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三国]穿越后我开启了病弱主公路线(三国同人)——醉酒花间

时间:2022-05-04 08:44:09  作者:醉酒花间
  只拿下汉中还不算,让百姓从心里信服才是正经。
  听说南边不通教化的深山老林里都信仰天神,山民数量不在少数,又桀骜难训不服管教,大汉强盛的时候尚且拿他们没办法,如今朝廷无力管辖,南边的山民更加不把官府放在眼里。
  他们现在腾不出手收拾那些聚族而居的山间百姓,先用这法子试试水,不战而屈人之兵方为上上策,能不打仗尽量不打,主公自己也不喜欢用武力解决问题,不是吗?
  原焕抿了口水压压惊,他承认这主意不错,只是他毕竟不是真的神仙,不会呼风唤雨,若来年风雨不调百姓求他作法沟通天地,他难道真的要像神棍那样开坛做法不成?
  荀彧顿了一下,眼中带了些迷惑,“百姓信谁都不会风调雨顺,信那些虚无缥缈的鬼神没有用处,信主公至少主公会管他们,既然如此,为什么不信主公?”
  民间百姓信什么的都有,出现天灾的时候拜完这个拜那个,也没见哪个神仙帮他们赈灾,主公心系苍生,天灾人祸需要他们自己来扛,分明比那些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被祭拜几次的神明强多了。
  原焕:……
  明明他才是正儿八经头顶红旗长大的人,为什么和这人一比反而更像古人?
  “此事依你,只是先说好,印出来之后不准拿到我面前。”原老板做出最后的让步。
  荀彧笑着将东西收好,“主公英明。”
  原焕白了他一眼,等他把所有碍眼的东西全部拿去一边才又问道,“刘玄德最近在干什么?还和以前一样闭门不出?”
  刘备是个烫手山芋,放到哪儿都不合适,可是让他一不做二不休把人除掉他又觉得不太妥当,只恨他对汉室宗亲这个身份看的太重,但凡刘皇叔不死守着汉室宗亲这个身份,他都有办法让人去他该去的地方发光发热。
  现在把人弄哪儿去都不放心,三兄弟中反而是关羽最好安置,张飞那暴脾气比他们家奉先还难相处,没有刘备压着,指不定什么时候就得炸。
  俩人放到一起,他们奉先将军都显得格外明事理。
  “刘玄德,最近倒是没听说他的消息。”荀彧眉头微蹙,他这些天忙着和曹操一起挑选官吏补足关中郡县的空缺,益州那边还真没怎么在意,“我来长安之前他的确还是闭门不出,现在不知道在干什么,益州那边有人盯着,有异样的话会快马加鞭传信回来,现在没有消息,应该是和以前一样。”
  原焕垂眸想了一会儿,还是不放心让人离得太远,“这样,派人去益州将他请去邺城,陛下身边汉室宗亲不多,他既然是刘姓宗室,多和陛下说说话总不会有坏处。”
  “陛下那边……”荀彧略一思索,倒也没有反对,“如此也好,多派些人去承平宫盯着,有董承等人的下场摆在前面,刘备应该不会轻举妄动。”
  原焕笑了笑,“邺城戒备森严,陛下身边伺候的人都是精心挑选出来的,刘皇叔就算想轻举妄动,他能动得了什么?”
  那是他经营了好些年的大本营,百姓富足兵马强壮,城里一旦有异动,周边城池立刻就能调动几十万大军,刘备和张飞只有两个人,双拳难敌四手,他们两个人对上几十万大军,用脚丫子想也知道肯定翻不出风浪。
  说他自大也好,说他目中无人也罢,总之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刘皇叔还真威胁不了他。
  “主公说的是。”荀彧温声应道,“稍后让曹校尉派人去益州,刘玄德身边那位结义兄弟很是难缠,还得多派些人过去才行。”
  房间里气氛正好,院子里几个小家伙也玩的开心。
  日头偏西,傍晚的风带了几分清凉,枝繁叶茂的大树在晚风中飒飒作响,树荫下的石桌上摆满了炭笔和没有装订的纸张。
  “奉先将军说他们五天可以走遍一整个郡,关中一共七个郡,也就是一共需要一个月多一点的时间。”袁璟拿着炭笔在纸上写写画画,他还没学会怎么画舆图,只能用圈圈加名字来代替,大致方位对就没关系,不用要求那么多细节,“也不知道他们现在到哪儿了,还不带我们一起,太不够意思了。”
  “我们跟不上骑兵的速度,奉先将军的并州铁骑有多厉害你知道的,我们还小,跟他们一起行动就是拖后腿,再长大一些就好了。”郭奕拍拍他的肩膀安慰道,他们现在只能骑小马,什么时候能和奉先将军一样骑大马什么时候就能跟着出去办大事,不着急不着急,总会有那么一天。
  袁璟鼓了鼓脸,脸上不知道什么时候被炭笔画了几道,像个小花猫一样张牙舞爪可爱的紧,“我倒是想骑大马,问题是奉先将军不让我骑,还说什么等到我和赤兔一样高了再换大马,哼,我迟早长的比他还高。”
  郭奕:……
  这似乎有点难。
  作者有话要说:  马超:骑大马,住大屋,种大田,当大官!
  袁璟:+1
 
 
第173章 何以天下
  袁璟和郭奕在树底下乘凉,没一会儿,孙翊和曹彰也满头大汗的跑过来,两个人刚才因为谁爹更厉害打了一架,打到一半忽然想起来还有正事儿,这才慌里慌张的跑过来报道。
  郭奕嫌弃的看着两个泥猴,让他们洗干净换好衣服再过来,脏兮兮的不像话。
  孙翊和曹彰不敢顶嘴,瞪了对方一眼后赶紧回去洗脸换衣服,收拾爽利了才又忙不迭跑回来,说好的一起商量,不能把他们俩抛下。
  “你们是在纠结去哪儿当太守吗?”曹彰看到纸上的圈圈和字迹,揉揉脸小声说道,“我觉得司隶的太守不好当,我父亲太凶了,还是冀州好。”
  冀州没有他父亲,遇到解决不了的事情随时可以回邺城求救,再说了,长辈们几乎都在冀州,没有人敢在冀州生乱,除非不想活了。
  “你当谁都跟你一样胆小怕事,当官就要当最难的官,没难度还当什么官?”孙翊开口毫不留情,噼里啪啦把小伙伴的选择批评一顿,然后拿起炭笔,在关中几郡的圈圈下面画了个大大的益州,“看到了吗,要去就去这儿!”
  他们刚拿下益州没多久,听说那儿好吃的多,还有传说中的食铁兽出没,知道什么是食铁兽吗,就是那种黑白分明、圆滚滚胖嘟嘟、实际上三巴掌能把狼拍成肉泥,只有那样厉害的猛兽才配得上跟在他身边。
  猎犬不容易出彩,老虎又没法驯服,他要是能从益州弄几只食铁兽回来,邺城最靓的仔非他莫属。
  “食铁兽三巴掌能把狼拍成肉泥,你觉得你能驯服它们?”郭奕对小伙伴的异想天开不做评价,找几只食铁兽带回邺城不算难,他们想当太守难于上青天,那么多比他们有本事还比他们年纪大的人都在等着,他们想当官还有的等。
  上来就想当太守,他怎么不上天呢?
  “有志不在年少,想想又不会少块肉,说不准过几年就实现了呢。”孙翊咧嘴露出一口小白牙,他大哥二十出头能当太守,他们没准儿也能当,只是再等个十几年而已,问题不大。
  郭奕:……
  曹彰:……
  袁璟:……
  算了,让他继续做梦吧。
  几个人略过傻兮兮的孙三郎,点了点石桌上的纸继续讨论,他们可不想做梦,人得现实一点,当太守太难,不如想办法跟长辈们出去见世面。
  他们来的路上已经见过不少以前没有见过的可怕场面,现在所有人都在忙,曹二哥和孙二哥被带出去干活,大人们也都忙的脚不沾地,就连还在养病的司徒大人都没有闲着,他们整日无所事事岂不是太对不起大家?
  袁璟是个敢想敢干的大孩子,他柔弱的父亲天天待在房间不出门,很多东西都是经他的手送进去的,遇到看不明白的事情他爹也不会藏着掖着,该知道的事情他都知道,比这几个不靠谱的小伙伴懂的多多了。
  “我爹说关中的事情解决之后可能还有一场硬仗要打,奉先将军再过几天就能回来,他回到长安到我们离开长安,至少有小半个月的时间得闲。”袁璟小公子唰唰唰写下几个日期,试图在这段时间里搞事情,“长安城里有曹校尉坐镇,不需要奉先将军干太多活儿,我们可以想办法缠着他,让他带我们去周边转转。”
  吕大将军除了打仗之外鲜少有正经事情需要干,这是小家伙们一致达成的共识,以前就是再忙也忙不到吕奉先身上,现在也差不多,该震慑的震慑了,该敲打的敲打了,该抄家打杀的也打的差不多了,在下一场硬仗到来之前,吕大将军有足够的时间陪他们。
  他们不强求跑太远,到河内郡看看就成,有道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可是他们家父亲教的,身为父亲亲自教导的好学生,他们怎么能天天闷在家里死读书?
  不妥不妥,三伏天过去之后他们就要回邺城,趁现在人还在长安,不抓紧时间出去走走以后就没有机会了。
  孙翊探头探脑挤过来,“所以你们刚才讨论的不是去哪儿当太守,而是去哪儿玩?”
  “瞎说,我们是去长见识。”袁璟给了他一个脑瓜崩,一本正经的为他们正名,“深入民间探访能叫玩吗?我们是为防止贪官污吏欺上瞒下而努力!”
  孙翊:……
  行吧,你说什么就是什么。
  孙小翊吵架从来吵不赢,打架也不是每次都能获胜,小伙伴信誓旦旦把玩说成深入民间探访他也不好说什么,古有赵高指鹿为马,今有袁璟说玩为忙,他能怎么办,还能拆穿不成。
  袁小璟敲敲石桌继续说道,“你不是想当太守吗,当太守也不能只顾得吃喝玩乐,要当官不光要让百姓吃饱饭,还要教化百姓,让所有人都知书达理,这样才能称得上是好官,朝廷的史官你们知道吧,干的不好不光现在挨骂,几十几百几千年后还得挨骂。”
  “行行行,懂懂懂,我们要教化百姓为民请命做好官,继续继续,我不打岔。”孙翊捂住嘴巴,只露出一双圆溜溜的眼睛。
  袁璟:……
  怎么忽然感觉那么不正经?
  袁璟捏捏拳头,忽然有点想揍人,可是现在不是打架的时候,待会儿说完了再打,正好打完洗漱睡觉,“现在只剩下一个问题,怎么让奉先将军愿意带我们出去。”
  最简单的法子就是直接去找他爹让他爹下令,可是外面不知道是什么样,阿爹知道他们跑出去怕是要担心,最好早上出去晚上回来,假装什么都没有发生。
  可恶,如果不是那些世家大族欺人太甚,阿爹就不会气病,阿爹没有生病,他们就不需要一直被困在长安城,甚至可以被阿爹亲自带着去底下郡县瞧瞧。
  听说阿爹最开始带他躲避仇家的时候就在关中附近,那时候他还小,什么都不都记得,阿爹浑身是伤还要保护他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子非常不容易,难得再一次回到关中地界儿,他还想打听打听当年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
  在邺城的时候忙忙碌碌想不起来探究这些,现在到了关中,正经事情帮不上忙,打听点消息总不能再办不成。
  孙翊和曹彰听不懂他在说什么,平时没人和他们说这些,只是下意识觉得有点不对劲,“躲避仇家?”
  郭奕倒是知道点什么,可是他知道的和袁璟说的完全不一样,以前他爹在家的时候偶尔提起这些,每次表情都很奇怪,弄得他也不敢问太仔细,“应该是董卓吧。”
  “我爹那么好,会害他的肯定是恶人,董卓当年害了那么多人,多我爹一个不多,少我爹一个不少,应该是他没跑。”袁璟捏捏下巴,倒不觉得仇人难找,他刚出生的时候关中是什么情况大家都清楚,轻轻松松就能找出来仇人是谁。
  可惜大仇不需要他来报,他爹自己就把仇报了,他当年要是再大点就好了,不然还能跟奉先将军一起杀进郿坞。
  小家伙们说着说着就开始偏题,没一会儿就开始凑到一起唾弃董卓,荀彧从屋里出来,看到几个孩子聚在树底下嘀嘀咕咕说个不停,脚步一转走过去凑热闹。
  “文若先生。”几个孩子听到脚步声连忙给他腾出来个位子,然后义正言辞的说道,“我们在想怎么给你们帮忙,好男儿志在四方,不能拘泥于小小的庭院。”
  “不要胡说八道,被我爹听见有你受的。”袁璟赶紧捂上他的嘴,小声骂了一句然后朝荀彧笑的乖巧,“我们在研究董卓当年在关中的累累罪行,翊哥说他回头以当年的事情写篇文章,写完就拿给先生们看。”
  孙翊:???
  我不!我没说!呜呜呜呜呜!!!
  袁璟手上加大力道,愣是没让他再说出一个字。
  荀彧笑吟吟看着他们搞怪,假装没看出来小家伙在信口胡来,怕孙小翊还不够绝望顺着说道,“董卓有什么好写的,孙小郎想写文章,可以把来时看到的情形写出来。”
  孙翊:!!!
  救命!!!
  他现在找曹小植和荀小恽帮忙还来得及吗,那俩小的一路上看见什么都要写几句,他可不可以直接拿来用?
  救命,他真的不会写,文若先生为什么要难为小孩子?
  曹彰看到小伙伴吃瘪非常开心,怕他胡搅蛮缠摆脱写文章,赶在他挣脱之前立刻转移话题,“文若先生,奕哥刚才说到奉先将军诛杀董卓的英勇事迹,但是奕哥说的太扯了,您能再给我们讲讲吗?”
  郭奕听到这话不太开心,“那些都是奉先将军亲口说的,怎么就扯了?”
  曹彰很不服气,“就因为是奉先将军亲口说的才不靠谱,我父亲就从来不会那么夸自己。”
  郭奕别过头,不想跟他掰扯这事儿,主要现在是在长安城,曹校尉就在旁边住着不能说他坏话,等过几天奉先将军回来,到时候让奉先将军亲自和这小子说。
  曹校尉从来不会那么夸自己,因为曹校尉当时在关东打了败仗,长安这边最厉害的只有他们奉先将军。
  袁璟只有两只手,这边堵住了孙翊的嘴,旁边郭奕和曹彰又要吵起来,一时间手忙脚乱不知道该按那个,唉,奕哥平时那么沉稳,怎么涉及到奉先将军的事情就那么暴躁,奉先将军偷偷给他吃他糖了吗?
  小袁公子还没有长大,已经提前感受到让小伙伴和平共处的苦恼。
  荀彧笑着让几个小家伙消停下来,“乖点儿坐好,你们想从哪儿开始听?”
  袁璟率先抢答,“从董卓入京开始,文若先生,我爹到底是怎么得罪董卓的您知道吗?”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