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闻云幛的后宫,妃子并不算多,最重要的女人也不过就两个。一个是早早就跟在他身边的贵妃郑氏,据说郑贵妃当年只是被安排给闻云幛的晓事宫女,没想到只一次就有了孩子,这才留了名分。另外一个就是皇后了,不少人都曾暗中猜过,病重的先帝确定了自己要传位闻云幛后,才给他指了这么一个有助于他巩固位置的名门贵女。
皇后的母家也确实是如今朝中最坚定的保皇党,如果没有这位老岳父,闻云幛的境遇只会更加风雨飘摇。
当然了,皇帝闻云幛不管是对贵妃还是对皇后,都非常尊重,给予了她们所处位置该有的体面与宠爱。郑贵妃有一个即将成年的大皇子傍身,皇后也已经怀孕,诊出了龙相。只不过闻云幛平日和贵妃要更有共同语言罢了。
闻嘲风冷笑,可不是更默契嘛,都蠢到一块去了。
原文里贵妃很快就会去世,皇后没了威胁,反倒是更能体谅皇帝,夫妻同心,其利断金。但这辈子不可能了,只要贵妃和大皇子活着,皇后就不可能大度,她真的太缺乏安全感了。
至少闻嘲风是这么觉得的,因为皇后这一胎根本就生不下来。
他决定要借由这个命运做文章,挑拨皇后和贵妃斗法。哪怕不是贵妃做的,以皇后疑神疑鬼的程度,她一定会觉得是贵妃不怀好意,让她失去了孩子。
皇后对贵妃的忌惮已经足够了,如今只需要在愚蠢的郑贵妃面前挑一把火就行。
不,不行,想到一半,闻嘲风就自己否定了自己,郑贵妃看不出来这些弯弯绕,别人却未必。若让寒江雪知道他都做了什么……闻嘲风多少还是把羡门的一些话给听进了心里的,他想当全世界的坏人,却想当寒江雪一人心中的好人。
“去和贵妃说,皇后这一胎怕是不稳,需要一个过来人帮忙照看。”
郑贵妃的出身,在皇后这样的贵女看来,那就是再粗鄙不过的。若贵妃还表现出对她指导的架势,怕不是皇后能气得好几天睡不着觉。
至于郑贵妃,她这个人是真的没有脑子,不是因为没有见识、经验而显得不会做事的笨,就是脑子转不过来弯的蠢。是个标标准准被封建余毒洗脑的小女人,脑子里不是丈夫,就是儿子,长幼尊卑,天地君亲,再不会有比她更封建的。还不是那种皇室阶级的大封建,而是非常狭窄的小农宅斗封建。
贵妃至今还把自己放在小妾的位置上,觉得皇后是主母、是一个家的女主人。她头一回见皇后时,不小心漏嘴的那句“我一个当小妾的,就该站着给主母掀帘布菜”,至今还是宗亲们茶余饭后的八卦,笑她上不得台面。
也因此,当郑贵妃得知了闻嘲风放出去的风声后,她第一时间就上了当。忧心忡忡地前往了皇后所在的长乐宫,想要为主母和未来的嫡子(女)分忧。
皇后这边也一如闻嘲风的猜测,对贵妃是有那么一点说不清道不明的忌惮的。她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如此,明明贵妃也不是多漂亮,又不年轻,还蠢得可以。皇后试探了好几回,确定贵妃是真的没什么心机和手段。
郑贵妃唯一的优势大概就是她是皇帝的第一个女人,并且早早生下了大皇子。可也就仅此而已了。贵妃本人对皇后一直很恭敬,从没有过任何掐尖攀比之心,甚至还会训斥对皇后不敬的入宫新人……
正在皇后一边抚摸着自己的肚子,一边反思着自己对贵妃的成见由何而来时,总是禁不住念叨的贵妃就到了。
郑贵妃的审美也是一言难尽得很,饰品永远以金银为主,头顶海棠大花,身着百花纹路,整体色调不是大红就是大紫,宛如一个活体的俗气装扮展示柜。偏偏她自己还不觉得,每一次出门都觉得自己可美可美了。
贵妃给皇后行的礼大差不差,说的话也很奇妙:“皇后姐姐。”
明明贵妃的年纪要比皇后大很多,事实上,她比皇帝还要大,但她却坚持因为皇后是主母,所以必须得叫姐姐。
皇后试着让贵妃改了几次没成功,后面也就习惯了。
习惯,一个多么可怕的词汇。
“妹妹怎么有空来此?”皇后如今也能脸不红心不跳的,对可以当她娘的贵妃,喊出这一句妹妹了。
贵妃也直言了来意,她真的很担心皇后和她肚子里的嫡子(女)。这是皇后的第一胎,年轻人没什么经验是正常的,她劝皇后一定不要藏着掖着,有什么疑问就大胆问,不要怕被人笑话,像她当年一样。
皇后:“……”就不说宫中的御医、太医,只说她娘家就不知道有多宝贝金贵这一胎,送了无数名贵的药材和方子入宫,她怎么会不好意思?
可偏偏贵妃就是这样,她看上去是如此地真挚,让你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反驳。
最后,皇后也只能四两拨千斤地用其他事情来转移话题,好比:“大皇子也快回来了吧?妹妹就不担心他吗?不准备准备?”
“嗨呀,他那小子皮实得很,我有什么好担心的?都游多少回了。”贵妃是真的一点都不担心儿子,也算得上是某种意义的傻人有傻福,她一直觉得整个计划都在她的掌控之中,她又有什么好担心的呢?她就等着儿子回来治好皇帝的惊梦了。到时候全家其乐融融,美滋滋啊美滋滋。
皇后明明在家里学了一千种宫斗的手段,却每每在看上去很好对付的贵妃身上都无处施展,宛如对着棉花打了一拳,憋屈的只能是自己。
“本宫还是不劳烦妹妹了。”皇后也不自觉就变得直白了起来。
但贵妃哪里听得懂这些呢?她虽然在皇帝身边伺候了多年,但她和皇帝一样,就是这么一个不求上进的性格,根本没想过要学得知书达理,她当年是怎么听不懂别人的客气话的,如今就依旧。皇后说劳烦,她就真的按照字面意思去理解了。
“不劳烦,不劳烦,我从小在家就干活儿,天生的劳碌命,现在每天不能干了,不知道有多闲。”贵妃连连摆手,她的性格就是这样,认真里还带着那么一点劳动人民的质朴。
皇后长叹一口气,她就知道会是这样:“妹妹……”
“而且,”贵妃倾身上前,连说悄悄话都说出了一种大声逼逼的憨劲儿,“那位那边我们总要防着一点的。”
贵妃说的“那位”是谁,她俩都心知肚明,只可能是钱太后。
贵妃是真的很小家思想的,既想着要侍奉好丈夫和主母,也会防着不是丈夫生母的恶毒婆婆。其实她当年也想过养母和亲母一样孝顺的,奈何她会怀孕就是着了当年还是皇后的钱太后的当,让她还没跟着闻云幛入宫,就已经十分忌惮这位佛口蛇心的钱皇后了。
太后也是没想到,设计闻云幛小小年纪就有了孩子,不仅没有坏了他的名声,还让本可以成为她手里一枚好棋的贵妃,早早就和她确立了敌对关系。
贵妃是个认死理的人,你害过我一回,那咱们就这辈子都不可能和解了。她不仅自己不会和太后和解,还会拉着她认为的自己人——好比皇帝、皇后还有她儿子——一起去和太后对立。
皇后也确实忌惮钱太后,觉得她就像一条潜伏在暗处伺机而动的毒蛇,她甚至觉得这就是她胎相不稳的原因,她太害怕太后了,她觉得太后一定不会让她安生生下龙子的。如今贵妃一开口,误打误撞就说到了皇后的心坎儿里。
让两个人关系迅速拉近的办法,从来都不是什么相同的爱好,而是当她们有了一个共同的敌人时,一起说那人坏话可太容易让人心连心了。
莫名地,皇后和贵妃的关系就因为太后而改善了起来。
当然,在贵妃看来,她和皇后一直好着呢。她多会讨好主母啊,从小她娘就告诉她,她也就长得还算清秀,想要摆脱吃了上顿没下顿的苦日子,最好的出路就是却也给有钱人当小妾。而一个小妾想要活得长,重点从来都不是丈夫的宠爱,也不是有没有孩子,而是能不能讨得了主母欢心。
看她如今,不就让皇后很快乐吗?
今天也是贵妃觉得自己棒棒哒的一天。
***
在闻嘲风还不知道这个他反手让贵妃和皇后关系更和谐的噩耗之前,他再一次问起了寒江雪:“今天怎么没见寒三过来?”
以前闻嘲风还会别扭地否定一下自己的想法,如今他已经不会了,他算是看明白了,想见就见,这有什么可丢人的呢?
他就寒江雪一个朋友啊。
反倒是寒江雪,他的朋友可真是不少,向小园、闻嘉泽,更不用说国子监的那一群。有朋友真是了不起哦,都可以不遵守诺言,说好的每天都会来呢?!
“三爷刚刚让人来了,我还没来得及和您说,三爷他今天空不开身。”
闻嘲风:“???”寒江雪?全大启除了皇帝以外最咸的那条咸鱼,他空不开身?哄鬼呢?不对,“他舅母又让向小园给他多布置作业了?”
寒江雪才和闻嘲风哭诉过,他发现他上了大当了。就像很多家长一样,王舅母在传达老师的作业时,也会根据孩子的完成速度和情况,擅自增加一些。寒江雪不疑有他,认命让代写的人写了好几天才发现不对劲儿。
——“没想到他向小园浓眉大眼的,也会叛变革命!”寒江雪如是说。
虽然闻嘲风也不知道寒江雪是怎么从向小园的秃毛孔雀形象里,看出“浓眉大眼”这一特性的,但总之,寒江雪当时的哭诉历历在目,让闻嘲风很是同仇敌忾。
羡门摇摇头:“这倒不是,是……王家舅母建议三爷多学一门兴趣。”
简单来说,就是给孩子报了个兴趣班。
起因是寒江雪的表弟王岁关小朋友,他最近开始学琴了。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小朋友是一样也没落下。见他学得不错,舅母就开始让他接触古琴了。而又因为王家就在寒家隔壁,这富有穿透力的铮铮魔音,就传到了寒江雪耳中。
寒江雪因此便有了一个造孽的想法,他想学弹琴。
就像古装电视剧里那样,长衣飘飘,抚琴而坐,弹一曲断肠人在天涯,那他可太帅了。说不定还能留下个什么寒家幼子善音律的墓志铭。
寒江雪这种就是典型的外行人没逼数,只看到了别人台上弹琴时的优雅贵气,却看不到别人台下苦练十年、十个手指头都缠着绷带的辛苦。还以为自己是什么绝世天才,可以一学就会,一会就能到处显摆。
但王舅母却不这么认为啊,她觉得孩子读书不行,学一门兴趣也是好的。她是真的不管对方学什么,学不学得会的,只要肯学、认真学,在她看来就是好孩子。
于是,已经是快要十七岁的大儿童寒江雪,就和真正的小朋友王岁关一起,恭恭敬敬地坐在了师父面前。
王向氏给找的,永远只会是最好的名师,搭上向家如今的人脉,很容易达成。
这位老师不仅自己琴艺卓绝,还很会教孩子。
但弹琴的基础说白了就在于练。这个时候根本还谈不上什么技巧、感情的,就是宫商角徵羽的识谱,往死里背,往死里练。等熟能生巧了,再说其他。而在这种阶段,往往是非常枯燥无聊,且曲调过于单一的。
说得再直白点就是,寒江雪连一节课都坚持不下来,就决定放弃了。
他这辈子练的最好乐器有退堂鼓这一门就足够了!
充分诠释了什么叫三分钟热度。
但王家舅母请来的名师,什么样的小孩没教过呢?他真的太明白这种为了装逼才开始学琴的心理了,事实上,他有不少学生都是由此转变而来。不管一开始学习的原因是什么,只要进来了,就别想轻易退出!
他,一定会让寒家幼子爱上弹琴!
然后……
就有了寒武侯回家时,听到的杀猪一样的魔音。
寒起最近天天都要出门,除了早朝和调查先帝遗诏以外,他还有一些别的事要做,进展还算顺利。唯一的烦恼就是最近隔壁的外甥练琴,真的、真的、真的太可怕了。
“是我的错觉吗?岁关这琴技怎么不进反退?”寒起忍不住嘀咕,他家岁关不是学什么都很快的吗?昨儿听的已经有那么一点意思了啊,今儿怎么退步得这么厉害?甚至比不上他刚开始学弹琴的那几天。
寒家的仆从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只能满脸写着尴尬地表示,这倒霉声音不是表少爷的,是咱们自己家的少爷的。
寒江雪退出无望,又因为是他主动张罗着要学的,必须得给表弟一个表率,只能自认倒霉。在老师严厉的监督里一边弹琴一边愤怒,没什么技巧,全是感情。
寒武侯:“……”
第49章 开始钓鱼的第四十九天:
寒江雪学的是七弦瑶琴,就是本来舜帝定五弦,文王增一弦,武王又给增了一弦的那个琴。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其最重要的特色就是,音色低沉,但音域极广。
什么叫音域呢?一般来说形容的就是这个乐器从最高音到最低音之间的距离范围。好比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这种形式上的音区,就是音域的一部分。
说得再简单点就是,古琴这个东西吧,上限是不封顶的,下限也不封。别人可以弹得有多好听,寒江雪就可以在一腔愤怒之下弹得有多拉胯,而且是穿透力极强、声音大到超乎想象的那种拉胯。甚至隐隐都可以和素有乐器流氓之称的唢呐相媲美。
这也是寒武侯第一次知道,琴弦还能发出这么激昂可怕的声音,完全抛去了传统的磁性之美,只有一种它想送你走的威武雄壮。
就本以为眼前站的是一位气质古典的美人,结果美人一开嗓,声音浑厚又洪亮,处处透着那么一股子力量。
寒起深吸一口气,在做足了心理准备后,这才翻墙去了隔壁。
然后,寒起就精准在王家的小校场上,把两耳塞着绢布的妻弟就揪了出来。
王将军当时正在舞一根竹制的七星竿,是奇门八卦中比较特殊的一类武器,竿分七节,每节七寸,竿内会在注入七钱水银后再封口,灵巧与刚硬并重。不管七星竿打向哪头,水银都会迅速流去汇集,造成数倍以上的打击重量。每在黄土地上敲击一下,都会出现一个受力均匀的小坑,打在人身上可想而知。
寒武侯皮糙肉厚,轻松上前,在制服了妻弟的同时,反手还夺过了对方的七星竿。在把对方的绢布扯下后问道:“你就不准备对此发表点什么感想?”
王山君一脸茫然:“啊?啥?”要对什么发表感想?我不是一直都打不过你吗?
“我是说这些声音。”寒起用竿指了指花园那边。真不能再听下去了,不然晚上容易做噩梦,梦到儿子和外甥一人一头拉着长锯锯木头,而他就是那根即将被开膛破肚的倒霉木头。
50/135 首页 上一页 48 49 50 51 52 5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