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穿到民国搞实业(穿越重生)——後来者

时间:2022-03-31 09:47:13  作者:後来者
  “真的是,这种好事怎么没让我遇上。”果然自古财帛动人心,这不有人看莫连志得了奖赏眼热了,恨不能自己也分分钟就抓到一个贼。搞得最近工厂很多工人双眼四处撒么,企图揪出一个隐藏在暗处的宵小好再大发一笔横财。
  “你们管事回去说了没,我们管事说了,沈小姐说的,若是以后有谁在厂里抓贼受了伤,医药费都是厂子出。伤好后,调到轻省又工资高的地方,还帮助安排家中子女。假设不幸出了什么意外,会赔那家人至少不低于一千块的大洋,子女年纪小就由工厂出钱安排读书,年纪大的就安排工作。”
  “不用管事讲也能猜到,沈先生,沈小姐的为人不可能就那么不管了,肯定会好好善后。”
  “儿子,来咱们喝两杯。”莫父端着手里的酒盅拍着儿子的肩膀,一副哥俩好的模样。“行啊,臭小子,真给你爹长脸,现在左邻右舍谁不知道我养了一个好儿子,哈哈哈……
  你小子这事情做的对,不是个孬种,像我。”
  莫连志眨巴眨巴眼睛,心想那天晚上回家他刚跟他父亲说的时候,他父亲可不是这么说的。狠狠骂了他一顿,说他不该强出头,万一被打伤了怎么办?
  结果他的事迹在沈氏几个工厂传开后,就陆陆续续有人上门打听起莫连志来,都想知道这个小伙子成亲没,家里闺女能不能跟他成就一段姻缘。
  知道莫连志去年结婚了,不少人捶胸顿足。个别人甚至还起了别的心思,问莫连志有孩子了没有,媳妇给他生了儿子没,竟是企图撺掇莫连志离婚再娶。这种都被莫母赶出去了。
  还有部分人知道莫连志结婚的,就转而打起他的兄弟们的主意,觉得莫连志品行不错,一母同胞的其他兄弟也差不了。
  别说莫连志还真有两个没成家的兄弟,本来莫母还愁呢,这下倒是不用愁了,有了头绪。
  莫父连着几盅酒下肚,舌头开始逐渐大了起来,大着舌头道:“好儿子,以后你就是我拜把子的好兄弟,咱们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
  一个大馒头适时被莫连志塞进他爹嘴里,他还很年轻,这个就大可不必了。况且他当他爹的儿子很满意,兄弟就不必了吧。
  然而让莫连志高兴的事情还没完,七日休假过后回到工厂发现厂子里主事身上的衣服都变了,全是莫连志之前见都不见过的新布料。
  “管事,这是什么布,我见你和厂长身上都穿这种,最近新流行的布料。”莫连志好奇问道。
  “对,这叫劳保布,最近卖得可火了,你没看见那些学生可喜欢穿了,不过学生们穿得和咱们还是有些区别的。这种劳保布也是咱们沈氏纺织厂生产的。”管事与有荣焉道:“目前所有沈氏领导层都给发了这种工作服。”
  莫连志羡慕地砸吧嘴,“这种劳保布穿着好看不说,一瞅就是耐磨的料子,要是能搞这么一身干活穿,肯定耐磨。”
  “怎么,你小子想要了?”管事问道。
  “想,这么好的东西谁不想。”以前莫连志都不打敢往管事跟前凑,现在出了那么一出事,管事和厂长对莫连志的态度全部都变了,和蔼亲近了不少,莫连志感觉出这种变化,就大着胆子亲近回去。
  “行,给你小子一件。”管事竟然真扔给莫连志一套,反倒把莫连志给吓住了。
  “啊,还真给啊,我也不是管理层,怎么好穿这个。”
  管事哈哈笑起来,给了莫连志一巴掌,“傻小子,你可真憨,这是厂子里特别奖励你的,工人里面只有你有,没看和我们的都不一个颜色吗?回头把你的奖章佩戴上,那可是咱们厂子里的独一份。”
  不得不说精神层面的刺激作用同样不可小觑,沈清雅这么一搞,更多人想要抓贼了。
  “果然同洋人有关系。”叶懿深入调查结果摆在桌子上,他的钢笔在桌子上轻点两下,“不过同缝纫机厂那边的洋人没关系,有人想要浑水摸鱼。”
  作贼的那个工人被送进了警察局,他没交代出洋人,主要是这事他也不知道背后主使,那些洋人学奸了,没亲自出面。
  纵然知道他不是主使,沈诚润也没打算放过他,不然以后难以服众。
  沈诚润轻笑,“祸水东引,这是看咱们抢了洋人缝纫机厂的生意,知道咱们两家结了仇,就打算悄咪咪出手搞垮咱们,然后嫁祸给缝纫机厂,最后坐山观虎斗,打算坐收渔翁之利。”
  “看样子是这样的。”
  “没想到那些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大块头还能想出这种法子来,可真是难为他们了。”
  叶懿道:“那些洋人才不傻,更非各个直肠子,他们的弯弯绕最多,真论起坏心眼来最多。”
  沈诚润低头就看见一个洋人的名字,“戴维斯?就是这个人在背后挑事?”
  “是他,家里是做自行车生意的。”
  “那和咱们八竿子打不着,他为什么要针对咱们?”沈诚润不记得自己有得罪过做自行车生意的洋人,他这么急着跳出来干什么?
  “他看不惯你总找洋人的麻烦,想给一个教训,还觉得这么发展下去,你迟早要跟他抢自行车这方面的利润了。”叶懿摇头,“也够杞人忧天的了。”
  “或许不是杞人忧天。”沈诚润微笑道:“其实我还真考虑过做自行车生意,这不没倒出手来。”
  “生产自行车,这个可以利润很大。”叶懿道:“你有什么想法,仍旧遵循洋人的制作方法,还是进行改良。”
  目前洋人生产的自行车前后两个轱辘是不一样大的,前小后大。而且自行车的轮胎也不是橡胶的,自行车座也没有减震弹簧和软软的海绵垫子,坐着并不舒服。
  沈诚润打算改良成后世的二八杠,同时生产几款便于女士骑行的小巧自行车,和学生骑的小号自行车。
  并且给这些自行车装上橡胶轮胎,轱辘也改回同样大小,再装上车铃铛,这自行车就完美了,又再次完胜洋人搞出来的自行车。
  沈诚润提笔把脑中自行车的经典款式画了出来,并给叶懿讲述了他的想法。
  “两个轱辘一样大可以吗?会不会有影响?”叶懿没见过两个轱辘同等大小的自行车,从乌虚市开始有自行车,或者说从前朝还没覆灭时,皇宫里住着的那位搞来的第一辆自行车就是两个轱辘不同大小的,所以叶懿一直以为这是自行车可以保持平衡的首先条件。
  “能行,你放心吧。”沈诚润道:“咱们生产的自行车无论男式还是女式,自行车链条都要一样大小的,手工这点很难做到,就搞机器,这样一来,生产出来的链条大小就都一样了。”
  作者有话要说:
 
 
第147章 
  沈诚润刚办了纺织厂, 一时半会到不出手办自行车厂,不过还是把这个往前提了提。
  “叶懿,我看最近有很多外地商人来咱们乌虚市办工厂, 我想着是不是该建设下咱们乌虚市。”沈诚润看着乌虚市的建设地图, 除却租界,其他地方还都是土路。
  “怎么建设,政府应该没那么一大笔资金。”叶懿道:“就算有,估计也不会认可一下拿出来建设道路。”
  “这有什么, 可以和有钱的大公司借钱。”沈诚润道:“咱们先不修其他地方,乌虚市里的可以等着哪些想要包公交车路线的人一起修路。
  我觉得咱们可以先修通往其他省市的高速公路,开通长途汽车和短途汽车, 同时建设收费站。
  长途汽车和收费站的收益都交给借钱的工厂让他们经营, 五年后再收回经营权。
  这样政府就能一分钱不出最后还能白得一条高速公路。”
  方法很简单,乌虚市内的公交车就是这种运营方式,之前不是没人想到,只是没人牵头。
  “咱们这里交通便捷,自然就有许多人愿意往这边来。
  到时候经济发展起来,不需要政府特意宣传,就有人自发想要包公交路线修柏油路。”
  沈诚润在脑海中一点点设想,“那时候估计我的自行车厂也办起来了, 可以给这些小独轮车换轮子, 都改成橡胶轮胎的, 这样它们就能自由在柏油路面和水泥路面行驶, 而不用担心扎坏路面。到时候道路再规划下,兴许要不了几年, 整个乌虚所有道路都能变成柏油路面或者水泥路面。”
  “可以, 之前只有租界内有电车, 很多人都不了解这行。现在你在租界外搞了公交车,天天人满为患,很多人都看到了巨大的利润,如果提出成立长途汽车的可能性很大。”叶懿道:“交通局那边有新收入和利益跟着,也会全面推动。”
  沈诚润点头,叶懿又问道:“这件事情我可以帮忙促成,你有心承包吗?有的话我和他们说一声,就包给你。”
  “不了。”沈诚润道:“我不想掺和进去,修这样一条路没有几十万白银下不来,我想用这些钱先干别的。”
  “那好吧。”
  沈诚润提出建议他就不管了,主要也是这时候科研院那边传来消息成功研究出了四色平凹版印刷机。
  这一消息令沈诚润大为高兴,按照历史轨迹,四色平凹在1936年才会出现,现在不过1926年就被他们研究出来,至少提前了十年,这代表着又一项技术的领先。
  “诚润,这项技术国外暂时都没有,你可以拿出办厂然后卖给国外。”罗久辉笑道:“我知道你正在正和洋人做生意,我想有新技术那些洋人肯定也愿意倒腾回国内赚钱。”
  “我要,连同之前的制作胶带机器咱们一起合作,分成的话,研究院六我四。”沈诚润听马克讲胶带在国外也很受欢迎,有很多人正在搞研究。
  相信要不了多久,洋人就能突破这项技术,刚攻破技术肯定不能立刻就有相适配的机器,还得先手工生产,这个时候就是沈诚润大卖特卖机器的时机。
  待国外攻克了制作机器的技术,他们国内肯定转头已经升级了,想要最新款机器还得找他们买。
  有一项技术已经走在前列,其他生产技术还远吗?
  沈诚润把工厂里的卡车调了两辆去乌虚研究院拉印刷机,一个报馆最重要的财产就是印刷机了。
  “诚润,你哪里搞来的印刷机,我之前从来没见过这样的印刷机。”柏铭扬和邵宏骏都围着印刷机看,报馆来了大件,这两位不可能到场。再说机器的引进钱款还得报馆出,也需要这两位点头。
  “这是国外的最新印刷技术了吧,得不少钱吧,六七千块大洋能拿下来不?”邵宏骏问道。
  “不用那么贵,只要三千块大洋。”沈诚润道。
  “三千块?”柏铭扬惊了,“我之前引进的黑白印刷机还得四千多块大洋,你这个明显就是彩色印刷机,看样子还是刚生产出来不久的新货,三千块大洋就能买到,诚润你哪里找到这么良心的卖家?”
  邵宏骏跟着道:“不会是同你合作的那个叫做马克的洋人为了讨好你,特意给你搞来的吧。”
  除了这个邵宏骏实在想不出来别的原因,在技术这方面洋人一直很注重保密,同仇敌忾的出奇,对华夏严密执行技术封锁。
  前朝衰败,前两次技术革命都没经历过,在那些洋人眼中华夏可不就是一头落后的大肥羊。
  随随便便什么东西拿出来到了华夏就是稀罕物品,就能大赚一笔。就算在他们国家没人要的淘汰货,只要运到华夏就有肥羊愿意出高价要。这种情况下,怎么可能不对华夏实施技术封锁。
  “我跟你们说,你们绝对猜不到印刷机的来源?”沈诚润神秘兮兮道。
  “莫非是叶懿给你搞来的。”柏铭扬怀疑道。
  “要是叶懿怎么还能说你们猜不到。”沈诚润道:“这次就算你们想破脑袋也绝对想不到的人。”
  邵宏骏急道:“这么低的价格到底怎么搞来的,你就快说别卖官司了?”
  “好吧,看把你急的。”沈诚润笑道:“这是咱们国家自己生产出来的。”
  “咱们国家生产出来的?”邵宏骏不敢相信道:“那国外呢,早就有了吗?只是一直没往咱们国家销售,现在技术被你小子搞到了?”
  邵宏骏一连声问道。
  纵然邵宏骏很爱国,但是不能否认他自己国家外技术方面的落后。洋人那么多年的生产技术发展不是白白发展的,就算很多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开始把时间和精力大力投入到这方面,在没人从旁指导的情况下,绝对不可能一夜之间突飞猛进。
  万事万物都得有一个发展过程,更何况是技术研究。
  这就不怪柏铭扬和邵宏骏想不到。
  “通通都不是,这印刷机是咱们乌虚研究院独立研究完成的,洋人都没有这项技术。”至于沈诚润在其中出了多少力,沈诚润并不打算说出来。
  “我已经和研究院那边合作生产了,以后我们四六分成。在这之后就不是我们买洋人的印刷机,而是洋人找我们买印刷机。以后在咱们国内只要三四千的印刷机运到国外就要六七千块大洋,洋人还得巴巴地捧着钱来买,想想就高兴!”
  柏铭扬激动的脸上泛光,似他独立研究出印刷机一样,“你说的这是真的?”
  “当然了,这种事情诚润怎么会拿来说笑。”邵宏骏给了柏铭扬一巴掌。
  柏铭扬不但不生气还哈哈直笑。
  报馆工作的人都是读书人,他们比没接受过教育的普通百姓对于国家技术的落后意识更为清晰和敏感。此刻都跟着高兴,一时间整个报馆爆发出来的欢呼声差点没掀翻屋顶。
  恰巧有人来登广告,看见这幕被唬了一跳,“你们报馆这是有何喜事了,怎么高兴成这样?”
  “同喜同喜。”登广告的人被搞得一愣,不明白他同报馆的好事有什么可同喜的,直到报馆的人同他解释过后,他才笑起来。
  不过可能未涉及到他经商的领域,虽然也高兴他们的国家终于有一项技术走在前沿,但却没有那么激动的心情。
  “今天是个好日子,给你半价。”柏铭扬大少爷性子上来,直接大手一挥就给免了一半的广告费,这下那人才真真跟着高兴了。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