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今天没法和文老先生一起用饭了。”
“这不是您和二少感情好——”车夫突然察觉失言,声音戛然而止。
车夫的话提醒了谢颜,心中有鬼的小谢先生张了张嘴,少见地有些哑口无言。
这位车夫并不是普通杂役,而是温家的心腹,温家人办一些隐秘的事的时候,都由他负责开车。
谢颜知道,自己和温珩这些天的亲密程度,肯定会引起身边人的怀疑。车夫方才的话是不是意有所指?如果是的话,温夫人和温船王有没有察觉出异样?他和温珩的感情,下一步该走向哪里?
至今不知道自己早就在披着透明斗篷谈恋爱的谢颜陷入了沉思。
第144章 回京计划
转眼又是几日, 谢颜每天都正常地奔波在温家、剧院与出版社之间,偶尔会去文老先生府上交流,或者去白府找白落秋聊天, 好像没有察觉到半分针对自己的暗流涌动。
而隐藏在黑暗中的阴谋一直滋生发酵着,终于, 在这一日的清晨彻底爆发。
谢颜刚吃完早饭,正准备出门,就看到齐休疾匆匆而来。
齐休疾的诊所经过了几次扩建,加上巡阅府的支持, 现在已经成了汉口非常有名的医疗机构, 很多洋人有时候也会来找他看病。但齐休疾一直秉持着初心,没有涨价也没有搬迁诊所, 一边继续低价为穷人看病,一边开始缓慢推行药厂的第一批中成药,现在做起事来越来越有模样, 不会再像曾经那样愣头青一般了。
“齐兄?”谢颜和他打了个招呼,“是来问药厂的事的吗?温珩还没出门在里面。”
齐休疾脸上的焦急之色不减,见到谢颜后露出庆幸的表情,“小谢先生, 你还在就好,我是来找你的!”
“找我?”
齐休疾一把将手中的报纸塞进谢颜手里,“你快看看!头版头条。”
谢颜报纸到手,先粗略看了两眼,齐休疾一共给了他五六份报纸,有几张是洋人参股的大报, 还有一些是华夏人办的小报。至于内容, 无非是他之前就预料到的身份问题终于爆发了。
“《新流报》为您独家揭秘现者真实身份——戏子登堂为何般?”
“故作玄虚——现者掉马引众怒”
“今日特报, 汉口剧院老板谢颜不得不说的秘密”
……
谢颜扬了扬手中的报纸,“看来一时半会儿出不了门了,齐兄一起进去坐坐?”
“啊?”齐休疾一脸茫然。
诊所为了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订阅了很多主流报纸和花边小报,没有患者的时候,齐休疾也会看报打发时间。今早的报纸送来后,齐休疾发现事情不对,立马叮嘱助手看好诊所,自己匆匆来到温家提醒。
“这些报纸在汉口的受众不少,这个时间,报童们已经取好了货,那些订报的人家也收到报纸看完了。这么多文章显然是有预谋的!谢颜,他们是冲着你来的,快想想办法吧!”
“说什么呢?”
齐休疾急得眼冒金星,突然听到另一道熟悉的声音,定眼一看,温珩不知什么时候站在了谢颜身后。
“温珩。你来得正好,先看报纸,然后帮忙想想该怎么办。”
温珩将胳膊环过谢颜的肩膀,就着他的手低头看了几眼报纸,嗯了一声。
在齐休疾期待的目光中,温珩开口,“进去坐坐?”
“……”齐休疾彻底无语,他很想自嘲一个很不好听的词——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谢颜笑了,“齐兄就和我们一起进去吧,外面太冷,也不是说话的地方。”
三人一起往大院里走去,齐休疾满肚子疑惑,知道自己从谢颜口中问不是什么,索性快走几步追上了更熟一些的温珩。
“怎么?”
“你不担心吗?”齐休疾压低声音,“这些报纸这么诋毁谢颜,我还以为以你的脾气——还是说你早就知道?”
“我不知道。”温珩摇头,最近两个人都很忙,难得相处的时光里,很少会说手边的麻烦事。
“那你怎么一点都不着急?”
温珩看了眼谢颜几步外的背影,笑了一下,“因为我相信他,你看他的样子就知道,不过是小事一桩罢了。”
“在我心里,谢颜无所不能。”
……
“你们两个走快点,说什么悄悄话呢?”谢颜不知有没有听到温珩和齐休疾的对话,突然停下脚步转头催促。
温珩应声跟了上去,被喂了满嘴狗粮的齐休疾拍了拍脑袋,得了,看来自己也不用担心了,留下看着小谢先生怎么大发神威就行。
……
在会客厅落座后,谢颜先仔细看了一遍齐休疾带来的报纸,报纸上刊登的文章虽然标题不同,但行文结构大同小异,很多细节更是一模一样,估计是出自同一群人之手。
“齐兄,只有这些报纸刊登了我和现者的文章吗?”
“我手边能找到的就这些,可能有我没有订的,或者还没送到的。”
“嗯。”谢颜把报纸放在桌子上,“动静比我预料的小一些,估计还有后手。”
“预料?”齐休疾一怔,“你早就知道有这么一出?”
“你最近一直在诊所看病,消息不够灵通,其实从前阵子开始,汉口坊间就一直在传关于现者的谣言了。”
齐休疾不傻,冷静后很快听出了谢颜的言下之意,“所以现在的情景,在你的预料之内,是你放任为之的?”
“不让他们把手段全使出来,怎么永绝后患呢?”
齐休疾喝了口丫鬟端上来的茶,起身告辞,“知道你心里有数我就放心了,诊所那边还有事,我先走了。”
看到不好的消息后,大清早抛下所有事情亲自为朋友提醒报信,齐休疾虽然成长了不少,可骨子里依旧是那个有些天真和理想主义的青年。
谢颜起身送他,“诊所的事辛苦你了,我前阵子听巡阅说,想以政府的名义招一些留洋医学生,扩充你的诊所,渐渐转型为公立医院,你以后还有的忙。”
齐休疾摇头,“只要华夏百姓能够有钱看病吃药,少一些病痛引起的悲剧,我忙一些又算什么。”
现在中成药的研究有了不小的进展,有一些简单的药丸已经可以临床使用了,诊所的声望越来越高,爷爷也在百姓们的感谢声中认可了他的医术,全力支持他的事业,对齐休疾来说,眼下正是他施展抱负最好的时候。
“我多问一句。”临出门前,齐休疾突然停下脚步,“可以说说你接下来的具体应对方法吗?不然我怕我回去后听到其他消息,又不安心了。”
谢颜笑了,“我打算——等。”
“等?”
“幕后之人撒出了怀疑的种子,谣言遇到合适的土壤飞速生根发芽,但在这个过程中,也会有反对和怀疑的声音出现,限制它的成长。等这两者都发展起来,我再带着园丁们一起除草,才能斩草除根。”
齐休疾最后还是带着一头雾水离开了,不过虽然不懂谢颜的话,可那份安心的感觉已经传递给了他。
想到谢颜在这短短的几个月时间里创造的各种奇迹,齐休疾有理由相信,他会完美度过这次难关。
接下来的一天,谢颜真的做到了等。派人给剧院传信一切照旧,给出版社带话不用着急替他发声,向朋友们解释不必担心,又应付完各种不怀好意的试探后,谢颜取消了所有的出门计划,舒舒服服躺在沙发里看资料。
少年穿着一身便服,半个身子陷入柔软的沙发里,在落地窗边安静地阅读着,嘴角挂着一抹淡淡的微笑。
温珩出门一趟回来后,就看到这幅安静闲逸的景象。
“在看什么?”
“一些看过民智后,想来汉口发展的学者的资料。”
民智发行虽然不久,但借着谢颜的各种造势,已经在华夏学者间有了一定的名声。民智这种将中外尖端研究成果收集刊登,创造学术平台的做法,在这个时代无疑是超前的。不少人在读过民智后,对汉口和民智的出版社产生了好奇,一些牵挂不多有志报国的,更是直接写信过来希望来此发展。
这么顺利地吸引人才,除了民智月刊的功劳,也要归功于湖广巡阅方庆明这些年积攒的美名。
信息发达,生活方便,同志者甚多,政府有所作为,汉口满足了很多华夏学者报国的理想地的条件。
这些学者一部分直接给巡阅府写了信,一部分则把资料寄给了明智的出版社,而寄到出版社的这部分,自然全部交到了谢颜手中。
谢颜将看过的资料整整齐齐放在手边,目前真正行动的学者人数还不算多,很多都是刚留洋归来的年轻学生,但谢颜相信,正在心动观望的人绝不会少,等明智报的作用渐渐凸显,汉口的研究环境更加浓厚,这里迟早会成为一个不断推陈出新的华夏人才聚集地。
向颜林留下的那些资金与设备,也找到了最好的归宿,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谢颜看向窗外,漫长的严冬后,气温虽然依旧寒冷,可一些耐寒的树木,已经冒出了嫩绿的细芽,假以时日,入目便会是一片生机勃勃的翠绿。
谢颜有些发怔,许久没有移动,也没有说话。温珩握住他的手,坐在旁边,等他开口。
“要开春了。”
“嗯,要开春了。”
谢颜看向温珩,“等手头的事情都解决了,路好走一些,我想去一趟京中。”
“我陪你。”
谢颜笑了,“不问我去做什么?”
温珩替他整理了一下遮住眼睛的头发,“如果你想说的话,我一直都在听。”
谢颜低头看向他们握在一起的手,一路向上,胳膊、肩膀、喉结、唇、鼻、眼、眉……
温珩笑着问他,“好看吗?”
“比我差一点吧。”谢颜回握住爱人的手,对方的模样,是他在这个时空中永恒的锚点。
“事情平息后,你陪我去一趟京城,去祭奠谢颜的亲人,然后,我们就回家。”
“到时候,我或许有一些事对你说。”谢颜想了想,“又或许没有。”
温珩的回应是微笑,“好。”
窗外的柳树上,几只麻雀被风声惊起,扑棱棱飞向天空,冒出嫩芽的柳枝在寒风中摇曳,宣告着春的降临。
第145章 发呆的白落秋
关于现者真实身份的种种议论, 成为了汉口城中最热门的话题。上至茶楼酒肆、下至街头巷尾,无论是役夫走卒,还是学生掌柜, 都在围绕着这个话题不停争论。
现者何许人也?如惊雷般突然出现在汉口的神人,先后写出了汉口奇缘、遇龙记等多个流行故事, 办报社、写文章、讲知识无一不精通,虽然从未在大众视野里露面过,但无人可以否认他开阔的眼界与新奇的思想。
而谢颜又是谁呢?名角儿白落秋带到汉口的小徒弟,现者剧院明面上的老板, 温家的“准女婿”。
虽然谢颜也不算普通人, 但拿他和大家心中的现者相比较,无论是年龄还是经历, 大家都觉得谢颜远不如现者。
然而现在,突然有一群人跳出来说,谢颜就是现者。
起初人们当然不信, 现者先生是谢颜?这些报纸越来越能胡写了,骗人也不找个可信度高一点的人选。
大多数人本以为这只是一些报纸为了博人眼球制造的噱头,过几天就会平息,然而各种传言非但没有渐渐销声匿迹, 反而愈演愈烈,每天都有新的证据和信息流露出来,几家报纸甚至开了专栏,详细对比谢颜与现者的关联之处,连谢颜当初在戏班子里的事都被扒了个干干净净。
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八卦狂欢中,处于舆论中心的现者剧院和出版社一言不发, 当事人谢颜更是自那之后从未公开露面过, 这些微妙的态度让原本不信的人们心中犯起了嘀咕。
倘若现者真的就是谢颜, 怎么办?
不知谁提了这么一个问题,很快就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如果现者真的是谢颜……那么一个戏班子出身的小子,怎么可能有这么大本事?”
“我突然觉得,现者写的东西也就那样了。”
“欸,你说,会不会谢颜只是挂名,背后另有其人?”
“可……谢颜也没挂名啊?谁都不知道现者是谁。”
……
“你们在聊现者?有什么好聊的?”
“你就不好奇现者到底是谁吗?如果真的是那个谢颜……”
“那又如何?现者做的事对华夏有益,我就支持现者,与他到底是谁何干?倒是你,如果现者真的是谢颜,人家年纪比你小就有如此成就,你不好好读书,还有心思在这里嚼舌根。”
“你、你……”
……
“老师,您这周给我们推荐的文章,是现者写的?”
“有什么问题吗?”
“可是……我听很多人说,现者只是一个戏班出身的年轻人,不知道有没有上过学。我们为什么要专门读他的文章呢?”
“同学们,老师希望你们记住,做学问要时刻心怀谦卑之心,敏于好学,切忌盲目自大,以出身论高低。”
“如果此时有人站出来说,现者其实不是那位小谢先生,而是一位老学究,你们会不会立即转变态度,将他写的文章奉为圭臬?然而,现者是谁,真的能影响到他已经写出来的文章中的价值吗?”
……
诸如此类的对话在汉口城中不断上演,每个人都因为出身、性格、经历等等因素,对这件事抱着不同的看法。
有人开始怀疑现者的权威,也有人惊叹谢颜的年少有为;有人对现者是谁毫不关心,也有人天天盯着报纸只为获得第一手讯息;有人从自己的心态变化中悟出了道理,也有人还在嫉妒和怀疑中虚度时日。
108/119 首页 上一页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