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铁面相公笑夫郎(穿越重生)——初吻江湖

时间:2022-02-08 10:21:33  作者:初吻江湖
    一般过了正月十五,“扔穷”之后,这新春佳节就算是过完了,再有一个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吃过猪头肉,就该收收心了。
    北方天气冷,所以猪耳朵一直能放到二月二,还能冻得住呢。
    吃过了猪头肉,魏村长就叫上了老肖大叔,还有好些人开了个会,第一是老肖大叔成为了榆树村的乡老。
    第二就是要给新来的流民划分土地了。
    国朝初立,大家还都不知道头上换了新天的那位,是个啥样人?
    “现在是新朝廷了,也不知道税收是个啥说法?”
    “要是一切照旧就行,就怕……。”
    “现在不打仗了,还不得往死了征税啊?”
    说着说着,大家都是一脸的茫然,打仗他们苦,不打仗了,又怕征税,还是他们日子不好过。
    “明天我去镇子上找老里长,一起去县城衙门问一问。”魏村长道:“这些流民们,早也得给个说法吧?划地也得有个范围。”
    “那我明天陪你一起去。”老肖大叔道:“我也赶着马车,谁家没车的坐我车去吧。”
    他没打算带铁青,且车上起码能拉三五个人。
    “行,那明天就去镇子上,后天去县城。”魏村长在镇子上有个亲戚,家里头是开大车店的,他们每次去镇子上,要是有事情的话,就在镇子上过夜,一晚上五个铜板,喂马的话,还得再加五个。
    其实也不太便宜,但是他们家照顾牲口很拿手,饭菜么,倒是家常的口味。
    说定了之后,老肖头儿回了家,告诉家里人他要出门几日,去镇子上和县城衙门,老肖婶子知道他有事情要办,就给他带了一点肉干,和一串铜钱,大概五十多个,二两碎银子,以及一两一锭的银元宝。
    “带这么多钱干啥?”老肖大叔不想带。
    “穷家富路,万一有啥事儿呢!”老肖婶子还给他拿了一个钱袋子:“记得买点东西回来,就来两瓶酱油吧,再买两块肉回来吧。”
    出去一趟,还是去县城,那就买两块肉吧,家里的肉早就吃没了。
    这一正月吃的人都胖了很多,但是感觉干活儿啥的更有力气了。
    倒是铁青,还请老肖大叔给捎回来十斤盐巴。
    “家里的盐还够用。”老肖大叔记得家里还有几斤盐来着。
    “我听说春天过后盐巴就会涨价,先买十斤回来备着,万一要涨价呢!”那几斤盐可不够一年吃的,何况春天家禽下蛋,还要腌制咸蛋呢。
    何况春天干活没有盐巴,怎么能有力气?夏日里盐巴转运不方便,就会涨价,冬日里冰天雪地,路滑的很,盐巴也不便宜。
    唯有春秋两季方便运盐,而且这里的盐巴都是粗盐,细盐卖得贵。
    铁青的万物生空间里头倒有不少精盐,那是他在末世的时候积存的货,末世除了食材不容易得,盐也是如此,而且盐都当硬通货用,一袋五斤装的精盐能换一个金项链,或者一个金镯子。
 
 
第023章 开春儿啦!
    “那行,我给你买回来。”老肖头儿点头了,铁青给了钱,又多给了一些:“那再帮忙买点炉果儿和江米条回来?家里没啥磕牙的了。”
    铁青这话说的言不由衷,他不爱吃那些软绵绵的点心,更不爱吃甜了吧唧的东西。
    但是笑哥儿爱吃啊!
    老肖婶子看着笑哥儿,笑哥儿低头,脸通红,不敢抬头。
    到是老肖头儿:“你买点心干啥?”
    这样的点心可不少钱,他心里有点警惕的看着铁青。
    铁青的理由张嘴就来:“这不是要划地了么?到时候去给人送点礼,去县城我就现买了,可是在村子里我总不能空手去吧?拿您家的东西送礼,可不太好看。”
    老肖头儿一想也是,虽然说住在前后院,但是铁青又不是自己家啥人,亲戚都算不上,自己这么帮他是因为铁青没少往家里头划拉肉食。
    老肖头儿走的时候,是穿着单衣走的,而且这一身单衣,是老肖婶子给准备的最好的一套衣服,一个补丁都没有,簇新的衣服,素面的鞋子,雪白色的鞋帮子。
    别说,老肖头儿冬天养得好,这人看起来就精神多了,加上兜里头揣了点钱,又是乡老了,整个人都容光焕发的样子。
    等到老肖头儿走了之后,家里就剩下老肖婶子跟笑哥儿了,老肖婶子要带着笑哥儿,去地里头把渣滓收拾一下,这是个轻巧活儿,但是铁青也跟着去了,他力气大,啥农活儿都比老肖婶子一个老太太,笑哥儿一个小哥儿干得快。
    这些碎渣子,也是烧菜的来源之一,运回家里头,放在柴垛那边,顶替了已经烧了一冬天,基本上见底儿了的柴垛。
    同时,因为春天的到来,气温暖了不说,这江河里的冰都要化了,眼看着,开江开河了。
    这是东北的俗语,开江开河了,就是江面、河面上的冰融化,水流动了起来,这个时候的江河湖海里的鱼也都活跃了起来,挨了一冬天的冻,可是能浮上水面呼吸一下了,还有就是这个时候是鱼类产卵的季节,很多鱼类肚子里都有鱼籽,有那大马哈鱼,一肚子的鱼籽,捞上来一条,可赚到了。
    不过榆树村这里离河岸远着呢,倒是没人去捞鱼。
    有人想也没那个能耐。
    河水深深,可淹死过不少人。
    倒是他们这边有一条树林河,水不深,只到人胸口那里,冬天冻的透,根本没有任何鱼类生存在那里,只是外面那条松花河的分支,平时的时候,大家洗衣服倒是去河边儿。
    冬天只能打自家的井水洗衣服了,何况冬天洗衣服的少。
    河水化开了之后,就有人去洗衣服了,尤其是天气暖了之后,很多人都换了春装下来,冬天的衣服自然是要收起来的,不过收起来之前,要先洗一下,然后晒透了,才能收起来。
    笑哥儿准备收拾完地里的渣滓之后,就洗衣服,家里的棉衣在老肖大叔走的头一天,就都换了下来,穿上了单衣。
    换了衣服之后,铁青看了笑哥儿半天,皱着眉头调侃:“本来以为冬天能把笑哥儿养的胖一点,结果这一换衣服,感觉他根本没胖,反而瘦了一圈!”
    老肖婶子忍不住乐了:“他其实长了点肉,就是脸小,长肉先长身上的,瘦下来就先瘦脸。”
    铁青十分惊奇,难道这就是“会藏肉”的活例子?
    笑哥儿赶紧跑了,脸上都有些红晕了,铁大哥看人仿佛能把人看透似的,太吓人了。
    渣滓两天也就捡完了,铁青还趁机走遍了老肖家的田地。
    老肖家的地其实就两块,一块多一些,在南山坡那边,旱涝保收的上等田地六十亩;另一块田地在村子后面的小坡那里,十六亩小坡地,种的是一些杂粮。
    开春了就有那么一些野草复活了,他趁机将两块地的杂草生机都给抽离了,木系异能做这点事情还是没问题的,起码以后这田里头的草会少一些。
    这两块地都是靠近村子的好地,另外还有一块在河边那里,是一块菜地,因为河边的地都是村里人自己垦荒出来的,并不在户籍上,也没有任何税收跟着。
    当然,这样的河边地并不受到任何朝廷的承认和保护。
    因为河边地并不好,一旦涨水就完蛋了!
    所以大家在河边地那里种的都是一些白菜啊,萝卜之类的菜,长得快,水分多,收获快,就算被水淹了也不心疼。
    老肖家在河边有五亩地,专门种白菜和萝卜。
    这样的河边地肥力足,萝卜白菜长得个儿大。
    不过河边地基本上不用怎么管,也不用捡渣滓。
    地里头其实收拾的挺干净,不过农人总想着让田地更好一些,两天的时间收拾的差不多了,就差耕犁下田起垄,刨坑点籽儿,老肖大叔也回来了。
    走了三天半,回来的时候,车上果然买了不少东西。
    一回来就告诉铁青:“明天跟我去村长家一趟,或许还得去县里头的衙门,跟户曹打个照面儿,给人送一份体面的礼,再跟其他人打好交道,让人给你划地的时候,找个好地方。”
    “哦,行!”铁青一口答应:“我听您的!”
    当天晚上吃过了晚饭,铁青就将老肖大叔给他带回来的东西分了三份。
    一份给了笑哥儿,其实就是最少的那一份,只有点心和一些零碎;一份给了老肖婶子,说的很好听:“这是孝敬给老肖大叔和您的,老肖大叔为了我的事情没少跑前跑后,小子无以为报。”
    他都这么说了,老肖头儿板着脸收下了。
    还有一份,在第二天,他拎着,跟在老肖头儿身后,去了村长家。
    虽然魏村长说他瞎客气,但是铁青知道,在这样的村落里,村长的话就跟圣旨没啥两样。
    所以该送的礼绝对不能省。
    而当天魏村长家很忙,不少人都来打听一二,送礼的也不少,这都明目张胆了。
    但是第二天,魏村长就开始挨家挨户说事情,第一个到的就是老肖家。
    找的是铁青:“划地分三批,你小子是在头一批人里头,村里一共十二家流民,你是第十三家,但是你这就一个人,好办,带点钱,明儿跟我去一趟县城,县衙里的户曹许州是我远房表弟,而且县衙里的人员还不太齐全,这会办事能痛快一些。”
 
 
第024章 树林县衙
    魏村长是真的想照应一下铁青这个小子,第一是这孩子就孤身一个人,也没个家里人;第二就是铁青这孩子上道儿啊!
    说啥是啥,且不抠门儿!
    想起抠门儿就想起了老郭家,如今要开春儿开化,可以动土盖房子了,还要划分田地。
    老郭家不是没有找上门,但是作为刘老三的亲家,老郭家竟然抠门的厉害!
    给他的礼就是二斤炉果儿也就罢了,还要求地要挨着亲家刘老三家的不说,更要批房场的时候,也要挨着刘老三家!
    刘老三家是啥香饽饽啊?
    更何况,刘老三家跟前儿不论是房场还是田地,都没有多余的可以给老郭家,听说划地还要上地税,老郭家就想省了这笔钱。
    这事儿又不是他一个村长说了算的!
    本来看重老郭家嫁了个良哥儿给刘小三儿,也算是在榆树村里头扎根了,想第一批带着他家一个,结果现在不带了!
    魏村长决定第一批就带铁青一个人去。
    老肖大叔当然不会让铁青一个人去了,他再次赶着马车,带着铁青跟着魏村长去了树林镇。
    找到了里长家。
    树林镇的里长家是个二进的大院子,里长是个上了年纪的老头儿,但是家境不错,镇子上的人也比较多,可是镇子里的痕迹,让铁青知道,这树林镇当年恐怕也没少被人打秋风。
    因为这里有很多战火遗留下的痕迹。
    铁青拜见了老里长,送上了自己带来的礼物:一包长白糕,一包大红枣,还有就是一串铜钱,以及两块咸腊肉。
    “这么客气干啥?”老里长看到咸腊肉就皱眉了。
    “这是自己打猎打到的野猪肉,做成的咸腊肉,给您老尝个新鲜。”铁青表示的就跟初出茅庐的小子一样,腼腆又客气:“家里也没啥旁的东西,您别嫌弃。”
    老肖大叔也在一边帮腔:“这孩子如今住在我家后头的空房子里,这次除了划地之外还想看看房场,都要您老给帮衬一二。”
    老里长的亲外甥,就在县衙里头做事,不管怎么说,里头有人好办事儿啊!
    老里长舒展了一下眉头:“这有啥的?以后都是一个地方的人了,乡里乡亲的。”
    老里长点头了,魏村长就更高兴了,铁青这小子给他长脸了!
    他们在老里长家住了一夜,虽然被褥不是全新的,但是浆洗的干净,而且吃饭的时候,还吃到了老里长家的小鸡炖蘑菇,这待遇不错了。
    这次去县衙,跟着老里长一起走的,算是熟门熟路。
    而树林县的县衙,在树林县城的正中间,规模并不大,比不起铁青在末世之前旅游的时候,看过的那些什么五品县衙啊,千年县衙的,只不过是一个很普通的边境县城的衙门。
    这座县衙是个标准的北地建筑风格。
    坐北朝南的大门,八字开口,这就是所谓的“衙门口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的典型,大门口八字墙上,是贴告示的场地。
    正门三间,石基砖墙,内用十二根圆木柱支撑,重梁木椽,前出厦,出飞檐,硬山顶,前面为雕木隔扇。
    大堂两冀各建有曹吏房,堂前建有戒石亭。
    大堂正南是县衙大门,门上有谯楼。
    东边建有土地祠,西边是监狱,大堂后有“退思亭”,再后为知县住宅。知县宅左边是县丞宅,右边是主薄宅、典吏宅等办公的地方,他们去的就是那里。
    不过那里办事情的人挺多的,他们在旁边需要排队。
    排队的时候,来来往往的人脚步急匆匆,铁青趁着人多热闹的时候,听了一耳朵,加上自己对古代的那点知识,也能了解个七七八八。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