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三国]穿越后我开启了病弱主公路线(三国同人)——醉酒花间

时间:2022-05-04 08:44:09  作者:醉酒花间
  曹孟德每天忙忙碌碌,精神却越来越好,每天看到那些和他一起忙碌的流民,都会感叹一声:兄长真乃神人。
  内政事务繁杂,身边暂时又没有能帮他的人,曹操天天忙的不可开交,偶然间听到袁术竖起“讨孙联盟”的大旗前来征讨兖州,反应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袁公路小气鬼,这是知道乌程侯不听他的话跑去了别处气疯了啊。
  真是的,他打得过乌程侯吗?
  曹操揉了揉额头,转身去找孙坚,不是他看不起袁术,而是关东联盟的时候已经看清了那些人的嘴脸,要是袁绍打过来他还能紧张点,现在打过来的是袁术,那就象征性的关心一下吧。
  关东联盟十八路诸侯,谁不知道袁术手下战斗力最强的就是乌程侯孙坚。
  就像如今在袁绍麾下听命的麹义,那人原是韩馥的手下,叛逃之后跟了袁绍,韩馥大怒派兵攻打,结果根本不是麹义的对手,正打不赢只好忍着,没忍几天就把州牧的位子让出去了。
  袁公路这是想重蹈韩馥的覆辙,派兵攻打乌程侯,打不赢之后忍着,然后把手底下的地盘让出来?
  这也太客气了吧。
  曹操出了官署来到军营,找到孙坚后直接开门见山,“文台,袁公路那讨孙联盟,究竟是怎么回事?”
  “孟德不必担心,一群乌合之众,不足为惧。”孙坚刚回来不久,看到许久未见的曹操还有些惊讶,“青州来的流民安置好了吗?我听说最近徐州也不太安稳,如果有余力的话,要不要连徐州的流民一起接纳?”
  “接。”曹操没有一点犹豫,兖州辖下郡、国有八,足足八十个县,大半都是十室九空的状态,这些天不过接纳了三四万流民,远远不够充实整个兖州。
  于是乎,本来是想问战事如何,一不小心又到了内政方面。
  两人都是文武双全型人才,乌程侯的能力虽说没有曹操那么强,处理内政也是不在话下,他就是一块砖,别管打仗还是内政,哪儿需要往哪儿搬。
  不是他不将袁术放在眼里,而是之前在袁术手下做事的时候,那边的情况已经被他摸的一清二楚,袁公路自持身份,身边看似花团锦簇,其实大部分都是绣花枕头,能用的没几个。
  所谓讨伐他的联盟,除了袁术自己,没有一个有名气,如此一群人聚在一起,不是乌合之众是什么?
  袁术想重现关东联盟刚开始时的辉煌,他孙坚可不是董卓。
  董卓在京城天怒人怨,他孙坚在兖州被百姓爱戴,不信出门拉个人问问,回答肯定全是感谢。
  此时,袁术的讨孙联盟大营里,传令兵脚步匆匆跑到大帐,“报——盟主,有人从冀州中山而来,说是给盟主送信。”
  袁术嗤笑一声,“冀州?袁本初?”
  传令兵迟疑的摇摇头,“回盟主,那人身上穿着不似冀州兵马,更像并州铁骑。”
  “并州铁骑?难不成是吕布?让他进来!”袁术挑了挑眉,吕布杀了董卓之后不知为何去了中山郡,行事低调的仿佛换了个人,只在前些日子带兵帮曹操剿灭了黑山贼,之后离开兖州就又没了消息。
  难不成是孙坚看他兵马强壮气势汹汹心生胆怯,特意找到吕布出面来劝他退兵?
  让勇冠天下的吕奉先来干说客的活儿,真是太好笑了。
 
 
第33章 流离不平
  *
  袁术整理好盔甲,收起眼中的嘲讽之色,板起脸等着那“被孙坚请来的说客”进来,合着在他不知道的地方,孙坚竟然和吕布有交情。
  当初打董卓的时候,孙文台便和吕布胡轸交过手,当时打得胡轸大军落荒而逃,很是威风了一阵。
  他当时就觉得胡轸败的有些蹊跷,那些怎么说也是董卓手下的精兵,还有吕布这样的悍将坐镇,结果首场交锋就大败而归,怎么想都不正常。
  吕布为董卓义子,打了败仗也没受处罚,反而胡轸手下的凉州兵损失惨重,灰头土脸再没带兵出现过。
  毕竟孙坚是他手下的人,打了胜仗理应嘉奖,那时候提出质疑只会让人觉得他没有容人之量,董卓那边也没传出吕布勾结关东联盟的说法,他也就将怀疑压在心底没往外说。
  现在看来,孙坚和吕布之间果然有猫腻。
  袁术冷笑一声,心道当初联盟未散之时,孙坚曹操斥责其余人自私自利不顾远在长安的天子,分明他们自己也没比别人好哪儿去,只是隐藏的更深罢了。
  曹操已经占了兖州,虽然兖州牧的大印还没到他手上,但是他在兖州和兖州牧也没差了,袁本初之前给了他一个东郡太守,大概也没想到曹孟德的心也大了,趁冀州忙着防备公孙瓒,竟然不着痕迹把整个兖州都扒拉到自己手底下。
  都打起来才好,天下越乱,他才越好从中得利。
  大营外面,顶着烈日前来送信的骑兵打量着附近的士兵,对比安国县最近招进军营的新兵,他觉得他们那些新兵蛋子应该能和这些兵一较高低。
  刚刚征召上来的农夫和战场上厮杀出来的精兵差距很大,养尊处优的兵痞到战场上还不如拿着锄头的农夫。
  他和孙坚的兵一起打过黑山贼,知道那些兵的战斗力怎么样,这会儿看到讨孙联盟的兵纪律松散几乎没有兵样儿,丝毫不觉得他们能打得过孙坚。
  打原本的兖州官兵凑凑活活还行,想打乌程侯,估摸着冲上去只能挨打。
  现在的兖州不是以前的兖州,那些不敢打仗的士兵全部被发配去种地,留下的全部和新招募的士兵一起训练,现在也是有模有样。
  袁术聚起这些兵攻打兖州,难不成以为兖州还是被黑山贼轻易攻破的兖州?
  兖州牧都要换人做了,那地方肯定和之前不一样,这是不是有点草率了?
  送信的骑兵面上严肃,心里却嘀咕个不停,看到进去通报的士兵回来,赶紧打起精神随他去营地最中央的主账。
  奢华铺张的主账里,袁术袁公路一身戎装端坐上方,世家子弟的容貌几乎都不会差,只看外表,这也是个仪表不俗姿容出众的美郎君。
  骑兵进帐行礼,拜见的话还没说完,就被上座那人挥手打断,“温侯与我交情不多,此次送信前来,可是要替那逆贼孙坚说情?”
  骑兵:???
  乌程侯兵强马壮,哪里需要他们家将军说情?
  是不是反过来了?
  骑兵愣了一下,反应过来拱手解释道,“此信并非我家将军所写,这是我主中山太守之信。”
  “中山太守?这又是何许人也?”袁术听到信不是吕布写的,脸色立刻冷淡不少,小小一太守给他写信,难不成要转投明主?
  中山内冀州要地,和他的地盘既不挨边也不搭界,他要一个小小的中山太守有什么用?
  袁绍那家伙向来阴险,冀州各地的太守肯定要派亲信上任,他不信那中山太守敢明目张胆的背叛袁绍投奔他,除非不要命了。
  袁术心里闪过各种念头,他不觉得中山太守会背叛袁绍,倒是有些好奇那人越过袁绍给他送信要说什么。
  打开布袋倒出竹简,目光漫不经心的落到上面的字迹上,只一眼,原本端坐在席位上的青年就满眼惊恐的站了起来,甚至因为力道太大,连面前的书案都被带偏了不少。
  坐在旁边的长史杨弘大吃一惊,连忙起来去扶他,“主公?”
  袁术面上满是惊惶之色,心头突突乱跳,额上冒出冷汗,甚至连声音都在颤抖,“中山太守姓甚名谁?”
  “中山太守?”杨弘对豫州以及南阳之外的情况关注不多,这几年战乱不休,莫说一郡太守,就连州牧也是说换就换,慌乱之下还真想不起来中山太守是谁。
  还是旁边的主簿阎象及时解围,快步上前答道,“中山太守,姓原名焕,只是一乡野人物,不足为惧。”
  主簿掌管军中文书簿籍还有各种印鉴,经手的公文多,知道的消息也多,吕布杀掉董卓之后朝廷很快论功行赏,不光赏了当时身在长安的各位大臣,长安以外起兵讨伐董卓的各路诸侯也各有赏赐。
  他当时将消息整理成公文呈递上去,主公大概是觉得不重要,所以并没有仔细看。
  袁术甩开扶着他的杨弘,大力抓住阎象的胳膊,颤抖着声音问道,“姓袁?果真姓袁?”
  帐中几人面面相觑,不知道他们家主公为什么那么大的反应,阎象听出他话中此“袁”非彼“原”,顾不得手臂上的疼痛,试图解释那人只是个乡野出身的寒门子弟,并非汝南袁氏的哪个旁支。
  然而袁术已经什么都听不见了,他听到“袁”字的时候人就懵了,身体骤然失了力气,踉跄两下跌倒在地,竟是直接俯在书案上大声恸哭。
  阎象被他这反应吓了一跳,慌忙就要去扶,只是手还没伸出去,就和杨弘以及帐中其他人一起被赶了出去。
  送信的骑兵站在帐篷门口,尴尬的手脚都不知道往哪儿放。
  杨弘和阎象也没料到会出现这种情况,意识到他们家主公一时半会儿冷静不下来,只能让人把送信的这人带下去休息,等他们家主公冷静下来再说回信之事。
  帐篷外面,士兵走来走去的巡逻,阎象和杨弘对视一眼,仔细回想刚才的情况,脑子里忽然闪过一道光,猛然睁大眼睛,都看到了对方眼中自己那骇然的表情。
  中山太守原焕原安亭,极有可能、不、他就是那死在董卓屠刀下的太仆袁基。
  两个人震惊失声,一时间,帐篷外面只剩下他们家主公的嚎啕大哭。
  袁术把帐篷里的人全都赶出去,手里攥着竹简,哭的是撕心裂肺肝肠寸断。
  此时距董卓入京祸乱朝堂不过两年,袁氏满门被屠更只是去年之事,可是即便只过了一年,天下人都好似忘了袁氏那些死在董卓屠刀下的族人,只能看到他和袁绍两个袁氏子弟。
  明明在不久前,袁氏最负盛名的还是他们二人的长兄,人走茶凉,才过了一年,就已经没人记得大哥的存在。
  他和袁绍官职虽高,却也称不上袁氏在朝中的顶梁柱,兄长年纪轻轻位列九卿,叔父更是三公之一,是加录尚书事的当朝太傅,汝南袁氏人才济济,随便挑出来一个都能跟他和袁绍一样独当一面。
  袁氏之强盛,并不只是四世三公之名,而是几代人在朝中打拼的结果,大汉十三州,除了几个偏远荒僻的地方,绝大部分都有袁氏子弟或者袁氏门生。
  汝南袁氏,从来不是简单的一个名。
  关东联盟时那么多人举兵响应,后来加入的人中不少打着为他和袁绍报家仇的旗号,没有一个人流露过董卓屠戮袁氏满门是他和袁绍的错的意思。
  但是所有人都知道,董卓这么做,他们两个都难逃其咎。
  如果不是他们毫不留情的驳回董卓的求和,董卓也不会恼羞成怒的杀掉他们留在京城的族人来泄愤。
  他不知道袁绍后来是什么反应,只说他自己,在消息刚传过来的时候便陷入梦魇不可自拔,那些天,他几乎夜夜都能梦到惨死的族人徘徊在黄泉路上不肯离去,痛骂他们二人好勇斗狠祸及满门。
  董卓是叔父袁隗的门生,他们都以为不管外面闹成什么样,董卓都不敢对叔父和袁氏一族做什么,只要不是谋逆造反等诛九族的大罪,其余党派之争,皆是一人之行为,祸不及亲朋,这已经是朝堂上不成文的规矩。
  谁都没想到董卓会如此的丧心病狂,竟真的不顾袁氏的提拔之情,恩将仇报来屠杀袁氏满门。
  袁术抱着书案旁边的灯架泣不成声,不是装模作样给别人看,而是真的伤心到只有大哭才能发泄出来的地步。
  他承认他有自己的小心思,当时觉得袁氏家大业大,长兄已经占了大头,不该挡着他们出将入相封妻荫子。
  袁绍那个婢生子都能呼朋唤友养出名声,他的身份比袁绍更高,为什么非得依着家族的安排按部就班往上走,他也能美名远扬,让朝廷为他开特例来征召加封。
  董卓老贼祸乱朝堂惹得民怨沸腾,讨董联盟正是他们令天下人刮目相看的大好时机,无论如何他都不会放弃,显然,袁绍也是这么想的。
  他们都觉得即便关东联盟逼近洛阳,董卓也不会对朝堂上的大臣太过分,叔父长兄还有其他族人最多就是日子难过了点,其他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
  他们不留情面的驳回董卓的求和,但是真的没有想过要因此害了族人的性命。
  大哥呜呜呜呜呜~
  他们兄弟一母所出,就算袁绍会不顾大哥的安危,他也不可能置大哥于不顾,当初驳回激怒董卓,分明是袁本初别有用心把他骗了过去。
  他后来已经在努力揍袁绍给大哥报仇了,当初导致家门惨案,他有错,但是袁绍错的更多,只要他灭了袁绍,大哥和族人的在天之灵就能有所慰藉。
  董卓老贼惨无人道丧尽天良,杀害袁氏族人之后连尸身都不放过,生怕有人偷偷收敛,甚至将他们族人的尸身运到郿坞藏匿。
  他曾想过要为族人收敛尸身,只是郿坞是董卓的老巢,他真的过不去。
  大哥逃出生天后没有来找他,而是去了冀州,肯定是要亲自问罪,不然大哥才不会先去见哪个婢生子。
  大哥啊!
  巡逻的士兵眼观鼻鼻观心,只当什么都没听见,任那呜呜咽咽的哭声传遍大营。
  *
  安国,袁府。
  原焕手里拿着一卷竹简,悠哉悠哉的享受着清晨的阳光。
  旁边,袁璟和郭奕坐在毯子上玩耍,两个小家伙拿着复杂的九连环,两脸严肃的不断摆弄,铆足了劲儿非要把环解开不可。
  小家伙们在一起玩了几天,很快就熟悉了起来,有小伙伴陪着一起玩,除了吃饭睡觉能想起来找大人,其余时间亲密的分都分不开。
  原焕让奶娘盯紧一点,别让两个孩子碰危险的东西,忽然间没有儿子时不时的抱腿袭击,竟还有些不习惯。
  荀攸荀彧抓到了新的壮丁,他现在几乎不处理公务,除了郡县的人员任免以及提拔黜落由他亲自过问,其他方面的事情基本上都是他们商量着来,最后挑重点的说给他听。
  高顺坐镇卢奴官署,同时训练郡县兵丁,青州徐州有黄巾余孽作乱,几十万百姓背井离乡,去哪儿避难的都有,中山郡也经常出现成群结队的流民。
  这些流民能长途跋涉跑那么远,身体素质比寻常百姓更好,只要把精神气休养回来再加以训练,很快就是一支不可多得的精兵。
  高顺在练兵的同时招揽流民,能当兵的编入军籍,不适合当兵的就送去兖州,那边缺人缺的厉害,曹操缺粮缺怕了,趁着现在有粮食,屯田种粮、挖渠引水、开山铺路、翻修城墙等各种事情恨不得一下子全部办完。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