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人柔和了脸色:
“要不你便在娘这里歇着?省得没力气来回折腾。”
“回院子的力气还是有的,娘别担心。”
又说了几句便回了自己院子去休息。
还别说,老人常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果然有道理的,在贡院这几天他还是分外想念他在贾府的床铺的。
第二日贾瑜跟着告假的贾政去老师宋明知处。
宋明知在知道贾瑜会来后,下了朝便赶回来,显然也十分在意他这次的会试。
一番礼节过后,大家坐好,宋明知直接询问贾瑜:
“将你记得的默出来,我瞧瞧。”
贾瑜应是,坐下开始将这次三科的考题及他的答案都默了出来。
他记性本就不错,再加上时常有苍黎地百花茶清心,记忆力自然没得说,全部默了下来。
贾政一直提着心看着宋明知,深怕从他嘴里出发一句叹息,或者说个“不”字。
宋明知放下贾瑜默出来的卷子点了点头:
“不枉你这半年多的刻苦,依我看十之七八是可以中的!”
贾政松了口气,笑道:
“多亏宋兄悉心教授,才叫犬子有今天的成就。愚弟这里给宋兄致谢了!”说完贾政深躬行礼。
宋明知避过笑道:
“如今说这个还早,待到瑜儿名次下来了再诉功劳不迟!”
语中的肯定叫贾政安心许多。
离开前宋明知又嘱咐贾瑜几句:
“虽然考完了却也不能将书本丢开,还需常翻动才是,便是当真考中贡士,还有殿试那一关也是至关重要的。”
“是,学生谨尊师命!”
宋明知满意地点点头,亲自送了贾政父子离开。
回到后宅宋夫人正在等着他,好奇问道:
“老爷觉得贾家公子可以得中?”
“看他的答卷错,应是错不了,如今只能看考官的习性了。”
宋夫人喜道:
“若是能中可是极好,这样对老爷来说也是一项荣耀!”
宋明知点点头:
“当初碍于王大人情面不得不收下他外甥,原还以为只是个纨绔子弟头脑发热想要读书,只是一时的兴致,谁成想竟然当真是个读书的好材料!”
若他这弟子当真得中,那他也得为他的前程多谋划一番才行!
这几天贾府里当家人王熙凤就没停下忙碌过。
贾瑜参加会试王夫人一颗心都在他身上,顾不上其他,连自己的生辰都险些忘了。
可王熙凤不能忘,四十五岁的生日虽不算大寿,也得热闹一番才行,这些天一直在忙着寿宴的事。
贾瑜自然也知道王夫人的生日,这几天他经常外出访友,也在琢磨着送什么给王夫人做贺礼。
其实他更希望由自己的银子给她买寿礼,代表自己的心意,只可惜这半年来入府后一直醉心读书,没有为生活发愁过,自然也就没想到赚银子,眼下他手中的银钱都是府里给的或者王夫人送的,用来买寿礼便薄了许多。
眼下不止银子的问题,还有便是买什么东西。
王夫人向来简朴,没有什么特别喜欢的东西,送什么叫贾瑜很为难。
没有目的,贾瑜便随便逛着,正在玉石轩里瞧着,突然听到有人叫他。
“这不是瑜公子么,怎么有空出来玩?”
贾瑜惊讶转头,忙拱手:
“原来是四皇子,贾瑜有礼了!”
“免了,在外面哪用如此讲究,你太多礼了!”赵允晟笑道。
“是四皇子宽厚!”
赵允晟笑:
“听说你参加了此次的科考,考得如何?”
贾瑜苦笑:
“眼下也不敢说如何,只能等张榜了才知道。”
“我就佩服瑜公子这点,年纪虽小性子却足够沉稳,是个成大事的好坯子!”
“四皇子过誉了,瑜实在不敢当!”
四皇子笑着点头:
“你这是要买玉佩么?”
“也不是,过几天是家慈寿辰,想寻摸件像样的物件做寿礼。”贾瑜倒也没有隐瞒。
赵允晟点头:
“即是这样,我推荐你一个去处,去闲雅轩,那里多是夫人们常光顾之处,想来更容易寻得你想要的东西。”
贾瑜感激道:
“多谢四皇子提醒!”
赵允晟失笑:
“瞧吧,我就说你太过多礼,凭宫里娘娘的关系,我们也算不得外人,不用如此客套的。”
贾瑜哪敢真的不和他客套,再三谢过,二人方才分开。
今日是王夫人寿辰,府里没有大办,却也开了几桌宴请直近亲戚。
王夫人穿着簇新的衣裳坐在上首听着客人们在那奉承,却有些心不在焉,你道是为何?
原来今天碰巧也是贾瑜的放榜日,一早便派了管家林之孝带着周瑞和满顺去看榜,如今还未回来,王夫人心系儿子大事哪有心情过什么生日。
而且都这时辰了,娘娘也没送赏赐出来,都让她心里不大自在。
在座的都是亲戚,哪能不知道她忧心什么,便将话题都转到科举的事情上来。
其中自然少不了皇后娘娘的亲侄子扰乱考场的事。
“据说那谢三公子被判了流放,只是如今人受了刑不得移动,只待好了便要流放一百里。”尤氏道。
王夫人脸色不大好:
“到底是皇后娘娘面子大!”险些坑害了她瑜儿的前程,只判了三十大板,流放一百里,也太便宜他了。
想到这里王夫人不禁念佛,幸好菩萨保佑,她瑜儿福大命大,躲了过去,不然她定然要去告御状的!
“谁说不是呢!皇上和皇后是患难夫妻,据说当年没少吃苦,所以皇上在上位后一直很尊重皇后,即便大皇子没了,也没影响皇后的地位!”
贾家四房的太太心直口快道。
她身边的人用手肘顶了她一下,笑道:
“要我说这都是老套词了,这男人啊,哪里真的就一直能那么长情?皇后娘娘受宠也是从前,依我看眼下咱们家娘娘的宠爱就不下于皇后娘娘!”
“这话很是呢!”
大家纷纷赞起宫里的贤德妃来,叫王夫人脸色好了不少,也能笑得出来和人说上几句了,只是眼神一直往外瞟也骗不了人。
时间拖得越久,王夫人的心越往下沉,这时辰应该放榜了,如果中了,早该有下人回来报信讨赏了,如今却没有动静……
和王夫人一样坐立难安的还有贾政。
他也一早派了心腹去瞧,如今还没见到回信,正焦急着,也没多少心情应付族人。
偏这时候还有说风凉话的来挤兑人。
第26章
说话的人是贾家旁枝, 却也是族人中发展得不错的。
然而,他却不是依仗贾家发家,而是因自己会钻营攀上了谢相爷的大公子。
他早就对嫡脉心有怨言了, 如今难得逮着机会可不就没忍住开了口:
“政叔不必过于忧心,依小侄看瑜弟即便不中也不用担心前程,凭瑜弟的风采多的是贵人愿意帮着谋划的!”
贾政脸顿时黑了下来。
无需他亲自开口,自然有那巴结着宁荣二府的族人替他训斥对方。
“贾珰你胡沁什么?你当瑜儿是你这等苟且小人?”
“族叔这话说的小侄可就不服了,什么叫我这等苟且小人?”
“反了你了, 长辈当面还敢顶嘴,看来得请族长请出家法来了!”
接下来大家都开始数落贾珰的种种不是,将话题岔开。
贾珍上前小声劝道:
“二叔当放宽心思,瑜弟学识是大家有目共睹的,许是看榜人太多,下人没挤上前才没回来禀报,耐心再等等就是了!退一万步来说,便是此次不理想, 凭瑜弟的年纪还愁没机会么?”
贾政脸色稍霁:
“瑜儿年纪小,回府也不过半年, 这半年来的刻苦我都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我是担心万一受了打击,怕他接受不了。”
说着见贾瑜跟着贾琏又迎了客人过来便不再说。
恰在这时,老远就听到有人失礼地大喊:
“老爷?中了!老爷?老爷?”
贾琏一个箭步窜了出去,揪住大喊大叫的人便往厅里跑,那人喘着粗气,一脸的傻笑:
“老爷,大爷中了, 第十五名!”
“轰”的一声,贾政觉得自己的脑子都被震晕了,反应不过来了。
身边的贾珍等族人及他的门人们皆向他道喜,随即拉住另一个当事人贾瑜讨喜个不停。
由主人家到客人,到家里下人,全部跑过来讨赏。
王夫人那里也一样,正在她失望时,突然得到这么个好消息,整个人都欢喜得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
满府的丫头婆子都跑来给她贺喜,把她喜得只叫凤姐撒赏钱!
凤姐脚步都轻快了,笑道:
“哪里用太太吩咐,早就准备了几箩筐的赏钱备在那,只等太太一声‘赏’了!”
老太太也过来了,听到她这话便催她:
“那还等什么,快赏下去,不够再叫人去换!瑜儿呢?瑜儿没过来么?”
王夫人忙上前搀扶道:
“老太太别急,瑜儿在前边他爹那里接待客人,想来这会儿也抽不得身,待会儿能抽身了一准过来!”
又叫人:
“快去将三老太太扶出来!这大喜的日子可少不得她!”
三老太太被扶了出来,满脸的泪痕却笑得开怀,和贾母互相谦让几句一同坐下。
贾瑜好容易应付完族人,被激动的贾政拍了又拍。
贾政激动了半晌方道:
“去里面给你娘和老太太、三老太太磕个头。”
“是!”贾瑜应下,带着人来到内院。
一进来便被亲戚们女眷挨个夸了个遍,可把贾瑜臊得脸都红了,端正地给老太太和祖母磕头。
“多谢祖母教诲!”
三老太太泣不成声。
贾母感叹:
“好孩子,你能凭自己的本事考中便是有出息的,往后也当继续努力才是!”
“是,谨尊老太太教诲!”
“去吧,给你太太道声辛苦,也替祖母给她赔个不是!”三老太太终于能说话了。
贾瑜在王夫人面前跪下,不等开口,满脸泪却笑得合不拢嘴的王夫人一把将他扶起:
“你有今天也离不开你祖母的教导,娘感激还来不及,哪能让你替她老人家向我道恼!”
满地的妇人们不禁都被这种气氛所影响,都抹着眼睛。
王熙凤擦了下眼睛笑道:
“不知道为什么,分明是大喜的日子怎么就都哭了呢?本是太太寿辰,又逢瑜兄弟考中贡士,这是双喜临门啊,大家该高兴才是,莫不是还嫌这喜报不足?”
一席话说得大家都笑了起来,气氛热络起来,王夫人也终于有心情过生日招待客人了,一时间倒是主宾皆喜。
外面小戏班唱得热闹,厅里推杯换盏气氛正佳。
正在这时,突然府里管家跑了进来:
“老爷,有内侍大人到了!”
贾政、贾赦对视一眼,连忙起身迎接。
戴权走了进来,面上带笑:
“给政老道喜了,贤德妃娘娘喜怀龙子,圣上大喜,现封贤德妃为贵妃娘娘,宣旨的礼部官员今天是午便宣旨了,您说是不是大喜事?”
贾政今天快要被一个接一个的喜讯给砸懵了。
贾赦和贾珍忙替他向戴公公道谢。
内院贾母等人也接到了消息,喜得贾母忙叫快快打赏!
这时凤姐可再不敢说家里艰难要省着花用了,厚赏了前来报信的内侍。
这下王夫人彻底成了主角,被亲戚们围在中间不停地接受着众人的恭喜。
王夫人不由叹道:
“我就觉得瑜儿带运,自打他回来我就没有不顺心过,身子也好没闹过一点小毛病,如今更是在我生辰之日送了这么重的贺礼给我,还带得他姐姐晋升了贵妃,是个小福星!”
大家自然跟着她的话吹捧。
旁人不觉得如何,惟贾母心里翻了几翻。
你道为何?
原来,当初贾瑜和宝玉出生时几乎只差了几十息,前后脚的事,而宝玉的那块玉也并非外面传说的那般由他口中拿出来的,是在他手中发现的。
介于二人出生时间太近,也不清楚这玉到底是哪个的了,只是贾母一眼便瞧中宝玉便说这玉是他的将他留了下来。
宝玉在府上十五年,并没有发生多少特别的事,除了家里出了个娘娘,而贾瑜回来后却发生了不少事,这由不得多心的贾母深思。
不一会儿宫里的赏赐也出来了,有送王夫人的生辰贺礼,还有送贾瑜的中贡士贺仪,这次的礼可是比以往厚重了不少。
贾家这一热闹便是三天。
第二天得到消息的老亲们都过来贺喜了,自然都要招待,第三天贾政的同事,贾瑜的好友们自然也要来一场,一混便到了殿试的日子。
贾瑜汗都要滴下来了。
自打他中了贡士后,老师倒比从前对他还严厉了,第三天宴请客人后,便给他留了更多的功课,贾瑜明白他的意思,这是打算在殿试前再拼一拼,期望能在殿试中取得好名次。
他不是不识好歹的人,听话地再次闭门读书,倒是叫不少人跌破眼镜。
值得一掉的是,史家的史进文也考中了,只是名次比较靠后。
勋贵世家难得有从科举出身的子弟,他们二人倒也算得上后起之秀了。
好容易熬过这几日到了殿试的日子,贾瑜竟觉得自己得到解放一般,可见这段日子被逼得有多狠了。
19/83 首页 上一页 17 18 19 20 21 2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