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老汉呲牙嘿嘿一笑。
买完东西赶着马车继续走,第二天早上终于回到了安平镇。
两年多的时间,镇上几乎没怎么变样,卖东西的还是那些铺子。
徐渊熟门熟路的给小丫介绍:“看见那家铺子了吗,他家的炸糕最好吃,一文钱一个,待会让你娘给你买几个尝尝。”
“嗯!”小丫乖巧的点了点头,她离开的时候才三岁,记忆已经模糊不清了,依稀记得小时候三爷爷抱着她在街上买糖人。
刘灵芝看着父女两人,忍不住翘起嘴角。
赶着车先回老胡同转了一圈,他们家的房子卖给了当地的一户人家,来的时候家里没人锁着大门。
一家人站在院外看着那颗刚冒出绿叶的柿子树,忍不住红了眼睛。
刘小丫举起手腕说:“奶,我手上带的葫芦就是这颗柿子树做的吗?”
刘翠花点点头道:“你说,我在刘家屯住了好几十年,走的时候都没觉得难受,如今回到镇上看着这间房子,心里怎么这么不得劲儿呢?”
刘老汉也是这种感觉,大概是因为这里承载了太多记忆。
一家人又去张秀才的院子转了一圈。打那回下雪把房子压塌后这里就荒了,如今院子里的枯草有一人多高。
张秀才拄着拐薅了几把草,看见里面的残垣断壁忍不住叹了口气,自己终究是没保住爹娘留住的房子,亦如当年没留住儿子和娘子……
徐渊看他孤零零的背影,怕他触景生情心里难受,连忙走到他身边道:“三爷爷,咱们出来时说好了的,可不兴难过,等今年参加完乡试来年会试,你还得跟我去京都呢。”
张秀才拉着他的手道:“好,三爷爷跟你去京都,到时候你可别嫌我占地方。”
“不嫌!”
*
离开镇子回刘家屯,这段路刘老汉熟悉,换成刘老汉赶车,刘翠花抱着小丫在旁边玩,刘灵芝和徐渊坐在车里打盹。
刘老汉归心似箭,把马车赶的飞快,车里的几个人颠簸的浑身刺痒。
张秀才一把老骨头都快颠散了,抓着车窗道:“看出你爹着急了。”
马车不到两个时辰就回到了刘家屯,刚一进屯子就引起了轰动。
乖乖,这村里多少年没见过马车了,离老远种田的人都跑过来围观。
刘老汉叼着烟袋,把马车赶到村口的老榕树下,虽然马车不是自家的,也想显摆显摆满足一下自己的虚荣心。
“可不得了!刘老二赶着马车回来了!”
“哪个刘老二?”
“就是搬到镇上卖猪肉那个刘树秋!”
一群人围了过来,有熟人看见这老两口心里忍不住惊讶,这俩人得五十多岁了吧,怎么看着越活越年轻了呢?
特别是刘翠花除了头发花白了些,哪里像是五十多岁的人啊?身上穿的衣服布料款式更是见都没见过,跟戏文里的官家太太似的。
刘秋菊拎着柳条筐正准备去地里干活,见村头围了一群人连忙过来凑热闹,一看是刘老汉一家回来惊讶道:“翠花婶子,你们回来啦!可有好几年没见你了。”
刘翠花抿了抿头发笑道:“两年多没回来了。”
“婶子,我咋听说你们不在镇上卖猪肉了?”
“是不在镇上了,我们一家搬去了府城。”
有人询问:“怎么搬那么老远?”
“这不是大郎考上了府学,搬过去一家子离着近点。”
大伙愣了一下才想起来她口中的大郎是哪个,一晃徐家人已经没了好几年了。
刘秋菊唏嘘道:“大郎跟了你们是享福了,徐家二郎送到他大舅家,听说第二年就生病没了。”
那孩子本来身体就不好,又经历那么吓人的事。打刘桂琴被拉走后他精神就不太好了,不知道吃喝,一个人呆呆的坐在门口,还经常便溺在裤子里。
他大舅家也有四五个孩子,哪有空照顾他。有一次冬天他一个人半夜跑到外面小便尿了一裤子,找到人的时候裤子都冻在腿上了,晚上发了一场热病第二天人就没了。
刘翠花叹了口气:“摊上那样的爹娘,孩子来一回也是遭罪,下辈子托生到富贵人家享福吧。”
刘铁柱媳妇拄着棍子走过来,看见车上的刘翠花一愣。两人同岁,年轻时自己就一直跟她攀比,如今自己一口牙都没了,人家看着身体还硬朗着,忍不住嫉妒的说:“呵呵,这么老远跟着女婿去府城,定是生怕女婿考中举人,不要他家那丑姑娘了吧。”
以前刘翠花还跟她争辩几句,如今看她这副老态龙钟的模样,半句话都懒得说。推了推身边的刘老汉:“咱们赶紧回家吧。”
马车朝村里驶去,没一会就到了刘家门口,几个四五岁的小孩子蹲在门口和泥玩。
小孩头一次见高头大马,吓得哇哇直哭,扭身往院里跑嘴里喊着:“太奶奶!”“太姥姥!”
“怎么了?”杨氏扶着墙走出来,看见门口的刘翠花和刘老汉,拊掌大喊:“我的神仙哟,这是谁回来了!”
“老嫂子!”刘翠花急步走过来,一把抓住杨氏,两人忍不住大哭起来。
徐渊和刘灵芝闻声急忙跳下车,赶紧上前去安抚,好不容易把两人劝住进了屋子。
杨氏攥着刘翠花的手舍不得松开,两人互相打量:“你这几年在府城挺好的?”
“好,哪都好,孩子们听话,我们生意做的也兴旺。”
“那就好,那就好,我还担心你们去了那么老远,有事家里也帮不上忙。”
“小丫,过来这是你大奶奶,小时候还抱过你呢。”
“大奶奶好。”
杨氏一把拉过小丫,抱在怀里贴了贴脸:“哎!我的乖乖都这么大了,可招人疼。”说着从怀里掏出手绢就要给钱。
“嫂子,你这是干啥?”
杨氏数了二十文钱塞进小丫手里,“别跟我撕吧,这是给孩子的。”
小丫抬头看着刘翠花,刘翠花点点头。小丫高兴的把钱装进刘翠花给她缝的小钱袋里。
徐渊和刘灵芝把车上的东西搬进屋里,几个小豆丁追着跑。
“这是大明家和二丫家的孩子吧?都这么大了。”
“这俩臭小子是大明家的老大和老二,那边的闺女和小子是二丫家的两个娃。”四个孩子眼巴巴的看着刘翠花买的东西,馋的口水都流出来了。
“太奶,我想吃那个……”大明家最小的儿子凑过来抱着杨氏撒娇。
“跟你二太奶说。”
三岁大的小孩说话口齿不清,怯生生的走到刘翠花身边:“爱太奶,我想吃果果。”
刘翠花抱起他稀罕的不行:“吃,太奶给你拿!”
第81章
中午的时候刘大福他们一家子人才从地里回来,离老远就看见院子里停着的马车。
大明:“爹,你看咱俩院子里怎么有辆马车?!”
“快走!估计是你二伯一家回来了!”
二明挥鞭赶着牛车往家走,一进大门就看见刘老汉正给马饮水呢。
刘大福激动的跑过去:“二伯,你们什么时候回来的!”
刘老汉叼着烟袋笑眯眯的说:“刚到没一会儿。”
大明和二明凑过来问:“这马是二爷爷家的吗?”两人还是头一次见马,兴奋的不得了。
“不是,这是你灵芝小姑跟镖局里借的。”
“镖局?”
正说着刘灵芝和徐渊走出来,大明和二明看着比自己高将近一头的“小姑”愣了愣,这怎么看着比以前更魁梧了……
徐渊道:“饭做好了,大哥大嫂快进去吃饭吧。”
小刘氏解开围巾道:“哎,大郎也回来了!”
一家子人进了屋子,热闹的屋里都转不开身,大人们笑容满面,孩子们也被气氛影响,在屋里嘻嘻哈哈的来回跑。
中午刘翠花把买来的烧鸡卤肉都切了,刘大福去买了酒,爷们坐一桌喝起酒来。
“二伯,这两年你们在府城怎么样?”
刘老汉抿了口酒道:“刚去的时候也犯怵,府城那么大,咱们人生地不熟的怎么生活?”
刘大福点头:“是这样。”
“多亏了灵芝他们镖局二当家的,让人帮我们找了房子,安顿下来后,我跟你二伯娘又开了间猪肉铺子。”
刘二明:“对了,二爷爷您说灵芝姑姑在镖局工作,镖局里也要女人吗?”
刘老汉哽了一下:“人家只看功夫,功夫好男女都要。”
聊完府城又说到回家里。
“家里这两年怎么样?都挺好的吧?”
“都还好,不过会民叔没了。去年秋天赶着牛车拉苞谷,车装的太满了,从山上翻了下来把人压在车底下了,”
“哎哟我的天!”刘老汉倒吸一口凉气。
“恰好旁边有人,帮忙把他拉了出来。人当时没什么事,还赶着牛车回家了呢,结果半夜开始止不住的吐血,叫郎中来人就不行了,郎中说内脏压裂了没得救。”
刘老汉叹了口气,闷头把杯里的酒喝了。
徐渊不喝酒,吃的差不多就下了桌去西屋找刘灵芝他们呆着。
西屋里刘翠花和杨氏坐在炕里,刘氏端着饭碗喂最小的孙孙,二丫低着头坐在炕边,垂着头正在抹眼泪。刘灵芝自己坐在北炕上,徐渊进屋跟他坐在一起。
小丫和几个小孩在地上玩,这里她年纪最大辈分也大,成了小姑姑。
刘翠花:“小丫,你领他们去外面玩,别出院子,奶奶跟你大奶奶说会话。”
“哎。”小丫拉着几个小侄子外甥女出了屋子。
刘翠花:“现在打算怎么办?”
二丫抽噎着不说话。
杨氏叹了口气:“丫头你说话,你不说我们怎么给你出主意?”
二丫摇摇头,她是个没主心骨的,如今也不知道如何是好。
徐渊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低声询问旁边的刘灵芝:“这是怎么了?”
刘灵芝面色不善道:“二丫她相公跟村子里的寡妇勾搭上了,寡妇怀了孕还接到了家里,打算纳妾。”
徐渊瞪大眼睛,纳妾在村子里可不多见,以前只听说过有钱人当官的纳妾,什么时候见村里种地的老百姓纳妾?再说这也不是什么好事,说出去让十里八村都笑话。
二丫哭的更凶了。
小刘氏满脸愁容的给小孙子擦了擦嘴,“大明和二明去他家找过一次,这孙家忒不是东西,居然说如果不让纳妾就休妻,气的他俩干脆把二丫和孩子都接了回来。”
刘翠花怒道:“这还得了?反了他们了!咱们二丫给他生儿育女,孝敬公婆,凭什么休妻!”
杨氏咬牙切齿道:“不光如此,去年秋天他还把二丫怀了三个多月的孩子踹掉了,这傻闺女小月子都没做就跟着秋收去了,都没跟家里说一声!”
要不是肚里总疼的厉害,才回娘家偷偷跟小刘氏说了实话,小刘氏赶紧领着她去镇上看郎中。郎中说她伤了身子,以后恐怕再难有孕了,心疼的小刘氏哭了好几场。
“砰!”刘翠花气的一巴掌拍在炕上:“咱们家闺女就让人这么欺负?!”
杨氏拉着她的胳膊道:“消消气,哪能就让他们欺负了,大明和二明给那个狼心狗肺的杀才打了一顿。结果被他家知道二丫不能怀孕了,这不更明目张胆起来。以前只是跟那寡妇有些苟且,现在直接把人接到了家里。他要纳妾咱们确实管不了,如今实在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徐渊听完来龙去脉脸色也沉了下来,这孙家确实有些欺负人,就算二丫以后不能生孩子了,不是已经给他家生了一子一女吗?又不是让他们家绝了后,何必如此咄咄逼人!
刘灵芝起身道:“要不要我过去看看?”
二丫连忙拉住他:“小姑,你别去了,他们家就没有讲理的人,万一打起来再伤着你。”
刘翠花道:“没事,你让他去!你小姑能打!”
徐渊:“打架解决不了问题,如今的问题是二丫以后怎么办?这孙家明显靠不住,如今咱们在这能给她撑腰,等咱们走了让二丫以后怎么生活?”
小刘氏连连点头:“是这么个理,大明说要把孙二宝的腿打断,你说真打断了二丫回去还怎么生活?那个家里还呆的下去啊。”
刘翠花抿着嘴沉默了一会:“实在不行就别跟他过了。”
小刘氏叹气:“二丫不能生了,被休回来名声也不好听,找不到好人家下半辈子怎么办呐?”
倒不是家里容不下女儿,如今大明结了婚有了媳妇,二明眼瞅着也该娶妻了。将来若是两个儿媳跟二丫合不来,闺女在家更难受。
64/116 首页 上一页 62 63 64 65 66 6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