身旁一位阿婆从桂树下离开,脚一滑,险些摔了下来。苏染余光瞥见,手指轻轻一抬,一股灵力将阿婆稳稳当当地托回了地面。
  “谢谢、谢谢啊。”阿婆感激地抬起头,看到面前戴着面纱的姑娘,微微诧异,随后又露出一丝笑容,“是你啊,姑娘。”
  苏染抬起目光。
  阿婆道:“我记得你,姑娘每年都来吧?”
  “嗯……”她望向树影婆娑的大树,微微失神,“我来祭拜故人。”
  夜风轻拂,空气中卷起一道轻微的尘土,但苏染还是下意识地闭上眼睛,眉心紧皱。
  叮铃铃。
  她微微一怔,再抬眼时,却不是桂树响动。
  叮铃铃。
  手腕金铃清脆摇响,铃声中带着清浅灵气。
  苏染抬起姣好的容颜,目光穿透高耸入云的桂树,下意识地伸出了指尖。下一刻,一道未曾系紧的彩符落入了她的掌心。
  内里染着清香的信笺,用簪花小楷写着:
  愿天下太平长安,
  愿赵生长命百岁,
  愿容景事事顺遂。
  写了三行,竟然没有一个心愿是关乎自己。
  苏染像是有所感应似的,指尖微微发抖,下移、直至露出了末尾的落款——
  冼玉,敬上。
 
 
第37章 (修)   【双更】师尊闭关……
  药灵没有拿到, 虽然已经是尽力而为了,但是冼玉还是察觉到了顾容景的低落情绪,一回到小院, 他就闷声不吭地去暖阁里坐着了。
  冼玉没有去打扰, 他推开窗, 目光左侧可以看到宁静的小厨房, 屋内亮着油灯,纸窗上贴着两片红色小窗花,隐隐透出赵生忙碌的身影。
  远处竹海如涛,入夜后萧萧作响, 一轮弯月缀在树林之间, 若隐若现。竹叶清淡的味道混合着茯苓和白屈草微末的药草味道,一点点地延伸到冼玉的鼻尖, 熟悉得让他微微失了神。
  “师祖、师祖?”
  耳边传来轻微的呼唤, 接连好几声, 顾容景都被喊过来了,冼玉才忽地清醒过来。
  “赵生啊……”他微微坐正,掩饰住刚才的失态,温和道,“怎么了?”
  “我就是想问问您饿不饿,要吃些什么。”
  赵生挠了挠头, “我是不是打搅到您了?”
  他明显感觉到师祖的心不在焉, 目光越过他,出神地望着身后的小厨房。这句话他越说越小声, 最后不由顺着他的视线往后看去。
  “师祖也觉得这布局奇怪吧?”
  赵生道,“一般院落的小厨房大多都坐落在两侧,还从来没见过这种正对着主房的, 刚才我进去时还有些不太习惯呢……”
  “我之前也问了郑公子,他说之前有位长老曾是俗世弟子,刚入门时还没有辟谷的习惯,掌门就帮他建了一个带厨房的小院落,后来别居样式就都仿照他的来了。”
  冼玉张了张唇,最后只说:“是吗。”
  “赵生,”顾容景在一旁站了不知多久,适时地走了过来,“师尊今日没什么胃口,你饿了就先热自己的吧。”
  赵生下意识看向冼玉,他并不应答,看着确实心情不太好的模样。
  他只好点了点头,“知道了。”
  走之前赵生犹豫了一下,原是想请小师叔代为照顾师祖的,话到嘴边,他又觉得有些多余。
  小师叔都愿意一掷千金为师祖买救治用的药灵,还担心他不会照顾师祖吗?而且刚才,他都没有看出师祖心情不好,反而是小师叔敏锐地察觉到了。
  虽然这样好是好,但怎么感觉小师叔一来,他就再也不是冼玉心里最宠爱的那个了……
  赵生怀着微微惆怅的心思步入厨房,把一切东西都收拾好,只切了半只番薯准备一边走一边吃,嘴上还念叨着:“早知道就不应该来这个万剑宗,怎么感觉没遇上小郑公子还好,一遇上就发生了好多事……”
  说起来,郑盛凌这名字听起来怎么熟悉呢。
  话音刚落,赵生手一抖,番薯掉在了地上。
  他忽地想起了一件事。
  师祖有个前徒弟离散后去继承了什么问机阁,据赵生爷爷说混得还挺风生水起的,郑盛凌不正好就是那个什么问机阁少阁主么!
  那这件事,他到底要不要告诉师祖……?
  赵生走后,顾容景在冼玉身边坐下,给他斟了一壶茶,“师尊在想什么?”
  冼玉怔了半晌,才轻轻叹息。
  “没什么,只是……”他远远望着山林,眼底慢慢浮出几分怀念,“白天未曾注意,现在才发觉,这里格外像我从前的寝卧。”
  他说的不是大明村。
  是那个承载了他前半生回忆的如意门。
  ……顾容景明白了。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