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穿书之炮灰要活到大结局(穿越重生)——霜蕖

时间:2022-03-17 11:31:20  作者:霜蕖
  陶安然笑道:"这的确是个好礼物。恐怕没有什么礼物能比得上它了。不过王爷,你让人带了多少土豆回来,还有吗?我想吃了。"
  萧景瑜刮刮他的鼻子,笑道:"放心,这回可以让你吃个够。"
  陶安然闻言,脑海中已经开始在想炸薯条是怎么做的了。可惜就是没有番茄酱。
  另一边,一处私人宅邸里,萧景辞正与陶安陵对坐。这个宅子是他私下买来用于安排一些见不得光的人和事的。
  陶安陵是借着出游访友的名义来到这处宅子的。如今梁王优势不显,他们更要时常商议一些事情。总在茶楼会面容易让人发现,所以一处隐蔽的宅子很有必要。
  陶安陵给萧景辞泡了杯茶,关切地说道:"王爷,如今的颓势只是暂时的。镇北王也只是在工匠技艺方面有些本事罢了,登不上大雅之堂,至于其他方面您还是有优势的。"
  萧景辞看着眼前的茶盏,叹道:"就算难登大雅之堂,但如今他在百姓中的声望倒是好了很多。有不少原本保持中立的朝臣开始向他那边倾斜了。"
  陶安陵皱眉,朝堂上的事他知之甚少,不由问道:"王爷从而得知?那些大臣向来坚持明哲保身,不会轻易改变态度才是。"
  萧景辞平静道:"本王有意定下侧妃,但是好几个大臣都借故推辞。定远侯还说女儿去寺庙暂住祈愿家人平安了。这不是明显的搪塞是什么。他们是认定本王要落败了,所以都不想和本王扯上一点关系。"
  萧景辞说话时脸色平静,但声音倒是恨恨的,一听就知道他很不满。
  陶安陵闻言,眼神闪烁,为了避免再聊下去萧景辞恼羞成怒。他果断换个话题,问道:"马上就是陛下寿辰,不知王爷准备了什么礼物?"
  萧景辞回道:"今年父皇不准备大办。本王就准备了一个十寸的玉雕福禄寿仙人。三仙齐聚,也希望父皇福禄寿齐全。"
  陶安陵想了想,委婉说道:"王爷的礼物听起来不错。但是和以前比没有什么新意。陛下坐拥天下,国库里宝物成堆。真正需要的应该不是什么宝物而是一些新奇的东西才对。"
  萧景辞听后,觉得有些道理。以前他送过一些明珠翡翠,也没见父皇有多喜欢。
  沉默片刻后,他说道:"只是如今再换礼物,时间上有些来不及了。安陵有什么好点子吗?"
  陶安陵微微一笑,回道:"好点子算不上,只是外出见农田丰收有感而发罢了。"
  说完拿出一个木盒摆在桌上。
  萧景辞立即拿出来,打开一看,里面是五谷之物,五谷俱全。他立即明白这个木盒代表的什么,是五谷丰登。
  萧景辞笑道:"还是安陵心细,这五谷丰登可比我那福禄寿玉雕要出色的多了。"
  陶安陵也笑着回道:"王爷谬赞了。如果是普通老人寿辰,送福禄寿玉雕自然是足够了。但陛下不光是位父亲,更是大晋的君主,他更看重的是百姓的生活。"
  萧景辞端起茶盏,柔声笑道:"多亏你了,现在有了这五谷丰登,父皇必然龙颜大悦。到时情况恐怕就得变一变了。"
  陶安陵但笑不语。
  作者有话要说:
 
 
第127章 
  就在陶安然在王府里指挥厨房做炸薯条的时候, 宫中的宫宴开始了。
  这次宫宴虽说不大办,但除了宫中亲眷,还邀请了一些亲近的大臣。
  众人落座寒暄之后就是献礼环节。大臣们的礼物中规中矩, 没什么出奇的地方。他们的重点都是看两位王爷的礼物,这也是另一种比拼。
  轮到萧景瑜时,他拿出土豆盆栽,盆栽上面依旧盖着红布。他上前一步,把盆栽递给旁边的宫人, 说道:"儿臣祝父皇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 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这是儿臣的贺礼,请父皇过目。"
  晋德帝满脸笑意, 从样子就能看出来, 这次的礼物大概是花草盆栽。他揭开盆栽的红布, 入目的是一盆绿油油的叶子。晋德帝仔细观察, 这种花, 好像没见过。
  不过这不重要, 心意到了就行。晋德帝依旧一脸笑意地说道:"好好好, 你有心了。这花朕似乎都没见过。叫什么名字?"
  萧景瑜立即回道:"此物名为土豆。"
  晋德帝思索后说道:"这名字朕好像也没听过。怎么取这样的名字, 和这葱葱绿叶一点都不搭配。"
  萧景瑜还没来得及解释,就有大臣附和道:"陛下说得是。这土豆二字既不搭配, 也不雅。如今它既然入了陛下的眼,不如陛下给它重新取个名字。"
  晋德帝闻言, 感兴趣道:"爱卿言之有理。瞧这绿叶葱葱, 叶片椭圆, 一片一片的, 你们觉得该取个什么名字合适呢?"
  大臣们开始讨论起来,有人说道:"这叶片像羽毛一样覆盖,颜色又青翠,不如就叫青羽。"
  又有人说道:"这叶子青绿,又是献给陛下的贺礼,不如就叫万年青,如何?"
  晋德帝听到大臣们的建议,也是陷入思索中。
  萧景辞见晋德帝对一盆简单的花草都这么上心,只因是萧景瑜送的贺礼。他心中虽然不忿,但面上没有表现出丝毫不妥的样子。只是在大臣们讨论的声音小了之后,站了起来。
  萧景辞一边拿出准备好的贺礼,一边说道:"儿臣祝父皇,寿比南山松不老,福如东海水长流。这是儿臣的小小心意,请父皇过目。"
  宫人接过木盒递给晋德帝,晋德帝打开一看,神色顿时一愣。他拿起盒子里的五谷,轻轻摩挲,一脸欣慰地说道:"你有心了。"
  萧景辞笑着回道:"儿臣见百姓农田丰收,因此有感而发。父皇为了百姓能够安居乐业而殚精竭虑,但却没有时间去观察百姓富足的生活。所以儿臣集五谷献于父皇,是想告诉父皇,在父皇的治理之下,大晋的百姓定能够一直五谷丰登,自给自足。"
  有眼色的大臣立即呼道:"有陛下统治大晋,是大晋之福。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人立即附和道:"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晋德帝满脸笑容,自己多年的辛苦被人称赞认可,没有人不高兴。
  众人的声音平息下来后,晋德帝收起木盒,让宫人保管,看得出来他很看重这个礼物。
  这次轮到萧景平送贺礼,他送的礼物是手写的寿字,虽然字迹还很稚嫩,但胜在心意。晋德帝也依旧夸了两句,便让人收起来。
  至此献礼环节就到此结束了。有送礼自然就有赏赐,谁的贺礼最得陛下青睐,得到的赏赐自然最多。但谁送的礼物最得人心,大家都心里有数。
  晋德帝看着面前的贺礼,说道:"今日朕能收到这些贺礼,你们都有心了。景平的寿字写得不错,但还要再练练。景瑜的这盆花草也不错,嗯,就叫..."
  "父皇,"萧景瑜打断晋德帝的乱取名,说道:"它叫土豆,是与它的果实有关。它是长在土里的一种果实,也能算是一种粮食。"
  "嗯?"晋德帝没有不悦,只是有些不解道:"景瑜,你这话何意?"
  萧景辞微微皱起眉头,眼看他的贺礼最得父皇的心,他也要有赏赐了。能够扬眉吐气的机会近在眼前。萧景瑜突然跑出来插一脚。他不悦的同时还有些不安,这盆草还能翻出什么大浪不成。
  萧景瑜没有解释,直接上前几步,接过宫人手里的土豆盆栽,直接用力摔下去。花盆裂开,露出里面的泥土。
  众人都是一惊,纷纷议论,这是何意?
  有些心急的人已经劝道:"王爷,您这是何意?已经送给陛下的礼物,怎么能说摔就摔。这...这..."
  也有人和稀泥道:"碎碎平安,岁岁平安。"
  萧景瑜没有理会众人,打碎花盆后,直接拎着茎叶把一串土豆掏了出来。他甩甩土豆身上的泥,说道:"父皇,这就是儿臣送给您的贺礼——土豆。这土豆能清蒸能红烧能水煮,口味软绵,容易饱腹。适合成为一种粮食。更重要的是它极易成活,产量极大。"
  晋德帝仔细看着那一串鸡蛋大小的土疙瘩,在场其他人也是目不转睛的看着土豆。原本以为王爷是不满才要摔碎花盆,原来是另有准备。
  萧景瑜给场上众人展示了一下土豆,然后把土豆都摘下来放到一旁的盘子上。等把土豆全部弄下来后,托盘上已经有一堆了,看起来有个斤半的样子。
  萧景瑜一边让人拿水来净手,一边说道:"父皇,您看,只是一盆土豆,就能够结这么多果实。这些土豆只要用清水洗干净,直接煮熟或者蒸熟都可以吃。刚好今日父皇寿辰,不如尝一尝这新东西。"
  晋德帝看着这些土疙瘩,笑道:"既然你这么说,那朕就尝一尝。来人,去按照镇北王的法子,把这些土豆都蒸了。今日也让爱卿们尝试一下这新鲜玩意。"
  宫人立即拿着土豆退下去。
  大臣们不管愿不愿意,都是一阵感恩戴德地呼道:"多谢陛下。"
  在等着土豆煮熟的时候,晋德帝问道:"景瑜,你这一盆土豆都能结这么多,那如果一亩地能有多少产量?"
  萧景瑜恭敬地回道:"儿臣让人种植试验过,一亩地如果好好照料的话,应该能有两千斤的产量。"
  "哦,那产量是挺...什么!你刚刚说亩产多少?"晋德帝原本镇定的表情变成震惊,生怕自己听错了。
  场上其他的大臣也是一惊,互相对视间都感觉自己听错了。
  萧景瑜依旧镇定的回道:"是亩产两千斤。而且它容易成活,对水的需求不大,在稍微干一点的土地上也能成长。生长周期大约四个月左右,温暖的地方能够一年种植两季。"
  萧景瑜的话让场上众人都吃惊地说不出话来。如果真按他所言,那这土豆岂不是神物。
  最后还是萧景辞忍不住开口问道:"皇兄所言为真?如今的稻谷养得好的话,亩产也才四百多斤。这土豆产量岂不是稻谷的五倍。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自然是件幸事。只是这土豆可是人人都能吃,吃多了可有什么危害?"
  萧景辞这话看似是在询问,其实是在暗示这土豆是否有这么好。
  大臣们听到萧景辞的话,也都清醒过来。是啊,如果这土豆有危害,那产量再多也没用。
  萧景瑜状似思索了一番,在朝臣屏息以待之时,回道:"这土豆也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发芽的土豆千万不能吃。因为发芽的土豆是有毒的。就像坏了的稻谷一样,吃了反而危害身体。除此之外,这土豆没有其他的缺点。"
  萧景辞眼神闪过不甘,正准备再多问点什么的时候,有宫人来报土豆已经蒸熟了。
  晋德帝闻言,立即笑道:"既然土豆蒸熟了,那就呈上来吧。让朕与众位爱卿一起尝试一下。看看到底味道如何。如果味道难吃,那百姓也未必愿意种植。"
  立即就有宫人端着精美的食盘上来,上面有盖子遮掩,给食物保温。晋德帝身边的汪录上前两步打开盖子,顿时一阵清香飘散出来。
  盘子里土豆还是原样,看来是严格按照萧景瑜说的,是清洗干净之后直接上锅蒸熟的。只是土豆蒸熟之后颜色淡了一些,表皮有些裂纹,那是土豆皮裂开了。
  闻着这股清香,晋德帝拿了个大一点的土豆,然后挥挥手让汪录给其他人分发。
  土豆数量不多,有大有小。但是今日场上的人本就不多,堪堪够分得每人一个。
  萧景瑜也拿了个不大不小的土豆,看着场上几乎人手一个土豆后,他拿起土豆说道:"父皇,这土豆外面有层皮,像果皮一样很薄,我们可以轻轻撕掉之后再吃里面的肉。当然,其实直接吃也没关系,就是口感不太好。"
  说完,他撕掉土豆皮,直接咬了一口土豆。其他人见萧景瑜真得吃了下去,也纷纷有样学样地剥皮吃了起来。
  晋德帝细细品味,然后说道:"口感确实绵软,而且味道不错。"
  萧景瑜几口吃掉自己手里的土豆,然后说道:"这只是最简单的一种做法。其实土豆切丝炒着吃口感酥脆,又是别有一番风味。"
  晋德帝感叹一般地说道:"看来这土豆吃法不少。既能当粮食也能当菜吃。如果这土豆真如你所说,亩产达到两千斤。不,不说两千斤,只要有一千斤,都是大大的幸事。"
  萧景瑜郑重其事道:"父皇明鉴,儿臣所言句句属实。有了土豆,日后百姓再也不用怕饥荒了。"
  作者有话要说:
 
 
第128章 
  看萧景瑜的表情不像玩笑, 众人也都意识到这土豆的用处。
  这真是神物,乃至祥瑞!
  立即就有人好奇地问道:"这土豆如此有用,为何以前没有人知道?王爷是从何得到这土豆的?"
  萧景瑜微微一笑:"说来惭愧。这土豆原本是王妃发现的。后来又偶然知道味道可口, 种起来容易又产量高,这才逐渐种得多了,存了一些种子。之后可以让人在京城试种。"
  晋德帝也是满脸笑意,直言道:"你们能发现这土豆,就是大功臣了。多了一种粮食, 功在社稷,利在千秋。赏, 重赏!"
  萧景瑜立即回道:"儿臣不敢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土豆本就是大晋之物,儿臣只是借花献佛送给父皇而已。哪里能当得这样的称赞。"
  旁边立刻就有大臣说道:"陛下, 这土豆是您在位时期发现的, 这就是您的功绩啊。此后史书记载, 皆是从您而起。定是因为您贤德爱民, 这才让土豆经过镇北王之手出现在您面前。大晋有您, 才是百姓之福, 江山社稷之福啊!"
  其他人纷纷附和道:"陛下圣明!"
  晋德帝哈哈大笑起来, 他今日笑得比平常要多。不光是因为生辰, 更是因为有额外的收获。
  萧景辞在一旁眼神晦暗,现在所有人目光都聚集在土豆上面。谁还能想到他送的五谷丰登。虽然五谷丰登确实比不上这土豆的妙用。
  不过正因如此, 萧景瑜得到的称赞越多,此后实力就会变得越强。他这番献上土豆, 得到父皇和大臣的青睐。局势又要向他那边倾斜了。而自己原本能够扬眉吐气的机会又没有了。
  萧景辞心里恨恨地诅咒了一下萧景瑜, 但面上表情还得做出一副温和不在意的样子出来。只有他自己知道, 捏紧的拳头里指甲掐进肉里的疼痛感。现在只有这种感觉让他保持清醒, 不至于失态。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