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带着芽眼就是土豆以后发芽长苗的地方,按照苏曜的计划等雪化了后要在平原上开出大量的荒地种上能充饥的土豆。
还有地根和红薯,地根苏曜之前没有了解过,也不知道种植的办法,但看它的藤蔓和形状都和红薯相似,苏曜就试着把它和红薯一起种了。
和种土豆不一样的是,红薯在种植之前要先育苗,等幼苗长成藤蔓的时候掰下来插在土里就能成活。
这还不够,苏曜和爷爷一起种田的时候经常听老人念叨:“要想庄稼长的好,肥料一定不能少。”
红薯育苗的时候要有营养丰富的土,育出来的红薯幼苗长得粗壮,日后结出来的红薯也会又大又甜。
只是在这蛮荒肥料还真不好找,苏曜思来想去,突然想到了林子里带着枯叶的黑土。
这不就是现代人人抢破头的腐殖土吗,纯天然无污染积攒了几千年的腐殖土,里头还有鸟儿和其他动物的营养,用来种红薯可比现代的肥料要好得多。
于是在青壮们忙着砍柴火打砖坯的时候,部落里的老人和奴隶们背上背篓到林子里刨土去了。
培育红薯幼苗的地方选在了温暖向阳的平坡上,平坡地势开阔,从早晨太阳出来一直能晒到太阳落山,是个育苗的好地方。
“先把地里的枯枝石子清理干净,大家干活都细心些。”苏亚带着众人把平坡仔细翻整一遍,土里的石头杂草什么的捡的干干净净,然后撒上一层林子里刨来的腐殖土,育苗的土床就做好了。
此时的苏曜正在砖窑里指挥众人将晒好的砖坯整齐地排列在砖坑里,今天下午第一窑砖就要开始烧制了,苏曜必须在这里照应着。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大家的支持,v后会不定时有加更掉落。今天晚上十二点掉落一章,提前祝大家情人节、元宵节快乐!
第030章
第一批烧的砖不多, 用的也是最简单的一次性窑洞,砖块一层层堆积上来,接近地面的地方留出一些孔洞烧柴火, 最顶上呈一个圆弧状的包, 外面抹了一层泥浆封住。
这样的烧砖窑不符合苏曜的预期, 按照古法的记载好的砖窑需要用砖头支撑窑的墙体,所以苏曜决定先用简易的窑烧出砖建头再建一个安全系数高的砖窑。
枯枝干草引燃了柴火,砖窑里很快冒起了浓烟, 这样的大火要一直煅烧三天三夜才能烧出来砖头的成色。
“神使大人, 火都已经烧稳了,这里我们几个照看着,您要不先回去歇一歇?”大熊憨憨的对苏曜说道。
苏曜看见他两米多的大块头就觉得这名字起的真合适, 反正这里只剩下烧火的事了,他倒不用一直盯着,于是笑道:“那好,这里就交给你了。”
大熊被苏曜的笑容晃花了眼,傻乎乎的只点头。
苏曜刚走到部落里就碰见要来找他的苏亚:“神使大人, 平坡里的土已经铺好了, 您要过去看看吗?”
苏曜跟着到了平坡,地里的土层铺的平整, 上好的腐殖土黑黝黝的一看就肥沃。
“做的不错。”苏曜毫不吝啬自己的夸奖:“你们几个跟着我去背红薯和地根。”
荒坪部落现在足有五千多人, 光种子就要上万斤,幸好空间里的种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不然苏曜还真不知道要到哪里去找这么多的种子。
胖乎乎的大红薯堆在山洞里足足占了近一半的地方,苏亚忍不住抱起一个大的摸了又摸。
一旁的南婶也凑趣道:“这红薯真大个, 不愧是神使大人的东西, 一个就够咱们吃一顿了。”
苏亚看了眼南婶, 没说话。
自从苏曜成了神使以后,族长在部落里的地位就一天不如一天,南婶心里不舒坦,便常在妇人之间说些似是而非的话。
再加上后来钟阔和虎子他们一起受了处罚,南婶心里就给苏曜记了一肚子的气,常常说些酸话,还话里话外指责周围的人忘恩负义。
说什么族长为部落劳心劳力一辈子,如今神使来了大家伙儿就不把族长放在眼里了之类的,好像以往族长给部落里立了多大的功劳似的。
明明神使来之前族里的大事都是祭司说了算,族长也只管打猎分配的一般事情而已。
大伙儿也不是说族长没功劳,只是族长付出的同时也得到了相应的回报,吃的喝的都是最好的也不用打猎,到现在钟阔都不跟着大家伙干活,大家看在族长的面子上不也没说什么。
见没人接话,南婶的表情有些讪讪。
苏曜似乎没发现他们之间怪异的气氛,随手拿出一盆前些日子催熟的葡萄递给苏亚:“这些果子你们拿去尝尝,味道还不错。”
“谢谢神使大人。”苏亚最喜欢吃苏曜这里的果子,比林子里的野果甜多了。
葡萄是一颗颗摘好的,还带着果蒂,个头大汁水甜,每人分了两三颗就没有了。
分东西的时候倒没缺南婶的,她也大大方方的拿了。
主要是南婶现在也看清楚了,自家儿子以后肯定是当不了族长,再得罪苏曜反而对自己没有好处。
而且现在整个荒坪部落都仰仗着苏曜生活,再加上而钟离也是个有能耐的,她要是再和以前一样,说不得连部落里都呆不下去了。
想起前些日子祭司说的话,南婶心里就觉得难受,自家那么出息的儿子怎么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了?难不成真和儿子说的一样,是华连的问题?
南婶陷入了沉思,直到被身后的同伴推了一把才回过神:“推我干什么?”
她后面正好是阿山,见南婶语气不好便翻了个白眼说道:“大家都要到前面去捡红薯,你杵在这里挡着道了。”
南婶左右一看就发现大家伙都拿着背篓正捡着红薯,只有她面前的地方是空的。
“我倒是迷糊了。”南婶也是个反应快的:“来来来,一起捡,这么好的红薯,种出来肯定好吃。”
胖乎乎的红薯背了满满一大背篓,沉甸甸的,幸好蛮荒的妇人力气普遍都比较大,这一背篓红薯对她们来说不是特别重,背起来也不算太吃力。
来回两趟,山洞里的红薯种子还有一半,这样下去以后种土豆的时候光把种子运到地里都要浪费好多时间。
要是有车就好了,苏曜想着。就是去平坝的路太窄了不太好走,一般的木架车很难走的下。
想到木架车,苏曜突然记起了独轮车,他之前看过独轮车的视频,在狭窄的缓坡路上独轮的车可比双轮的木架车要更方便。
说干就干,正好部落里有现成的木架车车厢,苏曜便拿照着木架车的图纸试着改装。
只是改到一半效果并不好,苏曜脑海中灵光一闪,与其只做老式的独轮车不如和现代的平板推车结合在一起,改造成工厂拉货版的木架车,使用更方便。
于是在半个小时里苏曜用各种法诀开挂,又是劈板子又是削轮子,终于做出了一款具有现代化特点的平板独轮推车。
大而厚实的轮子支撑着上面的木板,木板上加固了小挡板防止拉的货物掉下去,前后还添了木桩防止独轮车失去平衡侧翻,细节方面苏曜考虑的很细致。
独轮车刚做好,苏曜正准备拖出去试试,第三趟背红薯的人就来了,走在前面的正是苏亚和阿山。
见着苏曜手里的推车,阿山立刻上前几步冲到苏曜面前,激动之余还不忘朝苏曜行个礼:“神使大人,这是干什么的?”
苏曜笑道:“它叫独轮车,刚做好准备让你们运红薯的。”
阿山一高兴就伸手去抓独轮车的把手,结果手伸到一半突然想起自己还没得到苏曜的允许,便又不好意思的收回来。
“不用客气,本来就打算交给你试的。”苏曜鼓励的看向阿山。
阿山也不扭捏,放下背篓就推着独轮车的把手试着往前走。
独轮车出乎意料的好推,前后两个竖着的支架走累了还能放平歇歇脚。
阿山试着往推车上放了一个装满红薯的背篓,推起来毫不费力,又增加了两个满满的背篓,力道也能接受。
直到放了满满四个大背篓推起来才觉得有些吃力,就算这样一辆独轮车就能顶得上三个人的力气了。
“这车真好,神使大人我能现在就推着它运红薯吗?”阿山兴奋的问道。
“可以,不过外面的路不好走,小心打滑,让苏亚跟着你。”苏曜嘱咐道。
一辆独轮车改造成功了,剩下的造起来就很简单,只需要按照刚刚的步骤组装就行。
部落里现在正需要大力建设种植的时候,独轮车也要多造一些。苏曜把造独轮车的任务交给楚山,又去看红薯的育苗情况。
先前运到平坡里的红薯已经被整整齐齐的种在松软的泥土里。
平坡的地很大,苏曜就让他们分成了四块,两块育红薯的苗子;两块种地根。
将红薯密密麻麻的种在一起,上面再盖一层腐殖土,土层不用太厚,能遮住下面的红薯就行。
土盖好以后直接在上面洒一层水让土壤保持潮湿,最后压上保温防冻的荒草树叶,一小块红薯就育好了。
一大群人忙活了整整一天,才把四分之一的红薯育完,剩下的要等到明天了。
临走的时候苏曜又想起一件事:“苏亚你回去告诉石头,今晚让他带几个人过来守着,免得山里的荒猪荒兔来地里掏红薯吃。”
山里的动物鼻子都灵的很,现在山里缺少食物,说不定它们就冒险下山来,要是闻着红薯的味儿来地里刨食就坏了。
“我记住了神使大人!”苏亚点头答应,在苏曜面前苏亚一直都乖巧的很。
太阳落山的时候,苏曜再次来到砖窑,他的身后还跟着青水和他队伍里的五六个人。
“你们看着把棚子搭起来。”
砖窑的火一烧着中间就不能停止,半夜要有人在这里守着添柴看火,现在夜里的温度还太低,这些人晚上住的棚子就要搭的很暖和。
棚子并不大,把粗壮的树枝钉到泥土深处,顶上用绳子固定的结结实实,再盖几层厚厚的灰棉布层,还在灰棉布外面罩了一层兽皮毯子子,最后用树枝树叶搭成圆顶隔水。
像蒙古包一样暖和的棚子就搭好了,里头铺上厚厚的草垫和兽皮,盖上棉毯子,晚上守夜的人住在里边也不觉得冷。
“嘿,还是神使想的办法好。”大熊几个笑着道谢。
接连两天,苏曜把大多数的注意力都留在了砖窑这边,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放出灵识查看砖窑里的情况。
第四天的早上,太阳刚刚照在平坝上,数百个战士们手里提着装满水的木桶,站在砖窑外面等待开窑。
青砖开窑需要用冷水降温,这里建砖窑唯一不足的地方就是离水源比较远,用水不太方便。
苏曜再一次探出灵识查看砖窑里的情况,众人紧张的看着他脸上的神色。
“行了,灭火!”苏曜发出指令。
众人立刻将正在燃烧的柴火抽了出来,随后等待窑里的火气降下一些。
“浇水。”等火气散开后,众人提着水桶在砖窑提前留出来的洞口里灌进冷水。
冷水进去被热量一蒸化成了水汽落在砖上,刚刚烧好的红砖就变成了青砖,等温度再次降下来以后,就可以打开砖窑进去取砖了。
眼看着窑洞的烟囱里逐渐没了热气,众人再次把期待的目光看向苏耀。
作者有话要说:
元宵节快乐,虎年团团圆圆甜甜蜜蜜,大家晚安,早睡!
第031章
砖窑还带着热腾腾的温度, 祭司等人听到消息也跟过来看开窑。
“开窑咯,都给我麻溜的扒窑去。”青水大吼一声,自己首先冲了过去。
砖窑上面的一层泥土在高温的炙烤和冷水的刺激下已经出现龟裂, 顺着裂缝扒开窑洞最上面的土层, 里头已经变成青色的砖就露了出来。
刚出土的青砖还带着蓝色, 摞在一起漂亮极了。
只看颜色就知道这窑砖头烧的很成功,苏曜彻底放心:“成功了,取出来给大家伙看看!”
“好嘞!”汉子们吆喝着取出一块块青砖送到众人手里, 众人抱着砖头掂量着, 只觉得惊奇:这烧出来的土块块果真和神使大人说的像石头一样坚硬。
有的人还偷偷用牙咬砖头,结果砖头没事,自己倒吃了一嘴的灰。
窑里的青砖被陆续被搬了出来, 在空地上码的整整齐齐,看着就喜人。
“神使大人,咱们就用这砖头造房子吗?”嘴快的青水问出了所有人的心声。
苏曜含笑解释:“这些砖头要用来建大砖窑,等大砖窑建好了烧出来的砖头就给大家建房子。”
“太好了。”
“神使说砖头建的房子冬天暖和夏天凉快,咱们以后就再也不用挤在山洞里过寒冬季了。”
参与烧砖头的人都听了些消息, 此时亲眼看见泥土在自己的手里烧成了砖头, 内心的激动无法表达。
“行了,大家收拾东西, 准备建咱们荒坪部落的第一座大砖窑。”
苏曜一声令下, 抱砖头的,挖坑整土的通通行动起来,不一会儿就挖到了苏曜设计的深度。
最底层用木头绑着石头使劲儿夯实了,四周像砌房子那样砌了一圈厚厚的砖墙, 砖墙足有六米多高, 按照苏曜的估计一次性能烧两万块砖。
重复利用的砖窑修建起来要更细心些, 进水、烟囱和烧柴的窑口都要规划合理,三百多个战士们忙了整整一天,才修建了一半,看样子还需要两天的时间才能彻底建好。
祭司坐在一旁看看建窑的小伙子们,在看看远处平坡上忙碌的奴隶和女人们,眼睛不知不觉就有些湿润起来。
平坡上的红薯全部育到了地里,苏曜将手伸进泥土里感受到生命的气息,对红薯的出苗率有了大概的把握。
“阿曜!”苏曜刚起身就听见钟离在喊他,回头一看却见他手里提着两条手臂长的肥鱼。
苏曜有些惊喜:“你从哪儿抓到的鱼,挺肥的啊。”
“水洼里的,开春涨水了,水洼里有很多鱼出来找食吃,我就抓了两条。”钟离记着昨天苏曜念叨了一句说想吃鱼,他今天便抽空专门去抓。
苏曜接过鱼掂了掂,估计有七八斤重,他心里的馋虫被勾了上来,乐呵呵的接过鱼:“我去做饭,你把柴火下完了就回来吃。”
21/98 首页 上一页 19 20 21 22 23 2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