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不渡(穿越重生)——狐狸不归

时间:2022-04-10 07:14:18  作者:狐狸不归
  谢长明并不觉得修魔有什么不好。若是有大能者由道入魔,要以万万人为祭,用他们的血打开通往魔界的路,才算是真的入了魔。但若是谢长明以现下的修为入魔,远不必如此麻烦,只需诚心立誓,取掌心、无名指以及心头血,随便找个地方布下法阵,便可进入魔界了。
  但众所周知,魔界有天无道,谢长明要找天道的麻烦,总是修道要方便些的。
  即便同是修道的道友,也是大有不同的。普通人以国为界,修道者则是以洲而分。
  一群人在一起论道,总是东洲出身的那个最体面。
  譬如云洲,地处偏僻,没几个仙邸福地,灵气也稀薄,求仙问道的修真人士自然也少得多。
  但也不是没有。
  谢长明第一世的仇家便是云洲第一大派——万法门。
  万法门地处云洲与夷洲交界处,宗门建于仙火山,周围山雾重重,遍布法阵,外人难以入内。
  万法门开山不过三百余年,没找到福地,勉强建在一条灵气并不充沛的灵山山脉上,照理说难以成为大门大派,实际上却非常富裕,门中弟子的丹药法器源源不断。
  这富裕靠的是两门生意。
  可见这两门生意的不同寻常。
  一是人丹。顾名思义,就是以人流动的鲜血以及心、肝、脾脏、眼球、大脑,辅以珍稀药材,再以人骨为柴,炼制成指头大的丹药。这样的丹药,一般修道者是不吃的,怕遭了业障,过不了天道的叩问,修为无进,反而要遭天谴。
  二是鼎炉。
  万法门在云洲偏远的地方以修仙为名,招揽了许多穷苦人家的孩子。待那些孩子到了仙火山,按照资质分成两拨。一拨用以断绝筋脉为代价的丹药强行提高他们的修为,直到将这些“人丹”材料灌到炼气圆满的境界,便可开炉炼丹。另一拨则养在后山,教习双修的法术,待他们长大成人再卖出去。
  谢长明的第一世便是在万法门修行的。
  然后结下了不死不休的死仇。谢长明重生的第二世,才模糊地意识到自己离开了深渊,便立刻入了魔界决意报仇。
  现在是谢长明的第三世了,什么仇什么怨,也在第二世报完了。
  但从云洲去往夷洲,必然要经过仙火山的万法门。
  谢长明思忖了片刻,从云层间隙里降落,去附近的集镇买了头老驴。
  他想:耽误两天的工夫,以小秃毛的速度,应当扑棱不了多远。
  大周庆元十五年,谢长明醒后的第三年。
  六月已是入夏,东洲少海城却四季如春,街道旁开满了桃花,四处扬着柳絮,街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
  谢长明住在少海城里的人来客栈,开客栈的是凡人,收的却是灵石。
  这时候住店的大多是修仙的散修,为了参加麓林书院的入院考试而来。
  谢长明也是为此而来。他找了三年鸟,几乎将整个夷洲与东洲翻遍了,也没找到谢小七的踪迹。思前想后,这样下去不行,要换个法子,便想到了麓林书院。
  据说麓林书院的典籍中记载了天下所有的先天灵兽,想必能找到谢小七是个什么品种的鸟。
  谢长明也试过找擅长卜卦的老道士占卜小秃毛在的地方,可惜对于占卜而言,谢长明手绘的画像不能算是依据,只能用生辰八字或是名字。生辰八字,谢长明自然不知道谢小七是什么时候破壳的。名字本来是知道的,但小秃毛这一世没被谢长明捡到,谢小七这个名字也就没用了。
  那老道士叹了半天气,看在谢长明又添了一口袋灵石的分上,终于又多说了个法子。先天灵兽一般生育艰难,种群数目不多。再不济,知道谢小七是个什么鸟,用这个卜一卜,兴许能找到。
  但天下灵兽何其多,谢小七又是格外废物的那种,想必不是什么有名的灵兽,谢长明翻了好多藏书阁,也没找到记载。别无他法,只能将主意打到天下闻名的麓林书院上头。
  考试前一天,众多考生聚在客栈大厅谈天,无人努力复习。大约是修道想要出成绩都是以年月计,临时抱佛脚没什么用处,大家都很轻松。
  谢长明坐在窗边,是个能看到外面、也能听到屋内议论的好位置。
  早晨才聚在一起喝茶,大家彼此还不熟悉,却还装模作样,讨论了一番道法修行上的问题。到了中午,已是喝过酒吃过肉的兄弟,纷纷说起了真心话。
  有人道:“我来麓林书院,也不是为了求道,而是想要结交那些宗派弟子。”
  这话一出,周围瞬间寂静。
  片刻后,有人附和:“陈兄说的是,当散修,不是什么好出路,还是要入了大派才好!”
  这话可谓是广大散修的心声。
  “那是自然,我们是修仙,也没真修成了仙,不还是人。”
  “即便是辟谷,不食人间烟火,不也是要以灵气为食!没有灵石怎么行。”
  谢长明抿了口茶,瞥了眼周围慷慨激昂的人群。
  大家都是修道人士,讲究的是清静无为,不与世争。但,这道并没有把人修得灭情绝欲,人的本性,还是喜欢背靠大树好乘凉。
  当然,谢长明不在此列。他曾是一个杀了四十多个大乘期修士的魔头,即便从头再来,即便改行修仙,也不至于沦落到要抱大腿的地步。
  于是,他对接下来这群散修交换此次有哪些名门子弟要来此考试、谁的脾气好、谁的大腿比较好抱的诸多信息不再感兴趣。
  谢长明偏头看向窗外,天色忽然一暗,像是有云遮住了太阳。
  他抬眼一看,却发现是云霞载着一条巨大的仙船,驶在少海城上空,遮天蔽日,正缓缓地降落。
  麓林书院前方的台阶光芒乍绽,升起一块碧色玉台,那仙船便停在了玉台上。
  少海城百年难鸣一次的大钟忽然被人敲响,震耳欲聋。
  一道苍老的声音长声道:“恭迎长明鸟。”
  船尾先下来了数十人,待到钟声平息,最后一人才从船头走出。
  裹挟着船的云霞渐渐散开,又随着那人的脚步重新聚拢,一步一生花。
  谢长明忽然想起他们方才说的话。
  “其中最尊贵的,当属神鸟长明鸟了。”
  “据说是上古时期为天神提灯之鸟,能上通天意,血脉尊贵,举世不过两只。”
  “若是能……若是能同这位神鸟交上朋友……”
  谢长明看了身旁的一众宿友,觉得他们的愿望大抵是要破灭了。
  那位风华绝代的长明鸟身边连托着船的云霞都如此狗腿,可见他从小到大是如何被千娇万宠着的,轻易不能被讨好。
  终于,云霞散去,那位长明鸟站在玉台上,往麓林书院走去。
  谢长明目力极好,远远看过去,瞧不清那人的面容,只看到他穿了一身碧色长袍,拢着乌黑长发,气质疏冷,看上去十分清静矜贵,高不可攀。
  作者有话要说:
  长明鸟:谢邀,顶级白富美来了。
 
 
第4章 盛流玉
  仙船、钟鸣、化成人形的神鸟踏云霞而来,让客栈里这群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散修很是震惊。
  震惊过后,有人问:“不是明天才考试开山门?那长明鸟今日便可进去了吗?听闻麓林书院最是公正,无论是多大的门派,想要将子弟送进去都是要考试的。”
  麓林书院是在百余年前才兴建的。
  凡人修道,是为了成仙,但千余年来,无论是在哪一洲,无论是修什么道,连渡劫期都难有突破,竟无人能成仙。
  长明鸟上请天意,代传神谕——礼乐崩坏,人心不古,修道之人已失道心,心中无道,不能身负天下,自然不可成仙。
  若要成仙,便先要匡扶正义,修道心,存善意,由因至果。修仙之人自小便要修功法,炼体魄,因灵石法器有限,多有争夺之举,大多独善其身。长明鸟与十数个大派掌门商议过后,决意建立书院,使修仙之人可安心读书,修道心,能胸怀天下,由此缓慢地改善天下风气。
  在十余所书院里,最大的一所便是麓林书院了。
  麓林书院虽是几个大宗门出资修建,但为的是天下修道者。所以无论是散修还是宗派的子弟,只要到了十五岁,皆可参加入学考试,只要考过了,便是麓林书院的学子。待离开书院,所思所行,应以天下为己任,不可违背道心。
  所以,书院的考试向来很公正,对待学生一视同仁。但,长明鸟显然与众不同,不用入学考试。
  兴建书院,说到底也是由于神谕,为了成仙的愿景,而长明鸟几乎可以算作天神在世间的化身,书院反而要借长明鸟的存在,希望天道能看到世间的改变。
  众人讨论不出个所以然来,又想起来明日就要考试,能不能进麓林书院还是两说,顿时有些颓丧,气氛不如方才热烈。
  谢长明饮尽盏中的茶,朝在一旁听散修说话的老板丢了块灵石,上楼回了自己的房间。
  到了考试当天,昨日还空荡荡的麓林书院上空忽然出现了几十栋房子,浮在白云上,绵延十几里,是这次考试的考场。
  考试分三场,一是道,为道心;二是法,是自身资质与功法;三是行,是自修道以来的言行。
  上午考的是“道”,这是场笔试。试卷上写了几个问题,要考生凭本心一一论述。
  下午便是面试了。
  谢长明领着檀木做的牌子,上面写了个号,是一百一十三,按顺序排依次推门进去。
  不消半个时辰,前面的人已经走空了,谢长明推开门,屋里是空的,什么也没有。
  他怔了怔,低下头,脚后跟磕了一下,这才启动了传送法阵,去了另一间屋子。
  屋子里有两张桌子,一前一后地摆着,前面那张红木长桌上摆了一个水镜,一方墨砚,笔架上挂了几只笔,还有一沓金粉宣纸。
  后面摆了个小方桌,一旁歪了个人。那人脸色苍白,眯着眼,似乎睁不开,没什么精神,看起来病怏怏的,对什么都没兴致,连谢长明推门而入也没抬头
  测试资质的两位学官坐在方桌后,先是问了谢长明的姓名与号码,确定无误后客气道:“道友,请先照示妄镜。”
  一般的门派测试弟子的资质,都是修为高深的修士亲自摸骨。但麓林书院不同,因为有钱,非常有钱,所以奢侈地炼了个测试灵根的镜子。
  谢长明没想在这上头作弊,对着镜子一照,赫然出现了金木水火土五色灵根。
  坐在镜子后面的红衣学官一愣,大概是没料到参加麓林书院考试的修士里还能有五灵根的。
  若是想要修仙,每一阶段都要以灵气贯通灵根,才能达到圆满。而随着灵根的数量增多,所需灵力以十倍百倍增长。所以单灵根最佳,双灵根也可,三四灵根已是极勉强,很难修到金丹,而五灵根简直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因为要达到炼气期大圆满的灵力,就比单灵根达到金丹的灵力要多了。
  红衣学官将“五”字刻在了木牌背面。
  接下来,便是要测试根骨了。
  蓝衣学官道:“请道友以最大的那支笔写字,若能墨透纸背,便换小一些的。”
  谢长明调匀了墨水,将笔从第一支写到了倒数第二支,才放下了笔。
  不是他不能用最后那支笔,而是不想用了。
  两位学官对视一眼,蓝衣的那位在木牌背面的另半边刻上“中甲”二字。
  与谢长明的灵根相比,根骨几乎是另一个极端。
  蓝衣学官刻完字问道:“道友,可否问你现在是何修为?”
  谢长明答:“筑基大圆满。”
  一阵沉默过后,红衣学官不由苦笑:“道友,你可真是为难我们,是让你过还是不过?”
  谢长明一怔,没料到麓林书院对灵根要求如此严格。照理说,他虽是五灵根,根骨却好,明面上又修炼到了筑基期,可见五灵根的影响也不是很大,应当能通过资质的测试。
  不过也不要紧。
  谢长明半垂着眼,看不出什么失落的神色。来这里之前,他不知道如何测试,现在知道是用示妄镜,可以想想作弊的法子,待明日换个身份再来。就是麻烦了些,毕竟还要在麓林书院待上一段时间。
  陷入僵局时,那位坐在后头,病怏怏的道士忽然抬头问:“你来麓林书院想做什么?”
  红衣学官吃了一惊:“许先生!”
  那位许先生站起身,重复了一遍问题,又添了一句:“你要叩本心而答。”
  他的声音不大,却仿若振聋发聩,惊得人心神发颤,不敢说谎,也不能说谎。
  两位学官不敢再言。
  但这惊不到谢长明。他大约能猜到这位许先生是洞虚期圆满的修为,若是大乘期圆满的修为,大约能叩问出谢长明半句真心话。
  谢长明也站起身,手腕上戴着的木珠串在方桌上磕了一下,发出沉闷的声响。他抬头朝许先生望去:“问天道。”
  他来此是为了找鸟,但这话也不能算是假的,天道是顺便一探的。除了长明鸟,麓林书院应当是离天道最近的地方。
  许先生深深地看了谢长明一眼,似乎想要探究什么,忽然卸了力道,又恢复成原来病怏怏的模样,对红衣学官道:“把他记到我的名下吧。”
  红衣学官不敢不从,将谢长明的名字写在了名簿上。
  许先生朝方桌上扔了张玉牌,上面写了个“许”字。
  于是,谢长明不用继续考试,当即被麓林书院提前录取。
  三天后,麓林书院山门大开,迎接此届通过考试的学生。
  麓林书院绵延上千里,几乎占了少海城一半的地方,四周环山,山雾弥漫,上山路途崎岖。
  大约到了中午,一众新生终于到了主峰,有学官在山顶等着,学生出示玉牌,便可借由传送阵,去往各自老师所在的山峰。
  谢长明记在那位许先生的名下,便去了西南方向的碧秀峰。
  一位小道士在传送阵那里等着,见有人出来,便笑着道:“请随我来。”
  谢长明跟着那小道士,穿过竹林,走到一片开阔的空地,学生们连张椅子都没有,那位许先生名下的学生全都席地而坐。
  谢长明入乡随俗,也捡了个地方,坐在靠后的位置。
  而那位许先生则眯着眼坐在前头的靠椅上,旁边还有一张椅子,也不知是为谁准备的。
  新生们踌躇了片刻,见许先生没有要管束他们的意思,终于克制不住,纷纷议论起来。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