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飞宇全程一声不吭,就看着陆辞忽悠。
马上就是国庆长假,不想闹幺蛾子,只能前期多做一些工作。街道办瞧着不管什么大事,各种鸡毛蒜皮的琐事多到能让人怀疑人生。
一直到中午吃完饭休息的时候,韦飞宇才找到时间请教:“为什么不跟郝老师说实话啊?迟早都会知道的吧?”
作为望乡街道办的一员,他当然知道夜间组的底细,关于“地热”的来由,他也做了一些打下手的工作。
单纯从他了解到的信息,就知道国家肯定不会让这么庞大的地热资源,只用来造福望乡那么小的一块地方,将来大规模建设势在必行。望台就在望乡隔壁,怎么绕都绕不开。双方说开了,一起团结协作不好吗?
“嗯。”陆辞最近看吃的有点腻味,午饭没吃多少,翻了翻零食,也不是很想啃,最后还是重新泡了一杯西洋参枸杞,想了想,又加了一撮胎菊,“这种事情轮不到我说。上面有的是人。”
那么多专家学者高层管理,都是经验丰富的大佬,他能跟着学一点经验就很不错了。闭上嘴,没事少添乱。
反正国家的最终目的是造福人民。他们作为一个小螺丝钉,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就行了。
韦飞宇想了想,大概明白了一点,把陆辞清理出来不好存放的零食放在手边,也学着泡了一杯同样配方的茶:“其实我们当地的各种东西都很好吃,为什么不做电商呢?”
“好吃是因为纯绿色无污染不添加防腐剂。咱们这里本地的东西产量就那么一点,现在人多了,每天吃的用的大部分都得从外面进。好吃的东西,本地人都不够分。”陆辞想到一件事,“上次有几个自媒体‘挖掘地方美食’,在夏阿婆家被围了。忘记了?”
夏阿婆是个自酿酒的高手。她还会酿醋,酿酱油,像现在这个时节,还会做酱菜咸菜,过一阵还会做泡菜。
老太太没有子女,家里住在福利院附近,做什么东西都会给福利院送去。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也就是福利院的大人小孩帮把手。这产量可想而知。
以前望乡本地几个菜馆,再加上几个嘴特别刁的老饕,分一分就没了。
路芸回来当了街道班主任之后,找了几个合适的人选,和老太太一起打理,总算是增加了一点产量,但也非常有限。
要是被人这么一宣传,大家都没得吃。
望乡的食客们顿时团结一致,把自媒体给赶走了。
那是韦飞宇刚上班的时候发生的事情,是他经历过的“大场面”,记忆犹新:“那也是那些自媒体不对。谁像他们那样,排着队拍一样一样的内容?好几个还在后面背词儿!”
他动手能力强,没事的时候就会跑福利院去帮忙修修弄弄,感情可比刚上班那会儿要深得多。
夏阿婆自家的院子小,需要晾晒的东西都放在福利院的院子里。那些自媒体为了取景,硬是闯进了福利院,遭到阻拦后,还把福利院的小铁门给拆了,把在院子里玩耍的孩子们都给吓坏了。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来了强盗。
中午的休息时间一晃眼就过去了,他们很快就投入到工作中去。
没想到郝镇长又来了:“小陆啊,你能跟我说句实话不?地热就算发现了,投资建厂到投产,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你们这都开始铺管道了,房子都开始改了。”
*
作者有话要说:
郝镇长 (;?_?) :能吗?
小鹿( ̄ω ̄;):不能。
郝镇长 (;?_?) :说一句实话?
小鹿( ̄ω ̄;):真有地热。
郝镇长(;¬д¬):再多说一句?
小鹿 (=?ω?)?:以后有机会带您去康康【投胎之前】。
(完)
推荐一下基友的文《八零之二婚如蜜》
一句话文案:发家致富娶帅哥
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康康~MUA~
感谢在2021-10-03 15:35:57~2021-10-04 14:13:0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灯丸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Yvette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47章 志愿者 买房?想桃子吃
什么投资建厂投产还是远的, 近的规划图纸都不是这么短的时间能搞定的。
郝镇长看着陆辞的眼神,恨不得炭烤。
干巴鹿不自在地动了动,还是一句话:“得看上面的意思, 真轮不到我管。您看到了, 这么高的效率, 这么大的能量,能有我什么事儿啊。”
郝镇长想想有道理, 没看见路芸, 问:“路老师呢?还没回来呢?”他年纪比路芸要大, 但是看到路芸真心犯怵。不是说路芸不好相处, 人家挺好相处的,说话好听语气温和,偏偏就是一个加强版的陆辞,更加油盐不进。偏偏两地相邻,需要他们协调的地方有很多;有什么事情需要拍板,也只能找路芸。她办事效率高, 合作起来比别人要爽快得多。
“嗯。”
郝镇长又问:“路老师干嘛去了?”
陆辞干巴巴地笑:“您这话说的, 她是我领导, 我怎么能知道她去干嘛呢?”
他当然知道啊, 路姐是去协调后续几批建设集中供暖的物资。第一批物资他们以为没事,结果中间很多环节出了问题。虽说问题都不大吧,到底耽搁了很多时间。
作为望乡人的路芸特别明白当地的冬天多冷,能够早一天实现集中供暖都是好的。
郝镇长看陆辞油盐不进,嘀嘀咕咕走了, 下楼正好赶上老年大学放学。
老先生老太太们, 踩着舞步拿着花束出门, 口中说的不是老生常谈的儿女经, 而是拍视频剪辑模特儿步之类的。
“我家有个跑步机,买来就用过一次。等我问问小陆,可不可以捐过来大家一起用。”
“可以的吧?我看空房间还很多。”
“我家有个台球桌。”
“我家有个乒乓球桌。”
“买回来都不用。”
“没人一起玩,是不会用的。”
“我家有麻将桌……好像麻将桌不太行。”
“别想着自己玩的,我看有个儿童之家,是不是还能找点小孩子玩的。我家孙子每年买的玩具都多到堆天花板了,很多还很新的。”
“儿童之家不是给小孩子读书的嘛。”
“可以给福利院啊。”
“哎!小韦!”有个眼尖的老太太逮住韦飞宇,“小陆在不在?”
韦飞宇点点头:“在的。我带你去找他?”
“不用了,我们自己去。”
一群老先生老太太浩浩荡荡地上了街道办的楼,腿脚特别利索,站在院门还能听到他们中气十足的声音。
郝镇长站在门口,对比了一下他们镇上老年人的风貌,似乎不太一样。
他看韦飞宇不一会儿就从环卫部门的仓库里拉了几个箱子出来,问:“你这是干嘛?”
“捐助箱。之前让陈叔给我留了几个,我改改。陆老师说上次他拿纸箱凑合的,一点都不结实。”韦飞宇看郝镇长有兴趣,就详细一点介绍,“这个是捐助蔬菜水果之类的生鲜,这个是捐助一些临期食品,这个是衣物、日用品什么的。商场、超市、饭店、菜场,这些是大头。也有人把自家种的多余的蔬菜直接拿来的。衣服有旧衣服,也有服装厂的库存……对了,最近服装厂帮我们联系了一些兄弟单位,他们还说会主动帮我们带过来,都是好人啊。”
这是他亲自从一开始就参与的项目,热情很足,干了一会儿活之后,还邀请郝镇长一起去分发物品。
接收物资的是一些困难家庭、福利院、养老院。
郝镇长注意到他分派的物资分派到每个人手里并不多,除了成袋的米面油之外,剩下的各种食品都只够一两天。想想也能理解,毕竟这些食物都已经临期,不耐储存。
“那么多东西,分拣都要花很长时间吧?”望乡居住集中,送一趟要不了多久。虽然有两个村在山上,但是那边不缺生鲜蔬菜,其它东西不用每天都送。
“那倒不用。”韦飞宇把电三轮还到仓库,下意识看了看楼上办公室的位置,“其实这套系统韫城早就在做了。小陆老师优化了一下系统,可以线上下单,现在引进到了市里。分拣都是在市里面做。我们这里只要负责摊派就行,活也不多,反正每天都会有志愿者帮忙。”
他知道陆辞是相关专业的,但是并不清楚做系统优化到现在这个程度究竟怎么样,一直到有一次去珠馨社区送资料,才从那些大佬的代理人的聊天中知道了一点端倪。后来还专门找认识的人打听过,没想到竟然有一些圈内大佬直接找来想认识陆辞。
这件事情他还没跟陆辞提。小陆老师长得跟个豆芽菜似的,偶尔瞧着还挺凶。
咦?他应该换个思路。
现在他们街道缺人才,这些人要是想来见陆辞,不说留下吧,“就数字化智能化城市建设”和陆辞展开友好交流,应该是可以的叭。
大家都是友善热心的志愿者,对吧。
郝镇长看着韦飞宇一脸友善的看着自己,朝自己比划了一下:“志愿者?”
小伙子中气十足:“谢谢郝老师帮忙!”
郝镇长倒是不生气,反倒是笑呵呵地说道:“为人民服务!”他看到陆辞送一群老人下楼,快步迎上去,“小陆啊!这个捐助系统的事情……”
陆辞:最讨厌临下班有工作了!
但是有什么办法呢?和地热不一样,这个问题是参与的人越多越好。而且他们这边的人口不多,相对也比较容易实施一些。
陆辞就把相关资料,各种流程和迄今为止遇到的一些问题、解决办法,一点都没有藏私地全都给了郝镇长:“您要是觉得可以的话,可以派人来这边跟着学习几天。”老实说,他们街道老年人口居多,虽说能够发挥一下余热,但是能够适应志愿者工作的人数不多。
郝镇长一听就明白陆辞的打算:“直接让小韦到望台来指导指导。”
“不行。小韦一个人要管很多事情,我们这儿离了他不行。”
陆辞坚决不肯松口,郝镇长也只能无奈妥协,毕竟是他有求于人。他想好了,现在看着上面对望乡有一定的资源倾斜。当然,地热不是小事,有这样的倾斜是正常的。将来真要是能把地热能源发展起来,他们望台也有好处。
不说别的,望台的房价就能上升不知道多少。
他下意识琢磨了一下,要不要在望台买几套房?
结果还没等他琢磨明白,就接到通知:“限购?”
韫城那种大城市限购,他可以理解。他们这种小地方为什么要限购?这规定还严格参照了全国最严限购的条例。
到了周五下午,路芸回来了,带回来各种物资之外,还带来了一份政策:“以后我们镇的商品房地块冻结,不会再批商品房建设地块了。国庆后开始全面公租房和廉租房建设,试行租售同权。具体内容,你们看一下,稍后我们再一起学习。”
租售同权的问题,全国上下已经吵了不知道多少年。
当然,矛盾最激烈的肯定是各方面资源相对集中的大城市。他们这种小地方,资源有限,房价有限,完全看不出有什么必要这么搞。现在这么弄,反过来说明:“芜湖,起飞?”
韦飞宇眨巴一下眼睛,觉得世界魔幻起来。
难道他们望乡马上就要变成大城市了?
陆辞倒是早有预料。望乡有资源优势,但是面积摆在这里。两界融合的速度说是在加快,但是根据他一段时间的观察,并没有达到什么肉眼可见的速度。说不定扩张到卧骄市,都得再用上百八十年的时间。
依托资源开发当然不太靠谱,但是他家有个谢宜冰,据说地狱的“地热”来自于天地法则,和煤炭石油之类的资源不太一样,不用担心会减少。
谢宜冰的原话是:“反正放着也是浪费,能利用起来,互通有无挺好。”
这个“挺好”,不包括让自家小鹿三餐不定时。
谢煮夫在家准备好了晚餐,等超过了三分钟不见陆辞回来,就直接过来逮人,顺便把还又过来想找陆辞去做“志愿者”的郝镇长一起带了回来。
郝镇长对望乡街道很熟悉,但还是第一次来他们街道办的宿舍区,刚开始的宿舍楼除了比他们望台的更宽敞一些多一些,就没什么了。但是走着走着到了别墅区,别墅还一栋比一栋大,他就觉得有点不对了。
“你们的宿舍都这样?”
他不敢问谢宜冰,只敢悄咪咪问陆辞。
谢宜冰吧,他也不是第一次见,但是每次见都觉得周围温度下降一个季节,被看一眼都像是泡冰水。
陆辞知道他说什么,现在比刚来的时候了解多了点:“对啊。你知道的,我们这里地价便宜嘛。而且边上就是公墓地,这边建别的随便什么,也没人敢来住。加上我们望乡各方面条件太差了,要是住宿条件不再提高一点,那就没人来了。”
“啊……理解是可以理解。”但是这也提得太高了吧,“卧槽!”
郝镇长看着谢宜冰和陆辞先后走进一个院子,站在门口看着精简版的中式园林,整个人都不好了:“你们管这叫住宿条件提高一点?”这是一点,还是亿点?
谢宜冰一路上都没怎么说话,闻言转头看了他一眼,甚至还笑了笑,只是笑容和友善没有半点关系:“因为这块地不完全是望乡的,就像地热。”
郝镇长甚至没有听清楚他的话,后背的寒毛一下子竖了起来,突然看到眼前一根绿油油的东西“唰”一下飞过来,紧跟着又是一个白惨惨的“人”飞了过来。
郝镇长两眼一翻,晕倒在地。
*
作者有话要说:
普通建设工地:大兴土木,灰尘漫天,噪音喧嚣。
望乡建设工地:……
望乡普通居民 ( ̄△ ̄):啊?在造什么东西吗?
34/123 首页 上一页 32 33 34 35 36 3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