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民国之文娱大亨(穿越重生)——云依石

时间:2022-04-03 09:22:52  作者:云依石
  “李泉!煮羊汤的香料没有了,你快去买——”谢颜还在想事,几日不见的小文柳突然从不远处的院门跑了出来,口中熟练地支使着李泉。
  看见谢颜与李泉站在一起时,小文柳的话戛然而止,有些不好意思地抿了抿嘴,“阿颜你来啦?快进去烤火吧,师父正等着你呢。”
  “文柳啊,你不能这么差别对待,凭什么阿颜去烤火我要去买香料呢?”李泉苦着脸。
  “说了要叫师姐!”小文柳走过来在李泉脖子上拍了一巴掌,下一秒忍俊不禁,“阿颜可是好不容易见一次的贵客,你拿什么和人家比呀?”
  “……”李泉鼓着脸,假意闹脾气。
  “行了,我和你一起去买香料好吧?这么大的人了真是的。”小文柳无法,只好推了李泉一把,转头看向谢颜,“阿颜你先自己进去吧,我们马上回来。”
  “……”谢颜看着李泉和小文柳二人打打闹闹离去的背影,总觉得什么地方不对劲。
  ——一定是这几天温睿和安语靖给他造成了错觉,他才会随便看见两个人就觉得他们之间有蹊跷。
  谢颜摇了摇头,把这些莫名其妙的想法全部抛到脑后,走进了院子。
  穆绣绣正和几个帮忙的女人一起围在搭在院子里的大灶旁做饭,见谢颜进来,拿起手边的白毛巾擦了擦手,笑着走过来。
  “阿颜来了?今天没见气色终于好了些。”穆绣绣上下打量谢颜,伸手亲近地拍了拍他的肩膀,“李泉给你说了没?你师父他们这两天就要到汉口了,到时候我们的日子可就都好过了。”
  穆绣绣的眼神有些感慨,“当初我们俩的师父去世的时候,我十三岁,阿秋才十一,师父怕他死后我们活不下去,把我送给了一家宽厚的大户人家做丫鬟,阿秋则给了隔壁戏班的名角儿黄少锦做徒弟,后来不到半年,我做工的那户人家举家南下迁往汉口,我和阿秋的联系便断了。”
  “一晃十五六年过去了,真没料到,我们师姐弟居然还有相聚的一天。”
  穆绣绣叹了口气,这才注意到自己的失态,赶紧眨了两下眼睛转移话题,“好了好了,我和你们这些孩子说这个干什么,我这些年在汉口混出了点家底,你师父更是享誉京城的大角儿,咱们的好日子都在后头呢,今天开宴可别说丧气话。”
  “小文柳刚才和李泉一起出去买东西了,你先去屋里和几个师妹坐会儿吧,羊蕊那丫头可是想你的紧。”
  穆绣绣说完这些话又去忙着做饭了,谢颜帮不上什么忙,只好进屋去和几个小姑娘说笑,讲些新奇事逗她们开心,过了一会儿小文柳和李泉也回来了,几个人一起把借来的桌子在院子里摆开,这场小小的宴席便开了起来。
  穆绣绣提前几日便买了一头肥嫩的羊羔宰好,处理干净后冻在厨房里,今天大清早起来,把羊肉剁成小块装进半人高的大锅里,和香料还有萝卜粉条等配菜放在一起,炖了足足半日。
  宴席开始后,穆绣绣刚揭开大锅的锅盖,浓郁的羊肉香气便散满了整座院子,寒冬腊月里瞬间馋的人忍不住咽口水。
  穆绣绣端来几十个大碗放在锅边,给所有人一人一碗满满的羊肉汤,撒上一大把蒜苗,配着提前蒸好的白面馍馍吃,不够再来锅里取。
  谢颜两世为人,吃过的山珍海味数不胜数,却对这样的大锅饭情有独钟,在不断冒着滚滚热气的大锅旁一口气吃了两碗羊肉汤,差点吃撑自己,才恋恋不舍地放下饭碗。
  果然吃饭吃的就是一种氛围。
  谢颜起身把碗收到洗碗池里,和穆绣绣打了个招呼,打算出院门转转消个食,不料刚出院门,居然看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身影。
  “安小姐?你怎么在这里?”谢颜看着环顾四周像是在找路的安语靖,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小谢先生,我可算找着你了。”安语靖拍了拍胸口,庆幸地叹了口气,“这边的路弯弯绕绕的,我生怕自己走错路找错地方了。”
  “你找我有什么事吗?”谢颜更疑惑了,他昨天才和安语靖谈完剧本,对方没必要今天再专程来找他啊。
  “汽车就在外面,你快和我走吧,我们路上边走边说。”安语靖摇摇头,看上去有些紧张,“是方巡阅要见你。”
  “方巡阅?”谢颜一愣,“湖广巡阅方庆明?”
  “是他。”安语靖点头,“今天文老先生带着我和方巡阅见面,不知怎么就说到了汉口奇缘身上,文老先生向方巡阅举荐了你,方巡阅特别感兴趣,请我找到你后一起过去聊一聊。”
 
 
第51章 消失的名单
  与温家大院位于汉口码头附近不同, 湖广巡阅的巡阅府建在郊区的军营附近,是一座旧式的中式大宅院,据说是拿晚清时期一位富商的府邸改的, 雕梁画壁,十分气派。
  安语靖方才在柳条巷说的着急, 谢颜不敢多耽搁,回去和穆绣绣打了声招呼,便与安语靖一起坐上了巡阅府的汽车。
  对于这个世界的湖广巡阅方庆明,谢颜并不熟悉, 但只要稍微想想他在如今个位置上做过的事, 就会明白,此人是怎样不世出的政治军事人才。
  在他的带领下, 武汉三镇不但免于战火的毁坏,还在短短几年内发展的更好,无论是民生还是经济都处于如今的华夏的前列。
  这样危险又强大的一方豪杰, 上辈子绝不会出现在谢颜的交际名单上,因为他一向不喜欢不确定的变故。
  但一朝穿越成如今的身份,在这个时代举目无亲,身世成谜, 地位地下,谢颜只能别无选择地在对方发话后主动上前。
  安语靖坐在谢颜旁边,也有些紧张,她虽然见多识广,但今天也是第一次见方庆明这样总领数省实权在握的一方巡阅。
  她今天本来在同学家讨论学校的事,无意中透露了自己就是在报纸上写文章的“立青”, 在一旁听小辈们说话的文老先生闻言想到什么, 当即与她聊了一些关于跑马场的事, 又要请她一起去见方巡阅。
  安语靖虽不明所以,但也可以大致猜到文老先生此举与她发表在报纸上的那篇跑马场相关的文章有关,她一直对跑马场的事忧心不已,眼前有机会面见汉口的实权统治者自然不会推脱,当即与文老先生去了巡阅府。
  文老先生今天本就与方巡阅约好了见面,方巡阅对他的到来并不意外,却没料到对方会带着一个年轻女学生。
  听闻安语靖就是那位立青后,方巡阅的眼中露出几分惊讶,很快便消失无踪。
  “安小姐,我之前在报纸上读过你的文章,本来还想让人去查一查你的身份,但是最近事情太多耽搁了,没想到你居然是一位巾帼英雄。”
  湖广巡阅方庆明今年四十多岁,年轻时曾经留洋海外,穿着剪裁贴身的白色西服,脸颊瘦长,笑容儒雅,如果把他放在外面不做说明的话,绝对不会有人想到这样一位西式绅士,会是以手腕强硬,多智近妖著称的湖广实权者。
  安语靖不敢在方庆明面前拿大,赶紧推辞了几句,方庆明却摆了摆手。
  “我方庆明治理地方这么多年,用人只信奉一个道理——不拘一格降人才,无论出身背景,无论男女老少,只要心思正有能力我就会把他用在合适的地方,安小姐今天愿意跟着文老先生过来,想来心中已经有了报国的想法,既然如此,那么就不必说这些浪费时间的谦辞,直接把你的想法和疑惑说出来吧。”
  安语靖见方庆明这么说,明白了这位湖广巡阅的脾气,当即放下所有虚礼,讲了自己对跑马场的看法和已经做了的努力,又问方庆明手下不是没有经济方面的人才,不可能没有看出跑马场的隐患,为什么没有采取动作。
  “安小姐说自己办了西洋剧社,正在准备排剧?”方庆明却对另一个信息更感兴趣,“可以给我详细说说你们的进展吗?”
  安语靖闻言,只好把关于谢颜和《汉口奇缘》的事大致说了一遍。
  “《汉口奇缘》这本书已经在汉口百姓间有了不小的名声,过几日小说版登报连载后,它的名声一定会更上一层楼,而谢颜先生又非常擅长剧本改编,我相信到时候这部剧上演后,一定可以吸引很多人前来观看,在汉口引发轰动!”
  “我知道,我也听说过这个故事。”方庆明笑眯眯地摸了摸下巴。
  “您知道?”这回轮到安语靖惊讶了,汉口奇缘目前只有评书版,主要还在市井民众间流传,如果说文老先生知道它是因为有个爱听书的学生的话,日理万机的方巡阅又是在哪里知道的?
  “我前两天和洋人谈事情,听了一些这本书里的新奇话。”
  “是什么?”
  “我想想啊……”方巡阅摸着下巴停顿半秒,放弃模仿,“大概就是,传闻中用汉语模仿洋人的说话方式的新奇话,我亲爱的老伙计什么的。”
  “……”
  安语靖坐在车上,想起当时的情景,差点没忍住又笑出来,她转头看了看坐在旁边的谢颜,心里有些感慨——谢颜的脑子到底是怎么想的,居然能想出这么好玩的东西。
  据说那些洋人听到这些话后,有的气的吹胡子瞪眼要抗议,有的很好奇主动去了解这是怎么创造出来的,有的脾气好又爱玩的,甚至自己主动模仿起这种说话腔调,一口一个我亲爱的,先把他们的华夏人朋友给烦死了。
  一句话总结,汉口奇缘从各种方面来说,都是一本神奇的书。
  谢颜察觉到安语靖的目光,冲她投去一个疑惑的眼神,安语靖回神摇头示意没事,汽车上还有巡阅府的司机在,两人都默契地没有多说什么。
  汽车花了十几分钟时间,一路驶到巡阅府门前停下,谢颜下车后仰头看了看眼前卫兵把守的气派的三扇大门,有些震撼。
  如果说温家的西洋式大楼是古典与现代的结合的话,那么眼前的大宅就代表着华夏千年文明的底蕴。
  方庆明今年四十多岁,夫人早逝后一直没有续弦,府上只有一位留洋前家里做主纳的妾室打理内务,一子一女全都在出国留学,因而这座偌大的宅院显得十分空旷。
  谢颜与安语靖在巡阅府下人的带领下,很快便到了方庆明和文老先生所在的书房。
  他们走近的时候,文老先生与方巡阅正忘我地谈论着什么,谢颜隐约听到了“向颜林”,“名单”,“清廷”的字样,不等他仔细辨别,屋内两人便察觉了他们的存在,齐齐停口。
  “方巡阅,文老先生,你们好。”谢颜见状主动上前拱手,“我是谢颜。”
  “谢小友好,几日不见,今天突然让安小姐请你过来,没有耽搁你什么事吧?”文老先生笑呵呵的。
  “没有,我这几天除了教书和写小说外就没别的事了。”谢颜也笑着回答,文老先生在这种场合下对他如此亲切,也是在暗示他不用紧张,没有什么大事。
  果然,方巡阅在看到谢颜后并未摆什么架子,而是非常平和地与他聊了聊汉口奇缘的事,又对他答应文老先生的宣传新式学校的故事表示了期待。
  通篇对话不仅没让人感到丝毫不适,还牢牢掌握着对话的主导权,如果对象是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的话,恐怕连对方主导的意图都发现不了,谢颜一边搭话一边在心里感叹,如此缜密的心思与气场,不愧是这个时代的湖广巡阅。
  在这个动荡不安能人辈出的时代,他必须要更加小心谨慎,才能立脚于不败之地。
  “对了,谢颜,你说你不是汉口本地人,那你是什么地方的人?”谢颜对方庆明给出高度评价的同时,方庆明自然也察觉了眼前这位少年人超出于年龄的成熟智慧,想到文老先生方才的评价和建议,他心中突然浮起了招才的想法。
  “我是从京城来的。”谢颜想了想,没有提起自己失忆的事,“说起来我的来历还与您有几分关系。”
  “哦?和我有关?”
  “我的师父是德春班班主白落秋,我之前随师父南下来汉口给巡阅祝寿,不料走到半路戏班被贼人劫了,只有我和一个小伙计趁乱躲上江边的船逃过一劫,一路来到了汉口。”
  “你是德春班的人?”方庆明有些惊讶。
  “是。”
  “你是什么时候进的戏班?”
  “一年前。”谢颜不明所以,选择实话实说。
  “你姓谢。”方庆明眯起眼睛,在黄花梨木的书桌上敲了敲手指,“谢……”
  “巡阅?”文老先生见方庆明如此,似乎也突然反应过来什么。
  “文老,您觉得像不像?”方庆明意味不明地问。
  文老先生闻言看向满眼疑惑的谢颜,顿了顿后道,“我从第一眼见他就觉得像了,但是不是——”
  “到时候问问白落秋吧。”方庆明出声阻止了文老先生的后文。
  他看向谢颜,似乎想从对方的神情中找到什么,但发觉事情不对劲的谢颜已经收敛了所有表情,所以两人目光对视,最终什么都没从对方的脸上读到。
  “方巡阅,您可以告诉我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吗?”谢颜决定主动出击。
  然而方庆明只是摇了摇头,“我不知道要怎么与你说,毕竟现在一切都是我的推测,这些事还是等你师父来了再说吧,我派去接他们的人已经和戏班汇合了,最迟明天中午就到。”
  方庆明又看了眼谢颜,这次眼中带上了几分难以察觉的欣慰,“白落秋没道理做没用的事,他和向颜林的关系比旁人想象中的要好的多,这点我是知道的,那件事终于有机会解决了啊。”
  谢颜听到方庆明说出这个陌生的人名——向颜林,心脏突然没来由地狠狠抽动了一下,就仿佛已经离开的原主仍本能地想要提醒他什么。
  方才他们来到书房时,方巡阅和文老先生的对话里似乎也提到了向颜林这个名字?除此之外还依稀有“清廷”,“名单”的字样……谢颜想起自己身上带着的那个奇怪的木盒和里面的,数字,不动声色地紧了紧眼神,心中涌起一股不妙的感觉。
 
 
第52章 错的时代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