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重生之嫡妻为男(穿越重生)——魏先森

时间:2022-04-10 08:26:18  作者:魏先森
  满桌酒菜,毛舟忽然说“这陆家,也真是太倒霉了。”
  “是啊,好好的红事变成了白事。”高信立就着酒壶的口儿闻了一下“好酒啊。”
  “这可是沧州佳酿成贤酒”顾銛说。顾銛虽然酒量浅却十分喜爱那杯中之物。“只是陆老爷刚死,陆家这般吃喝妥当吗?”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顾銛话一出口在场几人都皱起了眉。
  “安大人,你方才一直问初九,可是有何原因啊?”毛舟放下筷子,一边擦嘴一边说。
  “我总觉得初九的话,时机都说得太巧了。”
  “这……”毛舟大约是觉得安韶华是为了给陆中元洗脱嫌疑,有些心急了。“我觉得陆中元的嫌疑最大。下午再问问。”
  “流光”安韶华忽然想到一早顾銛说的半截话,正好问问“你一早说你看初九不像一个丫鬟,后半句呢?”
  顾銛早就把这茬事儿忘了。安韶华说了老半天,顾銛才记起来“嗐!我是说她看着就一股风尘气。”
  众人闻言皆点头。
  “这个陆泉,真是……”毛舟说着,摇了摇头。
  几人嘴上不说,心中所想却差不多。陆老爷不要那么多名门贵女,却要娶一个风尘女子做续弦,只怕不只是他被人说嘴,连累陆家姐弟也要被人背后里说闲话。
  名声,会不会是又一个动机?安韶华心道。
  高信立也吃完了,一边擦嘴一边吩咐带来的人,赶紧回永安京去春意楼查访,是不是陆泉给柳潇潇赎身。两人什么时候认识,什么时候勾搭上,什么时候赎身,花了多少银子?
  正说着,又送来一道菜,竟是沧州名吃思齐鱼。顾銛本来都放下筷子了,看到思齐鱼又添了一碗饭。
  毛舟究竟是年岁大了,吃饱了就开始犯困。好歹是记着下午还要审案,就在一边厢房的榻子上蜷着准备眯一会儿。
  安韶华跟高信立续上了茶水,聊起近日里永安京发生的案子。
  “还真有这么一个案子,跟咱现在的案子还有点联系。”高信立说着,夹了一颗花生米“四天前吧,南四街出了个命案。”
  死者是一个老绣娘,人们叫她全婆子。那日,正是中午最热的时候,全婆子家里起了火。等人们灭了火,发现全婆子烧死在家里。本来人们不准备报官的,兴许是全婆子烧火做饭时候不小心点着了什么。
  全婆子家里两口人,全婆子跟儿子南哥儿。全婆子早年间绣活十分精巧,卖的比别人的也要贵些,大部分都卖给了春意楼。全婆子这几年眼睛坏了,不能绣了。家里的生计全凭南哥儿在一个绸缎庄当伙计,据掌柜的说是个勤快的。
  可是火场中发现了两具焦尸。
  一具在厨房灶边,头扎在锅里,身子半跪在地上。另一具在厨房门口,直挺挺地横在那里,一只手捏着自己的脖子。高信立说着,还站起来学了一下。
  安韶华有心打断他,顾銛难得有什么爱吃的,正吃着呢高信立学什么尸体。一点眼力见都没有。结果转头一看顾銛听得入迷,还不耽误吃。安韶华也就没多事。
  “然后呢?”顾銛追问。
  一看就知道顾銛没反应过来,安韶华便跟他解释,若真是烧死的,尸体会痉挛扭曲,手会成某个特定的形状。安韶华给顾銛解释了一下。
  “杀人焚尸啊!”顾銛恍然大悟。
  高信立继续说。
  火场里出现焦尸简直在正常不过,开始人们都以为是全婆子跟南哥儿,谁知道邻居们正商量着谁帮这娘儿俩入殓的时候,南哥儿从外头回来了。原来是有人看到全婆子家失火,去铺子里找了南哥儿。南哥儿当时正在柜上忙着,听说家里出了这事儿,放下东西就往家跑,谁知还是晚了。
  “那个南哥儿?”
  “没他什么事儿,他每天早出晚归的,冬天时候早上走之前做好饭,午饭留在锅里,中午全婆子自己点上火热一下。夏天时候每天给邻居两个大子儿,邻居做饭的时候顺便给全婆子留上一口。那天全婆子自己去跟邻居说,家里要来亲戚,不用人家给她做了。那邻居人好,还给了她一碟咸菜。”
  “什么亲戚,死的是谁?”
  “谁知道啊!不查不知道,十几年前这个全婆子带着孩子忽然出现在南四街,没人知道她是打哪儿冒出来的。亲戚?她哪儿来的亲戚。十几年没见过她跟任何人走动。除了取花样、送绣活儿、领银子去春意楼之外,几乎没人见过全婆子出门。家里所有的事儿都是南哥儿在管。”
  安韶华食指一下一下扣着桌面,笃笃笃。
  “有人报了官,这案子现在在京兆府。”
  高信立跟安韶华都笑了起来。顾銛不明就里,安韶华给他解释“几个月前齐霈元进了大牢,新上任的京兆府尹是个清热败火的。”
  “哈哈哈哈……”高信立笑得直拍桌子“清热败火四字怎么能形容我们的花大人啊!”
  这新任京兆府尹叫花金银。
  顾銛闻言也笑了起来。
  花大人不擅刑狱,却也不得不办。去了现场,让仵作看了看就把南哥儿抓起来了。尹赟紧拦着,花大人却说“案子在他家里发的,就算不是他干的,他也肯定知道是谁干的。”
  “这……”安韶华皱紧眉头,草菅人命就在嘴边,却说不出来。上辈子花金银没有当京兆府尹的命,但是他三年后会去渭南当巡抚。正遇上渭水水患,此人治理水患功勋卓著,吃住都在堤坝上愣是扛过了一个夏季,秋收之后便组织当地青壮年疏通河道。
  这一干就是十几年。他曾经在折子里提过,修河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不可不修。
  他是个治水的好官,却不是个会断案子的。
  “然后呢?”
  前天,南哥儿被放出来了。当时他确实一直在柜上,哪有什么机会去杀人纵火啊。
  而且还有一点,火场里有一个绣架,架子上却没有布。
  “兴许是被烧了。”顾銛吃多了,站起来的姿势十分艰难。
  “就算是被烧了,谁家绣架放在厨房的?”安韶华说。
  高信立朝安韶华竖大拇指:“安大人英明啊!哈哈哈。”
  “别贫,说正事儿。”
 
 
第118章 乔燃
  “花大人真是个不会断案子的, 把南哥儿放了就真放了,也不找人跟着。昨天一早,”高信立拿起一个核桃, 放在手心,把手一转吹了口气,再摊开手,“没了!”他手里的核桃也不见了。
  不见了?安韶华问:“没人见过他去哪儿吗?”
  高信立摇头。安韶华低头沉思。顾銛吃多了,说自己去转转。安韶华安顿他转过之后早点回去歇着,他们办案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歇下,不必等他。
  顾銛在陆家院子里慢行, 越发觉得陆老爷不像是一个普通商户。整个陆家的园设计简直是专业级的,据说都是陆老爷自己想的。
  这一步一景,可真不是随便想想就能做出来的。顾銛走着走着迷路了,不过他并不着急, 慢慢走细细看,越看越是欢喜, 越看越是喜欢。穿越以前他就喜欢这些园林,平时工作忙, 不是排练就是演出。每个演出空档,时间足够就去趟苏州,时间短呢就去趟颐和园。这个陆府,在顾銛看过的中式园林中,算是排的上号的。
  眼看前面就是泱泱院了,顾銛想着抄近道,就从一丛竹子中间穿过。
  竹屋, 竹檐,竹篱笆, 一个不大的院落。顾銛生怕打扰了别人休息,刻意放轻了脚步。
  “三哥,我睡不着。”
  “你少装了!从家里走开你就说你认床啊啥啥的,结果呢?结果呢?昨晚上睡得跟死猪一样,还他妈尿床!你十五了,不是五岁也不是八十五!”
  “三哥,我……”
  “行了行了闭嘴!”
  听到有人趿拉着鞋往门口跑来,顾銛赶紧躲到墙后头。无论自己是不是故意的,听到这种隐私还是假装不知道的好。
  “七公子。”是个耳生的声音。
  “王兄。”
  “七公子不必如此。昨日大家都吃多了酒,又喝了不少醒酒汤,这个……难免。”
  “多谢王兄。”声音已经哽咽。顾銛撇嘴,这么大人了,尿床也就罢了,哭——这才真是不合适了。
  “七公子当真不必,据我所知你不是唯一一个,嗯,那般的人。昨日大约是酒烈,喝多了就睡死过去了。”
  “多谢王兄开解,我昨天压根就没喝酒。”
  “呃……兴许是……”
  “王兄,我往日都挑床,所以才一直拖着前天才走,就是想着少在外头过夜。为这个我三哥挺不高兴的。”
  从永安京来沧州,要是坐船从安水河走,一两个时辰就到了。可要是乘马车,就要四五天,或是往北在云雾山中一座桥上通过,或是往南借道凉州。永安京长大的公子哥儿,难得有机会出来,自然是想着游山玩水的。顾銛嘴角翘了一下,曾几何时,自己也喜欢玩乐,用从前宋寅初说过的话,那就是:不喜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
  年少,总是好的。
  “陆家少爷成亲头一日我们才来的,他家入夜也总有人走动,我几乎一夜都没睡。昨天又玩的疯了些,睡下了口干,又不好意思喊丫鬟来伺候。正好有一些醒酒汤,我就喝了。谁知道竟然睡得……”话未停,就传来啜泣之声。
  “七公子,这么一说我倒是想到一桩蹊跷事。”
  “何事?”
  “王某素来最怕汤药,但是陆家主人心细,又不忍拒绝。是以,我把醒酒汤给我那小厮喝了。结果我昨晚睡到半夜口干咳嗽,那个蠢东西竟然踹了好几脚都没醒。”
  “哦。”那个七公子显然没想到王公子说这么没头没脑的事情,想着对方是为了给自己台阶,所以七公子也应了一声。顾銛听他们向院子里走去,也就悄悄离开了。隐约听到身后七公子时候,“王兄,这……不会吧!”
  什么会不会?顾銛想了一路。快走到泱泱院门口的时候,迎面碰上赵白虎。赵白虎换了一身月白色长衫,跟顾銛现在身上穿着的撞衫了。顾銛心里想,撞衫不可怕,谁丑谁尴尬。赵白虎显然不是这样想的,他见到顾銛过来,便高兴地迎上来。
  顾銛只好站下跟他闲聊。
  他东拉西扯说了很多,没话找话,话题就像缺了水的鱼,光张嘴,快要干死了。
  衔春正好出来看到了门口的顾銛跟赵白虎,马上上前迎人。赵白虎给顾銛让了半个道,却还挡着一半。在衔春看不到的地方给了顾銛一支待放的荷花,两个莲蓬。顾銛一头雾水,想到昨日里赵白虎看自己的眼神,再看他现在的表现,明白了大半。心里虽然恶心,但也犯不着在沧州地界上跟赵家兄弟俩交恶,再加上这个东西说白了并不是什么收不得的,想了想还是收下了。
  顾銛回去,景和刚睡下。顾銛便也睡了一觉。这一觉直到天将黑。
  晚饭时分,顾銛又去找了安韶华。安韶华、高信立、毛舟三人正在翻看验尸格目跟勘验格目。高信立幽幽的说“我总觉得现场有一个很重要的东西我们没写进去。”
  安韶华看了看他手里的勘验格目“应该是没有纰漏了。”
  “说不清,总觉得少什么。”
  “我看着他们写的,都有了。”
  “两位大人莫争,现在还不算晚,趁着天亮我们一去便知。”
  往书房走的路上,安韶华拉住顾銛的手问他中午睡得可香,景和乖不乖……两人一直头凑在一起小声说话,高信立走在他们后头,看着竟然觉得十分美好。看看自己空着的手,忽然想念家中妻子。
  “高大人。”毛舟叫他。
  原来是永安河沧州地界发现一具浮尸,毛舟想问他能不能让刑部的仵作带着沧州的仵作去看,顺便教他一些东西。高信立点了点头,两个仵作便一起去了。
  进了书房,几人在书房里走来走去,看来看去,看多了觉得那样东西都蹊跷,似乎每一件都是线索。
  “唯清,你进这里第一眼看到的是什么?”顾銛问。这种时候相信一下直觉,说不定有什么意外之喜。
  “当然是那个双面绣屏。”安韶华指给顾銛“这个绣屏,若是绣完了,算不上价值连城却也不是等闲人家能用得上的。先说绣工。双面绣的技艺……”
  听他讲了半天,顾銛似懂非懂。总之这门手艺没几个人会,所以双面绣的东西都特别贵。可贵又怎样?陆家不缺钱!
  “前不久大哥不是刚拿回来一个吗?”
  “大哥那个是……”话音未落,安韶华忽然三步并作两步走向绣屏,高信立跟毛舟见状也跟了过来。
  一人多高的屏风,一面如果没错应该是松鹤延年,另一边是南极仙翁,自然也是祝寿。双面祝寿的屏真不多。但早年有一年太后寿辰,继后当时还不是继后,郑家从永安京花间锦买了一个大的福寿双全屏进献给太后。
  花间锦。
  陆焕郎!
  “花间锦。”安韶华看向高信立,一字一顿地说。
  高信立起先没反应过来,还在一边问:“什么?怎么了?”
  倒是毛舟虽然此时是沧州知府,当年花间锦出事的时候,他也有所耳闻。
  “花间锦原来是京里……”毛舟看高信立不知道,高信立也认认真真地听了。花间锦最初是以绸缎起家,后来开始做蚕丝生意。他家东家姓陆,祖籍凉州。后来花间锦的少东家娶了一个绣庄家的独生女。这个小姐传闻中一手双面无人能敌。双面花样不同,却看不出锈法。当年甚至有人买了回去拆了看,结果拆开了之后,没一个能绣回去的。
  后来陆家出售的绣品僭越逾制,陆家当时的当家人被判斩立决,陆家抄没家产。陆家老爷身子原本就不好,抄家当天淋了雨,没几天就去了。陆家少爷被斩首,少奶奶吊死了。孙少爷下落不明。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