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独钓(穿越重生)——雾十

时间:2022-02-15 11:51:11  作者:雾十
  闻嘲风死活想不明白。
  当然了,就闻嘲风如今掌握的情况来看,大皇子也不见得聪明到哪里去,从他答应参与到他娘这个神经病计划之后,大皇子在闻嘲风心里的逼格,就瞬间掉了好几个档次。
  宋栗那么聪明,为什么一直没有猜透贵妃的计划?因为宋栗是个正常的聪明人,她是理解不了傻逼的精神世界的。
  在贵妃的计划里,她不能让皇帝被“刺杀”,所以就想到了儿子。大皇子比朝廷预料的提前一段时间回到洱普山,也不是什么为了凸显自己的能力,就是单纯要配合上演一出血染洱普山的戏码。等皇帝听闻消息时,大皇子正好可以打个时间差,直接安然无恙地出现在皇帝面前,让他感受到何为由惊转喜。
  闻嘲风不知道什么叫惊喜,只知道自己如果真有这么一个百善“孝”为先的儿子,他怕不是会当场打断他的腿。
  贵妃唯一一点利己的行为,就是整了一堆假道士,想要顺便给她儿子刷个什么遇难成祥的吉兆。
  闻嘲风都无语了。
  他无不恶毒地在心里想着,怪不得在原文里,贵妃早早就死了呢,这女人怕不是被自己蠢死的。或者连老天爷都看不下去,早早送她离开,希望来世能变得聪明点。
  闻嘲风对贵妃的嫌弃达到了顶峰,但同时也意识到了一件事,就他安排的人对贵妃的观察,她最近活蹦乱跳的,并不像是得了绝症要死的样子。可文里贵妃的死期就在最近了,大皇子回京没多久,御医就会宣布贵妃早就得了不治之症,然后轰轰烈烈地死了啊。
  “让御医去请脉了吗?”
  “请了平安脉,三次,贵妃并无任何异样。”秦覃如实回答。内心有点想和自家王爷说,您最近到底是怎么了?怎么总会生出这么多与事实不符的预判?
  仔细想来,他家王爷这段时间就做对了一件事,那就是在天香楼后救了寒家的三爷。
  贴身太监羡门垂首在一旁,一对细长的眉毛舞得飞起,就好像在说,这就是爱情的力量啊,是爱情!你们这些俗人根本不懂!
  秦覃只能硬着头皮道:“殿下最近的很多行为,像是变了一个人似的。”
  闻嘲风却在秦覃的这一句提醒中,像是被什么击中,变了一个人,变了一个人……他终于想明白了!
  没错,这一切只可能有这一种最荒唐但又最合理的解释。
  为什么大皇子前面显得傻、后面显得精;为什么龙凤胎在杀了大皇子后皇帝都能原谅;又为什么如今看上去如此健康的贵妃,会在大皇子回京后不久就突然去世。
  因为大皇子被换了啊。
  真正的大皇子就像他之前表现出来的那样,其实并没有多么聪明,当然,也不至于很蠢。他愿意配合贵妃的计划,更像是一种无奈之下的愚孝,希望这次满足了他母妃,她就能够消停了。
  但大皇子绝想不到,他会因为这件事而丢了性命。
  原文里,洱普山是真的出了大事,只不过被幕后之人迅速摆平了。所有人都觉得是虚惊一场,殊不知当“大皇子”再次出现在人前时,他已经不是真正的大皇子了。
  大皇子必须提前到达洱普山的原因,是幕后黑手为了给换人之后的准备留出时间。
  于是,《帝路》里优秀版的“大皇子”在回京后,办事能力显著提升,帮助皇帝办成了一系列的改革,晋升为了济王。
  但与此同时,寒家的龙凤胎也查清楚了此济王非彼济王,所以他们才会如此大胆地杀上门,手刃了这个假冒龙子的人。他们替皇室解决了一个真正的隐患。只是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大皇子被换一事,在书里并没有被爆出去。但皇帝后面肯定是知道了的,所以他才能放任寒一生和寒一世去投靠肃王,给他们留了一条活路。
  这里也就解释了原文中闻伯爷看似矛盾的做法,他确实是大皇子的人,只不过他不是真大皇子的人,而是假大皇子的人。
  闻伯爷从始至终都在为一个人做事,他的逻辑是通顺的。先杀寒江雪,再杀大皇子,然后尽心辅佐冒名顶替回来的假皇子。闻嘲风一开始并不知道有换人这个中间环节,这才会觉得闻伯爷的行事前后矛盾。
  没错了,只可能是这样,一切都说通了。
  唉,早知如此,他根本就不该这么早插手的。闻嘲风无不遗憾地想到,若是在幕后之人杀了大皇子,执行了换人计划之后,他再把冒牌货当众揭穿,不仅更能博得皇帝的信任好感,还能借刀杀人,让大皇子的威胁一开始就不存在。
  结果……
  看看他都做了什么?早早提醒了皇帝,让他派去了冬今子和寒二,以这二人的能力,他们不可能发现不了换人真相。而一旦他们知道了,那大皇子不就没事了吗?四舍五入,就是说他救了大皇子啊。
  闻嘲风对自己的身份都不禁产生了那么一刻的动摇。
  他是个反派吧?
  他是全书最大的反派吧?
  那为什么从他知道这本书开始,他一直在做的都是阴差阳错地救人呢?
  先是救了本该死去的寒江雪,这是他唯一不后悔这么做的事;再是因为寒江雪的因果联系,而救了河王世子和河王;现在,他马上又要救了大皇子,甚至有可能连皇帝那个蠢到要死的贵妃也不会死了……
  对了,还有个向小园,他本该在寒江雪和闻嘉泽两个好友相继死去后,受到极大的心理创伤,从此一蹶不振,淡出江湖。结果如今呢?听说这货已经在欢天喜地地准备明年下场了。
  单从结果来看,他是什么绝世大善人吗?
  想要个好名声和真的去做好事是两码事,他一点也不想变成好人啊,好人需要背负的道德指责太多了,他只想变成肃王那样卑鄙阴谋家!
  闻嘲风陷入了沉默,很久,很久。
  就在闻嘲风觉得不行,他必须干点坏事,来平衡自己身上的因果时,有下人匆匆来报,皇帝到了。
  闻云幛这个皇帝,是真的很喜欢白龙鱼服的到处溜达。
  闻嘲风当下便脱下外衫,只留了里衣躺在冬被之中,开始假装重病,虚弱到不能自理。也不知道是他自我安慰还是怎样,他觉得这样的自己还是很坏的,看皇帝进屋后那一脸的愧疚与担心,他怎么可能不是个坏人呢?他连见皇帝都不打算行礼!
  “你快别起来了。”皇帝一把就摁住了也就是意思意思、佯装要起身的弟弟,“你我之间,何需如此?以前是皇兄对你关心不够。”
  皇帝也在觉得自己不是个好龙,之前没有好好珍惜与弟弟相处的时光。
  如今眼瞅着弟弟就要时日无多,他大半夜还要来叨扰。
  闻嘲风卖惨一流,在寒江雪面前还有些施展不开,并且有越来越施展不开的架势,因为他不想再骗寒江雪了。但是在皇帝面前,他却是完全没有心理负担的,可谓是大展拳脚,骗得飞起。
  先是来了一长串经典的咳嗽,仿佛要把五脏六腑都咳出来的那种。
  等咳完了,他才用沙哑着声音有气无力道:“皇兄能来看我,我已经很开心了,怎么能说是叨扰呢?”然后,再搭配暗自神伤的表情,欲言又止地暗示,“最近我府上也就只有江江来过。”
  哇,他多惨一龙啊,他们都孤立我、排挤我,我病了都不看我,巴不得我死!
  皇帝也很上道,并开始认真地生气了,他弟弟这么好,这些人是怎么敢的?尤其是隔壁的皇叔河王!别以为他不知道河王家都暗中看起了给无夷王的奠仪,皇叔你没有心!
  “皇兄以后一定抽空多陪你。”皇帝激情上头,开始瞎扯很多他其实根本做不到的许诺。
  闻嘲风却反问:“皇兄为什么会深夜来此,是朝中出了什么事吗?”
  “没没没,朝堂无事,只是朕最近多梦。”准确地说,是频频地做噩梦。皇帝很不好意思,他都有点不想讲了,觉得在弟弟的重病面前,自己的烦恼根本不是烦恼。
  闻嘲风却来了兴致,快,展开讲讲,只有听说你不快乐,我才能快乐啊!
  “都是什么梦呢?”
  “就、就当年渭水那些事呗。”那段过去算得上闻云幛的绝对阴影了,他是快要成年时才被先帝认的儿子,没多久就赶上了归巢期,一出去又遇上了渭水血案,可想而知这给他留下了多大的心理创伤。
  皇帝到底有多害怕这件事呢?
  害怕到了他宁可大半夜爬起来批改奏折,也不愿意合眼。因为一闭上眼,不是渭水上的一片血红,就是他大儿子的尸体。
  “济儿是朕的第一个孩子,朕当年岁数小,稀里糊涂就和贵妃有了孩子,虽完全没有做好准备,但朕是那么地高兴啊……”皇帝说着说着就像开了闸的水龙头,嚎啕大哭了起来。
  只有闻嘲风:就这?就这?放心,你儿子且死不了呢。
  你到底是来让我开心的,还是来给我添堵的?不行,他又要想起来自己干的傻逼事了。他真的是个反派啊。不是到处救人的活菩萨。
  求求了,给坏人一个尊严吧!
 
 
第48章 开始钓鱼的第四十八天:
  闻嘲风开始认真考虑该怎么维护自己全文大反派的地位了。
  秦覃摇旗呐喊,作为一个无夷王的事业粉,他不是在故意引王爷向恶,只是王爷选择做什么,他都会无条件地支持罢了。在秦亲卫长心里,其实一直都没有个明确的是非善恶,王爷就是法理,就是公道。
  羡门则要更恋爱脑一点,他当然也是在为自家王爷考虑,只不过出发点比较,呃,爱情:“如果让三爷知道……”
  “那就不要让三爷知道嘛。”秦覃并不觉得这会成为一个问题,甚至有些奇怪,太监不应该是最会阳奉阴违的吗?戏里都是这么演的。
  羡门不死心,又做了最后一步很微小但努力的挣扎。如果放在以往,他肯定是不敢再说什么的,可如今连他都感觉到了,无夷王其实已经莫名变得有那么一些些可以沟通了:“可您不是想要个好名声吗?”
  “对啊,我们要像肃王那样,当个人人称颂的伪君子。”秦覃立刻道。
  计划不用变,也从没有变过,闻嘲风已经在逐步洗白自己的对外名声,身边也开始有人对他改观,觉得他是个好龙了。好比皇帝,好比寒江雪。
  但最初的这个计划的重点在于“伪”啊。
  伪装的伪,就是不真实,欺诈也。
  如果闻嘲风不去搞些小阴谋、小诡计,做的都是真好事,那他就不是伪君子,而是要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了。
  闻嘲风表示,哪怕别人不知道他做了什么,但至少他自己得清楚,他是不会去做好事的!闻嘲风甚至怕他再不做点什么坏事,他就要被大环境不自觉洗脑,变成一个什么真正的好人了,然后自愿背负上道德的枷锁……
  就像他的父王一样。
  闻嘲风出生没多久,他的父王——上一任无夷王——就去世了。闻嘲风对自己的父王是完全没有任何记忆的,但却因为父母伉俪情深,而几乎是听着父王的故事长大的。
  在母妃的口中,他的父王是个再好不过的人,他强大,俊美,岳峙渊渟,穷其一生修桥补路,救人无数,再没有比他更完美的存在。可是等闻嘲风到了雍畿,入了皇宫,却在别人口中听到了另外一个版本的无夷王,他们说他是大启的罪人,因为他做错了事,所以不仅自己早早死去,还报应在了儿子身上。
  当闻嘲风去逼问别人,他父王到底做错了什么的时候,那些乱嚼舌根的人又会眼神躲闪,始终不敢正面回应。
  直至闻嘲风自己去查,才知道他父王当年只是放走了一个和亲公主。
  这背后到底有着怎么样的故事,谁也不得而知,闻嘲风也只是查到了明面上的前因后果。
  那是一个已经远嫁蛮族的公主,因为丈夫去世,短暂又回大启住了一段时间。蛮族说,她该按照父死子继的传统,在老可汗去世后改嫁给新可汗,也就是老可汗的儿子。公主被逼无奈,好像是答应了,却提出了一个要求——她要新可汗再重新迎娶她一次,她要明媒正娶,十里红妆,从大启奉主入蛮。
  新可汗答应了,公主便暂时又回到了雍畿待嫁。
  闻嘲风的父王暗中放跑了公主,招致了新可汗的震怒,大启和蛮族两国僵持几十年的战争自此拉开。
  当时的大启还没有一个寒起能够抵抗蛮族的入侵。
  公主却再也找不回来了。
  这便是别人谣传闻嘲风是乱伦产物的根源。
  人们恶意揣测着上一任无夷王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去救公主,是因为他们这对堂姐弟之间不清不楚。公主哪里是失踪再也找不回来呢?不过是被上一任的无夷王藏起来了。两人不顾人伦的厮混,才有了闻嘲风这个天生白病的异种。
  哪怕有无夷王妃甘愿出来当遮羞布,但秘密也是瞒不住的,不然怎么解释闻嘲风的白病?
  闻嘲风自然不会信这些流言蜚语,他只是小小年纪便得出了一个结论——不管他父王以前做过多少好事,在别人眼中,只要打上了“你是一个好人”的标签,那他这辈子就不能做坏事,哪怕他做的事好坏并没有那么分明,但只要他损害了集体的利益,那他这个好人就会比恶人还要坏一万倍。
  人们会说“谁知道他以前的那些是不是装出来的?”。
  他父王想不通,因为这些诋毁而郁郁寡欢,最终年纪轻轻便在藩地撒手人寰。
  相反地,闻嘲风入宫时遇到的七公主,是多么刁蛮可怕的一个人啊。当时在宫里,她的名声烂到人人喊打,与之结了仇的宗亲勋贵、文武大臣,没有几十家,也有十几家。可是在她死后,别人又是怎么说的呢?他们放大了她仅有的几件微不足道的小事,美化了一遍又一遍,然后她就变成了一个善人。
  人们会说“公主虽是任性了些,但毕竟年纪小,不懂事,至少心地是善良的啊。”
  那些被七公主掌掴、鞭挞,饱受凌辱,甚至被从宫中抬出去的尸体,就这样被无视了,好像她们不配存在一般。可真是一个人美心善的七公主啊。闻嘲风当年就很想对那些人说,如果你觉得伺候动辄打骂宫人的七公主是一种福气,那送给你,你要不要啊?
  这两件事对闻嘲风的影响,不能说有多大吧,只是让他认清了自己,他就是个天生坏种,永远不会去当什么好人。
  这辈子想要个好名声,是为了将来坐稳皇位,但行事手段是绝不可能有任何仁慈的。
  而既然大皇子的命已经救下来了,闻嘲风沉思,改是改不了了,那不如就利用大皇子来搅乱后宫吧。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