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蕴、李元旭获罪除族,始丰山李家便只剩下几个金丹修士,潭石死后,御灵宗只剩下林安戈一个元婴掌峰。
哪怕将来还需要李氏族人的血脉才能启动商虚秘境,那也至少是几十年之后的事情,目前看来,若是真的能将李怀瑾排除在外,林安戈继任掌门的机会是最大的。
但他很快就清醒了过来,想起如今御灵宗这宗主之位,可不是那么好做的,心中那一点窜起的火苗便立刻被冷水泼醒了。
且不说李怀瑾到底想不想回来争权,光是眼下他们自己的麻烦,就不是一点半点。
御灵宗一位掌峰乃是魔修,另外两位元婴也与魔修有关联,朔宗老祖不知所踪……在其位便要谋其政,林安戈自认没有这份魄力收拾好这份烂摊子。
说句丧气话,御灵宗已经在崩溃的边缘徘徊……这样一个宗门,还有争来争去的必要吗?
将李怀瑾排除在外,意味着御灵宗就不会得到太初门和散修盟的支持了。
若李怀瑾想争权,旁人未必争得过对方,即便争赢了,得的也是更烂摊子,林安戈冷静下来便知道如何选择了。
再仔细想想,李元蕴愿意退让,实则是走投无路,如果林安戈帮把李怀瑾的问题解决了,这个家伙一旦有机会逃出生天,未必会让他安安稳稳做这个掌门。
林安戈现在无比希望朔宗老祖能够赶快回来主持大局,或者在太初门和散修盟的帮助下,李怀瑾能够扶住这摇摇欲坠的御灵宗。
否则,他也不是没有考虑放弃御灵宗,带自己的弟子重新回去做一名元婴散修。
事实证明,林安戈的退让和观望,都是非常明智的选择。
李怀瑾虽只是一个金丹修士,但他到底有李氏嫡系的血脉,尤其在昭华被正名之后,他便不再是罪人之子,对御灵宗众弟子而言,李怀瑾暂时处置宗门事务也算名正言顺。
再加上他身边的韩老祖和昊炎老祖,分别带了来自太初门和散修盟的支撑,无论是人力还是其它方面,都迅速得到了保障,让原本张皇无措的御灵宗弟子不至于像当初凌霄门弟子一样没了主心骨而茫然无依。
有林安戈这个掌峰站在李怀瑾身边,意味着原本御灵宗的大能势力也向李怀瑾倾斜,所谓的内斗排外便不复存在。
很多时刻关注着林安戈态度的小修见此情况,都认为李怀瑾重新回到宗门已没有阻碍,掌控全局成了顺理成章之事,便默默松了一口气——现在的御灵宗,可经不起折腾了。
当然,更重要的是,他们在这个过程中看到了李怀瑾的能力。
李怀瑾身边有韩老祖和昊炎老祖这样的化神大能,他们各自又带来了目前九州道门中最厉害的太初门和散修盟的势力,这对于御灵宗和李怀瑾来说,既是好事,也是坏事。
好事在于有人助其恢复御灵宗秩序,坏事在于容易被大宗门、大能修士裹挟,沦为其附庸,变得身不由己。
但是李怀瑾却能够慢慢站稳脚跟,有条不紊地推进自己的计划。韩老祖和昊炎老祖不仅没有试图干涉和控制他,反而以他这个金丹修士马首是瞻,全听他安排。
连林安戈都不禁产生某种错觉,感觉眼前这个年轻的金丹修士是不是曾做过一门之主,所以才能如此利落地布置各种事务。
这时候,不少人在心底感叹:李怀瑾仿佛天生就是要来坐这个位置的啊!
曾经不知亲生父母的牧童,即便被接回宗门也一直在外门蹉跎,差点被害得丢掉性命,却在商虚秘境顺利突破。
离开宗门、外出游历,原本是自生自灭之路,偏偏叫他走出了一条坦途,结识了化神剑修并与之结为道侣,从此无人敢在他面前造次。
他从最开始一无所有,到因缘得到生母遗物,再到找回舅舅的大妖,李怀瑾晋身金丹,认回了化神的父亲,并为自己生母正名,最后在魔修之乱一战成名,终于拥有了自己的姓名,而非仅仅是韩老祖的道侣、昊炎老祖的爱子。
如今他找到了当年害死他舅舅的元凶,让御灵宗能够清理门户,若是力挽狂澜、救御灵宗于水火,那便是新任宗主最有力的竞争者!
主峰李元蕴的弟子和郁木李元旭的弟子因为师父的原因,正是胆战心惊的时候,亦不敢随意出来走动,更不要说站出来反对李怀瑾主事了。
李怀瑾内无阻碍,外有助力,处境虽然艰难,但也渐渐摸到了路子。
李怀瑾还是李扶风的时候,其实不像太初门掌门苏信芳那样面面俱到。他不是个勤快的宗主,很多事情抱着顺其自然的心态,给了各峰峰主最大的自由。
但这并不代表他什么都不知道。
这次临危受命,不是李怀瑾不信任林安戈的意思,而是因为只有他来出面,才能让太初门和散修盟的帮助来得名正言顺——毕竟以御灵宗现在的样子,要想靠自己来恢复,是无稽之谈。
再次站在御灵宗的主殿之中,看着那象征宗门的宗主令,李怀瑾不是没有重新站在这里的喜悦,但更多的,是感到沉甸甸的责任压在心上。
韩宁站在他身侧,看着李怀瑾沉默的侧脸,突然想起了当年李扶风继任宗主大典的场景。
——岁月流逝,斗转星移,无论这个人以什么面貌、什么身份站在何地,他都会一直陪着他,这点是永远不会变的。
殿内安静了一阵,林安戈匆匆走进来:“德古寺的僧人到了。”
第131章 观真
听林安戈说德古寺的高僧到了, 李怀瑾立刻与韩宁、楚昊炎走出殿外相迎。
只见身着青灰僧袍的三人御石质莲花宝座而来,很快来到众人眼前, 为首的竟然是闭关多年的观真法师。
说起观真法师, 便不得不提及高僧们的大神通。
有的高僧是通过修行获得了大神通,但有的高僧天生便有, 观真法师便是属于后者。
据说他出生之时,屋外大树的枝头停满了大大小小的飞禽, 屋前的院子里也汇集了各式各样的动物。
无论是如鹰鹫狼虎一类的猛兽, 还是如牛羊马兔一类温顺的食草生灵,同处一地,都相安无事, 它们安安静静地等待他降生, 久久都不肯散去。
起初村民还非常畏惧这些骇人的野兽,但时间一久, 习以为常之后, 便生出了利用观真法师来捕猎的念头。
要知道, 只要有观真法师在,那些平日里难得一见的猛兽都乖巧至极, 旁人只要想想办法、设下陷阱, 便能将它们捕获。
观真法师年幼, 不愿亲近自己的生灵受到伤害, 便以身护之,却引来家人埋怨、村民毒打,最后猛兽暴动伤人, 观真法师只能远离人烟之地,开始独自在深林中生活。
那时候他不过是个几岁孩童,即便不惧山中猛兽,但也很难靠自己为生,差点饿死的时候,被苦修路过的德古寺僧人捡到,随后便得其抚养,并被带回了北源。
从那以后,观真法师做了德古寺的一个普通小沙弥,他渐渐长大,被师父和师兄们告知,得生灵亲近就是他的大神通。
僧人们修行为普度众生,观真法师虽有这等优势,却并不御兽,在他座下听禅的野兽、妖兽不计其数,来来去去皆是自由。
由于观真法师常年待在德古寺的后山,旁人难得一见,如今在始丰山的修士中,唯有楚昊炎与他还有过几面之缘。
“一经多年,楚施主别来无恙,”等与众人见过礼之后,观真法师便单独与老熟人昊炎老祖寒暄了两句,看到他肩头的重明鸟,露出一抹笑意:“重明。”
别看楚昊炎的重明鸟亲近李怀瑾、在玉溪的时候百般宠溺小山猫和小赤狰它们,真要面对外人的时候,它可比昊炎老祖要冷淡多了,大多时候连眼睛都不愿睁开给人瞧见。
但是在观真法师面前,它早早就睁开了眼睛,一目双瞳盯着人看的样子对某些人来说有点吓人,但李怀瑾能够看得出来,重明对观真是十分亲近的。
果然,仿佛是回应观真的呼唤,重明鸟不仅点了点脑袋,还发出了一声清啼,似是十分欢迎他的到来。
德古寺的僧人来北源是为了魔修和入魔妖兽一事,他们道了几句后便开始做正事。
几位僧人先去看了被禁在屋内的李元蕴和李元旭,通过佛修的法子确定他们一行人中没有再隐藏魔修。
李元蕴和李元旭得以正名清白,却因残害同族之罪,依旧不能外出。
随后僧人们便在御灵宗、尤其是潭石的洞府检查了一番,果然发现了一些极小的痕迹,能证明魔修存在过。
“不知道潭石是何时入魔的,竟隐藏得如此之深,”林安戈一想到这里便后怕不已:“若是让他继续潜伏下去害人,那吾门岂不是……”
他说到这里却停住了——御灵宗到了现在这个样子,不是已经受其所累了吗。
众人似乎都想到了这一点,便没有人愿意接话,一时之间殿内安静了下来。
观真法师见状,默念阿弥陀佛,然后便开口道:“韩老祖的剑气乃魔物的克星,潭石应当已经灰飞烟灭,诸位不用担心。”
遣人千里迢迢跑去北源请来德古寺的高僧,就是要让他们帮忙看看宗门内是否安稳。现在听到观真法师这样说,大家自然松了一口气。
楚昊炎看出观真法师比平日要严肃,便想这份贴心安慰背后肯定有什么棘手的事情发生,叫他为难了。想想刚刚他们在朔宗老祖洞府寻找线索时观真法师表现出来的态度,楚昊炎便与李怀瑾传音入密起来。
在场的修士,除了韩老祖,没有人比楚昊炎的修为高,也不用担心被人截听了去。
李怀瑾也隐约察觉到了观真法师的态度,而且他们也有些秘密之事要与对方商议,所以便请观真法师避人详谈。
御灵宗的众弟子和两位老祖从太初门、散修盟找的人皆散开,继续做自己的事去了,李怀瑾还是把林安戈留了下来。
虽然处置李元蕴和李元旭很重要,但找到朔宗老祖更重要,林安戈也更关心,所以希望听到的是关于朔宗老祖去往何处的事。
然而,观真法师这次没有给他们一个好的答案:“情况不容乐观,朔宗老祖的洞府内,也有残留的魔气。”
虽然隐隐有了个猜想,但等不好的念头得到证实的时候,李怀瑾还是心中一紧。
朔宗老祖连李怀瑾的结侣大典都不参与,明明是要回宗门闭关的,但却突然不知所踪。
洞府内有碰撞打斗的痕迹,如今又证实有魔气,再加上潭石的暴露……让李怀瑾非常担心朔宗老祖的安危。
魔修能够潜伏在御灵宗两百年,那有没有可能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制服身为化神的朔宗老祖并将其带走呢?
——若是他并非被迫离开,而是自愿离开,那他洞府中残留的魔气又如何解释,难道师叔他也……
林安戈似乎也想到了什么,惊恐地否认:“不,这不可能,老祖曾与韩老祖和观境法师一起诛杀了真魔史镧,他绝不可能是魔!”
魔修与道修、佛修势不两立,就算魔修之中也存在争斗,但只要面对生死之敌,他们不可能不一致对外。
史镧比当年的望砺还要厉害几分,若非两位化神和一位佛婴多方围攻,就算能重伤他,也可能叫他有机会逃脱。
朔宗老祖若是魔修,完全可以借在黑河谷与大妖一战中受伤为借口,叫韩老祖和观境法师去对付史镧,但他却不顾有伤在身,与韩老祖和佛婴一起诛杀了史镧。
仿佛是要说服自己,林安戈继续道:“对了,还有论道大会!师叔半年前还去了太初门,也在众人面前论道,德古寺的一位高僧也在场,若是师叔入魔,不可能不被察觉。”
他这两个理由找得极好,也是李怀瑾一直拿来安慰自己的理由。
朔宗老祖与太初门的景鸿老祖,是九州现在唯二的化神后期大能,他们对于所有道修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存在。
与其说是他们不相信他会入魔,不如说是根本不愿相信他已入魔。
若是朔宗老祖真有什么,不仅御灵宗失去了顶天之柱,恐怕整个九州都要因此经历震荡
李怀瑾想了想问:“请问大师,可否通过这魔气来判断是哪个真魔?或者顺其之势寻找老祖的踪迹?”
观真法师遗憾地摇了摇头:“若是真魔在人前出现过并留下了痕迹,确实可通过魔气来查探,但眼下这附近的魔气,并不能与贫僧所知道的真魔联系上,而且被人掩盖过,痕迹太浅,恐怕不能用来追踪。”
李怀瑾闻言,说不失望是假的,可他也很清楚,但凡有些可能,以佛修的脾性都不会刻意藏着掖着。
天下之大,朔宗老祖又是一个化神修士,他离了始丰山去了别处,便如鱼入深海,再难寻得。
观真法师对他们道:“此事还要再作查证,所以还没有证实之前,最好不要广而告之,以免引起众人恐慌。”
朔宗老祖入魔,这可是惊天动地的大消息,若是不能得到确切的答案,便使得九州动荡,那反倒是给了魔修一个机会死灰复燃。
林安戈也是这种想法,见佛修主动提了,哪有不赞同的道理:“是是是,老祖不可能入魔,这里面肯定有误会要解开。”
他们商量一下,觉得以眼下这种情况,并不适合大范围地遣人出去寻找朔宗老祖,否则很容易让人产生联想……更何况御灵宗现在的样子,要找朔宗老祖,也有心无力。
“之前楚施主言及的入魔妖兽在何处?不知贫僧可否一观。”
这就是李怀瑾要请德古寺高僧来的另一个原因了——他们自己经过查探发现,潭石身边的两只炼骨后期大妖拥有上古异兽血脉,却不是上古大妖真正的后裔。
李怀瑾将妖兽的尸身从专门准备的储物戒中取出,好叫观真法师等人能够就近观察。
就像隐瞒朔宗老祖不在的事实一样,李怀瑾也没有把自己和韩宁发现妖兽有异的事情告诉所有人。
观真法师虽不御兽,但见过的妖兽无数,对此也颇有研究,很快便发现了妖兽怪异之处。
一边等观真法师查看妖兽,李怀瑾一边将自己当年与韩宁在南山遇到的凝魄期大鲵之事告之。
“那只大鲵盘踞水源,身上有饕餮之血,周身溢出的魔气顺流而下,害了临水的村落,实力十分强悍,”李怀瑾对僧人解释道:“后来因其腐损严重,我们只能将其尸身毁掉。”
储放在储物戒中的东西能够较长时间的保存而不坏,但魔物却往往难以续存。
观真法师闻言,一直云淡风轻的脸上终于出现了惊讶的神情。
93/104 首页 上一页 91 92 93 94 95 9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