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穿越成先生家的小王爷(穿越重生)——枫香

时间:2023-03-23 09:18:12  作者:枫香
  那次战事持续的时间有好几天,但还没有这一次半个上午造成的损失那么触目惊心。
  坊市内,哭嚎声一片。
  在传出两军统帅和一些作恶的士兵的尸身被扔在城外后,不少百姓红着眼睛,冲了出去,直接用嘴撕咬下肉块。
  守城的阳海军看着脸色难看。
  他们不敢看这些百姓看向他们的眼神。
  不管他们之前是什么心思,不管他们有没有参与劫掠,对于百姓们来说,没有及时阻止这场恶事,他们就是恶人,是共犯。
  有胆大的百姓咬着满口的血肉,在经过他们的时候,把口中的肉块往他们身上吐过来。
  同行的其他百姓马上把他拉住,对着士兵满口赔笑道歉:“这位军爷真是对不住。他一家五口都没了,三个月大的小儿都被……您多担待。”
  阳海军听得咬牙,心道那两军都是一群畜生,又不好对人发作。
  等百姓们散去,城中的血腥味味越来越浓。
  县衙和县尉衙门中间,曾经尉迟兰用来清点贼赃的大型空地上,地上刚长出来的新绿和湿软的土地被踩得坚硬。
  东州军和萍州军的人被分批带进来,四周的围墙上弓|弩手全都瞄准着。
  杨酌带着两名亲卫坐在唯一的亭子里,看着他们一个个把衣服脱光,搜出所有的东西,再穿上衣服离开。但凡出现一点不合适的东西,直接剁手或者砍头。
  从中午到晚上,后面的人进来的时候,地上重新变得湿黏。
  来不及处理的尸体随意丢在门外,有百姓自发拖着板车,拉到城外,筑起京观。
  这些板车多数是南军为了修筑城防,临时建造或者改造的。
  东州军和萍州军虚有人数,却连哗变都不敢。
  逃?往哪儿逃?
  通往蒲岭的西城门被堵死。
  他们两条腿,是能逃得过骑马的阳海骑,还是能下海游回萍州,还是能跑得过阳海渊的野兽?
  不逃,或许什么事情都没有。但只要逃,必死无疑。
  腥臭的血水从府衙漫出去,渗进石板的缝隙内,变成黑色的污物。
  东萍府,彻夜未眠。
  天色微曦,距离东萍府好几日脚程的松山县城外,一对肤色黝黑的兄弟,哥哥挑着两捆柴,弟弟背着一个背篓,和其他入城的百姓一样,早早守在城门外。
  等着无聊,有人见两人面生,脸又嫩,就半是试探半是打趣地问:“你们兄弟俩哪家的啊?怎么以前没瞧见你们?”
  哥哥把柴横放到地上,和弟弟俩一人坐一边。弟弟从背篓里拿了一个干叶子包着的干饼递过去:“这位大叔,我说谁家的你都认识?”
  干饼瞧着扎实,内层却暄软,撕开之后露出里面一层层的结构。
  冷掉的饼子,没什么气味。问话的大叔凑得近,愣是被一股带着油水的葱香勾得直咽口水,一时间也忘了自己刚才问的什么:“你们这饼子自己烙的?还有没有?给大叔尝一口?”
  队伍中有同样歇着的妇人啐了一口:“老小子不要脸,问人讨食吃。小伙子别听他的。有人想吃就花钱买!”
  一说到钱,大叔立刻闭上了嘴,回头狠狠瞪了妇人一眼,和妇人吵了起来。
  没吵两句,一个铁塔般的壮汉走到妇人身边,对着大叔说道:“你对我媳妇儿有什么意见?”
  平心而论,壮汉的语气十分平和,无奈他的身材着实魁梧,身高比尉迟兰还高,体型更是尉迟兰的两倍,往中等身材的大叔面前一站,天都瞬间暗了。
  大叔顿时噎住,悻悻然回到自己的位置,不敢再多嘴。
  其他人瞧着热闹,也有和兄弟俩一起吃点东西的。
  他们这些人说是住在城郊,可最近的走路过来也得一个多时辰。条件好一些的赶着驴车牛车,普通人家只能走路,远一些的半夜就得出发。
  今日是松山县的大集,谁都想拿手头的三瓜俩枣卖点钱,换上一些针头线脑的家用带回去。
  村里人赚钱不易。尤其是现在这个青黄不接的时节,野菜还没长出来,鸡鸭也不爱下蛋,多数人都和兄弟俩一样担着柴。
  砍柴累人,也卖不了多少钱。城里有闲钱买柴的人家就那么几家,现在多了一家新来的竞争,也难怪有人担心。
  弟弟吃完饼子,和哥哥肩靠肩地坐在一起小声说话。
  兄弟俩都衣着单薄,弟弟穿着漏风的草鞋,踏着一双破破烂烂的木屐,脚指头冻得通红。
  哥哥小声说道:“一会儿进城给你买一双鞋子。”
  “好。”竺年倒没觉得太冷。习武之人,年纪又轻,他现在火力旺得很。“一双鞋子多少钱啊?咱们买得起吗?”
  尉迟兰也不知道:“放心,哥哥想办法。”
  默默听着的大叔轻哼一声。
  另一边的妇人看不过眼,伸手在竺年坐着的柴火上拍了拍:“你们兄弟俩真不会过日子,怎么不自己纳鞋底?家里的旧衣烂衫的有没有?实在不行,就去布庄找人买点碎布头。比买鞋要便宜多了。”
  竺年摇了摇头:“不会做。”
  他勉强能打个布丁啥的,纳鞋底什么的完全超纲了。
  尉迟兰这辈子连针线都没怎么见过,就更不用说了。
  妇人家条件显然比较好,是坐着驴车来的。她略微挣扎了一番,从车上的筐子里翻出一双新鞋,朝竺年一丢:“拿着!俩兄弟日子都不会过,早年找个媳妇儿吧。”她说完,又想孤苦无依的兄弟俩,哪能这么容易找到媳妇。
  竺年下意识接过鞋子,显然这鞋子是妇人做了准备一会儿赶集的时候卖掉的,刚想还回去就听她男人说道:“拿着。”
  “……哎。”竺年下意识应了一声,又在夫妻俩的眼神下换上新鞋子,走了两步,“舒服!嫂子的手艺真好!”
  正说着,队伍突然动了起来。
  队伍中有人说道:“城门开了。”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