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也能看出,自行前往基地的人实在少之又少。
这是众人第一次进入监狱,也是他们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接触各种军用设备,几人都忍不住左顾右盼。
察觉杨奕钦等人的目光,钱国伟解释说:“现在你们看到的人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主要负责基地内的建设,还有更大一部分人被安排了外出清剿丧尸、搭救幸存者的任务,就像我之前一样。”说完,他皱眉轻叹,“可用的人手还是太少。”
看出他的疑虑,杨奕钦询问:“基地还有其他支援吗?”
改扩建基地、搜集物资、救援幸存者……无论哪一项都不能放松,无论哪一项都需要大量人员。
“这个可以跟你说,当然是有的,华国的部队在各个地区都有驻扎,末世爆发之后,上头想尽一切办法联系各地方的军人,嘱咐他们在所在的地区建立安全区,竭尽全力救援幸存者。”钱国伟说,“北市附近能联系到的队伍中,我们是最早到的那一批,除了我们还有几支武警和消防支队。如果一切顺利,之后还会陆续有部队赶过来,协助基地建立和人员救援。”
听话了他的话,阿婆热泪盈眶:“好啊……真好啊……”
钱国伟笑:“阿婆,您在就安心待在基地里,我们不会放弃任何一个人。”
看着周遭人眼下的青黑,最近白天都热至三十七八度,有人的皮肤都被灼伤,血红的外皮剥落,但没有人停下手中的任务。杨奕钦明白,虽然钱国伟说起来简单,但对方这段时间以来一定在夜以继日的忙碌,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国家部队有着绝无仅有反应力、决策力、执行力,所以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将基地规划成现在这个样子。
尽管他之前就对国家充满信心,此刻心底仍是有了一份尘埃落定的动容。
他期待看到基地的壮大,期待看到无数幸存者能被拯救。
.
基地入口右侧便是会见楼和食堂,钱国伟先将他们引到了食堂。为了挪出足够的空间,食堂的桌子都已经被撤掉。整个食堂都被木板隔开来,只能看到前方摆了一排台子作为打饭区,打饭区首尾还站了两名持枪的军人。
杨奕钦猜测,围起来的区域应当都用来放置搜集来的物资了。
监狱中备有单独发电机,如此一来,就能够最大限度地保存食物。只不过为了省电,监舍之类的区域会尽量避免用电。
打饭的人看到他们,立刻递给他们一人一包食物。
杨奕钦等人接过,打开塑料袋,发现里面放着两个热包子、一瓶水、一袋牛奶、一块压缩饼干和一个鸡蛋。
这样的食物,即使在末世初期也弥足珍贵。
“饿的话可以直接吃,但是只有这一次了。”钱国伟解释说,“上头规定,所有第一次来基地的幸存者都会给出一包这样食物,但是之后要想吃饭,只能自己搜集物资,或者用劳动跟基地换取。”
他话音刚落,保镖、小明星和阿婆几人已经埋头虎吞狼咽起来。
他们都饿了太久了。
杨奕钦等人吃过早饭,都收起食物,对钱国伟道谢。
他们还有不少物资,但既然给第一次抵达基地的幸存者食物是规定,那么也就没必要刻意推脱,不然反而会坏了刚刚建立起来的规矩。
对他们而言,日后怎么在基地中发挥自己的作用,才是最重要的。
钱国伟说:“你们如果不着急吃饭,可以跟我继续了解一下基地,正好,我也有事告诉你们。”
杨奕钦点头:“就按您说的办。”
于是钱国伟带他们走出了食堂,保镖等人则由其他人安置。
“你们是广播发布之后第一队抵达基地的人,还是从市区闯出来的,势必是有勇有谋的人。”钱国伟说,“一般情况下,有幸存者过来,我们会给直接分配宿舍,给对方讲清楚规矩,然后安排一些适合对方的任务。”
“一般情况下?”杨奕钦疑问说,“所以,钱队长要先带我们去别的地方吗?”
“准确地来说,是你、封霖,还有王彻。”钱国伟已经记住了他们的名字,“我能看出来,李荞他们应该是因为你和封霖才能安全抵达基地的,我们想跟你们了解一下市里的情况。王彻的话,我正好带他去见王医生。”
杨奕钦和封霖对视一眼。
王彻双眼发光,忙问:“钱队,我小叔现在在哪儿啊?!”
“别急。”钱国伟笑说,“需要先把其他人给安排了。”
食堂继续往里走,右侧是四个厂房,中间便是一个大操场。操场后方有四栋五层高的监舍,唯有有一栋监舍一层的铁门紧锁,其他区域都敞开着。
钱国伟将他们引到了其中一间监舍,跟看门的人说:“这些是新来的幸存者,先给后面这三位幸存者安排一下宿舍。”
看门的其中一个人点头,对他们说:“跟我来吧。”
李荞三人便跟随对方,走进了监舍里。
杨奕钦对那栋锁了门的楼栋十分在意。
见状,钱国伟解释:“那栋监舍的丧尸还没有杀干净,所以就先锁起来了。除了那一栋,还有一栋的丧尸尸体还没有运出去,现在住不了人。”
杨奕钦忍不住问:“方便告诉我,现在基地一共有多少人吗?”
这些信息没有隐瞒幸存者的必要。
“当然可以。”钱国伟说,“这是一所男子监狱,关押犯人两千余人,还有百余名狱警。丧尸病毒爆发后,囚犯只剩下三百余人,狱警也只剩下几十人,目前军方大概有两千多人。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包括医生、科学家、各种家属在内的几百名幸存者。”
杨奕钦皱眉:“太少了。”
“是啊,太少了。”钱国伟也叹息,“单单北市可就有上千万人口……”
他们这些寥寥无几的幸存者,可谓量小力微。
钱国伟带着杨奕钦三人,继续朝最里面的办公楼走去,走路的过程中,他又主动讲解了一番基地的大致情况。
北市第一监狱的总面积有十多万平米,监狱的入口在南侧,往南不远处就是公路;往北背靠一座连绵的矮山,山上野林不算十分茂盛,大多是矮小的灌木丛,为提防囚犯越狱,山顶最高的地方架起了高大的铁丝网;西边是种植的果树林,越过树林便是大片的田地,偶尔能看见有一两家农户的院子;东侧越过一片荒地,便能看见山泉汇成的溪流,溪水往东南流去。
除了钱国伟所说,杨奕钦还注意到,西东两个方向都能看到从树木中耸立而出的、孤零零的楼盘,往后基地扩建,势必要将这些楼盘、田地、果树林、溪流都划到扩建的范围中。
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钱国伟赞同地点头,并提了一句:“北边矮山后其实还有几处在建中的山区别墅,也在基地扩建的考虑范围之内。”
杨奕钦若有所思。
如果真将这么一大片区域都建成安全区,在预想的蓝图上不断完善基地的各项设施,那么安全区将不仅能容乃数以万计的幸存者,还能在最大范围内满足基地自己自足的需求。
不过眼下最大的难题,不是清理楼盘中的丧尸,而是在保证施工人员安全的前提下,筑起将这些区域围起来的保护墙。
人手、材料、工具、安全……各个方面都是难题。
钱国伟只提了两句,就没有再深入聊这个话题,转而介绍起监狱内的布局。
各地监狱不同,关押人数和布局也各不同。
第一监狱几年前刚刚修缮扩建过,房屋通风透光、干净整洁,监舍都是十二人的上下铺,最多能关押三千余人。几个工厂都是劳动密集产业,囚犯们要加工的东西包括制衣鞋、电子、五金、木工,这些东西在未来是十分有用的,因此目前工厂除了被用来暂放物资,原有设施都没有被挪动。
如果只看监狱原本规定的容纳人数,当下幸存者的人数还没有超过基地的人数上限,但往后肯定是住不下的。
幸好这里不仅有宿舍。
每一层监舍都有活动室、阅览室以及公共卫生间,中间还有一个两层的教学楼。走廊尽头是警员办公室,面积有两间监舍的大小,有办公室、监控室和卫生间。最里面还有一栋五层办公楼,基本都是办公室和会议室。
将来,基地方面准备将以上这些空间的大部分,都改成可以住人的房间,如果被逼到极致,走廊、操场也勉强能暂时睡人。这样一来,基地容纳人上限就远超过了监狱的设计上限,居住人数可以达到六七千甚至更多。
但是床板、铺盖被褥这些东西都需要去搜集。
“这些都是上面的计划,正好食堂的桌子可以想办法改成简易床,只是我们还没有时间去做这件事。”钱国伟继续说,“当然,如果有幸存者有更好的提案,我们也都会听取,采纳后会酌情给予相应的奖励。”
杨奕钦和封霖心中都有了计较。
看来基地的许多规矩都有了初步的雏形,接下来就是随机应变地实施。
王彻忍不住问说:“那我叔叔现在住在哪里?”
“王医生每天都在办公楼一层的临时医院里,我正要带你们过去。”钱国伟回答,“科学家和基地领导也都暂时在那一栋。”
杨奕钦心道:看来这一栋楼,住的都是基地内的大人物。
闲聊间,他们已经走到了办公楼下。
几人刚刚跨入一楼的大厅,就有一名四五十岁、穿着白大衣的男人迎面走来,他兀地停下脚步,声音惊喜道:“……王彻?!”
王彻冲过去一把抱住了对方,哭着嚎了一嗓子:“嗷!小叔我可想死你了!”
末世中第一次见到活着的亲人,又看过了不少生死,两人也都激动不已。
王桉民也红了眼眶,用力抱住王彻,不停地拍着对方的肩膀:“活着就好,活着就好……”
情绪稍稍冷静之后,王彻急切地问:“小叔,我爸妈呢?!”
“还不知道……”王桉民喉咙紧绷,艰难地回答说,“他们在末世爆发前,乘飞机去了南方开会。”
王彻一哽,忍住眼角热意,自我安慰说:“会没事的,他们肯定也很安全。”
王桉民重重点头:“是,都会没事的。”
两人简单聊过之后,王彻向王桉民介绍说:“这两个人是杨奕钦和封霖,我能安全来到基地都多亏了他们,不然小叔你恐怕都见不到我……”
“你们好。”王桉民朝他们点了点头,“封霖我认识,听说之前还和王彻一起创业。”
两人也客气地跟他打了招呼。
封霖的表情出奇冷静,和涕泗横流的王彻形成了鲜明对比。王桉民看着他,有点迟疑地说:“你父亲也在基地里,你知道吗?”
钱国伟讶异:“……父亲?”
“知道。”封霖说,“但和我无关。”
作者有话要说:
第033章 交谈
封霖说了“和我无关”之后, 王桉民与钱国伟面面相觑。
王桉民大概也听说了什么,见封霖是这样的态度,虽然愣了一下, 却没有表现出太意外的神色。
钱国伟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但也只是一瞬。
他很快就笑说:“我们正要找王医生, 你就过来了,你和你侄子先叙旧吧,我带他们两个人去楼上。”
王桉民没问他们去楼上做什么, 只点头:“好, 谢谢钱队了。”
说完, 他和王彻两人就目送对方上了楼。
和监舍一样,办公楼一共只有五层, 整栋小楼面积不算大,每层的布局都大致相同。中间是大堂和楼梯, 东侧走廊有六间左右对称的、二三十平米左右的办公室,西侧走廊有一间六十平的会议室并四间小办公室,两侧的尽头则是公共卫生间。
钱国伟边上楼, 边跟两人解释说, 现在一楼西侧改成了临时医院, 右侧就是疗养病房以及医生和护士们睡觉的地方。
刚刚在一层的时候,杨奕钦闻到了刺鼻的消毒水味儿, 隐隐还夹杂着一股子血的铁锈气息。但他只见到了王桉民,没看见其他医生, 于是问说:“基地现在有几名医生和护士?”
“三名医生,四名护士。”钱国伟回答, “现在伤者不多, 王医生他们还能忙得过来。”
伤者不多的原因, 杨奕钦也能想到——
丧尸伤人无非就是咬伤和抓伤,而一旦出现这两种情况,其实就等同于是“无药可救”。
因此,王桉民他们才没有那么忙碌。
眼看又上了几层楼,马上到顶,杨奕钦就没有继续问王桉民为什么会在基地。左右王彻知道之后,总会告诉他。
钱国伟领着他们在四层停下。
杨奕钦环顾四周,发现通往五楼的楼梯有道铁门,此时铁门紧闭,从外面根本进不去。
“五楼是科学家们的实验室。”钱国简单解释说,“四楼住的都是基地的决策层。”
至于二楼三楼的情况,他却没有多说,而是带着杨奕钦和封霖拐进了四楼东侧,敲响了尽头一间个人办公室的门。
里面传来声音:“请进。”
钱国伟便推门进去。
杨奕钦和封霖也抬脚,踏进了办公室。
这间办公室面积和楼下差不多,但是只有一个办公桌,并隔出了单独的里间作为休息室。此时,办公室里除了单独办公桌,还摆了一张小会议桌,显得有点拥挤。
屋里有两男一女,正围在桌前商讨着什么。
钱国伟介绍说:“这三位分别是郑将军、蔺团长和李书记,是咱们基地暂时的负责人。”
郑将军看起来年愈六十,头发已经白了大半,但是气势极盛,但是站在那里便让人觉得顶天立地铁骨铮铮。蔺团长稍年轻些,四十岁左右的男人,脊梁骨直挺,面容刚毅。李书记同样四十岁的样子,是位笑起来十分和善的女人,平易近人之余,又不乏冷静果决的气质。
25/187 首页 上一页 23 24 25 26 27 2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