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行一说:“你俩合盖一床被子不会冷吧?”
“不会,边上搭一下棉衣就行。”远夏说。
于是三个人都上了床,坐在被窝里看书。时间还早,可以学习一会儿。
远冬看的是《三国演义》,家里的连环画都给他翻完了,现在开始啃小说了。
远夏看的是《资治通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治理企业和国家是差不多的道理。
郁行一看的是远夏带回来的专业书,文史类的书他看得不少,他上中学那些年,因为总有各种运动,没好好上过几天课。
他就到处闲逛,无意间发现一处堆了好多书的房子,都是小兵们从各处抄家抄来的,不知道为什么没被销毁,堆在那儿也无人问津。他便搬了不少书回去,藏起来偷偷看,那时候小,看的主要是带故事性的文史类书。
他书读得不少,但基础学科不扎实,大学时候都拿去学数理化了,现在主要补短板,学习专业知识。
看到十点左右,远夏提议睡觉,明天过年,还得早起买菜,明晚还要包饺子守夜,需要养精蓄锐。
郁行一将自己的被子往远冬这边盖了一些:“分一点被子给你。”
远夏说:“你的被子这样张着,容易灌风,你就没法睡暖和了,还是掖起来吧。将你的外套搭在冬冬身上就行了。”
郁行一觉得也在理,便将自己的厚外套搭在了远冬身上,对远夏说:“你那边没问题吧?”
“没问题,睡吧。”远夏去关了灯,回来钻进被窝躺下了,被子有点窄,但勉强还是能盖的。
躺下后,郁行一还没什么睡意,开始跟远夏夜谈。
远夏也睡不着,两人便开始闲聊,说了很多,小时候的事,自己的家人,读过的书,将来的打算等等,但都不约而同地不谈异性。
远夏是对异性不感兴趣,郁行一则正在被异性困扰,弄得他有点心烦,来肃阳也是为了逃避和放松,自然不愿意去谈这烦心事。
不知道什么时候才睡着,大清早,远夏和郁行一就都不约而同地醒了、
郁行一以为自己刚到一个新地方可能会睡不踏实,但是睡得很安稳,一觉到天亮。
远冬还不愿意醒,要赖床。
远夏也不催他,说:“我和行一去逛市场,你醒来了将被子叠好,然后走回去啊。”
远冬迷迷糊糊地“嗯”了一声,一动不动继续睡。
这是忙碌的一天。
早上去市场买菜,主要是买鱼和蔬菜,远夏顺便还买了些红纸,准备回去写对联,对郁行一:“你写啊。”他知道郁行一写得一手好毛笔字。
郁行一说:“没问题,包我身上了。”
回来之后,吃完早饭,就开始准备过年。杀鸡宰鸭,写春联,和面剁肉,炖肉。
家家户户大抵如此,整个宿舍楼都被一股浓郁的肉香味包围着。大家在走廊上干活,互相扯着嗓子聊天,都是欢声笑语,好不热闹,这便是浓浓的年味儿。
孩子们则在楼下放鞭炮,连重阳都去放了,鞭炮是郁行一给他买的。
远夏有点嗔怪地说:“你给他买鞭炮干啥,听个响就没了,而且还不安全。”
郁行一呵呵笑:“没事,我让他用长木棍点火,炸不着手。”
远夏倒也没强行禁止,毕竟他也是那个年纪过来的,小男孩有几个不爱放鞭炮的?
去年父亲去世,家里没贴对联,今年重新将对联贴上了。
郁行一给他们写的还不是那些传统的对联,都是他自己编的,还都非常应景,大红纸上写着吉利话儿,读起来非常有意思,预兆着来年的红红火火。
左邻右舍见郁行一毛笔字写得好,也有几家拿了自家的红纸过来求春联,郁行一一一都按要求给他们写了。
远夏家里不仅贴了,书店那边也贴了春联。
远夏和远秋忙做年夜饭,晚饭很丰盛,有清蒸鸡,蒸扣肉,红烧鱼,炒腊鸭,还有一个蔬菜和一道拔丝红薯。
不仅把爷爷和弟弟妹妹,把郁行一也给惊住了:“你会的花样还不少呢。”说起来种类也不多,就是家里那些食材,但每一道都做得非常用心别致。
远夏笑着说:“第一次过年这么丰盛,感谢行一过来和我们一起过年,既增添了热闹,还丰富了我们的餐桌。我们一起举杯,庆祝旧年圆满结束,迎接美好新年的到来!”
大家热热闹闹地举起了酒杯,酒也是郁行一带来的,爷爷、郁行一和远夏都喝酒,其他几个喝开水。
最受欢迎的两道菜是蒸扣肉和拔丝红薯:扣肉够肥美,符合当下流行的口味;拔丝红薯够甜够新鲜,老人孩子都爱。
谁不爱吃甜的呢。就连声称自己不太喜欢吃甜的郁行一,都吃了两块。
吃完饭,远冬将收音机打开,一家人听着收音机,围在一起包饺子。面和馅料是白天就准备好的,这会儿只管包就是了。
郁行一是南方人,他没包过饺子,觉得很有意思。来远夏家过年真是来对了,大家相亲相爱,也不把自己当外人,就好似他们的哥哥一样,过年就该这样才热闹啊。
郁行一寂寥的心被远夏和他的家人温暖了,荒芜的心田开始抽出翠绿的新芽来。
远夏准备了硬币、红枣和花生等包进饺子里,说明吃到硬币就是福气最大的人,吃到红枣来年红红火火发大财,吃到花生寓意健康长寿。
吃饺子的时候,大家都急不可耐,看自己能吃到什么。
爷爷和远冬吃到了花生馅,郁行一和远夏都吃到了红枣馅儿,三个硬币馅儿分别被远秋、远春和重阳吃到了。
一家人都福气满满,无比开心。
这个年,是郁行一记忆中过得最为深刻的之一,也是最有仪式感的一次。
他还拿到了远德厚包的压岁钱,虽然只有两角钱,但情意满满:“没结婚就都是孩子,受父母长辈照顾。”
当然,郁行一也给远夏兄妹发了红包,理由是他参加工作了,这是鼓励弟弟妹妹们好好学习的,拿去买文具用品的。
弟弟妹妹们拿到他给的一元崭新纸币,兴奋地欢呼不已,郁大哥真是太好太大方啦,一块钱呢,他们从来没有这么多属于自己的钱。
远夏说:“压岁钱不必上交,都自己保管,如果怕自己管不好,可以交给爷爷保管。但是每花出去一分都要记账,看看最后将这些钱花到哪里去了,有没有意义。”
弟弟妹妹们点头,齐声说:“知道了!”
郁行一看着远夏笑,远夏抬头看他,跟他相视而笑,郁行一朝他竖起了大拇指,真有大哥的样子。
郁行一用他的照相机拍下了许多珍贵的瞬间,全家人的合影,兄妹几个合照,兄弟合照,姐妹合照,兄弟和爷爷,姐妹和爷爷,还有每个人的单独照。
他们还教会远冬拍照,给远夏和郁行一拍了几个合照。
又给马叔一家拍了合照,马安民夫妇合照,马建设兄妹合照,远夏和马建设也拍了合照,两家的孩子一起拍合照。
马建设给郁行一和远夏一家以及远夏兄妹几个拍了合照。
各种组合都有,总之把三十几张胶卷都用光了。
初三那天,郁行一依依不舍地在车站跟远夏道别,踏上回去的列车,明天就该上班了,浮生偷得几日闲,最终还是要回到繁琐的生活中去。
远夏看他眼中满是不舍,便安慰他:“离得不远,以后放假了可以随时过来玩。明年再来过年吧。”
郁行一看着远夏点头:“好。你也早点返校吧,返校了就来找我。”
“行,返校了就去找你。一路顺风!回去了可以给我写信。”远夏说。
“好,回去就写。”郁行一答应下来,消失在车厢里。
第29章 借宿
远夏比开学时间提前一天到校,到了之后好好打扫了一下卫生,将被套床单拆洗了。
本来以为天气好,洗了的被子到晚上便能晒干,结果半个下午时变了天,雨倒是没下,变得阴沉沉的,被子是没法干了,看来只能盖棉胎了。
远夏想了想,干脆跑去找郁行一,没准还能去他那儿蹭一晚。
远夏到轴承厂的时候,正好赶上快下班,他没进去找郁行一,打算看能不能蹲到郁行一。要是他不上白班,那自己还是回去盖棉胎吧。
这次远夏运气不错,成功蹲到了郁行一,不过他不是一个人,旁边还有一个推着女式自行车的姑娘在跟他说话。
那姑娘留着时下刚刚开始流行的烫卷发,身上穿着驼色的短呢外套,脚上是半高跟皮鞋,看起来十分时髦。
远夏认得那是厂长向富贵的女儿向玲,公开追求了郁行一很长时间,疯狂程度令人有点吃不消,也是她促使郁行一下定离开轴承厂的决心。
郁行一眉头微皱,抬眼四望,明显就不耐烦应对,根本没用心听。
忽然,他脸上露出喜色,对向玲说了句什么,抬手招了招,推着车向远夏走过来。
远夏笑起来,向前走了几步,等郁行一靠近了,才打招呼:“下班了?我还担心你今天上夜班呢。”
郁行一脸上笑容和煦,跟刚才判若两人:“今天不上夜班,去我家吧。”
“好。”这可正中远夏下怀。
郁行一骑上车,对远夏说:“上来吧。”
远夏跨坐上去:“好了,走吧。”
他扭头往人群看去,向玲正站在原处盯着他们看。
虽说女性在两性关系中通常是处于弱势的一方,但远夏并不同情向玲,倒不是看不起女追男,而是她过于蛮横,为了达到目的,有点不择手段,严重影响了郁行一的生活,给他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车子离开轴承厂的范围,远夏才问:“刚刚跟你说话的姑娘是谁啊?”
“一个同事。你什么时候到的?”郁行一显然不想聊向玲。
“中午到的。”
郁行一说:“咱们是去外面吃饭,还是买点菜回去自己做?”
“你做吗?”远夏兴奋地问。
“对啊,不过做得没你做的好吃。”
“哈哈,客随主便,你怎么做我怎么吃,尝尝你的手艺。去买菜吧,这会儿还能买到菜吗?”远夏问。
“好像可以,我之前下班后经过菜市场,看到入口那儿有人在摆摊卖菜。”
“那就去看看。你平时在外面吃得多,还是自己做得多?”
“我一般都在食堂或者外面吃,偶尔在家做。一个人做饭太麻烦了。”
“能理解。又要买菜,又要做,还要洗碗刷锅。在外面吃完把碗一撂就行。”
郁行一哈哈笑:“是的。单身汉不就这样么。”
郁行一住的地方离轴承厂有点距离,骑自行车需要将近半小时,这在冬天其实还挺煎熬的,寒风跟刀子刮的一样。
其实厂里给职工提供了宿舍,郁行一是大学生,也算是干部了,厂里给他安排了一个双人间。
不过他只住了几晚就打消了去住的念头,因为向玲几乎每天都往他宿舍跑,完全不拿自己当外人,也不考虑男女有别。
郁行一可不想住宿舍最后住出一个男女作风问题来,毕竟他不可能保证他的室友永远都在,万一向玲趁着只有两个人的时候制造点什么流言蜚语出来,到时候怕不是只能娶她了。
所以他宁愿麻烦一点,宁愿住到外面,也不愿意住在宿舍。
郁行一住的地方不是他家的房子,他家的房子现在已经成了某单位的办公地点,他现在还在努力为爷爷的平反奔波,争取早日要回自家的房子,他现在住的地方是进轴承厂后租的。
这地方远夏来过两次,他来轴承厂学习期间,被郁行一邀请来的。
租了本地人家的三楼,前后一共两间房,外间做厨房兼客厅,里间是卧室。
郁行一打开门,对远夏说:“进来吧,你先坐,我去做饭。”
他将煤炉子上的水壶提起来,看了一下,还有暗红的火,便将通风口打开一点,让火慢慢旺起来。
远夏好奇地看着,说:“炉子烧一天,中途不换煤不会灭吗?”
郁行一说:“中午的时候房东大娘会帮我换一次煤球。天太冷了,早晚洗脸总不能用冷水,所以还是得生个炉子,也需要烧水喝。”
“对,虽然一个人过,但也不能太马虎。”远夏非常赞同,郁行一显然独自生活多年,已经掌握了生活技能。
远夏进了屋,看着陈设简单的房子,外间放着一张饭桌和两张椅子,还有一个案台,煤炉子则放在走廊上,这样可以避免油烟和煤气。
里间则是一张一米二宽的单人床,床上被子叠得整整齐齐,挨着床头放着一张椅子,上面放了几本书。
窗下放着一张带抽屉的条桌,上面堆满了书。挨着书桌靠墙的位置是一个双门立柜,柜子上放着一个款式比较老的皮箱。
郁行一的家当简单之极,几乎没有一件是多余的,有点让人心疼。
远夏看郁行一在淘米,便说:“我帮你择菜吧。”
郁行一拦住他:“不用,我自己来。”
远夏好笑地看着他:“那我看你做事?”
郁行一想了想:“好像也没别的事,你看书?”
“不想看。明天就开学了,还怕没时间看书?”
“行吧,那我们一起择菜。”
于是两人一边做饭一边聊天,将晚饭给做了出来。吃得也简单,傍晚只有青菜卖,郁行一煎了四个鸡蛋,炒了个青菜,拌了个莴笋丝。
“都是素的,没你家那么丰盛。”郁行一笑着说。
远夏笑:“我家丰盛不是你买来的么。家常菜就挺好的,谁还能天天大鱼大肉啊。”
吃完饭,收拾好,郁行一拿出自家的相册给远夏看,主要是郁行一和家人的照片,他的爸爸英俊儒雅,妈妈美丽知性,姐姐也很漂亮。
郁行一和姐姐小时候的照片比较多,大概他父亲有相机,给儿子女儿拍得比较多。长大后照片拍得很少,上大学期间有一些。
他真是从小帅到大,小时候调皮可爱,越大越严肃,这是经历导致的。
26/208 首页 上一页 24 25 26 27 28 2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