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冷的冬天,上下冰冻的大漠。
两个人就要上马离开的时候,忽然有一队士兵连喊带叫、连赶带追的冲了出来,展目一看,是先锋军,还是急行军的势头,陈英带头,还有一些别的军营里耳报灵敏的小子们,刚刚和唐放说话的时候,陈英一定是感觉到什么了,虽然不知内情,但是他敏锐地察觉到有什么不太对,忧心忡忡回到庆功宴后便跟营里的兄弟的兄弟说了,让人来送送——他不知道他们要去哪,但是冥冥中感觉如果不来送的,怕是会有一生的遗憾,然后这位大顺朝未来的将军凭借着一种惊人的直觉把营里的人喊了出来。
他们跑得很急,跑到的时候还上气不接下气。
一看许多大佬都在,身体立刻绷紧,察觉氛围不对,迟疑不敢靠近。
悠长的黄昏里,凹凸起伏的沙地,有胆子大的开口:“统帅是要……出远门吗?”
他们不知道现在正在发生什么,茫茫然的似乎想犯驾挽留,似乎又无从挽留。
“是。”一阵沉默中,何公竟然开口回答了,说:“你们送送他们吧。”
可大佬们忽然这样说,这群愣头青的孩子反而不知道要说什么了,面面相觑中陈英反应最快,忽然朗声一喝:“听训队形!立定!”,然后他们忽然像是知道要怎么做了,迅速整齐地站定了一个标准队形,肃然地大吼一声,击胸以行军礼:“卑职——恭送国公!”
眼前的这是大顺军功最高的将军,定鼎江山,扭转国力,握兵九载,宠任无比,且上不疑、下不忌,他们佩服他,感念他,爱戴他,哪怕没有被他亲自带过,还是能深切地爱戴着他。
周殷翻身上马,朝着他们点点头。
唐放也跟着上马,口中还道:“好啊,白教你们了!送人先送国公,我不是你们主帅吗?”说着作势生气这前后的次序,拨了下马头,拿后背对着他们。
太不忍心看了。
他亲自教了他们,授之以渔,最后三千的队伍只剩下这些,他教了他们,要给他们辉煌的人生,残酷的战场,却一一淘汰了他们。可是那身后却忽然传来了一片单膝跪地的声音,这群被战火淬炼过的下一代精英,他们看着那个身披黑裘牡丹之人,看着那个带着他们、提拔他们、将他们扶上马送出第一程路的男人,声音沉重、满腔悲愤激昂地喊了一句:“卑职——恭送安平王殿下!”
此句一出,身后当场有人哭出了声音。
唐放一顿,茫然中下意识想要回头,身侧忽然有人握住他的手臂——
黄昏时分,人与鬼总是相遇。
大营外,三百余先锋军跪在坚硬的沙地里在,在等马上的主帅一声回应,可是那个人没有应声,没有回头,只是在纵马踏出几步后忽然扬了扬手,扬声说了一句:“走了!”
第98章 大结局
马在砂里游,鱼在天上飞。
广袤的天地在孕育一场美丽的分娩,风声呼啸带起柔和的声音……嗯,打住,这些都没有,入眼是一望无际的雪。
今晚的月亮格外的迷人又漂亮,风低柔地呼啸着,他们的运气很好,这几日没有一日是风雪天,马儿身上的马辔叮当作响,远方是时不时扬起的狼嚎。
唐放把自己身上裹得严严实实的,只露出一双眼睛,时不时露出嘴巴说话,一边骑着马一边指路。从大营出来他和周殷折到国境线一路往西走,妄图找到当年他看见的奇景。
“真的有在天上飞的鱼!”唐放不服气地说:“就是你说的那个什么什么……”
周殷:“文鳐鱼。”
唐放:“对对对,文鳐鱼!人家没有灭迹的,它还有很多很多,大的小的,人家只是不想和人住在一起而已!”
周殷也不反驳,任马儿自如地踏着步,唇边挂着淡淡的笑意。
天冷,但好似也没有战场那么冷。寒风皓月,大漠白雪,头上的星空显得格外的辽阔,他们见了,一前一后纵马跑上冰冻的沙丘高耸的棱线,一时间星空好像跟着拉低了不少,抬抬手就能摸到上面一片一片的星朵。
铁勒、延陀、金带山、大青山、苏尼失、乙伏泊……
看星星,看大漠、找湖泊,找鱼……
周殷和唐放一路就这样随性地向西行,那些波澜起伏的过去,那些震骇世人的战功,一切全都过去了,他们就像是天底下最寻常的有情人,一边游览山河一边找传说中不知道存不存在的“文鳐鱼”,如他们当年还很年轻、很年轻的时候,唐放在学堂休学的时候带着周殷去汝南最近的草场上跑马,身后呼呼啦啦有数百数千匹马跟着他们一起奔驰,他们娴熟地用双腿控着胯下的马匹,张开双臂,仰起头——
“九年前太突然,什么都没来得及做,这次就整得挺完美。”唐放这样评价这次离开,“所有的事情都做了,该说的话都说了,非常好……唯一一点遗憾是……我走的时候好像没有看见黄大仙……?事情太多了,我忘了跟他说了,他这人反应又总比别人慢,别等我们都走了他才听到消息。”
这一次出门唐放还特意带了一面小镜子安在马辔头上,让小孔捷可以映照在里面听他们说话,顺便插个话。
唐放忧心忡忡地皱着眉,小孔捷则是略有不自在地眨了下眼。
周殷倒是不觉得什么:“你不是已经和大嫂交代好他的事了?”
唐放:“是啊,我走前跟大嫂说了,让他回去就提拔他做太常寺副掌令,他主外不太行,但是和韩沐配合着主内非常可以,韩沐那个半吊子也真的需要有点真才实学的帮他帮衬着了,不然让别人还以为我朝都是酒囊饭袋之徒。”
周殷忽然想起什么,“之前住在孔捷隔壁的王朴哪里去了?我好像没有在军中看到他。”
唐放大惊:“我的国公啊,你以为谁都愿意上战场啊,人家王朴就是想在你府上蹭点快钱然后回老家老婆孩子热炕头,叫他从军来干嘛?他能干什么?大笑退敌啊?王朴,去!笑跑贺若!”
说到此,镜子的小孔捷控制不住地咯咯咯地笑起来了,周殷也忍不住地微笑,稍微想了想当日他在禁地外听到的诡异不休的大笑,那个场景至今想起还是觉得不可思议。
“那他的钱赚够了吗?”周殷笑着问。
唐放“嗨”了一声,“应该赚够了吧,您不知道您府上处处漏钱吗?这小子挺会钻营的,不用操心他!”
说着唐放又说:“我走之前还把陈英训了一顿,这小子,真的是……”
周殷:“他这次回去该升职了罢。”
唐放:“是啊,升职,不过升不了太快就是了,大哥肯定看他不顺眼,熬吧,熬到昱辰上去就是他的时候了,这小子当年为我守了那么久的帐,说仰慕我,结果我回来第一天就把我训一顿!这真的就是我不是当年的我了,脾气没有那么爆了,不然肯定要把他骂到找不着北!”
唐放的口气愤愤不平,显然是一直记着这个茬呢。
周殷想了一下,陈英做过他四年的护卫,对这个人还是有些了解的:“他的确是很仰慕你。”
唐放立刻拒绝:“别了。仰慕我还拐我妹妹,我宁愿他别仰慕。”
周殷:……
周殷:“他就是太傲气了,你摔打摔打他也好,不然等到外人来摔打,一切都来不及了。”
唐放:“并且他执念也太深了,他是个很偏执的人你没发现吗?他的心里好像就是一直在追求,追求,主要是他一时间还得不到,他内心还极端的渴望,这就让人感觉很悲凉。”
很多时候,不是一个人不够好,而是他还没有到他盛放的时候啊,如果他不沉下心、低下头慢慢地、稳稳地走,一直处在一种非常强烈的焦虑和短缺感中,他怎么能坚持到自己功成名就的那一天呢。
周殷沉默了一下:“那你还把他看得挺透彻。”
唐放:“并且很多时候,人追求的东西往往是事与愿违的,你说你求过国公的位置吗?我求过王爷的位置吗?大哥……啊,大哥还真的求过皇帝的位置,哎,他不算,他是个狠人,说大嫂,大哥和我都是偏房的儿子,是庶子,所以大哥当初成亲找正妻第一件事就是看人品,看她是不是可以疼爱他所有的孩子,大嫂的确做到了,把大哥所有孩子都视若己出,可是你若问大哥到底喜欢谁给他生的孩子,这不是一目了然嘛,他最喜欢大嫂给他生的孩子,嫡出的孩子,他那里没有母凭子贵,只有子凭母贵……所以这人间的事情啊,当真是让人捉摸不明白。”
就像是周殷,他好像从来没有求过名利高位,他就是个对这些没有什么欲望的人,所以才可以平静地待在高处,自如地使用权力,而不是被权力所困,说离开也就离开了。就像是大哥,他是个非常耐烦、非常不怕琐碎麻烦的人,他什么小事都可以耐心细心地做,什么调皮捣蛋的小孩儿都能包容,所以最后反而成了谋划这人间最大宏图之人。他们家当年混出温饱之后,好像从来没有说自己要什么名利浮华,不得到就要困顿不已的。
唐放仔细地想了想,嗯,的确是这样的。
周殷不解地看着他:“你怎么对陈英的看法这么多?”
唐放:???
周殷困惑:“大哥是不是私下里对我的看法也这么多?”
唐放:???!!!
周殷都要不理解了:陈英不就是和阿聘私下情投意合吗?照应照应他就好了啊,子瑰怎么能发出这么多的感慨?连陈英怎么想的都不放过?
唐放将他的心里话听了个透透彻彻,忽然间瞪了周殷一眼,嗔道:“你烦不烦!”
说着像是被人戳破了什么,两腿一夹直接骑马就跑走了,马蹄得得得地,叫人干脆追不上,小孔捷在镜子里来回地颠簸,还挺不解地问:“其实陛下还是挺喜欢国公的吧?”
唐放“唔”了一声,挺不服气地说:“但估计看他也头疼!这次幸亏是跟我走了,不然回去大哥估计都不知道怎么封赏他,继续头疼!”
孔捷:“他会很舍不得你们的。”
“嗯,知道。”唐放放缓了马速,浩瀚的星朵下沉默了一霎:“可大哥总是要承担某种东西的,他也不是承担不起的人。”
最后两天的时候,因为找寻大鱼无果,安平王觉得一定是因为现在是冬天,沙漠都冻上了的缘故,突发奇想说想去爬山,兴许能看到什么,孔捷不知道为什么殿下对看鱼这件事为什么这么执着,不是说极西之地吗?咱们到时间能走到吗?但他说都说了,国公没有不许的,两个人立刻转道去爬山。
不得不说有些时候孔捷是完全无法理解这俩人的,正常来说,人之将死大家都应该是很惶恐的,但是他们俩好像没有凡人的那些困扰,他们担心的事情和别人不一样,追求的东西和别人也不一样,问他们,他们说的确是要去极西之地的,但时间到了也不着急,好像倒在哪里都可以,反正最后也能去。
他们这个时候唯一还算靠谱的行为是嘱咐小孔捷记好回去的路,包裹里还有信号弹,找不回去就放信号弹等着别人来找他。
不知名的巍峨高山,爬山的时候天上忽然下起了雪。他们选了一条最险也最开阔的一条路,烈烈山风中,马蹄一边是峭壁,一边是不见底的悬崖,山风撕开巨大的裂缝,从高山上从上往下俯视,只见脚下层峦叠嶂宛如白鲸奔涌入海,天地万物皆入眼前。
唐放迎着风雪而上,将自己的脸孔整个露出来,猛烈的狂风吹开他绣着牡丹的披风,忽然间,他回头大喊一声:“快!周殷,吟一首诗来!”
镜中的小孔捷被风雪吹得睁不开眼睛,大声说:“国公还会吟诗?”
“那当然!”
唐放大声地夸:“你没听过吗?古往今来最牛的那批军事家,都是爱写诗吟诗的!”
周殷失笑,风卷起他的白狐裘,满涨的气流将他浅青色衣襟都要吹开,他看着唐放的身影,舒展声音:“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山风吼啸。
周殷:“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唐放的眼睛忽然惊喜地一亮,立刻接道:“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周殷:“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
唐放:“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唐放忽然大笑起来,没头没尾地对孔捷说了一句,“看到没,国公越来越会说情话了。”孔捷不知他们为什么要背庄子的这一篇,但是不知何时自己的情绪也跟着满涨了起来,唐放悠游自得地拨了一下马头,然后猛地勒紧辔头,纵马而上。
他们没有找到那些大鱼,但是他们又好像找到了。在最后的一天的夜里,他们爬到了山顶,上不去的时候,便把马栓在山径的树上,然后徙步而登。唐放说:“如果明天还有命的话,他要看一看日出。”
小孔捷没有了镜子,只能在心中问他:“真的有那些大鱼吗?”
唐放很笃定地说:“是啊,有的,这天底下,在没有人迹的地方,在最深的深渊里,有很大很美的鱼。”
大鱼在哪里孔捷不知道,但是晚上的时候,国公的确是凿冰弄出两条小鱼来。诚如顺高祖所言,做鱼的方法早就教过周殷,选一条大小适中的鳊鱼,先腌再炸后焖,调料怎么做,什么时候出国,操作上可谓是非常简单。周殷的确也知道是怎么做的,但是他和大嫂一样不太会做饭,知道是一回事,做起来又是另一回事了,他随便清理了下,然后生火烤熟,也就是凑合能吃的水准。
一连几日的奔驰,他们的身体其实是有些疲惫的,但是精神仍然饱满充足,不知道明日要发生什么,但是今夜还是该怎么过怎么过。
山顶正对日出东方的山洞里,国公耐心地给烤鱼翻面,唐放坐在他面前等着吃,忽然间,他抬了抬头,茫然地左右看了一下,周殷抬起头,平和地问:“他又跑了?”
小孔捷“额”了一声,他不知道国公是怎么感觉到的,好像他总能感觉到这具身体之人的所有变化,只好乖乖承认。
71/73 首页 上一页 69 70 71 72 7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