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铁面相公笑夫郎(穿越重生)——初吻江湖

时间:2022-02-08 10:21:33  作者:初吻江湖
  想一想,就手指头痒痒,人家这五六百亩地,卖粮得的银子,得多少啊!
  就算是雇佣了长工,那也能剩下不少。
  “这事儿是相公在管,我也只是听说有人来收粮食。”笑哥儿对这事儿还真不太了解,因为都是铁青在办,他就没过问:“价格这么好的吗?”
  记得前些年因为国朝初立,天下太平了,粮价就掉了下来,两个铜板一斤的价格,现在能有三个铜板一斤的价格,的确是高价了。
  虽然春天青黄不接的时候,价格会高一些,最高五个铜板一斤,但是经过了一冬天的风吹雪淋,开春儿之后,粮食干干的,一点水分都没有,不压秤,价格高,粮食也轻啊。
  细算算,不管怎么样,都是差不多的价格。
  “也是,这都是汉子们的事情。”明夫郎羡慕的道:“你家收了多少粮食啊?”
  “不知道。”笑哥儿有点不好意思:“我也没问过。”
  元夫郎却觉得这明夫郎有毛病吧?谁家夫郎会打听别人家收了多少粮食啊?
  明夫郎一愣:“你不是当家夫郎吗?咋还不知道自家收入多少呢?”
  “相公卖了钱,自然会给我入账啊!”他不用知道粮食多少,只要留够了吃的粮食就行了,卖了钱,他就会收起来的,相公说的啊。
  明夫郎一噎,这还真是只管钱箱子的架势。
  “听我娘家人说,那家人是奔着你家这存粮来的,你家卖了的话,村里的人的粮食就都卖了,挺合适的价格。”明夫郎道:“所以都看着你家呢。”
  “是吗?”笑哥儿一头雾水:“我家这么重要啊。”
  要不是明夫郎说,他都不知道呢。
  不过想起那天下山回来,父亲赶着马车去接他们俩,还说了,全村人都在等他们夫夫俩,也说得过去哈。
  “当然了,人家就是高看铁青,你家汉子。”明夫郎意有所指:“你家要是不卖粮食了,全村人都卖不了好价格。”
  笑哥儿愣了愣:“是吗?”
  “是啊,全村的人都知道的事情,我这出门子了的人,回来都听说了呢。”明夫郎乐呵呵的道:“你家真有本事。”
  笑哥儿笑容有点尴尬了,他都不知道,自家有啥本事?
  “你这成亲都一年了,没啥好消息吗?”明夫郎作为一个过来人,生了小子,自觉有这个资格,跟笑夫郎说一下生育的事情。
  笑哥儿不由自主的就摸了一下自己的肚子:“还……没啥动静。”
  “怎么会呢?这都一年了。”明夫郎嘴上这么说,心里却痛快得很,笑哥儿身体瘦弱,哪怕嫁得好,也没生孩子的命。
  “我们不着急。”笑哥儿只能这么说,孩子是他的一块心病,这新婚头一年,相公总是说不着急,不着急。
  他也嘴上说不急,心里头却总惦记是个事儿。
  明夫郎还想说点啥,刺激刺激笑夫郎,结果杏花嫂子就来了:“当家夫郎,后头东家找您呢。”
  说着还看了看明夫郎。
  杏花嫂子穿着平时干活的衣服,可是她这衣服上头没有补丁。
  明夫郎这次来穿的虽然是好衣服,但比不上杏花嫂子的穿着。
  何况杏花嫂子是大户人家出来的厨娘,头上带着个白帽子,身上围着白围裙,还有白色的套袖,因为是厨娘,做的东西都是入口的食物,所以杏花嫂子总是将自己打理的干干净净。
  比明夫郎强多了。
  明夫郎不管怎么收拾,身上总有一股生猪肉的味道,还有点油乎乎的腻歪。
  这让明夫郎十分不舒服,而且杏花嫂子那眼神儿,也让他觉得自己好像被人看穿了似的,比不得笑夫郎,他能暗地里欺负欺负笑夫郎,是因为欺负笑夫郎他听不太明白他的那些,古里古怪的话。
  这种拙劣低下的手段,在杏花嫂子跟前儿,就不好用了。
  让人一眼就能看穿他的那点卑劣的意图。
  所以明夫郎飞快的告辞离开了,不过今天他也有收获,回去之后就去了宋家。
  老宋家的日子在宋老板去世之后,就不如从前了,他们家从府城搬回了树林镇的老宅子,也就是这几年的事情。
  不过树林镇是宋家的老家。
  宋家老宅如今是宋夫人在当家做主。
  明夫郎就去了老宋家,宋夫人已经带着女儿回到了家里头,打算明天就去榆树村。
  明夫郎就来了,并且告诉她们娘俩儿:“笑夫郎就是个笨的,家里多少粮食都都不知道,具体多少我也没打听出来,不过他们家也就那样,没啥问题。”
  宋氏母女十分喜欢听好话,明夫郎又曲意奉承,得了两吊铜钱回了家。
  铁青还不知道明天会有桃花开,他在后厨其实是叫笑夫郎过来:“今天送来的猪肉不错,我让人再做个红烧肉,你记得给爹娘和姑姑家送一盆过去。”
  他们这儿炖红烧肉,一做就是一大锅。
  “哦,行!”笑哥儿凑近了,小声跟铁青道:“明夫郎来了不知道为啥,说的话,我都听不太懂。”
  “别管他说啥,反正以后见的机会少。”铁青道:“他相公也快回来了,到时候,还是王屠夫来送肉,等到能冻住的时候,咱们就买几头大肥猪,直接杀了冻上慢慢吃。”
  笑哥儿想了想:“天气冷了,不如多买点羊回来宰了吃吧?”
  冬天吃羊,驱寒又能和暖。
  家里这几年冬天都喝的羊汤呢,他都习惯了。
  因为离草原近,出了边关就是草原了,他们这儿的牛羊肉到是不缺,县城里头有那么三五个肉摊子,就专门卖牛羊肉。
  “听你的,到时候,我们买个三五十只的回来,足够吃一冬天的啦!”铁青道:“多买点还能讲价呢。”
  “嗯!”笑哥儿高兴了。
  晚饭很丰富,红烧肉,大乱炖。
  大乱炖就不给家里送了,但是红烧肉各送了一盆子。
  肖姑姑接了肉,拉着笑哥儿说了一会儿话:“这盐巴真是进对了,不少人家都来我这里换盐呢。”
  “这个时候腌菜呢,能不用盐么。”笑哥儿看了看肖姑姑家换来的各种鸡鸭鹅,甚至还有两只肥兔子:“生意兴隆啊姑姑。”
  “还行吧。”肖姑姑其实很高兴,不过没那么得意:“等到过几天攒够了,再卖给你们家。”
  家里换来的鸡鸭鹅和杂粮等等,都卖给铁家。
  铁青收购这些,也是为了吃,这个时代没有大规模养殖鸡鸭鹅等家禽,怕一旦有啥闪失,就该全军覆没了,这会儿可没有防疫啥的,铁青家虽然有养,也没有养太多。
  作者闲话:  江湖有话要说:今天的第一更哈!
 
 
第127章 大军过境啊
  但是人口多,铁青又非得讲究伙食标准,一天没肉都不行。
  所以他们家消耗量最大的就是肉类,其他食材还好说,菜园子里出的,以及菜地里的白菜萝卜跟土豆子等等。
  今年他们家的土豆子就没卖一斤,全都翻了之后,捡回了家,窖藏了起来,留着冬天吃。
  “冬天的时候,省盐了。”笑哥儿开了个玩笑。
  其实村里人一般都这样,腌菜的时候多放点盐,等到吃的时候,就直接不用放盐了。
  简单又方便。
  肖姑姑拿了肉回来,娘四个吃了一半,剩下的一半,第二天早上起来放了点土豆进去,炖了一下,又吃了一顿。
  而这一天,不少人都来老魏村长家,等着宋家粮铺的人来收粮食。
  铁青没来,老肖头儿来了。
  作为乡老,他必须要来啊。
  其他人看铁青没来,就有些蠢蠢欲动。
  尤其是刘二家的,跟好几个妇人在一起:“这么好的价格,老铁家肯定要卖粮食的吧?”
  “那肯定的啊。”
  “一斤多一个铜板呢,傻了才不卖。”
  “就是,不过铁家不卖我们的粮食就没人收。”
  这是先把事儿给宣传出去,让大家都知道,没有老铁家卖粮,他们就卖不了这粮食。
  老魏婶子有些莫名其妙的看着刘二家的,这话听着咋那么别扭呢?
  不过这会儿,铁青来了。
  笑哥儿还在家里头,跟人一起将晒干的蘑菇存起来,还有木耳。
  另外就是要做冬衣了,秋天的衣服好办,春天的衣服也能在秋天的时候穿。
  但是冬衣一定要秋天的时候做。
  再说冬衣,他们不定每年都做新的,一套棉衣能穿个三五年,何况他们家的棉衣都是去年新做的,今年只需要拆开,将棉衣外面的布洗一洗,棉花都不用动,直接再缝回去即可。
  如果是穿了三年的棉袄,可能要将棉花重新扯一扯,再贴补回去;五年以上的棉袄,是要弹棉花之后才能再续棉袄的。
  老铁家这都是新的,不用那么麻烦。
  铁青来了之后,不少汉子都跟他打招唿,如今铁青可是他们村儿头号大户了。
  “老丈人。”铁青先跟老肖头儿打招唿,然后又朝老魏村长点点头:“老魏叔。”
  “青汉子啊,你家的粮食卖,对吧?”老魏村长再次确定一下,也是让周围的人听个清楚明白。
  “卖,三个铜板一斤呢!”铁青道:“我跟我老丈人家的都卖。”
  苞米这个东西出息,哪怕是古代比较老旧的手段种植,铁青去地里头走两圈儿,也能丰收。
  何况今年年景好啊。
  众人听了这话就放心了,说说笑笑的一直在等待。
  可是快到中午了,也没见人来,倒是魏大亮跑了回来。
  “爹!”魏大亮一回来就找了老魏村长。
  “不是叫你去接人吗?人呢?”老魏村长站了起来,脸上的笑容都没了。
  “可别提了,这两天估计都过不来了。”魏大亮大声的道:“听说朝廷派了驻守边关的一位大将军,从咱们这儿路过,去山郎关上任呢,一路上都派兵把守,排场可大了,一般人不让在路上走动,说是等大将军的车架和派来的军士等过去了再说。”
  “啥大将军这么大的排场啊?”老魏村长头疼了:“封路了?”
  “嗯,封路了,毕竟要过军队的。”魏大亮道:“咱们村儿的人也记得啊,这几天别出门了,就在家待着吧,村子别出去,等过几天,那大将军走了,咱们再出门,粮食放几天也坏不了。”
  “这哪儿来的大将军啊?”
  “不知道呢,应该是个大官儿。”
  “路都封了,还能咋办?”
  小老百姓也不可能跟这样的大官儿顶着干,人家说封路就封路了,又是过的军队,大家都不敢冒头了。
  只有刘二家的有些不甘心:“这个时候,过啥军队啊!”
  其他人却没有啥意见,粮食早晚都要卖的,经历过改朝换代的小老百姓们,对于军队啊,大官儿啊,都是很敬谢不敏。
  反正听了这话,就都渐渐地散了。
  “咋还有军队呢?”老肖头儿有些紧张了:“这边关还要增兵?要打仗了吗?”
  “不是吧?”老魏村长也严肃了起来:“大亮,你去打听了啥消息?”
  “没有打听啥消息啊。”魏大亮也紧张了起来:“我就是见到了小里长,他让我回来的,我这还没打听啥消息呢。”
  他就是听说了此事,才着急忙慌的跑回来。
  “那小里长是咋说的?”老肖头儿就问了他。
  “就说让我回来告诉你,别让人随便出门去。”魏大亮挠了挠头:“免得冲撞了,大军过处,不说寸草不生,也得闲人回避。”
  “看来是朝廷的大事,咱们没事儿甭出门了。”老魏村长到底是经历多,见识也比较多:“免得惹祸。”
  不管到什么时候,军队,都不是小老百姓能惹得起的啊。
  “行,那今天就这样吧,啥时候那家人来了,咱们再说收粮食的事情。”老肖头儿有些沉闷的站起身:“走吧,铁青。”
  “哎。”铁青赶紧起来,跟在老肖头儿身后。
  爷俩儿出了老魏村长家,就回了自家,一路上都没说话。
  不过铁青发现,随着这个消息传来,很多人家都门窗紧闭,更有的青壮都藏了起来,家里的柴火垛啊,土豆窖都能藏人的。
  家家户户的气氛都很紧张。
  他将老肖头儿送到了家里。
  老肖婶子看着老肖头儿,笑容有些勉强:“你回来啦?”
  “嗯。”老肖头儿回来就换了外面穿着的大衣服,脱了鞋子上了炕,倚在那里不吭声。
  脸色沉沉,眼神茫然又有些悲愤。
  “丈母娘,老丈人这是咋了?”铁青小声的问老肖婶子:“看起来不咋高兴。”
  “他是想起了你大舅兄,没事的。”老肖婶子小声的道:“当年也是这样的,来人征兵……唉^。”
  老肖婶子不想提起往事。
  铁青明白了:“我去叫笑哥儿回来,他在您二老跟前,您二老能好一些。”
  “别,让他在家吧,别来回折腾了。”老肖婶子抹了把眼睛:“这两天都忙着做棉衣呢,别折腾了,好好地在家待着吧。”
  折腾啥呢?
  笑哥儿都出门子了,能离得这么近,已经是很好了。
  再说,这也不是笑哥儿一个小夫郎能解决的事情。
  铁青只好告辞离开,但是回去之后,看到笑哥儿,还是跟他说了。
  “那我回去看看他们。”笑哥儿道:“中午饭就不在家吃了。”
  这个时候了,大家一般都吃两顿饭了,但是有的人家干重活,还是要吃三顿饭的,等到粮食卖了,估计就得吃两顿饭了。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