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他想了个办法,便是给担任老师的玩家发布全勤任务,每日按时打卡,每周可领取一次全勤奖励。
还有,就是将玩家的课程尽量排到下午,游戏里的下午相当于现实世界的凌晨,如此一来,某些不得不熬夜工作的社畜党晚一些上线也没关系。
解决了师者的麻烦,两校的各项工作展开也就十分顺利了。
两日之后,鲫县的两位老先生终于来到了密阳。
秦商早早派人在城在等待,人一到城门口,便被接到了官府专门给每位老师安排的住处。
这二位老师的就位,也就象征着郡学招生可以开始了。
于是翌日清晨,城门口和城内各处路牌的广告栏便都贴上了郡学与技校的招生公告。
与此同时,不论是身处在密阳、巽阳,还是潜入敌对阵营的玩家皆收到了一条游戏公告:
【管理员:即日起,本游戏正式解锁“官吏”职业。
有意选择本职业升级的玩家,需要先报名进入兴郡郡学就读,成为郡学学生,学习经史课程半年至一年后,可通过考核选拔成为官府官吏,开启官道仕途。】
这条公告一出,论坛上顿时帖子暴增,十帖有九条都在谈论此事。
【路遥:我说什么来着,在这游戏里当官肯定要通过正规的公务员考核,果然来了!
慕云:虽然很心动,但是读半年书这个前提条件真的太劝退了……
黄珞珞:确实,玩游戏不就是为了放松来的,白天读书就够累了,在游戏里还要读书,我绝对会疯。
黄小明:而且上完学,你要是个学渣还不一定选得上,到时候毕不了业就搞笑了!
华苍生:其实能理解,毕竟咱们多数人连繁体字都认不全,当官总不能连公文都看不懂吧,肯定要学过。
张三:妈的,想当官,又讨厌文言文。
席雾:为什么我觉得在古代上学还挺好玩的(可能是老阿姨毕业太久了,有点怀念读书的时候)。
罗鹏飞:哈哈!本汉语言专业的立即从巽阳赶来了,当了官可以领俸禄,可以住大别墅,谁他妈还摆摊啊!
宋雪言:这不挺好的嘛,一直对这种古代的诗书礼乐很感兴趣,但是白天又没时间学,正好在游戏里充实自己。
古通天:啊啊楼上内卷狗滚啊!
蓝龙:士兵职业的路过,咱就笑笑不说话。
张嬛嬛:女玩家路过,我是想去学也去不了,除非删号重练。
云起:郡学挂牌贴告示了,明天就可以去报名,我看那学校还挺大的,有谁要一起去报名吗?】
衙署正堂内,姜舒正一面吃着早饭,一面刷着帖子。
关于游戏职业,其实当初在设置游戏规则时,他便将玩家可自行探索领悟的职业设置了全选,只不过像“士兵”、“官吏”这样的职业,玩家很难自己找到解锁的方式,所以需要他加以引导,或说给予玩家参与的机会。
了解过玩家们对于新职业的反应后,姜舒便退出了论坛,转而打开了兑换商城。
刚才打开游戏面板时,他发现自己的积分终于累积到了二十万,管理员等级也升到了六级。
而相对的,商城也解锁了新的可兑换商品。
鉴于上次没吃到西瓜产生了执念,姜舒打开商城后首先翻到了食物栏。
然而很可惜,这次升级依旧没有解锁西瓜,反倒是解锁了一项他意料之外的东西——甜菜。
图片中的甜菜根部膨大,看样子应该不是叶用甜菜,而是专门选育出来的糖用甜菜品种。
这倒是个不错的东西!
糖在现在还是十分昂贵的物品。
姜舒知道南方有种植甘蔗制糖的,不过目前还未见过,北地人们想吃糖,只能买到麦芽糖和用粮食发酵糖化得来的饴糖。
如今寻常百姓连粮食都吃不起,糖有多贵可想而知。
据他所了解,甜菜的含糖量非常高,如果可以靠甜菜制取砂糖,老百姓们便能吃上甜食,官府也可以再增加一项收入,这绝对是一项相当有价值的农作物。
只可惜,现在不是种植此物的时候,只能等到明年春天再将它兑换出来了。
甜菜是兑换不了,倒是之前解锁的土豆,现在秋种一波也不算太晚。
土豆的兑换积分不贵也不便宜,三万积分兑换一筐,根据之前兑换红薯的经验,姜舒估计一筐应当也就一百斤左右。
如今他已有了自己的地盘,便不必像之前在巽阳那样给系统兑换出来的东西找来由了,届时直接派人把东西送去农民商会,给颜如玉布置个种植土豆的任务就行。
当然,因为现在他还在官署,子明又杵在一旁,他便只是在心里存了个计划,没有直接将土豆兑换出来。
刷完了商城,早饭也吃得差不多了。
姜舒关闭了游戏面板,命人撤下碗碟,随即伸了个懒腰,从厚厚的一叠工作文书中抽出一本翻开细看。
当看到纺织厂的花楼机织出第一匹织锦的时候,一个守卫快步走进堂内禀报:“府君,沂州朱宁郡来信。”
“拿过来吧。”姜舒只听见了一个“来信”,没有听清寄信地。
直到守卫将信函放到了案桌上,他才陡然反应过来,抬起头问:“沂州朱宁来信?”
守卫被他吓了一跳,结巴应声:“是、是的。”
姜舒深感意外,他还从未收到过从这个地方寄来的信件。
待到看到信封上写信人的名字,他才恍然大悟……哦,对了,自己还有个担任刺史的舅舅。
此信正是由他母亲柳氏的弟弟,沂州刺史柳浪所寄。
看到这个名字,姜舒便回想起了刚穿过来的时候,自己差点就坐上马车去了沂州的外祖父家避难,现在想想还有些感慨。
当初若真去了襄郡,如今不知会是怎样一番境遇。
好奇这位素未谋面的小舅给自己写了些什么,姜舒当即拆开信件阅读。
然而当视线接触到信纸上的内容,他顿时蹙起了眉。
怎么说呢,这位舅舅的字还真是犹如他的名字,相当狂放。
姜舒不得不一个字一个字地认读过去,半晌才读通了这封信。
其实信上倒也没写什么特别的,柳浪只是对外甥如此年纪轻轻就做了太守表示了赞美和表扬,随后又说他偶然从谢氏商队购买到了一坛果酒,芳香醇厚颇得他的喜欢,于是派出了沂州的商队前来密阳购酒等等。
信的结尾,柳浪诚挚地表示他们二人既然是亲戚,应该常常通信来往。
而往直白点说,也就是可以一起多做生意,一起发财。
看完信,姜舒不由露出笑意。
通商当然没问题,沂州一带未受战乱侵扰,若能用密阳出产的果酒换来沂州大车的粮食,他当然乐意之至。
不过,姜舒知晓最近城中出现了不少周围郡县的商队,大家皆是冲着两个商会的新奇之物而来,酒水更是几车几车地购买。
待到沂州的商队赶来,农民商会真的还有果酒剩下吗?
姜舒扶了扶额,心道到底是亲戚,等会儿还是派人先去农民商会购买个二十坛果酒,权当是他这个做外甥的留给小舅的礼物吧。
第六十四章
陶客一屁股坐到摊位旁的小桌上,冲老板喊道:“给我来碗昨晚的羊肉拉面,羊肉往大块加。”
顶着“聂火”名字的拉面摊老板一边拉着面,一边不耐烦地应付:“知道了,等着!”
陶客喝着杯中温水,看着大汉动作娴熟地拉面。
只是几次抻、拉、抖、扣,手中的白面就变得又长又细,宛如一盘光滑的麻线,心里不由为其暗暗叫好。
沂州虽也有放在汤里煮的面,但那是用手将面团搓细后切成段后下锅煮的,他们叫汤饼,像这般将面抻长拉细的他还是头一回见。
陶客和他的商队昨天到得晚,进城时天已经完全暗了下来,邸舍周围的食铺都关了门,唯有这家汤饼铺还开着。
当时懒得再跑远,陶客便带着所有人在这摊子里吃了碗羊肉汤饼。
原本只是想吃点热乎的填饱肚子,谁知这汤饼竟做得意外的鲜美,尤其是作为浇头的大块羊肉,炖得酥烂入味,鲜嫩可口,一口香喷喷的羊肉入口,简直想把舌头也吞下去。
更令陶客感到惊喜的是,这汤饼铺还有一种他从未见过的调料,红艳艳的酱泥,往面里头加一两勺,汤料顿时变得火辣辣的,但是又格外开胃,让人吃得停不下来。
陶客昨晚吃过一次后,心心念念的都是这种爽辣鲜香的味道,于是今日清晨一早便又带着仆从来到了这摊位吃面。
不一会儿,聂火端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拉面放到了他面前,又拿来两只盛放调料的小碟子,道:“辣酱,醋,自己看着加啊。”
“等等,小兄弟。”陶客叫停他,问道:“你这辣酱是用何物所做,怎辣得如此纯粹鲜美?”
“这不是我做的,是我从农民商会买的。”聂火早已习惯了这类问题,自从来到密阳的商人多起来后,他每天都要被人逮着问上几次辣酱的配方。
有时候,他甚至觉得自己比这些NPC更像一个指路NPC。
聂火直接指了指斜对面路口的广告牌:“那上面写着农民商会的地址,你想要自己去买,最好早点去,我前两天去订货的时候,辣酱已经快卖完了。”
陶客抬头望向对面的路牌,点点头:“我已知晓,多谢提醒。”
快速地享用完一碗美味的拉面,陶客用手巾擦了擦被辣得通红的嘴巴,付完面钱后,便带着随从去了对面。
昨晚到得太晚,陶客没怎么仔细看过这些路牌,如今才发现,这些路牌上除了路标,还写有许多稀奇古怪的语句。
怀着兴致研究一会儿,发觉有许多东西自己都看不太明白,便索性将目光转移到了下方提到农民商会的某条上。
【天然制造,“辣”得霸道;可口果酒,美颜益寿!
农民优选辣酱、果酒,还有更多好物,尽在农民商会!
——雁栖里三号宅邸。】
陶客一眼看到了“果酒”二字,心道这不正是使君让他来密阳的目的吗?
没想到凑得这么巧,他想要的辣酱与果酒竟在同一个地方出卖。
想起方才面摊老板吐露的辣酱即将售空的消息,他立即命仆从去租了辆毛驴车来,随后便乘上车朝农民商会而去。
这毛驴车四面皆空,视线毫无遮挡。
陶客便一直沿途观望着城中景象,看到街上车来人往的热闹场面,心下感叹,没想到密阳城竟是这般繁荣,待到回了朱宁,将此事报给使君,对方定然高兴。
正暗自打算着,途中经过某处府邸时,忽见门口人头攒动,陶客心生疑惑,问前方赶着毛驴的车夫:“方才那是何处,为何聚集有如此多人?”
车夫也不回头,习以为常地回答道:“那是郡学,是我们姜太守下令开办的,说是所有人都可免费入学,这消息传出去,每日皆有外地来的穷苦书生大清早堵在门口观望,门口便总是这般拥挤。”
“所有人皆可入学?”陶客睁大眼:“庶族亦可?”
“是啊,不仅如此,像吾等身份低微之民,连字也不识一个的,若想学,也可入学。”
闻言,陶客更是惊讶不已。
他出身低微,父母皆是柳家家仆,他一出生便也是家仆,幸得使君赏识看中,才得以有机会认了字读了几本书,还领了个商队领队的职位。
若是寻常百姓人人皆可读书,这密阳将变成何等模样啊!
心中颤抖着,陶客询问车夫:“那你可要报名参学?”
车夫摇摇头:“我都这般年纪了,有何可学的,上一两年学,学点皮毛也无甚用处,还荒废了田地,不种地,我可连饭都吃不上……”
听车夫这言论,陶客心绪缓缓落地。
没错,寻常百姓即便有书可读又有可用呢?
这天下寒士要多少,又有几人能当上大官?
运气好也不过是如自己这般,做个士族家的仆人管事罢了。
微微叹了口气,陶客没有心思再多问,而这时,车夫却又开口道:“我们这些百姓,上郡学是无什么意义的,不过在雁栖里的技校却是可去学学。”
陶客扬眉:“技校为何意?”
“便是专门教授某种技艺的学校。”车夫回答,见他感兴趣便细细解释道:“我听人说,在那可学医术,学武术,还可学木工、打铁,还有什么化工……
“医术、武术我自没那个本事学,木工我倒想去试上一试,近日府君广招木匠做工,包吃住,每日还有五十钱可赚,不知待我学了木工后,可还有这样的好事没有。”
因为有了前面郡学的冲击,此时陶客倒是没有什么惊讶的感觉了。
听车夫的意思,那技校不过是个官府开办的专门培养工匠学徒的匠坊,只是不知为何还会教授医术,这不是家族内部相传的技艺吗?
虽然疑惑,不过这与他也没什么关系,待驴车将他们送到农民商会门口,陶客下了车,很快就将这些忘到了脑后。
宅邸的大门敞开着,陶客刚跨进门槛,便有一个穿着干净布衣的年轻男子过来询问:“来买东西的?”
陶客露出笑容应声:“没错,我是为了果酒和辣酱而来的。”
“那你来晚了,最后一罐辣酱在昨天卖完了,”司程语气平常道,“果酒倒是还有,你跟我来吧。”
听到辣酱已卖完,而自己只晚来了一天,陶客顿时有些心痛,一边跟着他往里走,一边问:“那何时再有辣酱出售?”
“明年吧,不出意外应该是明年的八、九月份。”司程斟酌着回答。
事实上他们正在尝试大棚种植辣椒,不过不一定能成功,而且试验田也比较少,所以还是按照露天的种植期回答了这个问题。
陶客点点头,虽然可惜,但这种有时令的货物,一年只有一次,错过了就是错过了,他们也早已等习惯了。
片刻后,他跟着司程走进一座光线昏暗的房屋。
刚一进入,一股浓浓的酒香扑鼻而来,陶客看到屋内一坛坛叠起的酒坛,眼睛发亮问:“这些皆是桑葚酒?”
49/177 首页 上一页 47 48 49 50 51 5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