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重生之嫡妻为男(穿越重生)——魏先森

时间:2022-04-10 08:26:18  作者:魏先森
  可惜太后要的,不是周详。
 
 
第160章 登船
  “那当年太后为什么没有选李赞跟赵山河为三皇子的伴读?”顾銛忽然想到另一种可能。
  安韶华看了顾銛一眼, 顾銛解释道:“你看啊,太后他们明显是想安排李赞做三皇子伴读的。李赞是文,正好赵山河是武。多好?蔡大人直到如今也才是个侍郎, 怎比得上……”
  “李至廉又是本家,还是尚书,权柄在握,对三皇子忠心不二。比蔡仲康好,是吧。”安韶华挑眉说,“太后未必没有这样想过,可皇上会这样安排吗?”
  顾銛闻言反倒呆住了, 半晌才说:“皇上是真心看重二皇子的。”
  别的皇子都是两个伴读,一文一武。太后想用李赞,皇上就换下了赵山河。可见皇上心里一直有杆秤,绝不会多一分。
  唯独二皇子四个伴读, 各个家世显赫。
  正说着,有人敲门。
  立秋来回话, 说刘伯正在独自喝闷酒,已经是酩酊大醉。还对月跪着哭, 一会儿将军一会儿公子地说胡话,说什么“老奴愧对将军。九泉之下也无颜面对刘家列祖列宗。”
  “不必跟着刘伯。你且先去吧。明日一早我们要去船上查验,暗卫最好有两个能写会画的跟着。”
  打发了立秋,顾銛才想起刚才想问的话。
  “我见你跟刘伯很是相熟,为何……”
  “你问我为何不答应刘伯的请求,为何要让立秋去探查刘伯行事?”
  顾銛的确觉得说不通。照理说刘将军是二皇子的舅舅,跟安韶华他们是一伙儿的, 怎么安韶华看起来还在防着刘伯?就算多年前刘家行事偏差,如今刘家只剩刘将军一人, 自然是能帮就帮,母家强了二皇子将来才多一分保障。
  “这事儿。”安韶华记得清楚,上辈子刘将军至死都是一个人,未曾娶妻,却有过几个妾。也生了几个孩子,只是庶子都未能继承家业。二皇子后来失势,跟母家已经朝中无人也是分不开的。
  “如今朝中局势动荡,此时请旨赐婚,是要让皇上记得还有这么个人。”刘家远离权力中心多年,想要挽回圣心需要一个机会。郑家刚被斥责,此消彼长,李家刚刚得意半年,这回李至廉又被下了昭狱,大约是不中用了。这个时候请旨赐婚,也许赐婚在其次,请旨才是目的。
  见顾銛微微点头,安韶华接着说:“再说,皇上很少给臣子下圣旨赐婚。一般都是宗室。就像安国公,圣眷优渥,位高权重,圣旨赐婚,赐的是成安公主。”
  “这……”顾銛想举几个例子,挨个想过去才发现,据他所知皇上亲自赐婚的都是宗室。像他跟安韶华这样的臣子间联姻,都是李妃娘娘赐婚。甚至这么多年下来,皇后赐婚的竟然只有两桩,还都是郑家的女儿。
  “最重要的是此事不知道刘将军的意思。”
  “刘将军什么意思?”
  “当年,刘家的事,刘将军当初年龄虽小未受波及,却也未必真的清白。这么多年皇上把他放在绥州不闻不问,一来是为了二皇子。二来,大约是看他也算乖觉。”
  “怎么叫为了二皇子?”顾銛不解。
  “二皇子好歹是元嫡长子,如果没有母家……”安韶华话没说话,顾銛就明白了。他便没再多言。
  “可如今刘将军也有动作了。”顾銛微微叹息。从前顾銛总以为军人保家卫国,从不参与那些文臣之间的争权夺势。没想到身在局中,谁都不能免俗。
  “未必。说不定真的是刘伯害怕刘家无后,将来死后无颜面对刘老将军,所以自作主张呢。”
  “那要真是如此……”
  “真是如此,更不能贸然出手。刘将军如今上无高堂,婚事全凭自己做主。若是有心仪的,早就成亲了。这么多年不肯娶妻,想必是有缘故。”
  安韶华点到即止,顾銛略想了一下也就明白了。
  圣旨赐婚说起来是无上荣宠,但是如果刘将军自己不愿意成亲,强扭的瓜又怎么会甜呢?此事轻了是增加一对怨偶,重了……这世间不幸福的夫妻不得善终的有多少,他们最后的归宿是怎样,只怕刑部厚厚的案宗最能说明。
  两人旅途劳顿,虽说中午歇了一会儿,晚间也困得早。左右无事,便早早歇着了。
  次日一早,做好安排便要去登船。
  船停在距绥州二十里处,临时搭了一个渡口。
  众人登船之后,直奔安韶华发现暗格的地方去了。船上只留了几个人,没了平日里的人来人往,整个船看起来阴森可怖。也许是木料的缘故,无人的舱室时不时会吧啵地响上一声,更显得船上安静得让人不舒服。
  到了底仓,虽说船上的活物早已经卸下去,并且开了舷窗通风,可这腥臊恶臭的味道还是没有消散。
  顾銛刚过来就干呕不止。安韶华让他拿着小宫女给的香包放在鼻子下面,站远些。
  到羊圈的位置,顾銛看到一个十分逼仄的暗舱,高大约一米二三,只能弯腰屈腿走。顾銛撩起下摆就要进去,却被安韶华拦了一下。“先由暗卫察看,他们有记录这些的方法。我们去了难免留下痕迹。”顾銛风寒未愈,安韶华不愿他接触这些。
  案发现场先由勘验人员取证,这点常识顾銛还是知道的。那么矮的暗舱,人在里面根本不起来,如果真的在这里关了十几个人,真是太残忍太把人不当人了。顾銛脸色忽然就变了。是谁有本事在船上事先修这么一个暗舱的?什么时间做的?船工们真的没有发现么?如此想来疑点颇多。
  顾銛想了想,还是把疑惑都跟安韶华说了。
  “不知道是谁做的,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做的。”安韶华小声说:“的确有船工发现这个暗舱的,但是整个底舱都是太后娘娘给公主的赏赐,所以船工就算发现船舱的格局被改了也不敢说话。”
  是了,底舱的活物沾了“太后赏赐”四个字,哪有人敢多言。动手的是个聪明人,在众人眼皮子底下钻了大空子。堂而皇之地在船上做了个暗舱,藏了好些个人,周围都是叽叽咕咕嘎嘎咩咩的声音,就算有人哭有人闹,偶尔泄露出那么一丝丝声音,大概也被掩盖了。
  更别提这么多人的吃喝拉撒,混在这些赏赐里,都跟着办了。
  顾銛感觉一阵心寒。他无法想象,自己在船上布防、练兵、因为三皇子几句话生气的时候,底舱这个不见天日的暗舱里,藏着十几个人活生生的人。
  “呕……”顾銛终于还是吐了,趴在舷窗吐得一塌糊涂。安韶华伺候他漱口,小声关心着。
  立秋这次带着寒露进去,足足呆了一个多时辰才出来。出来之后二人面色皆十分凝重。“还请安大人过目之后,查漏补缺,我会尽快将这些送给主子。”
  “流光,你可否带着立秋去看看秋分落水的地方?”
  顾銛正想说他也要进暗舱查探,但看安韶华的表情还是决定现听他的,于是转身带着两个暗卫上甲板去了。
  安韶华带着铁六铁七钻进暗舱。此处矮,但最折磨人的却不是矮,而是无光照,不通风,地上污秽不堪,空气里的味道让人难以呼吸。安韶华仔细查验了地上的秽物,是人的。
  “安大人,船行八日,这些”铁六指了指地上的秽物,“这些可不止是一两个人的,怎么也得是七八个人。”
  “如果有人中途被扔下去呢?”
  “这个不好说。”铁六回答“一切都只能猜测。”
  安韶华只觉得心里堵得难受,那一沓卖身契,是一个个鲜活的人,如今只剩下这一舱的污秽,跟河里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漂起来的尸首。“此案不破枉为人!”安韶华紧咬牙关,恨恨地说。
  才在里面呆了一刻钟,安韶华出来的时候就有些头晕眼花,趴在舷窗也是一阵吐。
  吐完整个人头晕脑胀,鼻子里嘴里都难受的紧。漱口过后,恰上头有人喊。安韶华反身过来向上看,原来秋分落水的地方正对着底舱的舷窗。立秋腰上系了一根绳子,从船舷吊着下来。
  等她到了舷窗附近,安韶华才看出她腰上的是一根钢索。
  “飞虎爪?”
  “是。”
  “所有的暗卫都有?”
  “是。”
  “……”安韶华张了张嘴,斟酌了几次用词才说:“秋□□上的伤,在什么位置?是何所伤?”
  立秋吊在外面,跟安韶华隔着舷窗说话。“腰侧有一处刀伤。”其实对于秋分这个伤,立秋始终有些疑惑的。做暗卫本来就是刀尖上抢日子,练的功夫只有两种,暗器跟近身。秋分在暗卫里功夫算不上一等一,但真要是过起招来顾将军都不是秋分的对手。
  所以立秋始终觉得安韶华跟顾銛也有可疑,毕竟秋分是在船上受了伤,还被扔下水,如今生死未卜。立秋觉得秋分很可能是一时不察着了道,试问谁能让秋分一时不防呢?
  安韶华闻言,点了点头,不语。
  过了一会儿,立秋又加了一句:“秋□□上只有一处伤,在腰侧。”立秋说话时思思盯着安韶华,看他的表情。
  安韶华透过舷窗看向立秋。立秋一只手攥着钢索,一只手推着船,整个人大开空门。
  也许他们都想错了。安韶华想,秋分也许不是在甲板上被袭击,而是发现了什么,就像此时的立秋一样吊了钢索下来,哪知冷不防有人在舷窗捅了他一刀。他刺了对方一刀,却无法从舷窗入舱,只好飞身上去想要上甲板,却有人斩断了老虎爪——或者是别的什么法子,总之他只能把刀插在船舷外,以期不要落入水中。
  然后刀断了。
  --------------------
  作者有话要说:
  手机码字。累到手抽筋。
  昨天睡太晚,今天困成狗。欢迎捉虫。
  明天尽量更。
 
 
第161章 洗尘
  关于秋分受伤经过的推测, 安韶华刚一回到将军府之后跟顾銛说了。
  顾銛原本就对秋分受伤一事耿耿于怀。秋分的功夫顾銛虽然没有试探过,但是几次接触下来,顾銛以为秋分的功夫跟自己不相上下。战场上遇上, 自己必胜。但若是狭路相逢短兵相接,他也没有十分的把握能在秋分手底下活下来。
  而当时船上的人,顾銛以为自己的功夫当属第一。那么当时究竟是什么人,用了什么法子才能伤到秋分?顾銛设想过很多可能,却总有不合理之处。
  听了安韶华的推测之后,顾銛却觉得安韶华想得很有道理,但若是如此, 只怕当时秋分遇上的应该是两拨人。船舷上割断绳索的一拨人,和当时正在底舱舷窗突然出手的一拨人。
  “怎知是一拨人而不是一个人?”
  顾銛像看傻子一样看向安韶华:“秋分的功夫犹在我之上,如果在舷窗攻击他的人少,他会收了老虎爪攻进舷窗去。”
  “那舷窗很小……”
  “暗卫皆精通缩骨术, 莫说是钻个舷窗,就是躲进个箱笼都是常事。”
  “那船舷处呢?为什么认为船舷处是否只有一个人?”
  “秋分落刀之处距离船舷不足一尺, 以秋分的功夫,就算身上有伤, 跃上去再杀个把人应该不是难事,他却没有。”
  安韶华点了点头,深以为然。
  却说这日下午,刘将军在将军府设宴为成安公主、三皇子一行人接风洗尘。
  公主来得很早。将军府并没有女眷来陪客,绥州知府霍怀安的夫人一早去皇庄,带公主见一下绥州风土人情。午饭过后,就来了将军府。
  公主遣人来问了顾銛如今是否大好了, 还告诉安韶华出门在外不比京中,她毕竟是顾銛的继母, 若是有事尽可去找她。
  话不用说太透,该明白的都能听明白。此处不是京中,这一路却并不太平。公主这话就是表明立场,也是让安韶华不要束手束脚。
  刘将军形容消瘦,须发花白。明明应是不惑之年,乍一看倒如同花甲老人了。安韶华有些心惊,他上辈子大约这个时候也与刘将军见过,那时候的刘将军还一副意气风发的样子,虽说在别人看来他身为元后亲弟弟,仕途上应该更风光一些的,但是他显然并不在意那些。
  怎么这一世刘将军竟然是这幅模样?难道发生了什么?
  顾銛多年前曾与刘将军有过一面之缘,此时相见竟然认之不出。心中难免一番感叹。
  菜一轮酒一轮,公主说顾銛风寒未愈不宜饮酒。众人都跟着说是啊对啊,公主当真是慈母典范啊。公主笑着任夸,顾銛好歹今日是不必饮酒了。
  目的达到,公主便告辞了。毕竟她是长辈,又是女眷,有她在的确不大方便。
  公主走后,席间气氛明显热络了许多。
  酒过三巡,尹铎朝李赞挑了挑眉。
  李赞立马放下筷子起身去了一旁。
  安韶华跟顾銛一直在用余光看着三皇子几人,发现李赞离席,安韶华给暗卫发了个信号,让他们跟上。
  不多时,丝竹之声响起。
  “离京来暗藏国宝,游天下访查民情。”一个生角儿出来,只唱了一句就惹了满堂彩。
  安韶华于戏曲上并不精通,除了顾銛唱过的之外一律没听过。这两句唱词一出来他就端正了神色,莫不是有人借戏来说什么事儿?
  顾銛却小声说:“梅龙镇啊,有些日子没听了。”
  听说是固有的戏,安韶华也就放松了许多。不知为何,他今日一见到三皇子,就总觉得这位爷今儿个又有新花样。只可惜他一直提防,对方却迟迟不出招。
  “顾将军。”尹铎向顾銛举杯。
  安韶华全身戒备,但看周围,显然并没有布置什么。难道三皇子还想让顾銛唱一段?看顾銛此刻的心情,只怕就算三皇子不说,他一会儿也是要去唱一段的。若是如此倒也不必担心了。
  顾銛以水代酒,三皇子竟然没有冷嘲热讽,让安韶华刚刚准备放下的心一下子又吊了起来。这位爷怎么会是这么体贴的人?
  “顾将军风寒未愈,的确不能喝酒。”三皇子说。“顾将军病了有些日子了吧怎么还没好呢?”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