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墨在没人看到的地方默默的翻了个白眼,以前我家就那样,成什么亲,现在情况倒是好点儿了,也有喜欢的人了,但是人家不想嫁给我,我要怎么办?
当然,这种实话齐墨是不能说出来的,只能打哈哈,“世叔,我现在还不想成亲,等我把家里房子修起来了再说,就我现在这样子也没人会想要嫁给我。”
被齐墨叫做世叔的人也没听出齐墨这就是个借口,还拍了拍他的肩膀,说他可以给他介绍,不会嫌弃他穷。
因为现在的齐墨在他们眼中都不算穷了。
齐墨只能敷衍的点头,嘴上还要说感谢的话。
还是等到村长来说人已经都到到了才解救了齐墨,这一刻齐墨对村长是非常感谢。
第一百一十四章 收购杏子(一更)
村长将所有的人都叫到一起站好,然后他搬了一个凳子过来,自己站在凳子上,让所有的人都看的到他。
村长做了个让大家停下说话的手势,然后的大声的说,“各位乡亲,今天召集大家来是有重要的事情要跟大家说,乡亲们也都知道,我们杏花村历来就是靠卖杏子为生,这春天卖出去的杏子要维持我们大伙儿一家人一年的生计,所以这杏子结的多少,卖的价格都至关重要。可是今年杏子倒是结的多,但是这价格就上不去了。
“我知道你们很多人的杏子才买到三文钱一斤,还有卖的更低,只怕到了后来就是连一文钱都卖不出了,今年的杏子太多,并不是只有我们杏花村才有,所以我先前就跟乡亲们都说了这杏子先不要卖,让我想想办法。
“齐墨是村里的年轻一辈唯一的一个读书人,虽然说没有考取功名,但也是多读了几本书,识字,知道的的要比我们多,加上他现在在镇上做生意,所以我昨个儿就找来了齐墨让他给想想办法。齐墨为了村里的人今年能够安安稳稳的过一年也很费心思,他在镇上有个朋友,是个生意人,齐墨说他朋友愿意跟他一起买我们村里的杏子,有多少买多少。
“虽然我昨天也跟大伙儿都说了齐墨愿意买下这些杏子,但是这价格我没说,今儿我就跟大伙好好的说说。齐墨说这杏子可以给八文钱一斤。”
村长的话还没说话下面就是一片唏嘘,今年他们谁都没有卖到这么高的价格过。
村长又做了一个让他们先不要说话的手势,接着说,“不过这八文钱一斤的杏子是有条件的,要将杏子和杏肉和里面的杏核分开,杏核杏肉都算重量,这样才能卖到八文钱一斤。”
村长话一出,下面反应快的人已立马就发问了,“村长,一定要分开吗?要是不分开齐墨还收不收,收的话多少钱已经。”
村长听了这话之后说道:“这个自然也是收的,不过只有六文钱一斤。”
这立马就少了两文钱,许多人都有些不乐意。
不过大家也知道,这六文钱对于今年这个行情来说已经不算低的了,毕竟他们自己去卖的话比这六文钱都还要低上一半。
下面的人在听到价格之后就开始激烈的讨论起来了,哪一种更划算。
还有人问村长,能不能八文钱一斤不分开把所有的杏子都给收了。
这话之前村长也问过齐墨,齐墨给了很明确的答复说不行。
这会儿村长也只能这样回这人了,他作为村长,能为村民争取好处的,自然会去争取,这争取不到的他也没有办法,做人不能太贪心了不是。
村长直接点了这人的名说,“赵三,齐墨是跟他朋友一起收的,这八文钱已经是很高的价格了,只是要你们麻烦一些,你要是觉得麻烦的话那你就只卖六文钱一斤也行。”
那个赵三在村长说完这话之后就再没有说过话。
村长也么去管赵三了,接着说的自己的,“现在村子里还有的不少的杏子在树上没摘,等会你们挨个的来我这儿登记,看看你们家里到底还有多少的杏子,到时候也好安排这些杏子要什么时候摘,怎么放。下面让齐墨给的乡亲们说几句,这可是我们村子里的大恩人啊!”
村民们非常给面子的拍起巴掌来。
齐墨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人生的第一次发言竟然是这样站在子上的,他觉得自己有点儿不好,笔记与理想差距有点儿远。
不过再怎么样都要硬着头皮上才行,在村长下来之后齐墨就站了上去。
现在的齐墨哪里是几个月前的齐墨可以比的,如今齐墨更好看了不说,就现在这样看着,的还有他身上穿着的衣服,无一不在提醒他们齐墨赢不是原来的齐墨了。
齐墨上去之后也开始扯着嗓子吼,他怕声音小了后面的人听不到。
“乡亲们好,我爹去的早,我阿么身子也不好,今年走了,我家徒四壁,想着不能把自己儿饿死,总要找些吃的,这才想办法去镇上摆了个小摊。赚点钱养活自己,我阿么刚走的那些日子我也过的苦,吃了上顿没下顿,还是村里的人的照顾我,给我送了吃的,我才没饿死。
“昨个儿村长找我来说这件事情的时候,我也想报答村子里帮助过我的人,正巧我在镇上有个朋友,先前也想要买一些杏子,所以我就决定跟一起出钱买我们村里的杏子,昨天要是我驾车去镇上给唐大哥的夫郎抓药我顺便去问了问他,不然这事情都没有那么快就能说出来的。
“村里的杏子有多少我要多少,除了我明确的说了我不买那一家子的,其他人的都收,你们等会儿在村长哪儿登记一下你们家里大概有有多少斤杏子,你们想要怎么卖,然后我就会拿着村长登记的数去挨家挨户的找你们,我会教你们怎么将杏肉和杏核分开。至于钱的事情,我知道大家都很关心,这件我不会直接给你们,我会把钱给村长,我收了多少斤数就写给你们,你们到时候就拿着我写的数去找村长要钱去。乡亲们,我要说的也就这么多了,剩下的事情就该你们好好的想象了。”
齐墨说完之后就蹭的一下就跳了下来,让村长接着去说去。
然后齐墨就拉着顾清歌往家走,他们现在要赶到镇上去,今天是沈记面庄开张的日子,齐墨自然是要提前去准备才行。
两人的快速的回了家,然后齐墨取套马车,顾清歌就将东西一样一样的往木板车上搬,等到东西办搬完,马车套好之后齐墨就赶车往镇上去。
马车不紧不慢的走着,顾清歌凑到齐墨身边去跟齐墨说话,“阿墨,村长今儿可真是让我刮目相看,我不知道他竟然还能说出这样的话来。”
齐墨赞同的点头,“我也没想到,不过要仔细一想也挺没什么好奇怪的,毕竟做了这么多年的村长不是。”
顾清歌点头,“也是。”
齐墨说,“杏花村附近别的村子不大一样,附近的村子里都是一个姓氏的人,是宗族,但是杏花村却不是,你听杏花村里的人的名字就知道了,极少的有是相同姓氏的,杏花村是个外来村,多数从外地来的人都会在杏花村落脚,然后扎根落户,在这个地方生活下去,所以渐渐的,村子里的人越来越多,姓氏也越来越多,也就成了现在的样子。
“但是这样的村子反而是最难管的,大家都是外来者,谁都不愿意听别人的,村长能在这样的环境下为村长,自然是有几分能耐的。这就跟参加科举是一样的,大家同样是读书人,为什么有人就成了状元,有人榜上无名呢。”
顾清歌闻言笑了起来,“就这么一点儿事情你也能扯上科举的事情,这跟科举又如何能相比?”
齐墨说,“如何不能相比,不过是事情的大小不同而已,但是很相似不是吗?”
对于这一点顾清歌倒是很赞同,他问齐墨,“我觉得你也挺厉害的,你有没有想过要去当村长?”
齐墨笑了笑,“自然是没有想过的,我可没那个耐心,这村里没什么大事,但是鸡毛蒜皮的事情天天都有,不是东家东西不见了鸡,就是西家不见了鸭,就这么地鸡毛蒜皮的事情都能把你给烦死。”
顾清歌嘟了嘟嘴,心说他不就随口提了一句,齐墨就能说出这么长的话的来。
而齐墨还在接着说,“就昨天晚上的事情来说,金莲跟狗子的事情被我知道的话,我就直接让人给赶出村子去,可不会去费心的想这么多,又是村子的名声又是怕人闹事的。
顾清歌说听他这么说,接道:“那确实是挺费心思的,搁我我也不愿意。
顾清歌松开马缰,摊了摊手,“可不就是嘛,说来我们今天都忘记了要去问这两人的村长是怎么处理的的”顾清歌表示只要不跟他扯上关系就好。
顾清歌说。“管他呢,反正只要不跟你扯上关系就好。
齐墨点头,他也是这样想的。
两个人说着闲话,马车已经到了镇上,今儿是沈记面庄开前的日子,门口早就站满了人,就等着一会儿吃。
齐墨看到这画面顿时就笑了起来,“看来不用担心卖不出去了。”
随后就看到了正朝着他他们两走来的沈靖,沈靖今儿穿的非常的华丽,一身月牙白的华服,与这小面庄似乎格格不入,但是沈靖自己一点儿感觉都没有,只是在想自己为什么又被嫌弃了。
第一百一十五章 开张大吉(一更)
不过再怎么被嫌弃,沈靖该说的话还是要说的,沈靖觉得顾清歌帮不上什么忙,直接拉了齐墨走,连他身后的马车都不管了。
沈靖边走边说,“你们怎么现在才来,你不知道今天是开张的日子吗,这么忙都不知道早点儿来,真是不让人省心。”
沈靖叨叨叨的话齐墨完全没有听在耳朵里,他只是想着辣椒油还在马车里,他得回去拿才行。
但是沈靖一点儿都不给他机会,直接把他推进了厨房,“你今天就在厨房给周四帮忙了,外面的事情我来做。”
齐墨心说外面有什么事情是需要你做的,都让你做了还要掌柜和伙计做什么。
齐墨拉住要走沈靖,对他说,“我车上有辣椒油,等会儿煮面要用,你去给我搬过来,我今天就在厨房跟周四一起准备材料。”
“行!”沈靖点点头往外跑去。
齐墨去看了看厨房里周四准备好的材料,面和粉自然是不必说了,这些绝对是够量的,就是不够也可以去周掌柜哪儿去拿,也不算远,这两样是主食,这个不缺的话就好说了。
齐墨又去看了看佐料,佐料都是按照他写的去买的,也没差,然后下一个要看的就是浇头了,周四已经做好了几种浇头了,有炸酱有肥肠还有排骨,其他的都还没来得及做。
齐墨尝了尝这几种浇头的味道,觉得没什么问题就去给周四打下手去了,至于那个杂工,因为齐墨抢了他的活,这会儿就只有去搬东西去了。
有了齐墨这个熟手在,基本上不用周四说要什么齐墨就能给他递到手上,而且齐墨比他还熟练,还会给他提醒。
两个人忙忙碌碌的在厨房忙了整整一个上午,将要准备的东西都准备好了,就等着开张后马上煮面,水都是烧开了。
两个人忙的太认真,就连沈靖是什么时候把辣椒油给搬进来的都不知道。
齐墨看着时候也差不多了,就让周四先把碗拿出来放上调料,等会儿直接用,他自己去外面看看。
齐墨刚一出门就听到小路子在喊,“来了,来了,送牌匾的人来了。”
沈靖在听到这话之后立马抬了抬手,“起来吹起来,小椒子去放鞭炮,小罐子去把梯子搬过来。”
沈靖一边指挥一边往送牌匾的人那个方向跑,去接牌匾去,这也算是青花镇这里的一个习俗,做生意的,别人送牌匾来的时候一定要去接,因为牌匾就意味着财源,主人家的去接了就意味着把财源给接了回来。
因为是掐着时辰过来的,所以一点儿都耽误不得,等那边沈靖跟牌匾一起回来的时候小罐子已经放好了梯子了,沈靖叫了一声顾清歌,顾清歌立马就上去接住了牌匾的另外一边,两个人的抬着牌匾上楼梯去挂牌匾。
沈靖虽然说功夫不好,但是多少是练过的,就这么一个楼梯是难不住他的,顾清歌就更加的不用说了,两人以极快的速度将牌匾挂好了,恰好这时候小椒子的鞭炮响了起来。
吹唢呐的声音也越来越大,一片喜气洋洋。
齐墨跟赵掌柜两人走出来招唿客人,“里边请,里边请,诸位里边请。”
很多人都是早早的等着了,所以也不用多说什么。
三个伙计开始去招唿进去的客人了,进门后左手边已经挂好了沈记面庄卖的吃食种类,识字的就自己看,不识字的伙计就给背。
几个伙计手脚麻熘,嘴上也不含煳,别人问什么都能的答的出来,一句一句的朝着厨房的方向喊。
里面周四也是忙的热火朝天,不停的下面捞面,而杂工则是往已经装好了面的碗里加上浇头,然后放在托盘上,放满了之后就端到厨房门口,招唿伙计们过来端。
十张桌子,一张桌子上坐四个人,这也就是四个人,但是完全不够用,至少还有一半的人在等着。
但是铺子也就这么大点儿,桌子多了也放不下去,只要过了今天应该就好了。
齐墨将那些没有抢到位置的人都给聚到了一起,开始跟人闲聊唠嗑。
吃面也吃不了多长时间,只有一有人吃完离开了位置伙计就会立马的去收拾桌子,让下一个人进去,如此来来去去的,将这些人招唿完已经是两个时辰以后了,太阳都走到西边了。
按照齐墨的想法,就卖三餐,到天黑的时候关门就可以了,以后人分散了也没有那么忙。
今天只是因为刚开张,人都聚到一起了,所以才会这么忙。
伙计们从是中午开始就没有歇过,所以齐墨就让赵掌柜将大门给关上,留一扇小门开着就行,然后自己下厨去做饭去了。
今天都累了,所以可以好好犒劳犒劳。
三个伙计在勤快收拾桌子,杂工和周四在洗碗,沈靖顾清歌和掌柜的在算账,所有的人都找到到了自己要干的事情,恍然有一种是一家人的感觉。
其余的人都忙完了就坐着等齐墨的饭菜,齐墨也不好让人久等,所以就炒了几个方便炒的菜。
吃饭的时候赵掌柜将今天的卖给汇报了一下,五十一两六钱十文,算是不错了,毕竟只是这样一个小面庄。
齐墨问周四,“周四今天你买材料花了有多少钱?明天要补吗?”
周四算了算然说,“花了十两银子,买回来的今天都卖的差不多了,明天要补才行。”
“那什么最好卖?”齐墨问。
46/67 首页 上一页 44 45 46 47 48 4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