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一团坐在地上,身上萦绕着一股孤寂,就像是风雨中一株孤零零的、幼小的丁香。
司行简带着几分叹息回答:“当然。”
他不了解昭昭之前的经历。
之前原主是刻意不去关注昭昭过着怎样的生活,而司行简虽让如烟去查,但他还没有看到结果。
而且他也没有让如烟事无巨细地查清楚,就算看到了,也不会了解得那么详细。
他知道以昭昭的自尊,大概也不愿意他私下探究她那些不怎么美好的过去。
司行简能大致猜到昭昭以前过得不怎么好。
但他其实有点意外——梁淑英把昭昭接回去之后,似乎并没有和昭昭相处得很好。
他在从京城出发之前,就担心她们两人相依为命这几年,会培养出感情,不愿意分开。
是梁淑英先认出昭昭的,还把昭昭带走,因此还和原主和离了。
这样一来,在昭昭眼里,母亲为她牺牲那么大,她首先就有一份愧疚和感激。而原主,则是一直在抛弃她。
她们母女两人又相处了这四年。
面对不怎么顺遂的生活,她们在一起吃过苦之后,会比一般的母女感情更深厚。
现在看来,并非如此。
在昭昭心里,她其实更愿意认秦氏这位没有血缘关系的养母。
司行简没有觉得丝毫的庆幸,他有的,只是对昭昭的心疼。
昭昭这么乖、会把别人对她的好记得一清二楚的孩子,若是梁淑英对她不错,那她绝不会是这样的反应。
也不知她遇到了什么事,才会选择离家出走。
“等你回了自己家,你就可以自由自在,不必因为别人退让,不必勉强自己;你可以有能力护住自己在意的人,不会面对欺辱毫无还手之力,不会只能眼睁睁看着遗憾发生,不会连报仇的机会都没有……”
司行简这一番话,毫无疑问,是很让梁昭昭心动的。她能护住自己,能活下去,可她看着身边对她好的人的遭遇,却无能为力。
她能从周家逃出去,可她清楚地知道,现在面对司行简,如果他有意要接她回去,那她其实没有反抗的余地。
“你需要我做些什么?”梁昭昭仰起头,微微歪着脑袋,看向司行简,“总不能是忽然良心发现,念及那一份血缘吧?”
“还是发现,这辈子不会再有别的亲生孩子了?”
她的语气带着一丝故作轻松的笑意,但一双手却不自觉地捏紧了裙角。
之前母亲有孕,她丝毫没有妒忌之心。
可母亲被人下了堕胎的药小产,后来被人引导,误以为是她做的,当着周府众人的面扇了她耳光,骂她心狠手辣、没心没肺……
即使那样,她依旧内心毫无波澜。
被陷害、被误会,她自然也和普通人那样,心中会有不平,会觉得厌烦,但她却不会因为母亲更看重那个还未出生的胎儿而吃味,更不会因母亲的不信任而失落。
说到底,是她与母亲的关系有些疏远。
或许是她生性凉薄,小时候没有与母亲在一起生活,再加上母亲心里怨她……她们二人不可能像别的母女那般亲近。
她那时还庆幸自己是这样的性子,没心没肺,就不会被亲近之人伤了心。
但现在她才明白,她那样淡然,只不过是没有遇见真正在乎的人。
在她心里,养了她六年的秦阿娘才是她母亲,她其实不太在意梁氏这个真正生了她的母亲。
她虽然不愿意承认,可事实就是——她莫名在意这个几乎没怎么相处过的父亲对她的态度。
如果他是出于没有亲生儿子的无奈,或者是因为不愿意伤害司安玥再一次选择抛弃她,那她,大概会有那么一点难过的吧。
司行简闻言,伸手敲了下昭昭的脑袋,“你这小脑瓜里在胡思乱想些什么?嗯?”
“不会让你做你不愿意的事情的。”他叹息道,“我没有必要拿这个哄你。”
梁昭昭觉得他后半句话有点道理。
现在她处于弱势地位,而且她是制造了自己的假死,才从周家逃出来,在别人眼中,她或许已经是个死人了。
就算现在他不经过她的同意,把她带到京城去,也无人知晓。
但也不能排除他这么费心思,其实还有别的目的,万一是有些事需要她心甘情愿去做呢?
她实在不敢相信,若她百无一用,会有人特意来接她。
第52章 真假千金(13) [V]
只是,他究竟有何目的,梁昭昭觉得目前她没有办法判断,只能看以后他是如何对待自己……
梁昭昭用手指绞了一下裙角,暗暗唾弃自己:她怎么就开始思考今后如何相处的问题了?
“如果我拒绝跟你回京城呢?”
司行简:“如果你更喜欢越州,那我们也可以搬回这里。”
梁昭昭:“……”
她想问的是住在哪里的问题吗?她分明是想问,如果她拒绝认他这个父亲,他会怎么做。
但其实,他也回答了——她根本不能拒绝。
可是她还是想不明白,她都快十四岁了,现在来接她回去能干嘛。
她不是随便给块饴糖就能被骗走的小孩子,之前他做的那些事,凭什么还觉得她会原谅、甚至感激他?
就算是要培养亲情,现在也来不及了吧?
他的做法,让她觉得十分费解。
她提出的那些问题,他竟然都据实以告……呃,更准确地说,是她完全没有发现有什么大的疑点。
更让她费解的是,她竟然一点儿也不记恨这人。
什么时候,她变得这般不理智了?
她内心百般纠结,脱口而出的却是——“我不喜欢越州。”
其实,她一直想离开这里。
别人都讲究落叶归根,可她从不觉得这里有她的家。
司行简非常自然地接道:“那就不住越州,京城更热闹些,好玩的地方也多。”
梁昭昭沉默了一会儿,才找回自己的思绪,她问道:“若我回去了,那她要怎么办?”
她没说名字,但他们都知道这个“她”指的是司安玥。
司行简能猜到一点她的顾虑,他却故意装作不懂,不甚在意地说:“多养一个孩子而已,家里银钱充足,不管哪一个也不会亏待的。”
梁昭昭在心里反问:既然家里有钱,那为何之前不多养她这一个?
她在意,便会觉得不公平,心里就多少有点怨。可她又觉得两人不是相处多年的亲父女,抱怨的话就说不出口。
“我是想问,我们各自的身份要怎么算?您若要继续养她?那我依旧是‘养女’……”她想起被梁淑英认作养女的事,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弧度,“还是,大家坐在一起,打开天窗说亮话,纠正一切错误?”
“亦或者,再给我编一个新身份?”
“当初,您是怎么骗她的?是说她是别的女子所生,为了给她一个嫡女的身份,才把她抱回来充作正妻的孩子吧。现在,轮到我了,您对外的说法,是不是我只是个不知名的女子生的小孩?”
她的声音似乎带着压抑的怒气,以及对司安玥的嫉恨,话里话外都在让司行简在她们两个之中选一个。
梁昭昭是故意这么说的。
她知道自己这样咄咄逼人,可能会给人留下一个尖酸刻薄、自私自利的坏印象,但她还是这么问了。
她想试探一下司行简对她们两个的态度,也想看看她对自己的容忍度。
一声声质问,像是裹了冰碴子一样,砸向司行简。
他不觉得昭昭失礼,只心疼她小小年纪便遭遇那些,他生气原主的做法造成了昭昭的不幸,甚至连梁淑英都迁怒上了。
他温声解释道:“你不必担心这些,我接了你回去,必然不会亏待你。”
“我一无父母叔伯,二无兄弟姐妹,我既是一家之主,也是一族之长。而且自从梁氏离开,后院也再无他人,今后也不会有……没有人会对你们的身份指指点点,也没有人会不把你当司家的正经小姐对待。”
梁昭昭所知道的关于司行简的事情,都是从梁淑英那里旁敲侧击了解的。
她见当时母亲和离能带走那么多财产,以及如今看到司行简一行的仗势,便觉得他家底不薄,再也想不到他是孤身一人,还是白手起家。
如果司家是他一人做主,且他们又不是什么名门望族,只是认回一个女儿,那是再简单不过了。
但越是这样,梁昭昭心里越难过——没有别人的阻碍,完全是他自己不来认她的。
“如果我说,我不喜欢司安玥,不想有她这个姐姐呢?”
司行简斩钉截铁地回答:“你不会。”
梁昭昭气冲冲地反驳:“你凭什么觉得我不会?她享受了近十四年本属于我的人生,要是没有她,我就不会吃这么多苦。我不喜欢她,这个家,有她没我。”
司行简看着她故意做出一副张牙舞爪的凶狠样,忍不住笑出声来。
“你笑什么?”梁昭昭颇有点恼羞成怒,顾不上这人的身份,直接瞪回去。
司行简的声音依旧有遮不住的笑意,“那就把她留在家里,让她把你之前受过的苦都经历一遍,好不好?”
这哄小孩儿的语气,让梁昭昭瞬间泄了气。
她说的话,他压根儿就没当真。
她喃喃地问:“你怎么看出来的?”
“不是用看的,你不会提出这样无理的要求。”他的语气平静且笃定,“玥儿是秦氏的亲生女儿。”
不说他对自家崽崽的品性的自信,就只凭之前昭昭那些话,他就能断定,就算昭昭不喜欢玥儿,也不会把她赶走。
昭昭对秦妙娘是有感情的,孺慕、感恩、愧疚……不管是哪一种,她都是在意秦氏的。现在秦氏已经去世,昭昭对秦氏真正的亲生女儿玥儿,根本不会做出那样的事。
梁昭昭有一丝被猜中心思的尴尬,也有被人信任和理解的窃喜。
司行简道:“我知道你心里还有疑问,现在还不能全然地信任我,有些事情不便和你解释,但让你流落在外,并不是我本意。”
听了他这话,还有好些问题,梁昭昭觉得有些问不出口。
她心里觉得怪异,很难想象那些事会是面前这人做的,就像是,换了个人似的。或许,他真的有不能明说的苦衷?
但梁昭昭沉思片刻,还是顺从内心的想法,问道:“当初您同母亲和离,是因为我么?”
“和离,是梁氏主动提的,大约,是她觉得失望了吧。”司行简模糊地解释,又补充道:“不怨你。”
司行简也不算说谎。
当初梁淑英会那么坚决地想要和离,孩子的事只是一个引子,本质原因还是她觉得原主对她太冷淡。
梁淑英觉得原主连她的孩子都不肯认,甚至为了一个粱府奴婢生的女儿和她翻脸,是完全不在意她了,所以她才会心灰意冷地想要离开原主。
但梁淑英那时大概没想到一个人的日子那么艰难。
梁昭昭又问:“那她为何把我接在身边,却不认我,只把我当成养女?”
司行简虽早料到她会问这个问题,但真正听到的时候,他还是忍不住叹气。
孩子太聪明了,就不好糊弄。
“当初同梁氏和离,她要带你走,而不管是休妻还是和离,很少有女方带孩子走的。若外人皆知你是我的孩子,她就不便带你走。”
“况且你和玥儿两人的情况比较复杂,玥儿若以我的孩子的名义留在司家;让梁氏收养你,比较方便。”
“养女,只是一个名义而已,你是梁氏的亲生女儿,还是唯一的孩子,我想她会好好待你的。她离开京城的时候,不仅带走了自己的嫁妆,还有我给她塞的银票,足够你们母女二人过一辈子的富足生活了。”
“你们两人生活或许会有点艰难,但完全不至于过不下去,我也没料到……”
他后面的话没有说,但梁昭昭明白他的意思。
谁会想到梁淑英会再嫁,还是选了这样一个人。
当初梁昭昭也劝过,可梁淑英坚持嫁给周勇,还指责她一个小孩子不知道孤儿寡母的艰难。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梁淑英现在所嫁非人,日子过得不好,是有些可怜,但若细想,这其中难免没有她自己的原因。
她在粱府的时候,继母待她不好,她便想着嫁人来摆脱。
嫁了人后,她确实过了段舒心日子。
可后来原主待她不像新婚时那么百般讨好,她觉得不如意,就想着和离。
和离之后,她才发现孤儿寡母生活艰难,就想着再嫁求一个庇护。
她对周勇没有什么期待,更无一丝情谊,她只想在周府后院过安稳的生活,哪怕付出些财物做代价,她也是愿意接受的。
更何况那些身外之物,她得来时全不费功夫,挥洒起来就丝毫不心疼。
这样的人,一辈子都在依靠别人。自己若过得不顺,也多半会怨恨别人。
梁淑英也确实是那样的。
她会不自觉把周勇和司行简作对比,便后悔同司行简和离,然而她不会反思自己,不觉得自己当初太莽撞,没有深思熟虑,而是埋怨梁昭昭。
要不是为了梁昭昭,她也不会和离,那么她就不会有后来的遭遇……
梁昭昭那么一个聪慧又细心的人,怎么会意识不到
?她们两个之间有隔阂,自然相处起来,就没有重逢的母女之间、那种彼此珍惜和交心的感觉。
梁昭昭现在这样问,就是想知道一个答案。
*
司行简看了一眼天色,对正陷入沉思的昭昭说:“时间不早了,我们先回去,若你还有疑问,今后有的是机会。”
“嗯。”梁昭昭起身,抖了下披风,之前放在她腿上的帕子掉在了地上。
40/140 首页 上一页 38 39 40 41 42 4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