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职”一词,语出《孟子·梁惠王下》:“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
别人还好说,驻守边关的大将们,轻易不可能离开边关重地,另外就是一般而言,驻守边关的大将们,都是有兵权的,位高权重不说,前朝的边关大将可是养兵自重。
有些人更是最后拥兵自重,就差称王称霸了。
所以到了大臻朝,边关大将基本上是三五年一换,肖伟这里没有换是因为肖伟是娶了熹哥儿为夫郎,算是皇家自己人。
加上熹哥儿的孩子已经成了世子。
“日后我退居下来,就该回京养老了。”肖伟道:“这边该换一个大将军坐镇。”
“懂,明白!”铁青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将兵么。”
“嗯?这句话说的很有道理。”肖伟道:“我这里的兵啊,这一茬是我带,我带到老,但是下一茬,就该是别人了,如今我在东北这边,本来是养老的,可是上头要开边贸,要榷场了,很多人都盯上了山郎关,前朝那些旧族尤其如此,他们是知道边贸榷场有多赚钱的!”
“前朝旧族?”铁青眨了眨眼睛:“他们还想复辟不成?”
“那他们不敢,他们主要是缺钱。”肖伟告诉铁青:“复辟什么的,他们没有对前朝皇室那么忠心耿耿,真要忠心耿耿,前朝覆灭的时候,就都跟那些忠臣一样,自尽殉国了,也不用在咱们这立国之后,还汲汲营营。”
“那倒是,不过我不知道那些世家大族,都啥样啊?”铁青好奇了,他对这个世界来说,某些事情还是陌生的很。
“他们啊,咱们这旮沓是没有的,哪个世家大族能在这里安家落户。”肖伟乐了:“他们主要是在南方,那些鱼米之乡,膏腴之地,咱们这旮沓穷的嘎嘎响,他们才不会在此地安家落户呢!”
更主要的是,东北这边靠近边关,是苦寒之地。
又有被草原攻破的危险,前朝就有被草原人攻破了边关的事情发生,但是草原人只适合进攻,不适合守城,所以他们劫掠了一番就走了,没占据城池。
但是也让当地损失惨重。
所以长江以北,或者说,京都以北,山海关之内是有世家大族的,但是山海关之外,山郎关这里是没有的,别说山郎关了,就是整个东北地区都没有超过五代以上的世家大族。
能有三代荣华富贵,就算得上是世家大族了。
而在南方,真正的世家大族,那是十几代传承下来,族人数万,占地一个镇子甚至是半个县城,他们有自己的族学,有自己的祭田和祖坟所在地,在当地连父母官说话都不如他们的族长好使。
这才是世家大族。
甚至能人辈出,才俊无数。
想东北这嘎嘎穷的地方,是养不出世家大族的。
“原来我觉得好的地方,他们却嫌弃呢!”铁青这才知道,自己觉得很好的老家,在人家眼里,连落脚地都算不上。
“知道皇商薛家吗?”
“知道,田掌柜的东家家里的当家主母,就是来自皇商薛家,听说还是嫡女。”铁青这个知道。
“皇商薛家如今的当家主母,就是南方谢家的庶出长女。”肖伟道:“就这,还是低嫁了,那谢家庶出长女,生母只是谢家家主的贴身大丫鬟,连个姓氏都没有的奴才秧子,就因为生了个庶长女,这位庶长女如今是皇商薛家的当家主母,谢家为此没少嫌弃这个商家妇,但是现在么,却跟薛家联起手来做买卖,也不嫌弃人家是商户了。”
“这都啥跟啥啊?”铁青对谁家主母啥出身,并不感兴趣。
“我这么说,是让你知道知道,那些世家大族的能量有多大。”肖伟道:“他们现在看上了山郎关榷场。”
“为啥看上了咱们这旮沓?记得不是有九到十二个地方开启边贸,建设榷场的吗?”铁青觉得这旮沓就算是嘎嘎穷,也有人惦记,但是为什么呢?他们这地方其实毫不起眼,又不占据啥重要方略之地。
“因为咱们这嘎达是新开的榷场,没啥太多利益牵扯。”肖伟道:“其他地方,多多少少都有开过榷场的,那些约定俗成的规矩,让他们束手束脚,而且朝廷对一些原来榷场的地方十分关注,毕竟那边的市场都是成熟稳定的,边关贸易也很发达,咱们这旮沓是新兴的不说,还没有被任何势力占据。”
所以他们这旮沓成了个香饽饽。
“他们想来这边开荒啊?”铁青说话简直是一针见血。
“不错,开荒。”肖伟道:“他们在朝中有不少官员,都是他们家族子弟,这些人为了能让商队争取到这里来交易,没少给我塞钱,塞人,甚至是承诺,给我当个朝中的策应,起码让我不再是个孤臣。”
肖伟那些年身体不好,也没想过跟熹夫郎长长久久,就想着活够十年时间,就很满意了。
现在么,他第二个孩子都要降生了。
自然,随着身体的逐渐康复,他这心里头的念头也越发的多了起来,从好好的活着,到舒舒服服的活着,到现在,他看到自家的小子,就想着看到小子成家立业了再去死才好。
估计看到了孙子就该想着看到孙子成家立业了。
人么,都这样。
“你答应了?”铁青看着他。
“没有。”肖伟摇头:“我不喜欢他们那些人行事,一个个为了利益不择手段,还有,我不需要他们扶持我如何如何,我只需要简在帝心即可,你是不知道,皇上对他们也是十分厌恶的,我看啊,早晚要收拾他们。”
“哦?”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憨睡?这些人啊,想的太简单了,就咱们那个皇帝,马背上得了天下,是个非常独的人,他的独,在于他的权利只能独享,而不是跟人分享,那些人前朝的时候,习惯了跟皇上叫板,但是本朝没那个好事儿了。”肖伟道:“所以啊,我没搭理他们,而有三个人,来这里,第一是调养身体,第二,何尝不是给我仗腰子呢?”
“三个人……都是干啥的啊?有这样大的能力?”铁青十分好奇。
第436章 榷场设想
“太师关大刀,太傅孔朝奇,太保周汝生。”肖伟报了三个人的鼎鼎大名。
《史官职志》载“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正一品,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从一品掌佐天子,理阴阳,经邦弘化,其职至重。无定员,无专授。”
“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并从一品掌以道德辅导太子,而谨护翼之。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并正二品掌奉太子以观三公之道德而教谕焉。”
可见太师和太子太师不是一回事。
但是这三位,可是从一品辅佐天子的人。
也可以说,这三位,位极人臣!
说句不好听的,如果去世之后,那必定是正一品高官的名义下葬啊!
这三个人,可以说是朝廷里最高的官职了。
因为正一品的官职没有设定,只有虚职,还就那么几个。
这三个是实职,从一品的高官。
“太师、太傅和太保?”铁青都有些发懵,这来的身份也太高了。
“太师关大刀,其实就是皇上的前禁军统领,太傅孔朝奇,是孔家的后人,直系后人!太保周汝生,是皇上的师兄,武艺非凡。”肖伟道:“这三个人,可以说是朝廷高官的最高职位了,而且能量也很大!别的不说,就说孔朝奇,圣人之后,衍圣公之子,旁的不说,全天下的读书人,都不能对他怎么样!”
这倒是,铁青就算是换了个时空,依然有孔子大人的存在。
而且历朝历代,都知道孔子,在前朝的前朝,就封了衍圣公,一直到现在,他们家三朝都是衍圣公。
他又是当代衍圣公的亲生小子,虽然不是老大,但也是嫡次子。
太保周汝生,也是个厉害的角色,在皇上打仗那会儿,这位周汝生,万将军中取上将首级者,好几次。
武艺之高强,几乎无人能敌。
但是也为了皇上,没少殚精竭虑。
这三个人的能量很大,就是身体不太好了。
第一是因为年纪大了,第二则是因为他们当年随军,没少折腾,所以很多症状都是老病根了。
所以要来调养一二。
“原来是请了三位大神来!”铁青明白了。
这三个人,就是三个大神啊!
甭管是文治还是武功,都是有代表的,关大刀是关圣后人,孔朝奇是孔圣后人,一个武帝,一个文圣。
而周汝生,却是皇帝师门的人。
这三个人不管是谁,都能够代表皇帝的态度。
在这个关键时刻,来这里调养身体,皇上已经摆明了态度。
这是在无声的帮助肖伟,有这三位在,起码没人敢在明面上欺负肖伟这么一个孤臣武官。
可是暗地里的事情,自然要肖伟来处理。
别人算计肖伟,但是在东北这块却未必能成功,起码肖伟有三十万大军在手,那些世家大族,鞭长莫及。
因为到了真章的时候,啥阴谋诡计在实力面前都是纸老虎啊!
“是啊!”肖伟道:“所以这次要你亲自出手,好好给他们三个调养,起码一年半载的他们走不了。”
意思就是时间拖得长一些。
“明白了!”铁青一拍大腿:“这三个人我一定好好的给看看,不把他们调养好,我不放人。”
“嗯,你给我的图纸,我带去了,工部那边修了修,改了一些东西,明年开春儿就开工!”肖伟看着窗外悠悠飘过的白云:“今年冬天先准备好材料。”
“为啥要开春儿就动土?”铁青不是没盖过房子,他是没建立过榷场。
“因为春天那会儿,将草原上的草皮都铲除,换上土胚砖,踩实成了才行,这样的话,明年它们也就不发芽了。”肖伟道:“清理出来一块地方,也免得让曹总是长出来,没了草,或者是稀少的草,谁会来这边放牧?”
无形之中,就起到了驱逐的作用。
甚至每年都会在秋收之后,点火烧草原,就是要将靠近边关之地的草原枯草都烧掉,让人来犯的时候,也没有足够的草料。
草原上打仗,全靠马匹冲锋,牛羊补充粮食。
没了草料他们就啥也不是了。
“也好。”铁青也想到了这一点,甚至他想将那块地弄成一块寸草不生的地方,也是没问题的啊。
俩人说了半天的话,肖伟甚至给他看了看工部那边设计的图纸。
其实也就是改了改里头的一些边边角角的设置,毕竟铁青设计的东西太朴素,人家给每一段都加了个隔离过道,还有各种分类。
还有就是要大家将买卖的东西统一一下,各色摊位都有编码。
这是铁青设计的编码,但是他只是简单的编纂了一下,工部却是有详细的分工。
“大舅兄,到时候我们可以卖摊位!”铁青又想到了一个点子:“一个摊位三年的使用权,三百两银子,咋样?”
“太低了。”肖伟却道:“一个摊位一年的使用权,三百两银子,且不可转租,不可交给他人经营,只能是来几个人,就几个人使用,不然的话,那帮人能把摊位的租金抬高到一千两去!”
“不不不!”铁青道:“咱们只管原始租赁,他们付了一年的银子,当然摊位就是他们的,他们可以在做完了买卖之后,转租出去,转租多少我们不管,但是如果出了事情,他们将负法律责任。”
“啊?”肖伟没听说过这样的事情:“这……?”
“大舅兄别看这么一来,很多人都会害怕,但是商人么,人为财死鸟为食亡。”铁青道:“而且这样一来,咱们这边一年四季都有商队过来,而不是限定的某一天,某个月或者是某一年。”
而且这样一来,来的人多了,县城里住不下,也会有商队来其他地方找宿,到时候,这钱还不是自己人赚了?
“你说得对。”肖伟开始整编个租赁摊位的规章制度。
铁青在这方面没有啥见解,只能说个大概,肖伟记下来,他俩都不是这块料,但是肖伟手下有能人啊。
正商量着呢,来了个低眉顺眼的大丫鬟,说饭菜已经做得了,请俩人去后头用饭。
铁青看了看肖伟,扬了扬眉头,眼睛里带了戏谑的神采。
肖伟气的脸色铁青:“我说过了,前面的书房不用丫鬟仆妇过来,你是新来的吗?不知道这个规矩?李伟!李伟!”
李伟是肖伟这个院子里的管事,是肖伟在战场上捡来的一个半大的小子,也不知道叫啥,光知道姓李,肖伟就将自己的名字给了他,叫他李伟。
要不是李伟坚持,李军差点儿跟李伟结拜成兄弟。
当然,俩人差着年龄呢。
李伟是肖伟少数能信任的人,故而这书房重地一直是交给他打理的,而且李伟也知道肖伟的脾气,只带着四个上了年纪退下来的老兵看守这个院子,一般人是不会放进来的,何况这么一个年轻俊俏的大丫鬟了。
李伟连滚带爬的跑了进来:“大将军,恕罪,这个女子说她是奉了大公子之命,来请二位去用饭的……。”
“她就是奉了王母娘娘的命令,也不可以进我这书房,你把人带下去,好好审问一下,到底是怎么回事?整明白了再回我。”肖伟不管那个大丫鬟如何挣扎喊冤,只带着铁青走人。
李伟气的脸通红,跟了大将军这么多年,头一次犯错误,这事儿没完!
想着,恶狠狠地将一个抹布塞进了那女子的樱桃小口里,发现这大丫鬟竟然是擦脂抹粉,打扮的利利索索的来叫人。
看着大公子有了身孕,就想勾搭大将军,做梦去吧!
肖伟带着铁青去了中院那里,花厅里正在摆饭,老少小孩儿都聚到了一起。
“正想叫你们去呢,这就来了,是闻到了饭菜香吧?”老肖婶子抱着大孙子,老肖头儿搂着小山哥儿,这二老坐在正位上,正等着吃饭呢。
240/287 首页 上一页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