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应魂(玄幻灵异)——麦库姆斯先生

时间:2022-04-13 10:13:47  作者:麦库姆斯先生
  天色刚刚蒙蒙亮的时候,他们已经转战三个部落,将他们这些贺若的亲近部落切割,逐次击破,在整个草原上左冲右突,往来盘旋,如入无人之境,而收俘虏和料理二次反抗,那都不是他们的活儿,杨恭老将军早就接到了命令在后面帮着他收拢!
  后来甚至跟着他行军的人都说,此前从不知安平王“奇胜”可以如何之“奇”,真的跟他走过一遭,才会发自内心地惊叹一句:太猛了!没有人见过这种打法,那真是一场更比一场狠,一刀插进草原的肚子把里面打了个稀巴烂,整个草原的上空都能听到安平王的叱咤怒吼。
  一夜苦战,贺若可汗的主力兵团没有等到一支援军,而面前的大顺军队又像是神仙加成过完全不要命,最后他只能由北向南兜击,向东逃窜。
  他没有想到,这才是他的噩梦开始。
  国公的整个战场已经部署完毕,六路大军,共计二十万,计划周密,组织严谨,早在他不知道的时候完成了合围。
  此时正是寒冬,北方寒山不可逾越,贺若不会向北,下意识向东逃窜,而屈突部正好出现在他翻居延泽时的右翼,一举将其包围,两方激战一日,这一次,贺若嫡系精锐全军覆没,贺若弃军,突围南逃。
  可不好意思,南线也已经安排好了。贺若前脚尚未站稳,立刻迎来南线的兜头痛击,贺若只能再逃。
  东线,东线包围。南线,南线痛击。西线,贺若想着西线有沙漠,这里总该没有人了吧,不,西线有埋伏,颜师古就率领五万大军以逸待劳守在西线浑善达克的入口。准备充分,行动隐蔽,见到贺若,立刻出手。
  三面的军队对贺若来来回回地拷打,茫茫大漠草原,贺若一思考,周殷就发笑,怎么逃都在瓮中,并且是精准算出他逃跑的路线,早早等候。到最后,贺若已经彻底陷入了巨大恐怖之中,只感觉草原之大,竟然哪里都是大顺的军队。
  对面用兵已经用到了这个份儿上,其实没有什么话好说的,
  成国公周殷,这是把名字亮出来就会让敌人闻风丧胆的人,不然贺若当年也不会在还没有交手的时候就推动丹书一系列的计划算计他,这位大顺国公的手段是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全是歼灭战,带兵出征绝不浪费自己国家一点国力,不消灭所有有生力量绝不罢手,当年的赵云遮何等势力,被他以少胜多,一战打到灭国,这是根本不给敌人拉锯活命机会的人,而现在草原十八部落,那十七个部落正在被安平王挨个暴揍,他身边人手不足,甚至不知道哪一边是安全的。
  嗯……只能说贺若想到这里还是把两个战神想浅了。
  周殷在部署高层会议的时候就已经说清楚了,除非万不得已,他们不要贺若的性命。
  “中部腹心之地冲锋立功让年轻人上,将士争功,这是士气!一定要要让他们施展,但各方面的老人都掌握着点火候,贺若一旦逃到边缘,外围只用逼防,不要一巴掌把人打死。”
  周殷的指挥艺术堪比射箭绣花,已臻出神入化,他手下的将军们和他多年配合,也非常有默契,一下子明白他什么意思:他们不需要一巴掌把贺若打死,他们只需要猫逗老鼠似的把他困在里面,看到就扇一巴掌,把他打疼又不把他打趴下。
  贺若一条命没有什么好稀罕的,他们这些军旅之人上了战场便是将生死置之度外,贺若也不过一副肉身而已,有何了不起?
  他们要的是把他的精神打垮!他们要的是雪耻,要的是生擒,要的是草原十八部主动来认输、投降、跪下!要的是他们之后只要一想到之前曾对我们做的事情就瑟瑟发抖,要他们一代人,两代人,再不敢肖想我国的大门!
  帅帐内各方面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将军,他们非常懂得打仗的火候,当年都是吃着苦日子过来的,胸口不知有屈辱怨气,只是没有想到有生之年还能亲自参与这场立我国威的战争,故而纷纷领命,甚至在会议上直接下注:“咱们可说好,谁要是把贺若打死了,谁请对面的几个大军吃流水席啊!”说着喀吧喀吧地拧了拧脖颈和手腕,各个摩拳擦掌。
  安平王说,我大顺朝武德充沛,名将层出不穷。
  尽数风流人物,壮哉兮交相呼应!
  风云际会的大草原上,草原十八个部落在这紧一下、慢一下,狠一下、轻一下的折磨中,被玩弄到元气大伤,经过内部与外围的反复打击,打,打不过,跑,跑不掉,最终在层层包围的紧逼中,第五日,奥兰山,周殷下令最后决战,一鼓聚歼之!
  可是我们的统帅真的有点过于看得起他们了,这个时候草原十八部已经苦战数天,心惊胆裂,风声鹤唳,遥见汉军军旗,局面便开始大乱,大有难以收拾之势。面对这样的局面,十八部有十余部无力再战,贺若肝胆俱裂,只觉有四面楚歌,彻底笼罩在亡国的阴影中。
  在这存亡的关头,不得不说贺若也是个猛人,竟然还能让他找到机会逃跑。他扔下部众,携千人溃围北去,哪怕走入寒山绝境也不肯投降受俘。
  这是国公爷预想不到的事情。
  唐放立刻在一片混乱的战局中捕捉到这人,回头一看,却发现自己的三千人已经打到只剩下三百了,那些曾在台下听他训话分析简报的人,那些热泪潸潸问他你是安平王吗的人,大部分都没有了,巨大的伤亡率,惨痛的代价,他们冲了太多的部落,剩下的不是战死、就是负伤支撑不住掉队,这个时候,就是这剩下的三百人也已经疾行转战数日,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这个时候再继续组织追歼作战,就是犯险中的犯险!
  可是……
  一旦让贺若逃窜,保不准来日还会卷土重来!兵机瞬息万变,唐放回头,忽然做出一个惊人的决定,提起声音大喊一声:“你们相信我的判断吗!”
  整个战场就要乱成了一锅粥了,大家互相打得乱成一团,可唐放的声音仍清晰地在肃杀的风雪中震响!
  “如今你们是二等功,杀过去,活捉贺若,你们就是一等功!”他举起长枪,放声一吼:“我选你们出来,就是要带你们封侯拜将的!”
  有胆子的,跟他走!他们去给他们的敌人,最后一击!这满身槊血的三百人竟然没有一个人有迟疑!马缰一提,大吼一声:“走!”
  他们信任他的眼光,愿意追随他将全部的身家性命“啪”地压过去!
  后方传到,何公都被殿下在此孤身犯险的行为震撼了:如此复杂的局面,殿下只有三百人,竟然追击出去了!再往北深入,那是马都是会冻死的地方啊!贺若冲入死境已经是慌不择路,殿下怎么也去?
  何靖懵了:“要不要召回?”
  周殷已经五天五夜不曾合过眼了,额头上浮突出一根根蚯蚓一般的青筋,正耗着精神收拢大战场,对此他没有给任何的态度,只是反问:“谁能追上他?”
  何靖哑然。
  是啊,没有人能追得上小唐侯,他们只能等待他的战争结果。
  而唐放当时战场的判断不得不说是有道理的,贺若已经强弩之末,跑也跑不远,他带三百人直驱北方,拍马猛追,贺若被追得是肝胆俱裂,一直逃,一直逃,逃到马蹄陷入深雪数尺,马都跑不动了,最后再不反抗,当真是跑不活了,跪地投降。
  开平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七日,草原十八部投降。
  自十月二十日大顺出兵,十一月二十七日完结战争,整个战争的速度之快,效率之高,令所有人震惊。
  先锋军孔捷生擒贺若可汗,其后贺若主动献降,祈求国公营救被阿蓝小可汗掳走的他的妻儿,善待他的大王子,国公颔首应允,贺若感念大顺恩德,槛车牢狱中尚在为其自请戍大顺北方,短短月余,曾经张牙舞爪的邻居贺若可汗在一场大战后再无斗志、彻底屈服。
  数代人心腹大患,百年间家国耻辱,一扫而空。
  开平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九日,东都,漫天大雪。
  凌晨的微光刚刚透起,唐耿听到殿门叩动立刻醒来,蹑手蹑脚地从妻子身边起身,飞快地披衣走出寝殿。
  “陛下!捷报!!”传信的内监双手发抖,声音激动,顾不得凌晨时陛下还在安寝便冒昧地叩门,连说了几句:“捷报!……是捷报!大捷!”
  “好啊!”唐耿顿时精神振奋,抚掌一笑,飞快地接过鱼筒,一边拆看一边推门要去喊皇后一起听这个好消息,连说了几句“好啊!……好!”只是目光飞快看到其后同时附着上来的阵亡名单的两个名字,脸上的笑容登时一凝,鱼筒“啪”地一声,摔落在地。
 
 
第97章 道别
  开平十二年十一月三十日,北境。
  一望无垠的草原大地,披覆了好大的雪。军中大帐中,昱辰帮着周殷处理着公务,一样一样地分门别类,遇到一些不懂的事情,昱辰就会见缝插针地朝着自己这个小周叔发问:“您为什么要这样做?”
  今日,他问的是贺若献俘之事,当日战场上阿蓝小可汗掳走了贺若的妻儿,贺若求情,周殷当面听说后,立刻下令让人把他的妻女找回来。昱辰当时也在场其实他有些不懂,这贺若之前一直欺辱我们,押解回东都城门献俘后怕也是要杀掉的,那小周叔何必要做这样的一个举动呢?
  桌案后的周殷沉默了一下,抬起眼睛看着这个孩子,问:“我们为何而战?”
  昱辰猝不及防,一下子没弄清楚他的意思,茫然地张开了嘴巴。
  周殷;“有很多人赢了一次又一次的战争,却一步一步地输掉了国家,我问你,我们为何而战?”
  这令人警醒的一句话,忽然惊出昱辰的一身冷汗。可是这个问题还是大,一个十六岁的孩子无法回答这样严肃的问题,周殷给够他思索的时间,然后缓缓说:“战争的目的并不是杀戮,而是实现政治目标。大家打完这场仗,之后回去还是该做什么做什么的,所以让自己的国家在战争后不断获利、保持胜果才是目标,昱辰,有时候我们不能只看看眼前,更要看到十年之后。”
  忘战必危,好战必亡。
  他们走这一趟,是为了让强横的邻居不敢再欺负我们,为家国守护住长期稳定的生存环境,并不是要将谁斩草除根,大顺的将军已经让贺若肝胆尽裂,那周殷的举动必然会让他心生感激,既然用最小的代价就可以恩威并施,可以让他们的邻居又感激又害怕,那为什么还要杀掉贺若?为什么不给这份人情?
  忽然间,昱辰只感觉脑袋上有一轮大锤直接砸了过来,震撼得他久久说不出来,他呆呆地看着这个男人,心中一遍遍地惊叹,这就是他们的国家的国公、统帅、将军吗?这样的远见卓识,这样的理性睿智,让人心悦诚服,让人五体投地。
  周殷却好像知道他在想什么,失笑,点了点他的笔:“快干活,别乱想。”
  ·
  十一月二十七日到三十日。
  短短三天,在三军大贺之时,周殷和唐放迅速且按部就班地推进了许多事情。
  战场瞬息万变,很多战前机灵得活蹦乱跳的人,一场战后,转眼变做一具具尸骨。
  许多鬼魂都来到唐放,求殿下写公文具牒,放他们的灵魂还乡,或是来告诉他自己的尸身落单摔在了哪里,希望殿下能派人去找,唐放一一去做了,整整三个日夜,给数万战场英灵叩了数百单归乡的具牒,列出长长的名单,咨明一路河神官吏,允其归乡。
  唐放大限将至,冥冥之中已有召唤,有时候在伤兵所、在庆功宴、在大帐、在写具牒,他会忽然像当夜在战场上一样消失,消失的时间不等,而小孔捷也习惯了他的忽然不见,如果他正在处理什么军务或者做什么,他会在一怔之后依据情景帮他按部就班地做下去,然后在殿下每次回来的时候得意地告诉他,“殿下,刚刚我处理得很好,没有人发现刚刚身体里换人了哦!”
  唐放也总要非常欣慰地再夸他一次:“现在小孔捷也能独当一面了,不错不错!”
  小孩更加卖力,到最后甚至能帮唐放应付一些复杂的情景,唐放无法亲眼看见他是如何应对,但是每次想到这都会情不自禁地微笑:早年这个小孩没有机会学习,看什么、做什么都很困难,学东西也很慢,但是经此三月,他好像在自己不知道的时候找到了敲门,完全克服了自己心头的障碍,整个人温和又礼貌,自信又达观。
  只是小孔捷可以骗过所有人,唯独骗不过一个人。
  有好几次“孔捷”被士兵围住,小孔捷的目光越过无数人的肩膀与国公的对上,他努力维持住殿下的形象,以为可以骗过他,但很多时候等他走过去,国公轻轻地抚了一下他的后背,用只有他们俩能听见的声音问一句:“殿下又出窍了?”
  小孔捷这个时候期盼的眼神便会缓缓落下去,变作无声的平静和忧伤,低头看着自己的脚尖,轻轻地嗯上一声。
  国公一定是明白什么的,他轻轻地点头,像对弟弟那样低头对他说:“辛苦你了,你做得很好。”
  他不会喜欢自己的。
  哪怕明明是同一具身体,哪怕有绝对一致的行为,他还是一眼能看出他不是他。
  孔捷有好几次都想问国公:丹书真的骗过您吗?我与殿下朝夕相处,言他所言,行他所行,没有人会比我更像殿下?连我都骗不过您,那个草原上根本连殿下都没有见过的少年,真的能骗过您吗?
  孔捷不知道国公是如何辨认的。
  但他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掂量国公的事情,时间不多了,大仗结束后剩下十天,他心惊胆战地数着日子,每天醒来都会感觉到惊恐,之前他总觉得手中有大把的时间,转眼之间,却只剩下了个位数,九天,八天,七天,六天……
  孔捷感觉到窒息。
  更窒息的是殿下和国公两人双双的平静。
  他们没有告诉他们的下属任何事,没有做任何煽情的举动,他们只是在快速地处理公务,从早到晚看不到任何情绪的起伏。前线这么大的好消息,整个军营里都非常高兴,庆功第一天他们被强行拉到席上喝酒,两个人被劝了好多杯,满堂的欢声中眼睛里自然而然地流出温柔的笑意。然后,什么也没说。
  孔捷看得焦灼难安,他不知道殿下是怎么劝国公的,他也不懂为什么国公不激动了,那天他的失态好像全都是自己的一场幻觉,直到十一月最后一天的下午,殿下在拟排军功名单的次序,孔捷看到的名字赫然在列,还是第一章 单子的前排,殿下对他打趣:“小孔捷,你说你这个功劳会换多少食邑啊?怎么也得实封三千户吧?”
  知道此时孔捷也才忍不住,开始质问安平王:“殿下,您和国公是不是有什么事情瞒着我?”
  唐放唔了一声:“什么事情?”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