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铁面相公笑夫郎(穿越重生)——初吻江湖

时间:2022-02-08 10:21:33  作者:初吻江湖
  当上了捕头之后,才知道有些事情是真的累人。
  “那也挺好的了,你努努力,往县尉上靠一靠啊!”铁青道:“好歹那也是个官儿了。”
  县衙里,有了县丞,相当于是副县长,可是县尉,就相当于是派出所所长了。
  而且县尉跟县城一样,有八九品的官身,可是个平头百姓最有希望当上的一个官儿了,虽然低了点。
  杨大庆乐了:“哪儿那么容易?除非是有立大功的机会,上头才会考虑,而且县尉就是官身了,那个时候,可跟现在不同。”
  现在是捕头,上头的人,想说就说,想骂就骂。
  成了县尉就不同了,那就是同僚,是铁饭碗了,没朝廷的点头,起码,没有府城点头,县令大人就不可能将他怎么样。
  “那你就立个大功呗!”铁青指了指墙上贴着的各种通告,其中不乏江洋大盗的画影图形。
  虽然说,这画的不太像,可好歹有个样子。
  “哪儿那么容易啊?这几天,倒是有个独行大盗来这边,听说是被朝廷通缉的一个家伙,心黑手辣不说,功夫还不错,已经有悬赏下来了,一个人就价值五百两银子呢,不过他在咱们大臻混不下去了,要出关去草原,得罪的人太多了,想出去过以后的日子。”
  这个时代,大臻的周围也是有不少邻国的,北方的就是大蒙草原。
  东边是高丽国,西边也有国家,但是不知道是叫啥国的,南边儿是海茜国,佛郎国。
  这还是铁青买了不少海货,跟南边儿来的商队的人聊天,才知道的信息。
  东北本就寒冷,加上树林县又这么偏僻,边关之地,南边儿来的商队,运来的东西,都是在当地很便宜的玩意儿,到了北边就卖上价格。
  比如海带,在海边儿就是喂猪都是有可能的,便宜的基本上就跟白来似的,到了北边儿,一斤海带干就能卖上三五十枚铜钱。
  听说他们还带了珍贵的珍珠来这边,卖得更贵。
  很多江洋大盗在本国混不下去了,就会出关去别的国家。
  所以现在就有人想要从树林县这里路过,去山郎关出境。
  “五百两这么多啊?”铁青心动了。
  五百两哎,这要是抓到了,岂不是白白得了银子?何况,这个人是个独行大盗,也没啥亲戚,更没啥至交好友的,比起七星盗来可要更方便许多。
  “是啊,这个叫百里霸的家伙,还有不少的家底,他要不是偷了新朝的一位皇亲国戚的夜明珠,也不会被通缉,更不会逼着他要远走他乡了。”杨大庆神秘兮兮的告诉铁青:“听说那夜明珠价值连城哎,不知道长啥样儿。”
  铁青眼神闪了闪:“那你要努力了,抓到了,你可发了。”
  “上哪儿抓去啊!”杨大庆自己都没信心:“京城六扇门那么多能人都抓不到,我一乡下来的捕头,就能抓到了?”
  俩人说了一会话,铁青约他下午下了差,去十里香吃饭。
  铁青就回了客栈。
  正好大家送完了税粮,轻松了许多,还有人去了县里头的粮店,问了问粮食的价格,这个时候百姓们卖粮食,除了出售给官家之外,就是卖给粮店。
  “咱们树林县的粮店一共就五家,其中一家是朝廷的,按照他们的收购价格,一斤粮食也就一文钱,谁卖啊!”老肖头儿不太高兴的跟铁青嘀咕:“另外四家,都是两文钱一收,价格上不去。”
  “哦,两文钱一斤,是挺少的,卖的时候,还五文钱一斤呢!”苞米的产量是高,但是价格上不去,也白费。
  乡下人没有多少进项,就指着这点粮食卖钱了。
  不过,等到明年开春儿之后,青黄不接的时候,这粮价又会上涨,最贵的是,十个铜板一斤苞米粒子,二十个铜板,一斤苞米面儿。
  古代粮食真的是暴利行列啊!
  不过,这古代粮食的保存手段很原始,苞米粒子不磨成苞米面儿,能放个二三年,虽然是陈粮,但是好歹能吃。
  “没办法,今年秋天丰收,粮价就下来了,以往也是这样干。”老肖头儿发愁的是:“你那么多地,种的那么多粮食,咋办?这又是长工又是肉的,你这得多少花销啊。”
  他是怕儿胥赚的不多,更有可能赔钱,他可是雇佣了长工的人。
  “没事儿,咱家家底还有不少的。”铁青根本没当一回事儿:“今年先这样,明年再看看情况,再说了,不赚多少,也不会赔钱。”
  老肖头儿还在犯愁:“家里头的粮食也卖不上价格。”
  “您多少就卖了吧,反正家里头也不指着那点粮食吃饭。”铁青笑了,老丈杆子家的地都是他种的,收也是他收的,老两口子根本没下地,就在家种了菜园子,养了点儿牲口,他还每天都要去看看,老两口这日子过得,可比以前舒坦多了。
  “是,家里头不指着地里头这点出息过日子了,可粮食也是个好东西,太便宜卖了就不合适了。”老肖头儿还是迈不过去这个坎儿。
  以前都是这么过日子的,现在突然就不指着粮食卖钱了,他还拐不过来着弯儿,还有就是,家里存钱是不少,但是他终究是个老农人。
  粮食卖不上价格,他心疼,付出的劳动,岂不是白流汗了。
  “晚上我请杨大庆喝酒,您来不?”铁青转移了话题:“还是在这里跟大家一起吃?今天晚上吃的是清炖羊肉,还有羊杂汤,大饼子。”
  “你跟他去吧,我不去了。”老肖头儿有点心灰意冷:“我在这里跟大家伙儿一起吃。”
 
 
第121章 送货
  铁青给安排好了食宿,这才去了十里香,定了两道肉菜,一个炖肘子,一个鲶鱼炖茄子。
  主食就是小米捞饭。
  又要了两壶酒,店里送了他一盘花生米。
  杨大庆来了之后,他们俩坐在角落里,喝了点小酒,倒是炖肘子,吃的干干净净,鲶鱼炖茄子也没剩下多少。
  算是联络了一下感情吧。
  杨大庆跟铁青的关系还是不错的,加上他在这里上差,老婆儿子也在这里,但是老杨家还在榆树村。
  有个什么事情,铁青会照顾老杨家一下。
  吃过了饭之后,俩人就分开了,铁青回到了客栈,大家还没睡,老魏村长跟老肖头儿正在说事儿,关于粮食的问题。
  只是也没啥好办法,他们平头百姓一个,人家能开得起粮铺的无一不是有钱人。
  交过了税粮,大家就赶着马车回去了。
  到了家里之后,全村儿的人都在打听粮价的事情。
  老铁家依然跟王屠夫订购猪肉,不过这次因为是秋天了,啥力气活儿都做完了,故而这猪肉也是吃不了那么多,何况又有养了一年的鸡鸭鹅都长成了,可以吃了。
  所以约定十日一送半扇猪肉。
  同时,秋天的劳役时间也要到了。
  王屠夫虽然是屠户,但是他家也有田地,只是佃出去而已,收一些粮食做租子,其他的都让佃的人负责。
  但是这劳役就不行了。
  他们家就他一个劳动力,这劳役就他出。
  所以这个时候送猪肉过来的,竟然是明夫郎,他倒是让娘家的弟弟赶着马车,她将猪肉拉来了,需要老铁家人,自己搬下马车。
  铁青上山打猎去了,这个时候,正是动物们积攒肥膘,预备过冬的时候。
  不管是家禽还是野兽,都正是肥的时候。
  何况他也想多打点猎物,多赚钱回来,让老丈杆子别那么杞人忧天,整日着急上火的。
  所以留在家里头的人是笑哥儿。
  明夫郎也是第一次来铁家,以前只是在远处远远地看过这个宅子。
  进了来才发现,这里头建的太好了。
  铁青虽然在地下铺了石头条,但是最上面却是铺着的青石板儿,这时候没有水泥,他也不可能去烧水泥。
  所以石头搭建起来的建筑,看起来就十分结实,加上铁青不惜血本的建设下来,这不仅是结实,还很雄伟。
  看的明夫郎这个羡慕嫉妒恨就甭提了。
  等到笑哥儿出来给他结算的时候,明夫郎更羡慕嫉妒恨了。
  明夫郎因为是来送猪肉的,穿的自然不会太好,他将小子放在了娘家,让他母亲帮忙看着点儿。
  自己让弟弟赶车,他就是来收钱的。
  虽然穿了自己平常穿的衣服,但是他还是挑了一下的,这件衣服没有一个补丁,但也是半新不旧的花布衣服,脚上的鞋子却是一双新鞋。
  头上裹着一块绸缎,看起来比一般的村夫要好很多。
  手上带着一个素银的手镯子,这是他最值钱的首饰。
  就连他爹娘看了都说他这日子过得不错,弟弟更是羡慕他每顿都能吃到肉的生活。
  但是跟笑夫郎一比,他就被比到了沟里头。
  都说人比人得死,货比货的扔。
  这可真是一句大实话啊!
  因为是秋天了,不冷不热的时候,笑哥儿又成了亲,故而他的打扮就是夫郎的装扮,曾经的马尾辫也要盘在头上了,用一根喜鹊登枝的金簪固定住,以绸缎的发带缠绕。
  正青色的绸面儿的长袍,腰上是深青色缎子的素净腰带。
  脚下踩着一双同样是深青色缎子面儿的千层底的鞋子,白色的鞋帮,一尘不染。
  鞋面上头用绣线绣了简单的卷云纹,这有个说法,叫平步青云。
  腰上就挂了一个荷包,是笑夫郎全身上下唯一的亮点,因为那荷包是个粉绿色的,绣了盛开的莲花,底下是一串儿的莲子。
  因为铁青跟笑哥儿还没孩子,带着这个图个吉利。
  而笑夫郎的手里头,拿着个钱袋子,里面装着的钱,是他们这几日的开销。
  明夫郎跟笑夫郎早在没出门子的时候,就关系不好,现在同样都是嫁人了,但是两个人的日子,过得真是天地之别。
  明夫郎的家,只是三间砖瓦房,院子虽然大,但是院子里平时都是要杀猪的,一股子味道。
  不管明夫郎怎么收拾,都排除不掉那股子味道。
  何况,明夫郎也不是那能干的人。
  再看铁青家里头,没有异味,甚至还有长工伺候笑哥儿。
  “明夫郎?”笑哥儿没想到来的是他。
  “笑夫郎。”明夫郎勉强笑着应对:“我给你家送猪肉来了,我相公去服劳役了,没办法,只能我来了。”
  “哦,请进来吧。”笑哥儿不是个小心眼儿的人,再说了,人家是来送猪肉的,他也没啥防备,叫了人进了堂屋。
  他们家这宅子大,但是一般来人,都只是在一进这里接待,尤其是堂屋这里,谁来都是在堂屋会客的,相当于是客厅了。
  先前说过的,铁青将自家这第一进的正房,中间的厅堂盖得很大,就是为了接待来客用的,故而这第一进中间的厅堂也有布置。
  明夫郎一进来就扫了一眼这厅堂,顿时就眼红了。
  这正房的厅堂,一进屋就是面对的正厅,北墙上挂着一幅挺大的画,乃是百子千孙图。
  画的作者也不是啥名人,不过铁青当时是在府城那边,买下来的,两边是一副对联,明夫郎不认识字儿,也不知道写的啥。
  下面放着一个长边桌子,正中间放着一个双面绣的摆件,红木框的那种。
  两边则是两个青釉花瓶,里头插着俩很漂亮的鸡毛掸子。
  往下就是一个很大的四方桌,桌子上摆着四个高脚盘子,里头分别放着花生、瓜子,槽子糕跟炉果儿,下头还被很讲究的杏花嫂子铺了桌旗。
  可惜,明夫郎不认识那是啥东西,要不是杏花嫂子说,铁青跟笑哥儿也不知道,这玩意儿叫桌旗!
  两边是红木的椅子,椅子上放着柔软的羽毛垫子。
  而两边则是各有一个四方桌,各有两把椅子在两边。
  正面的一看就是正座,给主人家准备的,而旁边的这就是客座了。
  老铁家像是真正的大户人家一样,明夫郎羡慕的心头都在滴血啊!
  当年他看上铁青,铁青没看上他。
  要是当年他成了铁青的夫郎,如今这个宅子的当家夫郎就是他刘明了。
  “坐吧。”笑哥儿坐在了主位上,指了指旁边的位置,意思是让明夫郎坐客座。
  明夫郎很想走上前去,坐在主位上,跟笑夫郎平起平坐。
  但是没敢,因为笑夫郎已经在数钱了。
  他知道,铁家是他们家最大的主顾,因为每次都要半扇猪肉,给的还是现钱。
  要是得罪了老铁家,他们家就失去了一个大主顾,王屠夫回来一定不会放过他。
  挨打的次数多了,明夫郎也变得聪明了,更加谨慎了。
  所以他老实的坐在了客座上,伍夫郎端上来两杯茶,因为知道明夫郎不仅是榆树村嫁出去的哥儿,貌似跟当家夫郎还认识。
  谁还没个手帕交啊?万一这个是呢?
  所以上了一碗茶给明夫郎,伍夫郎甚至猜测,自家在王屠夫那里订购猪肉,该不是因为明夫郎的关系吧?
  他们是想太多了。
  笑哥儿跟明哥儿的关系可不那么好。
  “一共是三千铜板,我给你换成了银子,三两银子。”笑哥儿道:“方便你拿。”
  “好。”明夫郎笑了笑:“没想到笑哥儿现在都掌握家里的钱箱子了。”
  “一成亲相公就给了我钱箱子。”笑哥儿也笑了:“说他只管赚钱,我只管花钱,呵呵呵……。”
  明夫郎的脸扭曲了一下,不过很快他就恢复了原样:“铁青对你可够好的,我都给老王生了个小子了,也没摸到钱箱子。”
  其实王屠户是怕明夫郎拿钱贴补娘家,刘二家可不是啥好人家,每次明夫郎回去,不带点啥啊?
  王屠户对于自己夫郎没有嫁妆的事情,很是不满意呢。
  不是所有的相公,都跟铁青似的,对老丈杆子那么好。
  也不是所有的相公们,都跟铁青那么大方,钱箱子交给夫郎管理,他一概不过问,只管往里头塞钱就是了。
  笑哥儿对家里头的钱财也没个数,他只有自己的私房钱,铁青的私房钱他是不过问的,不过家里头的账上有五千两银子是真的,还有后头一仓库的粮食。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