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嘉道:“杨姐,这个抄不抄袭也不是他说了算的嘛,我已经注明了那段音频不是我创作的,所以他说的我抄袭本来就不成立。”
杨子桦道:“可你根本无法证明那首曲的来历。”
“那就找专家证明曲子没抄袭啊,根据我的经验,两首曲子根本不构成抄袭,说实话,网友根本看不懂音轨,更听不出来抄没抄袭,但是景云先跳出来,还摆了一堆他们看不懂的证据,他们就觉得我在抄袭,那我们就找一个比景云更权威的音乐人来鉴定。”
“你倒是对网友的心态摸得透,你说的有道理,但你觉得有谁会愿意为了你鉴定你没抄袭?”
徐轩道:“掏钱鉴定不行吗?就找专业机构。”
路嘉摇摇头:“如果是找机构,只要说我们花钱买通就可以将这条路堵死,所以最好是找一个跟我没有什么关系,但又足够权威的,花钱也买不通的那种人。”
徐轩一愣:“那可不好找。”
“如果说地位的话,靳司言倒是够。”杨子桦道:“可惜他不是歌手,所以只能从道德上站在你这边。”
路嘉看向杨子桦:“那杨姐,你认识这样的人吗?”
杨子桦正在思考,却突然又收到什么消息,她脸色一变,拿出手机迅速点了几下,脸色凝重,然后又抬头看向路嘉,良久才道:“路嘉,看来你遇到的那位老人确实不简单。”
“啊?”
什么老人,那只是路嘉为了找借口杜撰的人。
杨子桦将手机丢给路嘉,路嘉拾起一看。
只见国家音乐学院刚才转发了他表演的微博。
@国家音乐学院:请问您弹得是破阵曲吗?
“这...”路嘉一顿。
这首曲子的确名为破阵,但失传已久,只剩残篇是什么情况?
破阵曲共分三阙,他弹得正是中阙。
什么道骨仙风的老人教给他一首失传的曲子,真的是他瞎编的啊喂!!!
果然,国家音乐学院转发他这条微博后,很快引起了网友的观众,短短一小时,评论量比景云发了几小时的都多。
——什么情况?破阵曲是什么东西?
——注意措辞,破阵曲不是东西,是国家考古队90年代在战国遗址挖掘出的残存曲谱,虽然采用了特殊的封存方式,但由于年代久远,大部分曲谱已经辨识不清,也无法追溯到作曲者,只有一小部分得以留存,现今收藏在国立博物馆中,是镇馆十大收藏,也是国宝级宝物,由于完整曲谱已经失传,所以全称为破阵曲残篇。
——等一下,所以路嘉弹的就是这首破阵曲吗?可不是不是已经失传了吗?他是怎么弹出来的?
——笨!路嘉弹得又不是完整版的!他弹得不也是只有一小段吗?
——nonono~破阵曲分为三阙,收藏在国家博物馆的是上阙——入阵,实际上,就连上阙也是断断续续无法完整复原的,所以才说完整的入阵曲已经失传,因为根本没有人能完整弹出它。
——那这又是什么情况,难道路嘉自己复原了破阵曲?
——这也不是,路嘉弹得根本不是上阙,应该是中阙或下阙吧。
——等一下,我彻底不明白了,你说现存的只有上阙,还不完整,那路嘉弹得还不是上阙,那岂不是根本没办法得知他弹得到底是不是破阵曲,那博主又是怎么知道路嘉弹得就是破阵曲呢?你这逻辑有问题嘛。
——这...就要看博主怎么解释了。
面对网友的疑问,国家音乐学院很快给出了解释。
——我们学院的老校长孟秋喻女士年轻时曾听人弹过破阵曲,那是建国前的一位民间艺人,彼时她也不知道那就是破阵曲,只觉得曲调慷概激昂,如临战场,回家后久久不能忘怀,又想起了伯牙子琴的传说,便又回去找那位艺人,只是那位艺人是个云游艺人,当时已经离开了那座城市,孟校长倍感遗憾,凭着记忆复原了一部分曲谱,但由于彼时尚为年轻,未能复原出破阵曲的完整版,后来能力渐长,记忆却又逐渐模糊,这件事一直是孟校长的遗憾,建国后,国家考古队发掘出入阵曲的残存曲谱,孟校长才知道那位民间艺人弹得就是破阵曲,这些年,她一直在寻找那位民间艺人,可惜一直未能找到,那时那位琴师已近不惑,想必也早已不在
人世,这件事一直是孟校长的遗憾,她一直觉得如果当时能主动一点,或许破阵曲就不会失传,昨天孟女士偶然听到了路嘉先生弹得这首曲子,唤起了当时的记忆,所以拜托我们联系路嘉先生,想问问他弹得曲子是否就是真正的破阵曲?@路嘉
“这故事倒是有些感人。”杨子桦道:“看来你当时遇到的老先生就是孟校长遇到的琴师。”
“......”路嘉张了张口,一时不知道说什么。
他真的是随口编的人啊,哪来的什么老人,谁能想到世界上真的存在一个人这样的人。
这叫什么?
瞌睡就来枕头?
不知道是不是杨子桦也对这个故事有点感兴趣:“你说,那位老人还在世吗?”
“......”路嘉都不知道这话怎么接,他没遇到过老人,只遇到过一个满口胡话的系统,系统?系统当然是活的好好的,又去祸害下一个倒霉蛋了!
“杨姐,这我那儿知道,我都说了是小时候遇到的,之后就再也没见过了,而且孟校长建国前碰到那个老人时他都三四十岁了,现在还能活着吗?也许我碰到的是一位仙人,他不忍心破阵曲失传,就传给了我。”
面对路嘉的满嘴胡言,杨子桦并没有理会,她又道:“罢了,先不说这些,现在看来那位能证明你没有抄袭,又足够权威的人已经出现了。”
路嘉笑了下:“看来我运气还真不错,现在似乎该景云头大了。”
果然,随着国家音乐学院发博,很快有人发现了疑点。
——我刚刚去看了一下入阵曲现存的曲谱,发现景云那一段旋律和国家博物馆收藏的上阙一小段是重复的,因为磨损度较大,所以也只有这一小段是可以完整复原出来的,好家伙,破阵曲原作者还能穿越时空来抄袭你21世纪的古风歌手?我看是有些人动了歪心思把古曲改编了化用到自己的歌里,可惜整首歌编曲太拉跨,所以只有那一段能听,平平拉低了整首曲的档次,而没猜错的话,破阵曲上阙和其他两阙是有一部分重复的,所以这位古风歌手的歌才会和路嘉弹得曲子存在“抄袭”现象,您倒是牛哈,这都敢跳出来鉴抄,是欺负古人不会说话?
第35章
国家音乐学院的微博发了以后, 基本上是捶死了景云在碰瓷的事实,没过多久景云灰溜溜的删掉了微博,想将这件事当做没有发生过。
但吃瓜群众却并没有放过景云, 在各大论坛, 景云被反复鞭尸, 连他的各种媒体账号也被吃瓜群众贡献。
景云还被冠上一个外号。
景乙己。
有网友道。
——音乐人的事儿, 怎么能叫抄呢?
景云咎由自取落得这种下场, 路嘉的热度却只增不减。
原本因为靳司言转过头又重新请他上节目的那些节目组,因为这次热度, 再次找上了杨子桦, 盛情邀请路嘉上节目。
对此, 路嘉只有两个字。
“不接。”
杨子桦照做拒绝掉那些邀约后,又对路嘉道:“其实当时还有个节目, 没有因为这个事情砍掉你的节目, 是个专门卖古典乐器的厂商邀请你去直播, 这个老板是个有些名气的制琴师,但这个公司规模也不大, 他们的老板是个五十多岁的中年人,对网络运营这块也不太懂, 是他女儿大学毕业后进了他的公司,提出要不要找个明星来带货, 那天看了你的表演, 觉得你的形象很不错,所以才请你来带货, 我觉得倒是跟你很契合所以接了下来,直播就在今晚,我有问过他们直播还照常吗, 他们答复说觉得能弹出那首曲子的人不会抄袭,所以直播照常进行,不过他们给出的报酬不算很高,几乎等于没有,你看今晚你还去吗?”
路嘉点点头:“既然他们相信我,那就去吧。”
*
直播在晚上,直播前路嘉先跟老板见了一面,这个老板姓黄,叫黄争,瘦而高,皮肤黝黑,有些不善言辞,看着不像一位老板,反而像朴实的庄稼人,他的女儿三十出头,和父亲很像,但比父亲略微外向一点。
黄争有些不好意思:“没想到还真能请到大明星,我以为那点出场费,你肯定不会来,你们的出场费不都很高吗?”
黄争的女儿黄薇嗔怪道:“爸,别说这种话。”
她又抬头看了眼路嘉,不好意思道:“不好意思,我爸他这个人不会说话,我当时提出这个建议,他本来不同意,我爸本来是琴匠,几十年的老琴匠了,自己也喜欢听曲,后来和几个老伙计开了这个厂,都是手工制造的乐器,产出量其实很低,你知道现在年轻人都喜欢弹钢琴啊小提琴吉他之类西洋乐器,学古典乐器的人本来就少,我爸其实一直挺遗憾的,所以我提出请明星来带货,他觉得没必要,本末倒置了,但是那天看到你演奏的视频后,他就说如果要请的话,就一定得请你来,我也是刚好有个同学在电商行业,所以请她试试,没想到还真能请到你。”
路嘉笑了下,冲黄薇伸出手:“感谢你们的信任。”
黄薇握上路嘉的手:“哎呀哎呀,不过你还真是比电视上还好看的多,也没有一点架子。”
路嘉只是笑。
黄薇又有些不好意思道:“我一会儿能要个你签名吗?”
路嘉点点头:“没问题。”
寒暄过后直播便开始了,直播平台在豆音app上,用的是黄薇替公司申请的账号上。
这个账号虽然黄薇也有认真经营过,几乎隔两天都会更新,但人气很低,每条视频都只有几百的点赞,粉丝数也不过刚刚过千。
只有最新一条官宣晚上路嘉会来直播间做嘉宾的视频点赞数达到了几万,但显然还有很多人并没有刷到这条视频。
黄薇叹了口气,对路嘉道:“我爸一直因为古典乐器没落而遗憾,我觉着现在短视频行业这么发达,不如我们也开个账号,也不是说为了卖东西,但能让更多人关注古典乐器也好,可看来短视频也没那么好做,你也别有压力,其实我们本来也没报什么希望。”
节目开始后,路嘉冲观众打了个招呼,看了眼观看人数。
只有几百人。
路嘉道:“这样吧,大家来点歌,什么歌都可以,你们还可以任选一样古典乐器。”
路嘉转身,露出背后一溜的古典乐器,有琵琶、古筝、古琴、笛子、唢呐等等。
虽然只有几百个观众,但这些观众倒是挺活跃,很快有人问道。
——真的什么歌都行?
路嘉点点头:“嗯……得加个条件,我听过的。”
——什么乐器都行?
路嘉笑道:“只要你眼睛能看到的都可以。”
很快有人跃跃欲试。
——我要听你弹入阵曲!
路嘉叹口气:“大家还没听腻吗?”
好家伙,这话说的。
这曲子可是失传了几千年,到了今天才有人第一次弹,怎么可能听腻啊喂!
路嘉无奈道:“好吧,那就再弹一次,就这一次哦。”
路嘉从身后取来一架古筝,摆在自己面前,轻轻拨弄了一下琴弦,试了下音。
这些乐器其实都已经调好了音,路嘉试了一下便开始弹。
弹幕飞速滚动,观看人数也飞快增加。短短几分钟就进了几万人。
黄薇微微张嘴,有些惊讶。
直播间还从来没有这么多人。
一曲毕,路嘉又道:“大家喜欢吗?”
——喜欢!
——妈妈请问这是天籁吗!
——再来一首,再来一首!
路嘉笑了下:“下一首开始之前,先由黄老板来为大家介绍一下我刚才用的乐器吧,黄老板?”
黄薇如梦初醒,连忙道:“刚刚路先生用的这架筝呢,是我家琴厂山海经系列的一款,名为凤凰,琴面用的是桐木,传说凤凰非桐木不栖,所以桐木又称凤凰木,大家看呢,琴面上雕的花纹正是凤求凰的图案,这上面的花纹全是手工雕刻的,每架筝的工期足有八个月。”
黄薇从小学的便是古筝,也继承了她父亲的手艺,介绍起这架筝来得心应手。
这间乐器厂的乐器每一架都有其独特的内涵与寓意,且都与中国古典文化有关,而且做工极其精美细致。
原本因为路嘉演奏就有些动心的人更加动心。
——突然觉得好想买!可是我不会啊怎么办!!
路嘉道:“其实如果有兴趣的话,什么时候学都不算晚,嗯……人生在世的话,应该是想做什么就去做,而不是该做什么才去做,对吧?”
——有道理!这就买!
这人刚说完没多久,只见黄薇惊讶道:“卖出去了。”
黄薇家的乐器厂主打手工制作,慢工出细活,每一件乐器都细节慢慢,十分精致,但同样的,价格也很高,最便宜的也在五位数,尤其是山海经系列,都是高端系列的。
一般的初学者其实不经常买她家这个系列的筝。
路嘉道:“恭喜这位观众成功拍到了凤凰哦,请安心等待小凤凰飞到你家,希望你能坚持下来,早日弹出想弹的曲子~”
很快,又有人动心了。
——我也想换筝了!这筝看起来真的好精致哦!
很快,又有人几个人拍了凤凰。
黄薇家的乐器,因为制作工期长,所以数量并不多,所以仅有的几架很快就被拍光了。
有些还想拍的观众不满意了。
——怎么没有了?我正打算拍呢!
路嘉笑道:“请大家不要着急,量力而行,想好了再拍,如果真的想学的话,也可以买便宜一些的,适合入门者用的乐器,等会我还会演示别的乐器,那么,古筝的演示已经完毕,接下来随即挑一位观众再点吧~”
26/53 首页 上一页 24 25 26 27 28 2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