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没人比我更懂七五(七五同人)——小狐昔里

时间:2022-04-27 10:17:30  作者:小狐昔里
  但考虑到本案嫌疑人的特殊性,官家特命庞太师和包拯协助办理此案。
  知道这个消息的黎望:……官家最近怕不是用脚在办公?!
  先不说满朝堂的人都知道庞包二人不合,两人参加一案,那绝对是火花四溅没跑了,再有之对阵西夏的平西副帅,乃是庞太师的侄子庞迪。
  所以按照利益关系来讲,如果狄青获罪,那么代替狄青坐上平西大将军位置的,十成十就是这庞迪了。
  黎望不敢多揣测庞太师的想法,但如果是顺势而为,对方恐怕不会为狄青做过多的争辩。
  此案一起,朝堂毋庸置疑要起大风波了。
  “黎知常,听说你跟隔壁的狄将军颇有交情?”
  听听,这就是亲爹的口吻啊,黎望只得点头道:“谈不上多有交情,是最近因缘际会才认识的。”
  黎爹哪里听不懂这话的言外之意,当即就道:“为父也不同你废话,只问你一句,狄青当真有通敌之嫌吗?”
  黎江平还是很相信大儿子的判断力的,虽然这儿子不大听话,还老是忤逆他,但大是大非却很是明白,这会儿他很想听听大儿子的评判。
  “没有,儿子觉得狄青绝不会通敌西夏。”先不说他从后世而来,狄青绝对是铁杆的大宋粉,就是光凭这段时间的结识,黎望也绝对相信狄青的人品。
  黎爹支着脑袋,丝毫不意外这番话,只道:“说下去。”
  “狄将军骁勇善战,掌大宋边陲军权,数万将士听他号令,他若真有反心,大可直接挥军南下,凭何要跟西夏狼主合作,西夏本就是他的手下败将,与之合作不就是精准扶贫吗?”
  ……好家伙,这言辞真够犀利的。
  “再有,赵传一个宗室文官,上将军府送御赐之物,他是去送东西的,怎么还乱翻主人家的私密信件,退一万步讲,狄青当真通敌西夏,如此隐蔽要杀头的罪证,他难不成大喇喇地放在外面,好等着人来检举揭发他吗?”
  “所以你就断定,赵传绝非狄青所杀?”
  黎望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道:“还有最重要的一点,若狄将军想杀赵传,绝不可能会给他留罪证的机会。”
  黎爹忍不住抬头:“你就这般确认?”
  “狄将军的武艺远在我之上,我都可以做到的事情,狄将军必定比我轻松,他也不是那等会犯这种低级错误的人。”
  黎望说得笃定,黎江平自然也相信儿子,狄青案一起,朝堂上迅速吵得沸沸扬扬,这案子一日不破,这夏日恐怕都得过得不安生了。
  而且狄青一人,关系着边陲的安稳,黎江平实不愿看到对方出事。
  “那以你之见,是谁要陷害狄青杀人通敌?”
  关于这个,黎望可不敢瞎说,但狄青不是凶手,那么凶手就势必是狄青的敌人,要么是朝堂上看不惯他的政敌,要么……就是西夏出的龌龊法子,左不过就这两个了。
  而要在守备森严的将军府动手,这凶手的武艺必定不错,又或者不止一人。
  黎江平见大儿子陷入沉思,倒也不急着追问,只说起了一个人:“知常,你可知庞迪此人才能如何?”
  “庞迪,庞太师的侄子,乃是狄将军的副帅,儿子未曾见过他,但想来能坐到高位,必是有些才能的。”
  黎爹闻言,点了点头道:“不错,此人骁勇,在京中禁军领差时,就少有人能敌,庞太师领太师之位后,庞迪就出京去了西陲,一步步升官,仅比狄青慢一些。”
  这话的言下之意并不难懂,黎望立刻就明白了:“爹你的意思是,若狄将军并未投军,那么如今的平西大将军应是庞迪才是?”
  “不错,但庞迪此人未坐到统帅之位,应是大宋之福。”
  ……这么直接啊?庞迪是不是得罪过他家老头子?
  “他未曾得罪过为父,但此人英勇有余,智谋不足,他在京中时就飞扬跋扈,你若想了解他,倒可以去问问那纨绔子庞昱。”
  黎望一听他爹这话,当即闻弦歌而知雅意,忍不住讶异起来:“爹,您不会是想让儿子掺和这等大案吧?这可是通敌的案子,儿子可不敢。”
  ……什么叫茶语芬芳大儿子,这就是了。
  “为父看你敢得很,若你当真一丝都不掺和,为父就把家里所有的藤条都撅了!”反正还能买新的。
  黎望:……倒也没必要说得这么绝。
  于是他立刻换了种说辞,道:“不过若是父亲的嘱托,儿子自然是要掺和进去的。”
  黎爹:呵,不愧是你。
  *
  既是得了他家老头子的同意,黎望当夜就翻进了隔壁将军府,却没想到五爷比他到得更早,还顺带上了穿着夜行衣的展昭。
  ……咋地,开封城最高战力们欢聚一堂开会了?!
  “黎兄,你也来了?”
  狄青脸上倒是不见郁色,半点儿不似被围困府邸的人,见到黎望过来,居然还友好地倒了杯茶递过来。
  黎望接过喝了一口,才嗯了一声,又问:“五爷你过来,都不喊小生的吗?”
  事实上呢,白玉堂是很想喊上黎知常的,但是展昭制止了他,道是此案牵连甚广,如今朝堂文武相争,黎家作为绝对的文官势力,最好还是不要牵扯进来。
  五爷是不懂什么朝堂争斗,但既然展昭开口,这么晚了明日去找黎知常也不迟,却没想到人自己翻墙找来了。
  “你前几日不还说自己羸弱,需要早睡吗?”白玉堂看了一眼展昭,才道,“怎么今日,就不早睡了?”
  听到这话,黎望还未开口呢,狄青就有些愧疚道:“黎兄,你不该来的。”
  黎望就问:“为何不该?我信狄兄是真正的男子汉大丈夫,绝不会做通敌卖国之事,既是朋友有难,小生何以避而不见?”
  在四面楚歌之时,仍有人相信你,这种感觉实在太好,即便心性坚强如狄青,心下也是忍不住的感动:“有黎兄这句话,已是足矣,黎兄身体不好,此事有包大人襄助,必能还我一个公道。”
  狄青说罢,方指着旁边的展昭欲与人介绍,然后就发现……这三人竟都是熟人。
  展昭也有那么几分忍俊,不过很快他就解释道:“黎兄智谋无双,心思缜密,曾襄助我开封府破获数桩大案。”
  好家伙,难怪黎兄进来后,这大名鼎鼎的开封府御猫竟全无防备动作,原来还有这么一层啊。
  “明日大理寺就要开堂审理此案,狄兄可否详细说下本案的经过?”夜也深了,黎望的身体也不大适合熬夜,便率先进入主题。
  谈到正事,狄青也很快收敛了心绪,引着人来到了案发现场:“此处,便是那赵传身死之地。”
  展昭来之前,看过大理寺送到开封府的案卷记载,倒是不太惊讶赵传留在墙上的血书,黎望和白玉堂就直白多了。
  毕竟这八个字写得,真的非常简单明了了。
  只见白墙之上,血色蔓延着“狄青通敌,杀人灭口”八个字,甚至还贴心地分了行,虽是潦草,但只要识字就绝不会认错。
  ……离谱这两个字,黎望已经说累了。
  “大理寺拓印了这份血书,找了专门笔迹鉴定的人,这字迹确实出自赵传之手。”
  白玉堂一听,就忍不住发言:“真是他写的?难不成是他自杀陷害狄将军你?”
  狄青闻言,却摇了摇头道:“应该不是,在大理寺来人之前,我检查过赵传的伤口,他的致命伤在腹部,一刀深入,是平直利落的,赵传未曾习武,以他的力道,自戕绝不可能是这种伤口。”
  “而且,当日赵少监来我府上宣旨,我难得有事不在,故而是副将孙威先在花厅接待的他,等我赶回来时,刚一进府,我就遭遇了袭击。”
  “袭击?狄将军可看清其面容?”展昭当即问道,这是案卷上并未写的内容。
  狄青心下有些犹豫,但想到这三人是为替他脱罪而来,他当即据实相告:“实不相瞒,那刺客是名女子。”
  “女子?”
  “不错,她的剑法凌厉,又是突然袭来,我着急应对,原本下手很重,可在看到她的面容后,收势仓促,才让她轻松逃脱。”
  狄青这种描述,黎望立刻明白:“狄兄认得此人?”
  “我想,你也应该认得,她是何家嫡女何金莲。”就是因为想不通何家小姐为何要刺杀他,所以狄青干脆对官府的人隐瞒了此事。
  黎望一听,当即惊了:“什么?这不可能!那何家小姐脚步实沉,绝不是习武之人。”
  “不错,因为一些原因我与何小姐有过短暂的会面,她的手绝不是一个武人的手。”可狄青也不会看错,那就是何家小姐的长相。
  好家伙,难不成又是长相一样的两个人?
  黎望忍不住看了一眼展昭,但很快就把思绪拉了回来,只道:“刺杀你却并不蒙面,可见此人现身的目的就是让狄兄你看清楚她的模样,好让你在公堂之上指认何家小姐。”
  “你这话的意思是?”
  “何家小姐乃京中闺秀,自不可能是刺杀你的刺客,倘若你在公堂之上指认主审官的独女,你觉得何大人会如何作想?”
  那必然是会觉得狄青出口荒唐,为了女儿的名声,他势必会尽早结案。
  作者有话要说:  黎汪汪:狄兄,你咋知道人姑娘的手长啥样的→_→!
 
 
第149章 潦草
  在来狄府之前,黎望就很确定狄青绝非杀害赵传之人,而现在听完狄将军的描述,他已经能隐隐约约猜到几分幕后之人的用意了。
  赵传在汴京城并非什么有名有姓的人物,但他一死,他身上的标签就会被放大无数倍,比如他是赵姓宗室出身,再比如他来平西将军府,是替官家宣旨赐恩的。
  这案子只看表面,那就是要营造狄青妄自尊大,半点儿不将皇家放在眼里,不仅通敌卖国,还残忍地杀人灭口,甚至半点儿不带遮掩,对官家的赏赐更是视若无物。
  如此一来,即便官家相信狄青的人品,也不得不听取朝臣的意见,公开公正审理此案。
  但大宋朝堂,文武斗争早就不是鲜事,况且狄青年少轻狂且又军功彪炳,总有那么些人搞什么“居安思危”,但凡有个人掌了军政实权,就会疑心疑鬼,甚至这波人还觉得自己无错,毕竟当年太祖皇帝亦是如此杯酒释兵权。
  你说他们看不出来狄青是被陷害的吗?那必然不是,这案子行事如此潦草,甚至都有那么几分敷衍,但有些人只会愿意看到自己想看到的东西,黎望看向墙上那八个血字,忍不住轻啧一声。
  “黎知常,你是看出什么来了吗?”白玉堂蹲在地上,有些好奇地摸了摸墙上的血迹,此时已经干透,呈现出一种深褐色。
  “看出来能有什么用,如今这般争斗,得是最真凭实据的东西,才能反转舆论。”毕竟这案子才发生多久啊,就传得如此之快,摆明了是要搞狄青。
  展昭却问:“你看出什么来了?”
  “你说这是赵传的亲笔字迹,我是信的,但是不是他自己写的,那就不好说了。”黎望半蹲下来,指着血字道,“赵传是个文人,狄兄方才说他伤在腹部,且流血颇多,在受了这等重伤的情况下,他要写下这八个字,还一笔未错,写得还这么让人看得懂,你觉得他能做到吗?”
  听众三人:……好像是做不到。
  “而且你们看这血字,很明显写得非常从容,这里断‘墨’了,很快就又续上,如果真是赵传自己写的,他腹部受伤,必然剧痛难忍,他伸手写在地上不是更快吗?还非要写在墙上,写得还这么清晰,狄将军,以赵传的伤势,你觉得他能坚持到写完吗?”
  三人齐齐陷入了沉默,因为黎望这话,说得确实非常有道理。
  “人如果被杀,确实会拼命留下证据叫官府查证凶手的身份。”黎望伸手将下面的那行血字盖住,才道,“所以,去掉‘杀人灭口’这四个字,妨碍案情吗?”
  “不妨碍,甚至狄青的名字都不需要写全,这八个字有五个字都是废话,如果这字真是赵传写的,那只能证明他是个蠢人。”要知道这会儿用的是繁体字,可见赵传这工程量之巨大了,“如果我有这功夫写字,早就找人来救命了。”
  ……好家伙,黎知常你嘴还是这么损。
  狄青却是第一次听黎兄这般犀利分析,但不得不说非常有道理,倘若朝中的文官们也像黎知常这般聪明,那他恐怕会少很多烦恼。
  白玉堂听罢,却很高兴:“既是如此多的破绽,那明日狄将军必不会有事了,对吧?”
  展昭却是不容乐观,毕竟明日并非包大人主审,此案如何断,还得看大理寺掌握了多少证据,于是他道:“黎兄,你还看出什么来了吗?”
  “证据倒是没什么线索,但有一点,展兄或是五爷恐怕可以蹲一蹲。”见两人齐齐转过头来,黎望也不拖沓,立刻开口,“现下虽没有任何证据指明凶手的身份,但狄兄身份敏感,想要对你出手,若是私怨,必定直冲你人来,而不是杀一个宗室来嫁祸你,弄臭你的名声,还找了个神似何家小姐的女子来刺杀你,这太周折了。”
  狄青也认同这点:“确实,私怨的可能性不高。”
  “那么就是利益关系了。”讲到利益关系,那么就是内外的差别,“在狄将军未回京之前,京中就有狄将军私通西夏的风言风语,想必这等传闻,在边陲更盛吧。”
  见狄青颔首,黎望才继续道,“所以,必是有人故意散播谣言,离间你与大宋和官家之间的情谊,只是案发后,一系列的舆论发酵,有人浑水摸鱼,有人趁势而为,反倒掩盖住了凶手真正的身份。”
  白玉堂觉得自己脑子不够用,索性就坐到了一边听结果。
  “但此事若成,那么狄兄你必定……”
  “我必定丢官丧命,而若是反抗,就会坐实罪名,此事之后,大宋将没有我狄青的容身之处。”狄青早已明白这份险恶用心,而就是因为明白,所以他才没有试图掩盖赵传的死讯。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