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宁知道李怀瑾经历过渡劫失败之痛,对睿川老祖虽然不熟悉,但对他的陨落感到十分惋惜, 于是便借着御灵宗传来的消息,转移一下他的注意力。
除了楚昊炎和韩宁他们, 李怀瑾也就对这位师叔牵挂几分,韩宁话一带到,李怀瑾果然看了过来,显然对这个传信很在意。
“几位化神修士中,睿川老祖年岁最长,其次便是师叔了,这两位大能相识的时间最久, 我此前就怕师叔会因为睿川老祖的陨落而损了心境,如今看来, 要么是御灵宗对他老人家瞒了事情, 要么是师叔确实无碍。”
——不管是御灵宗的掌峰们为了避免朔宗老祖听到坏消息而刻意隐瞒了睿川老祖陨落的事实, 还是朔宗老祖听到消息后确实没有受到太多影响,总之师叔还好,便好。
十年前,突破失败的朔宗老祖却亲自前往北境, 率御灵宗的御灵师与众道修、佛修一同诛杀潜伏在北源山的魔修。
他先是在黑河谷诛杀入魔的妖兽, 随后又与太初门韩老祖、德古寺高僧观境法师联手, 一同剿灭了比望砺还厉害几分的真魔史镧,比旁人耗损都要严重。
后来因朔宗老祖休养,李怀瑾在这十年间都未曾再见过师叔一次,只是偶尔得到来自御灵宗的传信,才能知道他的近况。
“师叔虽未闭关,但这些年在洞府中一直未曾露面,宗门的事务,如今还是李元蕴和李元旭一同管着,两人互不相让,看来让林安戈好生头疼。”
要不然林安戈也不会这么好心,频频给李怀瑾传信。
他就是想让李怀瑾莫要跟御灵宗生分了,万一将来宗门有个什么事情,还能让李怀瑾为御灵宗出出力。
当初宗主李元蕴因为李宝璋和李怀暄的事情受到朔宗老祖的斥责,被勒令闭门思过,李元旭数次想挑得李怀瑾和楚昊炎对付李元蕴,就为了借机争宗主之位。
只不过那时候昭华得以正名,李宝璋和李怀暄都受到该有的惩罚,李怀瑾不想打扰师叔休养,也不想卷入李元旭和李元蕴争权的戏码中,遂没有让李元旭得逞。
这十年间他潜心修炼,拿来陪韩宁和毛毛他们的时间都嫌不够,又怎么会再费心思在旁的事情上、再管御灵宗的杂情。
更何况那时候朔宗老祖已经在诛魔大战中以一人之力挽回御灵宗声誉,若李怀瑾跟楚昊炎再对御灵宗处处紧逼,就显得有些趁人之危了。
就算楚昊炎和李怀瑾不在意自己,也得在意散修盟和太初门。
尤其是李怀瑾,他只是个金丹修士,再怎么在诛魔大战中表现突出,也少不得有人说起他跟韩老祖的关系。
太初门在楚昊炎和李怀瑾为昭华正名的事情上,已经不顾闲言闲语,给足了李怀瑾支持,若因为御灵宗的事情让别人说太初门在仗势欺人,李怀瑾也会不安。
是以,诛魔一战之后,楚昊炎和李怀瑾便没有再提追查李元蕴的事情。
他们早早就将昭华的墓迁到了楚昊炎在北境的洞府,昊炎老祖跟李怀瑾一样,十年间再未去过始丰山一次。
昊炎老祖和李怀瑾这苦主不出面,李元旭不能独自生事,朔宗老祖在洞府中休养,没办法再为谁主持公道,李元蕴“思过”一段时日之后,便又蠢蠢欲动起来。
从开始对付宗主,潭石便一直支持着李元旭,但林安戈果然如李怀瑾预料的一样,见李元蕴没被彻底夺了权,便不肯再跟着李元旭对付他了。
在他看来,保不准最后谁会压过谁,他不能彻底得罪其中的任何一方。
李元旭要跟李元蕴争夺,也要小心他得了林安戈的助力,所以即便对林安戈的撂担子有些恼怒,但也宁愿他就这样两不相帮。
“李元蕴趁着师叔休养出来主事,李元旭奈何不了他,这些年事事与之针锋相对,彼此都讨不得好,”李怀瑾听了韩宁的传话,虽然放了心,但也不禁心生厌烦:“林安戈是个墙头草,一贯爱和稀泥,如果不是他给我传消息,让我能知道师叔的近况,他那些小把戏,我真不耐烦看。”
李元旭、李元蕴之流,李怀瑾是决计不会搭理的,潭石与李扶风不对付,李怀瑾自然也不喜对方,如今要知道御灵宗内宗的事情,不通过非常手段,还真得靠林安戈。
但李怀瑾非常清楚,当年害他渡劫失败的人还没找到,保不齐就在这些人中,所以在没有确定凶手是谁之前,他谁都不信!
“上次林安戈传信,道李元蕴想把被逐出宗门的李怀暄重新安置在外宗,遭到了李元旭坚决反对,想试探我的态度。”
李怀瑾冷笑道:“我那族兄也是好算盘,竟然好意思提及当年我是怎么回御灵宗的。”
当初昭华在外生子,李怀瑾是十岁后才被接回了外宗,李元蕴便称,那时候昭华还未正名,宗门都肯收留李怀瑾,如今李怀暄虽有错在前,但李怀瑾毕竟无事了,也不该因此彻底弃了李怀暄如此有天赋的弟子。
李元蕴失了一个妹妹不怎么伤心,但失去一个儿子,却是万分悲痛的,他心里既恨李怀瑾和楚昊炎,也恨李元旭不顾同族之谊、落井下石。
他却没有想过,自己当年是如何在李扶风死后对昭华不闻不问、如何不顾同族同门情分的。
楚昊炎这个化神老祖身后有散修盟,李怀瑾身后又有韩老祖和太初门,李元蕴一时拿楚昊炎和李怀瑾本人没有办法,便想先救了小儿子李怀暄再哇哇哇说。
只是,李怀瑾不愿管他和李元旭的破事,却不代表允许他们得寸进尺。
得了林安戈半试探的传信,当夜李怀瑾就带着望天犼跑回御灵宗,将被李元蕴安置在始丰山下的李怀暄暴揍了一顿。
他还对匆匆赶来的李元蕴等人直言,若是李怀暄敢迈入御灵宗一步,自己便与这样是非不分、想包庇罪人的御灵宗一刀两断。
林安戈本想试探一下李怀瑾,却不想人家一点委婉的意思都没有,上来就大打出手,还放下这样的狠话。
若李怀瑾还是当年的李怀瑾,那一刀两断也就断了,可偏偏他如今今非昔比,岂可轻易得罪,林安戈也忘记做墙头草了,连忙跟李元旭一起表态,表示这件事只是宗主自己以权谋私、犯了糊涂,其他掌峰是决计不会同意的。
冷脸的韩老祖在旁边虎视眈眈,李元蕴就是再恼火,也不敢还手,气得心肝疼,也只能言语上讽刺李怀瑾“好大的架子”。
诸如此类的事情还有不少,好在他们还知道分寸,明白朔宗老祖对御灵宗的重要作用,都不敢闹到老祖跟前。
尤其最近凌霄门出了事,这前车之鉴就摆在眼前了。
李怀瑾毕竟是御灵宗的前宗主,事关整个宗门的事情,还是会思虑一番:“要不是有师叔在,说起后继无人,现在的御灵宗比起凌霄门来也好不到哪里去。”
凌霄门的悲剧在于两个厉害些的元婴先后陨落,除了睿川老祖,剩下的三个元婴资质平平,再往下一辈的弟子中也没有几个出挑的。
所以,凌霄门一旦没了睿川老祖,门众便如一盘散沙,弟子后继无力,宗门前路茫茫。
御灵宗如今看着有一位化神盛期的大能,还有四个元婴真人,接下来一辈中也有李怀丰这样天赋过人的,以朔宗老祖的寿元,他只要再撑个四、五百年,御灵宗未必不能再出一个化神、几个元婴。
但若是没有了朔宗老祖,以御灵宗如今这般混乱的局面来看,怕是用不了多久,就会变成下一个凌霄门。
也正因为如此,李元蕴和李元旭再怎么折腾,也不敢折腾到朔宗老祖那里,否则他们的顶梁柱出了问题,整个宗门都要跟着遭殃。
到时候他们就是争了个高低出来,争来的也不过是个烂摊子。
……
韩宁亲自去了一趟凌霄门,对那边的情况再了解不过了,自然明白李怀瑾的担忧。
四门二宗看似辉煌,但衰败也不过是一两百年的时间,凌霄门已经完了,别的宗门也不该乐观地以为自家尚好。
真要说起来,四门二宗真正坐得稳的,还是太初门。
不仅有景鸿老祖和韩老祖,还有四位掌峰,掌峰之下的弟子也十分出息,好几个金丹弟子在十年前的诛魔一战中跟李怀瑾一样,崭露头角,已初占威名。
李怀瑾不禁感叹:所以说一门传承的品性是如何重要,只会让好的越好,坏的越坏,那烂出来的腐洞,都是从根子上出来的结果,怨不了别人。
韩宁还有一件重要的事,要跟李怀瑾说,便开口道:“如今有一件事,也是当务之急。”
李怀瑾刚刚还因怕御灵宗步凌霄门后尘而想着事,突然听到对方的话,明显愣了一下。
但他很快意识到是什么事;“你是说,论道大会?”
按照惯例,论道大会每五十年举办一次,如今距离上届论道大会,恰好是五十年,也就是说再过数月,九州道门便要齐聚凌霄山,共赴这场盛会。
此前睿川老祖虽在闭关,但凌霄门不是没有举办过论道大会,门中上下都在紧锣密鼓地准备之中。
可睿川老祖陨落之后,且不说凌霄门已经失去了举办论道大会的资格,就以他们目前的状态来看,也不再合适举办如此重要的盛会了。
“所以你们这次去凌霄门,也是要商议接下来如何是好?”
李怀瑾见韩宁点了点头,便明白他们在凌霄门待了这么长时间,除了要助凌霄门度过最混乱的时候,也是在为九州道门接下来的安排做个决定。
“那商量出结果了吗?”李怀瑾心里隐隐有个猜测,但还是问了剑修。
“此事还是由吾门出面,举办论道大会。”
第105章 准备
其实即便韩宁不说, 李怀瑾也知道多半是这个结果。
睿川老祖陨落之后,九州还有资格举办论道大会的门派, 除了太初门, 便是御灵宗和散修盟。
散修盟才刚得了一位化神老祖,说起举办论道大会都已经是几百年前的事情, 谈不上能有什么经验。
若还能准备个几年,倒可以慢慢去摸索, 但要临危受命接过这个半年就要完成的任务, 恐怕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御灵宗倒是有这个经验的,无奈现在朔宗老祖不能出来主事,李氏两个元婴争斗的事外人亦有所闻, 知道御灵宗并不安稳。
论道大会关乎整个九州道门, 不能有任何疏忽,若是将这等大事交给现在的御灵宗, 定有不少人会反对。
相比之下, 上一次论道大会虽然是太初门主持的, 时隔五十年再由太初门来办,确实有悖于惯例, 但非常时候也只能选最稳妥的法子, 有人提议由太初门继续办这次大会, 大部分道门都是赞同的。
少数就算不赞同, 甚至担心太初门的势力会因此越来越大,但他们只要拿不出更好的方法,便无力表示反对。
眼看着时间仓促, 所有人都知道一天也耽搁不下去了,所以这个决定做得极快。
“这么说来,接下来几个月的时间,宗门里怕是要忙起来了。”
毕竟是拿五十年来准备的论道大会,现在半年就要安排妥当,哪怕是太初门来操持一切,想来时间上也是非常紧迫的。
“不用担心,掌门师兄已经做了安排,接下来按照计划行事便好。”
事实上,韩宁他们离开太初门去凌霄山的时候,苏信芳心里便有了这般计较。
只是那时候众门派还没有齐聚一起推举太初门来接手这次论道大会,未免旁人以为太初门想要争抢什么,苏信芳便没有多提论道大会的事,明面上也没有做任何的安排。
直到韩宁他们带了确切的消息回来,由旁人推举了太初门,苏掌门才名正言顺地将早就做好的计划布置下去。
五十年前太初门举办论道大会的时候,景鸿老祖和韩宁皆在闭关,苏掌门是跟几位掌峰真人一起完成此事的。
如今韩宁出关,他们如虎添翼,眼看时间紧迫一点,也不至于束手无策。
“这期间若是有什么我能做的,便直接与我说吧,我虽看着显年轻,其实算见过不少世面了,总能帮上一点忙的。”
李怀瑾还是李扶风的时候,不仅经历过自己继任掌门的庆典,还经历过朔宗老祖的化神大典和御灵宗举办的论道大会,经验十分丰富。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见过的世面,确实可能比苏信芳和韩宁见过的还要多。
李怀瑾便是李扶风……这是只有他们两个人才知道的秘密,原本是御灵师不可言说的悲伤过往,但与剑修分享之后却带上了几分安稳淡然的意味。
李怀瑾说的时候不禁面带笑意,韩宁听着也心神微动。
沉默了一会儿,韩宁并没有应和李怀瑾要帮忙的话,却突然开口道:“到时候天下道门的修士齐聚太初门,亦可当是提前演练了。”
李怀瑾一下没听明白他的意思,明显愣怔了一下,好半天才反应过来对方说的是要提前演练什么,瞬间红了脸。
无论是以前的李扶风还是现在李怀瑾,在这方面的“世面”还是见得少了,遇上这种时候脸皮就立马变薄了起来。
小山猫见剑修一回来就挨主人那么近,还把主人说得脸都红了,它一看天色黄昏、已是傍晚,想想过往的经验,心道不好。
它赶紧挤过来,在李怀瑾脚边卧倒,翻了个小肚肚对主人表示到饭点了。
李怀瑾正是要找事情来做的时候,立刻弯腰抱起小山猫:还欲盖弥彰地回过头解释道:“不给吃饱,它们就要闹了。”
其实小山猫和小赤狰如今已经可以吃肉食,即便李怀瑾不为它们准备吃食,望天犼也能带着它们找到食物填饱肚子。
韩宁假装看不出他羞涩,意有所指地附和:“嗯,不给吃饱,都是要闹的。”
至于吃什么,又怎样才能饱,恐怕就只有喂的人、吃的人才知道了。
李怀瑾闻言,一时激动差点没带着小山猫被自己的脚给拌倒。好在剑修眼疾手快扶了他一把,而原本在远处的望天犼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移动到了旁边、用身体给李怀瑾撑了撑,他才不至于丢脸。
讪笑地摸了摸小山猫,李怀瑾小声道:“吃饭,吃饭!”
到了夜里,虽然小山猫敏锐地察觉到剑修在图谋不轨,特意拉着小赤狰一起缠着李怀瑾多玩闹了小半个时辰,但无奈敌人狡猾,竟是一整个晚上都不动声色,让人放松了警惕。
小家伙最后抵抗不住自然的召唤,先后沉沉睡去,李怀瑾把它们安顿好,疑惑地往门外的方向看了看,心道韩宁怎么还不进来。
望天犼眼看着李怀瑾轻手轻脚地下床、出房门,眼看是去寻迟迟不归的剑修了,无奈地闭上了眼睛。
75/104 首页 上一页 73 74 75 76 77 7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