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上空空的,没有什么需要打包的啊。
翁雨卓挠挠头:“我想打包几份回去吃,还要给波儿也带一些。”
30元一份对他们来说也不算很贵,能带回去和家里一起吃就好了。
刘双鹰正在收拾碗碟,闻言无奈道:“我们这里没有打包盒啊。”就只有那种简陋的塑料袋,不是很卫生。
翁雨卓想了想,一拍手:“那我去买几个打包盒呗!”
说干就干,他和洪康嘀嘀咕咕一阵就跑了出去,很快又带着几个打包盒回来了。
周围有不少小吃店,家家都有打包盒,稍微加点钱就买到了。
一碟酱萝卜30元,但没多少,一个圆圆的打包盒,一碟萝卜的量才铺了个底。一盒放五碟,一斤多,这才装满了。
两少年付了钱,就拎着三个满满的打包盒,抱着三个大萝卜走了,他们还得去拯救关明博呢!
其他想尝尝酱萝卜又不想多花一碗饭的钱的客人也悟了,虽然店里没有打包盒,但自己可以买啊,纷纷去周围买打包盒。
从不出去吃小吃的王彩晴今天也算是看遍了附近店家的不同打包盒了,有开口的冰淇淋圆纸盒,有带盖的章鱼小丸子条形纸盒,有用来装沙拉酱汁的小塑料盒……五花八门。
阿犇农产的东西都很贵,所以即使是试吃的菜品和米食,平常也有很多人是两人合点一份,或者多人合点一份。但今天却有很多一起点了酱萝卜的人又单独买了一份回去。
听他们说,像是要带回去当晚上的下酒菜,或者放进漂亮的便当里明天带去上班吃。
不过王彩晴和刘双鹰也不是特别意外,这个酱萝卜是小犇不知道哪拿出来的菜谱,做法不常见却也不难,照着做出的成品味道居然出乎意料的好,让人越吃越想吃,而且桌上有酱萝卜的时候,其他菜吃起来也更香了。
“酱萝卜很受欢迎啊……”刘犇中午来送牛奶时得到这个消息,也挺高兴。
刘双鹰笑着说:“那不是很受欢迎,是非常受欢迎!说实话,现在酱萝卜的销售额超过整个的白玉萝太多了。”
白玉萝就卖了不到十个出去,而且很多客人还是合伙买了让王彩晴切开算钱的。
酱萝卜不是萝卜干,它的水分很多,而且酱萝卜用的调料成本很低,怎么算利润都要高于整个卖的白玉萝。
这就很让人意外了,刘犇也没想到,就那么一碟才100来克要卖30元的酱萝卜,居然会这么受欢迎。
这是什么?这不就是商机么!!
刘犇只是不想把农产店开成饭店,但像酱萝卜这样的农副产品,他也不是不能做呀。
而且酱萝卜还不像养牛场一样需要很多器械,只要人手够,腌制的工作也不会很难,顶多最后需要弄一个自动称重装瓶打码的设备,这也不会很贵,场地也不需要太大,弄一个家庭作坊,像奶牛场一样,按法规让员工穿戴整齐、体检等等,都不是什么难题。
就是白玉萝的成本很高,如果按罐装,一罐酱萝卜至少得有300克才像样,那么一罐得卖90元,那更多人可能还是愿意买散装的,所以要便宜一点。
但刘犇也不想卖太廉价了,那就算最低80元一罐。
其实这样也不算便宜,买的人肯定不会太多,如果能再便宜一点……
等等,说起来,现在也正是可以种萝卜的时候了。
不是在空间里,而是在外面,在村子里,现在天气转凉,稻田也收了,正是种萝卜的季节。那是不是可以让村里人一起种白玉萝?虽然外面种的白玉萝品质没有空间里的好,但价格就可以降低了啊。
当然,白玉萝很难收获,每家肯定种不了多少,但整个村都种的话,量还是很多的。很多乡村产业就是这样,正规又不需要花很多钱,还能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
虽然还有很多问题,但种植时间错过就来不及了,其他的事等种成了再说吧。
现在的第一步是,拿出种子。
刘犇试探着把白玉萝种子包里的种子全取出来,想看看种子包能不能填充,结果并没有。他取出了所有种子,甚至是带出了空间,留在自己卧室里,再回了空间。
但种子包还是扁扁的,不死心地打开看,也是一粒都没有。
【嘿嘿嘿~】
系统坏猫子贼兮兮的笑声响起,刘犇就知道这事不容易办了。
*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不常买南北灌溉了1瓶巧克力(>ω<*)
ps:最近我好懒散…不能这样子了…
第49章
刘犇不搭理系统。
系统却明知故问:【宿主你在做什么呀?】
刘犇很确定系统肯定是知道的,他也假装不知道系统知道地回答:“我想把种子拿出来,给村里人种。”
【哦哟!那可就不容易了!】系统猫猫跳出来,蹲在刘犇面前,矫揉造作地叹气加摇头。
刘犇平静地问:“怎么?”
【种子包里的种子必须要种在空间里才会重新变满的哟!毕竟是一代种呢,不会让你种到外面去哒~】
“那我要怎么做呢?”刘犇挑眉,总不可能不能在外面种吧?
这不符合之前系统所说。
【哎哟,当然是和无双米一样啦,自己采集种子喵!】系统大猫子说着话,尾巴摇得很欢腾。
“……”刘犇盯着它。
白玉萝在空间的生长速度很快,开花结子几乎是一瞬间的事,种子在成熟后会怎样刘犇也不知道,毕竟他从没有在成熟的白玉萝旁边发现什么像是种子样的东西。
刘犇试图和系统讲道理,但是系统大猫子就是这么的可恶,油盐不进,就要他自己去收集种子。
算了,试试就试试。
刘犇转头把手上的种子都种了,但这次他种得没有以前那么快,按一定的顺序,稍慢地播种。
接下来就是频繁进入空间,给白玉萝浇水,以及看它什么时候开花结子。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n次进出空间后,刘犇终于看到了白玉萝开花。
白玉萝的花很大,是浅紫色的,这和普通的萝卜不一样,但不得不说,白玉萝的花也和白玉萝一样剔透漂亮。
但刘犇只是欣赏了一瞬白玉萝花的美貌,然后就马上定下心神,准备收集种子。
花开花谢也只是短短一会,很快白玉萝开始结籽,籽被荚包着,刘犇一时之间看不出这里面的籽有没有成熟,但他也没空纠结了,飞快成熟的荚很快干裂,里面的籽一颗一颗地开始往下掉。
刘犇赶紧拿出口袋,去接那些籽。
但他第一次采集萝卜籽,手忙脚乱的,一会采集整个荚,一会又用袋子去接掉下来的籽,在整片萝卜地里上蹿下跳,忙得晕头转向。
这么折腾了一大圈,很大一部分是没接到的,籽掉到地上后也不能捡,因为它们几乎是一瞬间就消失不见了。也有一部分是刘犇慌忙采集的荚,但里面的籽还没有成熟。
最后采集到的种子,刘犇算了算,可能还不到一小半。
而且这样的发芽率肯定不会多高。
刘犇吁了口气,先去和爷爷说一声,让愿意种的人登记领萝卜种子。
这件事刘犇是突然提出来的,一点前兆都没有,刘一彪也很意外。
“种子你哪来的?”刘双虎奇怪,无双米从研究所运过来,有脱壳的有不脱壳的虽然不常见但也还正常,但卖萝卜还有种子?
刘双虎可不觉得研究所会随意地把种子给刘犇随便种。
“哦,从萝卜缨子上薅的。”刘犇老实说。
“……”刘一彪迟疑了。
萝卜缨子里有时候会带着没掉完的种子荚,刘犇确实可以从萝卜上收集到种子。
但这些种子的发芽率不会多高,肯定不能和精心培育的良种比。
刘犇当然看出来了,他也不能说什么保证的话,毕竟这些种子他收集得并不专业,只能说:“就普通萝卜的种法,先育种再栽苗,每天都要浇一次水,采收的时候会……呃我听说会土地板结,所以后续收萝卜和犁地都非常费事。不过收成时我按10元一斤收。”
“10元一斤?”不知道从哪冒出来的柱子惊喜地问。
刘双虎被刘柱的突然出声吓了一跳,没好气地拍了他肩膀一下:“咋咋呼呼什么!”
“嘿嘿~”柱子笑着挠挠头。
刘一彪:“柱子怎么来了?”
“我来报名啊!明年跟族长你家种那个无双米的,还有名额吧?”
“只要你是咱村里的,那就永远有名额。”刘一彪高傲地抬起了头。
刘一彪身为族长,手里有一本族谱,里面清晰记录了村里所有人的关系,有一些嫁出去的,虽然已经标注上了出村的记号,不算村里的,但名字也都还在。
“那太好了,我家要签,签四十亩的!”
“四十亩?”刘双虎差异问:“你家能种?”
刘柱家也就俩正当壮年的男人——他爸和他叔,刘柱虽然也年轻,但太年轻了些,就他们几个,能插四十亩地的秧?
“嘿嘿~”刘柱又是两声笑,还带着些讨好。
刘一彪盯着他,倒想看看他有什么说法。
“族长,咱村明年肯定有很多人要种田,我是想啊,咱村里能不能买两台插秧机?”
插秧机,顾名思义,就是自动往田里插秧苗的机械,根据功能的不同,价格区值也不同。
如果是全自动大型插秧机,一台动辄上十万,而中小型的步退式插秧机,没有全自动的先进,一万多也能拿下,再将就点,两行式的插秧机,人力驱动,那几百块就能买了。
但柱子会特意过来说,那就肯定不是想买小的。
“插秧机啊……”刘双虎也露出了期待的神情。
他们村有耕地机,收割机,就是没有插秧机,因为这些机械都不便宜,村里也没有几个能开的人,如果从外面找人帮忙,全机械化种植,按当时的米价,那简直是倒赔钱了。
但现在不一样了,刘犇给出的无双米是高价米,利润好,以前不敢实施的全机械化种植现在也不是不能啊!
这样想着,刘一彪和刘双虎的眼前仿佛都浮现了未来自己村里满目可见都是金黄的稻谷,崭新高科技的机械穿梭在田野中的美好愿景。
“这事等明年春咱开会讨论。”刘一彪想了想,又看向刘柱,露出了意味深长的笑。
柱子警惕:“族长你想做啥?”
别看刘一彪年龄大了,人还是很精明的。
刘一彪好整以暇地说:“机械我们肯定可以买,但我也有要求。”
“什…什么要求?”柱子更谨慎了。
“你想想,你家要种四十亩,信任我这个族长的其他村民肯定也想种越多越好。那到时候耕地,插秧,收割都是大工程啊,俩三辆农机是不是不够?”
“是有点哈,那…多买一…两三辆?”柱子迟疑。
刘犇眼中带了些笑意,知道他爷爷这什么意思了。
不说族里还有多少公款,他自己就攒了不少钱,买一台农机也就四五天的营业额,他完全可以出这笔钱。反正赚钱也是要用来花的,用来买农机,多值!最喜欢种田的刘犇理所当然地想。
刘一彪:“多买农机也没人开啊。”
“呃……”柱子已经意识到什么了。
刘一彪直接给刘柱定下任务:“所以你要在村里找至少五个年轻人去学农机,还要考证,以后给村里耕地,插秧,收割稻谷。”
“啊这……”年轻人哪那么好找啊。
但柱子没有后退的余地了,族长发话,那他就只能照办,毕竟说的也是事实啊,到时候大家都要种,农机少了只能干着急。
自己挖坑自己跳了,刘柱有点小怨念,但他没有忘记刚刚听到的消息。
“诶呀对了,刚刚在说种什么萝卜?还10元一斤收?”柱子追问。
“哦,在说小犇拿出来的萝卜种子,你听他说呗。”刘双虎还笑呵呵地想着以后村里全用农机的好未来。
柱子期待的眼神投向刘犇。
刘犇于是也一五一十地和他说了,重点说明萝卜的种子发芽率可能不高,以及土地板结时收获的困难,后续的土地修复等。
“我要种!”柱子高兴地说:“现在正是种萝卜的好时候啊!难不难的,咱就种百来个,可能稍微费点劲收获也不少嘛!”
“那你可想好了。”
“想好了想好了!”
就当你想好了吧。刘犇想,顶多也就是收获少点,应该是不会亏的。他还多给了些种子,就怕发芽的太少了。
可能是柱子拿了种子还通知别家,后来光今天刘犇就好几次被叫出来,说有人要种子。
刘犇还要在空间种萝卜才能收集种子呢,只好和爷爷说,让人登记名字,等他手里种子够了就挨家挨户送上门。
让村里人种萝卜这个事没有特意通知,但各家都有亲戚关系,这事很快就传遍了全村,秋收过后,村里人闲着也是闲着,大多都会种点菜,有这能种萝卜还赚更多钱的活计,当然是冲冲冲啦。
有车开,刘犇挨家发种子的工作很轻松,但他也不能闲,酱萝卜又不是只能等村民们种的二代白玉萝用,他的一代白玉萝酱萝卜也是有些市场的。
有了阿犇绿色鲜牛奶的经验,酱萝卜好像也不是很难注册。
刘犇已经对这些政策要求上的流程驾轻就熟了。
不过酱萝卜这边花的钱不多,刘犇又把注意力投向了养牛场。
“阿犇鲜牛奶”、“牛牛人鲜牛奶”现在名声大起,好像一开始是孙阿姨把自己儿子喝他家牛奶长高了的事分享给了朋友,朋友们尝过后也纷纷跑来抢购,这消息也被她们的佣人们知道了,35元能喝上老板同款,也高兴地来给家里小辈买,就这么的,阿犇家的鲜牛奶越来越抢手,总是在上架后没多久就一售而空。
39/143 首页 上一页 37 38 39 40 41 4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