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想人和水一起飘是没问题, 但队友的存在就是最大的坑爹。总共戳破两个球,四个人当然分成两组分别试图喝水。结果嘴还没够到水球,手先够到。
手一碰水球,水球当即被切割成很多个大大小小分散水球, 转眼在整个飞机内乱飘起来。
球本来就有颜色,手上身上很快沾染到颜色。结果吃是一口没吃到,颜色染了个彻底。有红有蓝, 非常精彩。等会儿侥幸吃到了,那更好笑,嘴边都是染色剂的颜色,完全没有办法一口吞。
整个场面相当可笑。
时间一到,人和水球一起落地。余下的水球砸在地上,将飞机舱地面染出了大片艺术色彩。
贺君感受到正常人和受过训练宇航员的差别:“真的,想要喝水也太难了。难怪要用吸管。不然一旦水打散,看这个真的什么大小的水珠子都会有。”
不仅会有,还会乱飘,容易进入到周边设备中,造成严重事故。
教练们呢,最喜欢看过来体验的人露出哭笑不得神情崩溃的样。
他们笑盈盈准备起下一个日常项目:“在太空中,宇航员得刷牙洗脸。我们就从刷牙开始。一个教练带一个人,可以吗?”
四个人集体点头。
四个教练掏出牙膏以及牙刷。
邱丰对这块有了解:“牙膏是可食用的,刷牙之后不用吐出来,可以直接咽下去。”
听到不用吐出来,又想着牙膏是直接进嘴的,四个人的自信心重新建立起来。
贺君很坦然说着:“我们就是一边飘一边刷牙对吧?我觉得这个行为是没有任何难度的。”
另外三人当即点头。
牙刷牙膏都被教练递到嘴边了还有难度,他们下飞机就能发条信息叫“这辈子没这么丢脸过”。
教练拿出早准备好的牙刷牙膏。
他们四人化过妆,嘴边的颜料刚擦了个干净,都没怎么补,在飞机再一次让他们悬空时,很主动配合教练刷起牙。
教练当然是给了牙膏牙刷,放到嘴边就撤走。
但四个人得在空中控制自己的平衡,刷牙还不能让什么口水泡沫之类留出来。于是就见有人刷着刷着,人就飘远了。还有人刷着刷着,开始用脑袋顶住墙壁。
总之人类用上了各种姿态,仅仅是为了刷牙。
场景好笑到观众集体都裂开:“哈哈哈哈,我真的受不了了。怎么会这么好笑?”
“队长和老幺原先还在维持偶像包袱,现在已经自暴自弃。”
“老幺,你要去哪里刷牙老幺!”
场景过去之后,牙刷没收,牙膏咽下,人也差不多无了。
诸一正一脸生无可恋:“还有什么有难度的?一起上了。我们反正来都来了,该体验的总归都要体验一遍。”
话说得非常勇敢非常轻巧,但确实是个道理。
他们来都来了,上飞机都上了,体验都体验了。要是没有感受到足够多的项目,那可真是亏太大。
教练问他们:“确定继续吗?我们可以体验的项目有很多。适合你们的稍有难度的项目也有。”
贺君当然是应答了:“是的。我们既然上了,肯定是希望更多理解和去适应真正航天员日常会参与的训练项目。了解他们的不容易,并感受宇宙的浪漫。”
这话一出口,另外三人当即附议。
教练看大家都同意,于是搬出了一些充气设备。
一个圆筒的充气筒放到几个人面前。教练向他们解释:“航天员在太空飞船中,要穿越各种狭小的圆柱通道。进出舱也要穿这个。我们双手握住扶手后,脚先往里送,随后把整个人送去,从而穿出这个充气筒。”
此刻因为飞机还在朝上飞,倾斜度很高,所以教练并没有办法做一个非常好的飘浮掩饰,只做了一个尝试性的动作教学。
等到飞机正式朝下,大家再次乱飘起来。教练才快速做了个示范。
四个人赶紧趁着二十秒时间,跟在后面做尝试。
事实上有了设备借力之后,动作是很容易完成的。动作完成简单,不代表力道可控制。贺君完成得还行,脚穿过通道后飘了一段,很快调整过来。
邱丰一个用力,人当场飘向摄像师他们,吓得摄像师都慌了。好在教练守着,当场一把把人抓回来固定好。
雷叁和诸一正更好笑,明明是普通的脚先穿过去,人再整体穿过通道的动作,两人愣是表演出一副安然进医疗舱的动作。端正安详,并自然飘动。
说有难度,这个动作其实真没有难度。但要是真给教练们评判四个人动作的标准程度。四个人总体成绩估计全当场领鸭蛋。
一趟飞行行程过去大半。四个人又体验了下在失重环境下锻炼身体,做健身房的基础动作。还体验了一下跑步,跳跃。
还好因为时间有限,他们不需要给队友洗头。
在经历了又好几次上下飞行后,万万没有人想到的是,雷叁先一步感受到不是了。他皱眉咽了一下,提早举手:“我不太行了。”
诸一正跟在边上也说了一声:“我现在也觉得胃里有点翻。在打嗝了。”
四个人当中,贺君经历过飞行员训练,所以前庭功能是最不敏感的人。而雷叁和诸一正看似五大三粗,其实从之前的测试就可以看出,两人前庭敏感,比邱丰更加容易失态。
而节目组里的那些摄像师和几个工作人员,哪怕经常锻炼跑外场,但敏感度和身体素质好差有关系,但关系并不是这种必然性的。
教练早有准备,当场掏出了垃圾袋递给有需要的人,并体贴问:“感觉还好么?”
更让人没想到的是,雷叁和诸一正还没回答,节目组那儿萎靡不振的洪导先一步吐了。飞机里只是失重,开着空调也免不了有些味道会传递过来。
当有一个人吐,很容易传递到第二个人,逐渐第三个人……
这下教练赶紧通知前面,不能再往下翻飞了。这要是再飞,恐怕呕吐物要满飞机失重乱飞。
想吐的吐了,不想吐的赶紧拿上袋子以防万一或者闻点袋子里的空气。这时也就出现了播放过的惨痛画面。画面太过震撼人心,以至于观众都不由升起敬佩心里。
他们敬佩所有宇航员,也敬佩乐意参与到这个项目里,并在完全没经历过的情况下,参与宇航员训练项目的四个人。
当镜头转换到落地场景,四个人被平安送下飞机。事情却不是送下飞机就结束了。
贺君和邱丰四个人完全做不了车,一坐车就晕,就想吐。
惨的让人都忍不住笑出声。
休息室里,四个人躺平成一排,嘴里还直叨咕:“我怎么感觉我还在天上飘?”
“别说了,我现在直起身子,我觉得我脚是软的。”
“男人不能说软!得硬起来!”
“这个不能说,这个不能播。”
弹幕:“哈哈哈哈哈怎么肥事,累到开车吗?”
“队长感受到一辆车从自己脸上碾过去了!他震惊了。”
“笑死,别已婚男演员的开放震撼到。”
被震撼到且震撼结束的贺君和邱丰转头问起雷叁和诸一正:“我们还有什么项目需要去体验的么?关于宇航员在太空里的各种。”
雷叁躺着侧头:“那可太多了。我跟你说。在飞机上钻洞只是一种,你到飞船上还有从上往下钻的那种。还有要做出舱任务的。甚至还有要辅助地球上各种项目进行实验。”
诸一正是看过贺君他们综艺的:“哦,对。你们不是有个种田类型的综艺吗?在飞船上,飞行员也会需要和地面上的研究员合作种田项目的。比如在太空中种个蔬菜。”
种蔬菜可不是随便种的。
太空中光照和地球上完全不一样,辐射和失重影响巨大。
雷叁提议:“反正大家刚经历过这么大的训练量,接下来几天体验悠闲的种田生活,这不过分吧?”
他说着看向节目组:“这不过分吧?很符合主题啊!你们自己都瘫了,不会狠到连自己都为难吧?”
事实上确实不过分,甚至策划佳姐下一步的台本就是太空种田。
第90章 种植太空生菜
节目组觉得非常不过分后, 直接将人带到了和谐友善的太空植物培育基地。
这回的负责人,当然是培育基地的研究员。
这名女性研究员看着很年轻,行为谈吐大方得体,长得更是出乎人预料的漂亮。
事实上这类新兴行业的研究, 大多数研究员都较为年轻。他们是这方面科研的新生力量, 也是未来科学研究的希望。
研究员一个高马尾扎在脑后, 很认真带着四个人参观实验室:“我们太空植物培育基地, 日常工作也分为很多种。用通俗的话来解释, 我们一部分是研究如何在太空中, 利用太空环境种植植物;一部分是研究太空环境下变异了的植物重回地球后,优秀基因上的利用。”
贺君一听明白意思:“就是说,一部分是研究在太空里种植。主要是为了能够让在太空中生活的人能够吃到更新鲜的蔬菜。也为了以后太空生活添加便利。另一部分就是基因变异后的植物研究。比如说变异后超大的蔬果。”
研究员应声:“对是这样。”
她很高兴自己接待的四个艺人都非常好沟通,也能够听得明白内容:“我们其实在九十年代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土地对我们来说意义非常重大。”
邱丰有关注新闻:“月球的土壤不适合种植蔬菜,当时让好多人特别失望。”
研究员笑开:“是这样。月球土壤本身缺乏植物成长过程中需要的有机成分, 所以不能种菜。但现在通过一定改动, 月球土壤确实可以用来种菜了。当然,能不能种和要不要种, 这是两个问题。”
雷叁被绕了一下:“什么意思?”
旁边诸一正打了他一下:“装,你再装。月球土壤要是能研发出更有价值的用途, 你用来种地,你浪费不浪费?他们难道不会算改造土壤和直接运土壤上去,哪个更划算么?”
邱丰了解多:“不一定要用土,可以水培。”
弹幕被两人逗笑:“哈哈哈不过是一下子没反应过来!干什么说人家装!”
“演得怎么了?台词忘了, 退网!”
“种田种田!我不管我不管!我要看种田!”
弹幕对种田非常积极,邱丰对种田也非常积极。
邱丰出生于农村,跟着奶奶一起生活。他小小年纪当初的梦想就是让家里人生活好过一点, 这才到大城市打拼。成团时才十三岁。
现在作为一名餐厅老板,他当然对种植和果蔬感兴趣。
邱丰问研究员:“我们现在都试过哪些种植了?天上种的怎么样?地上的种的呢?”
研究员耐心说着:“种类非常多。我们最早做过石刁柏和水稻的短期在轨栽培实验,后来有拟南芥、番茄、生菜、马铃薯等等。主要是考虑可食用的。像会开花的观赏性植物,我们研究栽培的会少一些,因为这些植物对环境的需求更大,实用性却没那么高。”
还有就是种植环境需要很大的蔬菜,他们也很少会选择在太空中种植。
但很少不代表没有。
研究员带他们往实验室里去的路上,更详细说了一下:“各国在这方面都有相关的研究。果蔬在太空里种植出来的颜色因为光照颜色的不同会有区别。还会有人专门种红色的蔬菜。当然,绿色的更符合人类审美。对了,有航天员会在太空中种植苹果树。只要有想法,每一位航天人都会尽力去实现这个想法。”
贺君听着,感觉到了人类对于太空的无限追求。
人一直在做前往月球的梦。古有嫦娥奔月,今有嫦娥探月工程。人想要在太空里种田,现在这也就种植上了。
真到了实验室,研究员并没有放松讲解。
实验室里拥有很多仪器,也和传统的种植研究实验室有一点差别。贺君在水稻研究所待过,所以对这种区别了解得更加清楚。
航天空间技术的研究中,需要去考虑的因素很多。而这些因素是在地上种植很多时候几乎不太需要考虑的事情。
比如现在研究员说着:“因为太空种田的局限性,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食物的可食用性。像水稻种植。我们就很需要水,其次是阳光,再其次是剧烈变化的温度,以及防辐射的保护措施。”
这些问题太过致命。
太空里给人喝的水除了自己带上去,还有各种人生理上的水循环利用。用到植物身上可真是相当奢靡。不过仔细一想,所有设备用在植物上都相当奢靡。
如今的高成本,都是为了今后降低成本。
除水之外,就要考虑阳光。太阳是恒星,地球上的植物能感受到太阳光的照射从而正常生长。太空里则很不一样。
如果种植的地点在室内,很多时候就要靠led灯。恒星的光照不可能突破不透光的设备照到植物上。而如果靠窗或者在太空实验室里,就可以想办法借助太阳光或者月球上折射过来的光照。
单纯水和光这两样就要耗费大量的研究以及实验。
贺君还想着:“那应该还有细菌类和昆虫类的研究吧?”
研究员一听就知道贺君是懂点的。她投来赞许目光:“确实是的。在地球上植物种植是有较为稳定的生态环境的,在太空里我们刚开始要研究的项目,必然是生态环境简单的植物。但往后就要研究生态环境复杂的。最好能让植物处于一种可以在太空自我循环的稳定生态环境下。”
太空研究不仅要研究在航天飞行中,植物的种植问题。也会考虑在其他星球上植物的种植问题。有害的病虫确实不适合植物生长,但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益虫,可以促进植物生长,甚至有些在部分植物的生长过程中有不可泯灭的重大作用。
“我们有研究过果蝇一类的。也有研究过大麦虫之类的。具体看我们送上去的是什么植物。”果蝇是和植物息息相关的,而大麦虫是因为可以给人体补充蛋白质。
话到这里,大家的兴趣逐渐偏移。
雷叁和诸一正对植物学没有研究。两人都是好奇宝宝。
59/66 首页 上一页 57 58 59 60 61 6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