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为了以防万一,虽然是新朝了,但是谁敢保证就没战事了?”铁青一边刷锅一边道:“遇到个灾年啥的,这里就是躲避灾难的地方,但是你不要告诉别人,你知道就行了。”
笑哥儿想了想:“嗯,相公你放心,笑儿知道怎么做。”
他的嘴巴特别紧,一般的事情,都不会往外说。
铁青在这里的东西不少,咸腊肉,盐巴,粮食和干菜。
而且都是方便做的东西,尤其是干菜,都是泡了水之后,就能下锅炖了的那种,光是粉条就有一麻袋那么多。
夫夫俩带来的吃食早就吃的差不多了,笑哥儿赶紧用一个小锅子焖了小米饭。
铁青出去不知道从哪儿抓来了一只小野猪,杀了之后,扒皮去掉内脏跟猪头,四蹄和尾巴,这些东西没时间收拾了。
只要小野猪肉就够了。
用小野猪肉炖了粉条。
又用一点野猪肥肉,炖了菜干,里头放了一把干辣椒。
等俩人忙活完,天也黑了,林子里天黑得早,何况这山洞里本来光线就不好,幸好铁青早有准备,点了好几个蜡烛,都是小儿手臂粗的羊油蜡烛。
虽然只有两个菜,但油水十足,小米捞饭也很好吃。
夫夫俩坐在一起吃饭,感觉气氛很温馨。
“相公,我想在这里采蘑菇,然后晒干了带回去。”笑哥儿看出来了,这地方来一趟不容易,而且周围没有啥人,蘑菇起的厚,木耳也多。
“行,你看着玩吧。”铁青道:“这两天八成有雨,下了雨之后,蘑菇起的更厚。”
“嗯!”笑哥儿点头。
铁青将肉块夹给他吃:“在山里头玩两天再回去。”
“好啊!”笑哥儿抿嘴乐:“家里头人多,我不担心家里。”
家里头那么多人在,他们不回去也没啥关系。
“来,尝一尝这粉条,是买的土豆粉。”铁青也高兴,自己夫郎喜欢自己准备的山洞,能不高兴么。
两口子在这里吃了一顿美美的晚饭,首饰妥当了,又在山洞里的火炕上睡了一觉,这个山洞铁青收拾了这么久,的确是很舒服。
第二天起来,两口子终于可以不用爬山走路了,而是优哉游哉的吃了早饭,然后铁青陪着笑哥儿在附近采了不少的蘑菇。
大油蘑菇也有,笑哥儿就当场处理,洗干净了之后焯一下,然后找了两个大坛子,腌制了起来:“以后你来了,还有个咸蘑菇吃。”
“夫郎就是贤惠啊!”铁青乐呵呵的给他打下手。
晚上吃的就是新采的蘑菇,炖了两只野鸡进去,味道很好。
在山洞待了三五日,笑哥儿腌制了两坛子的咸蘑菇,还晒了两筐的干蘑菇,一筐留在了山洞里,另外剩下的都背下了山。
这两口子在山里头玩了几日,才下山。
结果一下山,就看到老肖头儿架着马车等在山脚下。
“您怎么在这里?”铁青赶紧上前一步:“这么冷的天气里,可别凉着了。”
“你们俩可是出来了。”老肖头儿擦了擦鼻头:“快点跟我回去吧,全村子的人,都在等你们。”
“啊?”笑哥儿眨了眨笑眼:“全村人都在等我们俩?”
他们俩重要到了,全村人都等着他们俩下山的地步?
“不是啊,回家再说,快走吧。”老肖头儿催促俩人上车。
俩人只好将背篓和拎着的柳条篮子都放到了车上,还有打来的猎物,兔子肥肥的好几只,还有野鸡十多只。
因为是带着夫郎去的山里头,铁青没打大型猎物。
倒是笑哥儿采了不少的蘑菇跟木耳下来,足够全家吃半个来月的了。
老肖头儿赶着马车将两口子带回了铁家。
家里倒是一切正常,大家该干啥干啥,甚至将去年的陈粮都吃完了,米糠之类的东西都喂了鸡鸭鹅狗猪。
连马带驴子的,都养的不错。
家里已经将苞米都扒完了,走廊下挂满了苞米穗子,一看就是个丰收年有的景象。
“我们回来啦!”笑哥儿一回来就大嗓门的喊了一嗓子。
“当家夫郎回来啦。”元夫郎的嗓门儿也不小,出来就接了他们马车上的东西:“这么多蘑菇啊?哎呀,这木耳真不错。”
“都是在深山里头采到的,比外面的好多了。”笑哥儿也拎了一筐下车:“肉厚。”
他们俩回来了,家里有热水,直接洗漱了一下,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
老肖头儿已经在炕上等他们俩了。
笑哥儿去了厨房那边,跟两个夫郎一个杏花嫂子叽叽喳喳。
铁青进屋上了炕,盘腿儿坐好,给老肖头儿倒了一壶茶水。
“老丈人,啥事儿啊?还全村人都在等我们俩?”铁青说这话,自己都把自己给逗乐了。
“可不是么。”老肖头儿难得的犯了愁:“你可真招人稀罕。”
“啊?”铁青莫名其妙:“您说啥呢?”
“老魏村长家里那来收粮食的是宋家粮铺的人。”老肖头儿道:“人家给的三个铜板一斤的价格,这够高的了,还自己来村里头拉粮食,不过,听说你是村里头的大户,想先跟你确定一下,你要是卖粮食的话,估计是头一份儿,所以他们收购价格这么高,其实是奔着多收一点来的,结果你还不在家,事儿就耽误了下来,要是收购的少,估计就合不上价儿了,人家也不会给三个铜板一斤的这个价格。”
所以全村人都在盘着铁青两口子回来呢!
他们家没人,老丈杆子再亲近,也不能做主,卖掉老铁家的粮食。
“这个价格不错啊!”铁青也觉得这个价格的话,他倒是能将家里的苞米卖掉一些,五六百亩地的苞米,他都留着也吃不了。
同时,在后厨的笑哥儿,正在跟伍夫郎一起,收拾他从山里头采来的小蘑菇,这种小蘑菇只有小拇指头大小,是有名的小脚蘑菇。
别看个头小,这种小脚蘑菇却很够味儿,炖小鸡吃最好了。
还有少见的榛蘑,这个更要好好收拾一下,冬天的时候,小鸡蘑菇粉儿,绝对是头一份的美味。
就是伍夫郎跟笑哥儿说:“您走了没两天,那明夫郎又来送猪肉了,您留下的钱,我给他了,就是他老是打听你跟东家。”
“打听我俩干啥?”笑哥儿一边收拾蘑菇,一边笑着道:“我们关系还没好到那个地步,他当年倒是惦记过我相公,可惜,我相公当年没看上他。”
这种事情,在乡下很常见,大家又不是啥大户人家的孩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何况乡下没那么多规矩。
说媒成功了自然好,不成功以后难道还不打交道了吗?
村里一共百八十户人家,低头不见抬头见的,日子还过不过了。
“说来也奇怪,他来了之后就老是问你们俩咋样咋样,日子过得和顺不和顺,我说和顺他还不信,说实话啊,我头一次见到你们俩这样过日子的人,别提多和顺了,他老是问这个干啥?”伍夫郎不高兴的道:“恨不得你俩两天一小架,三天一大架的吵吵闹闹才高兴啊?啥人啊!”
笑哥儿的手一顿:“他是这样的吗?”
“是啊,我跟你说,笑夫郎,你可是咱家的当家夫郎,千万防着点外面的人。”伍夫郎对这方面很敏感:“你们这才新婚,就有人打听这个打听那个的,以后时间长了,指不定打听出来啥呢,你可得长个心眼儿。”
“我知道了。”笑哥儿若有所思起来。
屋里头,老肖头儿说了卖粮的事情,铁青就直接道:“您老看着办,要是三个铜板一斤的话,咱们就卖一半出去,留下一半自己吃,那也不少赚了。”
铁青这家里头不止是他跟夫郎,还有长工们,他可是说好了,到了年底,要给长工们粮食和钱以及布匹作为一年的辛苦费用。
“那就好,那就好!”他就怕铁青想卖个高价,不急着出货,那么全村子的人的秋粮,估计就都卖不上三个铜板一斤这样的好价钱了。
正好说过了此事,又提起了山里头,铁青告诉老肖头儿:“我已经看好了三十多棵枯木,到时候带着人进山去砍出来,冬天的时候,就有的烧了。”
“柴火的事情你说了算。”老肖头儿已经好几年都不为柴火操心了。
天擦黑的时候,老肖婶子叫肖蕊跑来跟他们说,她跟肖姑姑娘四个一起吃饭了,不来铁家了。
老肖头儿就在这里吃的晚饭。
而第二天,一大早起来之后,用过了早饭,铁青就去了老魏村长家。
据说宋家粮铺的来人一直住在老魏村长家,虽然说他们自己带了粮食来,但是老魏村长也没怠慢他们,每日不是肥鸡就是大鸭子的吃着,每顿都保证一道肉菜。
也幸好这个时候,家里头的鸡鸭鹅都长成了。
自家养的还不少,足够吃的了。
铁青到了的时候,老魏村长刚陪着贵客吃过了早饭,正在喝茶,其实就是茶叶沫儿。
见到铁青来了,老魏村长热情的给他介绍:“来来来,这是宋家粮铺的掌柜宋辉。”
宋辉是个中年汉子的样子,穿着打扮都很得体,眼睛有神,一看就是那种老生意人。
身边跟着俩学徒,还有一个给他赶车的马车夫。
一行四个人,是留在这里快半个月了。
铁青在看宋辉,宋辉也在看铁青。
因为是来见客人的,铁青穿了一件比较好的衣服,立领的长袍,腰间扎着野猪皮带,脚上踏着一双鹿皮靴子。
虽然是个乡下土财主的身份,但是他这人气势强盛,眼神犀利,一看就非池中之物。
尤其是盼顾之间,那种自信,沉着,冷静,以及神采。
宋辉看的心里点点头,这样的人,配得上他们家大小姐。
第125章 卖粮
不过铁青只是一门心思来谈卖粮的问题。
昨天晚上老肖头儿已经来过了,跟老魏村长说过了,铁青也要一起卖粮给宋家粮铺。
这样的话,宋家粮铺大量的收购,反正都要麻烦一次,成本会降低很多,好歹也能多赚点。
老肖头儿将家里的粮食都让铁青处理了,他只管拿钱就行了。
还跟老伴儿嘀咕:“老了,老了,折腾不起了,让儿胥干活吧。”
老肖婶子也乐了:“那就让他去办,咱们在家腌咸菜。”
“还有那个肉肠,我看铁青爱吃。”老肖头儿观察很仔细,铁青爱吃肉肠,不过不经常吃,只是每次吃的时候,都会光盘。
“那就给他多灌两根,送过去。”老肖婶子乐呵呵的道:“难得有个他爱吃的东西。”
铁青是不挑嘴的人。
而铁青呢,跟老魏村长坐在一起,听宋辉说话。
“每一斤三个铜板,我们呢,派车来拉。”他看了看铁青:“只是有个要求。”
“嗯?”老魏村长放下了手里的水碗:“啥事儿啊?”
“我们家呢,比较特殊。”宋辉道:“我们家老爷前些年去世了,家里头现在是夫人当家做主,大少爷呢,在府城求学,是要考秀才的人。”
商贾需要三代之后才能科举。
但是这不是新朝了么?宋家也的确是有底蕴的人家。
他们家前三代就是粮商,赶上这改朝换代的好时候,前些年那粮食的价格飞起啊,狠狠的赚了一笔。
现在家底是有了,就追求一个地位。
商人在古代的地位很低,他们家的大少爷从小就开始读书,现在在学府里也算是学业有成,只等考秀才,中举人,成进士了。
所以家里头不是大少爷当家,而是夫人当家,大小姐是夫人的老来女。
这些年,夫人对大小姐是爱如珍宝一般,大小姐也是夫人跟大少爷的心头肉。
谁知道这位就看上了这么一个人呢?
“这跟我们有啥关系?”老魏村长不明白了。
“这么大的收粮事情,夫人要亲自来,所以,这住处,您看,是不是安排在铁家?这村儿里头就铁家的宅子最好了。”宋辉道:“您家这里我们住着可以,夫人可住不得。”
“你们可以让你们那夫人,住在四季杂货铺,那里也是二进的院落,前头是商铺,地方大,还都是女子。”铁青却直觉,这里头有问题,所以他就拒绝了来人住到他家的要求:“何况我们家长工多,我们夫夫俩也不方便。”
家里头就杏花嫂子一个女的,还总是在厨房待着。
两个夫郎洗洗涮涮,做一些家务活儿,其他的活儿,孙空会帮着干。
其他长工就是地里的活儿,或者照顾家畜,家里有二十多匹马,五头拉磨的驴子。
在铁青看来,这么多男人,就一个女人,这个地方真的不方便女眷进出。
要不是杏花嫂子的手艺真的不错,他都想换人了,都换成男人最好。
哥儿夫郎的在他眼里就是男人。
宋辉一噎,他没想到铁青毫不犹豫的拒绝了这个条件,还给他们介绍了一个更好的去处。
“铁青说的没错,去四季杂货铺吧,那里地方也不小,而且住着的都是女的。”老魏村长也道:“都是女子还方便,那里还有个杂货铺子,买点啥也顺手。”
他们这里能有一个杂货铺子,是老魏村长的骄傲。
周围的村子里,就他们这儿有个杂货铺子,买东西方便还能以物易物。
大大的方便了他们村儿,平时打个酱油,老醋的,蘸饺子吃,香啊!
而且不止收钱,还收大家的一些东西,例如家里养的家禽,下的蛋等等。
“可是,没有铁家的宅子大吧?我们夫人带不少人来的。”宋辉还想挣扎一下。
“我们家宅子大人也多,还都是未婚的小子,成了亲的汉子,不方便。”铁青再次拒绝。
这人非得要他们家夫人住进他家干啥?
69/287 首页 上一页 67 68 69 70 71 7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