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昔年兵戈前传(神话同人)——天阶月

时间:2023-05-18 08:55:33  作者:天阶月
  眼看到了二十日上,军务政事都有积了有些,大家甚是忧虑,问侍从时,说有手段的医官纷纷来看过丞相,都查不出有甚病症。众人入内探视,却见师叔半坐在榻上,双目微阖,似在盹睡。呼唤多时,他略抬起头,睁眼四顾,却是目光涣散,不知在看哪个。天化指着自己叫道:“师叔,可认得弟子是谁?”师叔只是不答。天化大急,又指哪吒道:“好歹认得他罢?”亦无回音。
  众人见了,几乎捶胸顿足。哪吒突然转身奔去,片刻回来,却穿着一件半旧的水合色道服,尺寸似已小了些。他来到榻前,俯身下拜,随后抬起头来,双目灼灼盯着师叔道:“弟子乾元山金光洞太乙真人门下,奉师命下山辅佐师叔,任敌将如何凶顽,弟子情愿死战,岂能怕他。”
  师叔的眼神慢慢移到他的脸上,似乎略为清明起来。哪吒将手中一个包裹抖开,里面赫然是我初到西岐时候穿的那件淡黄战袍。
  “杨道兄,我擅入你房中取来,冒犯了,情愿领罪。”
  我似乎被谁支配着,接过战袍穿上,也跪在师叔面前:
  “弟子玉泉山金霞洞门下,奉师命来解西岐之困,只消我们上下一心,何惧他千军围城……
  “——还是凶兵恶阵。”
 
第11章 十一
  杨戬
  师叔的目光从哪吒那里移到我的脸上,似乎在努力分辨甚么。片刻之后,他突然坐直了身体,随即便要下地。众门人惊喜交加,纷纷上前挽扶,让他坐在桌案旁。
  数道目光一齐向我投射过来,我只好再次开口:“师叔,秦完等左道之士摆下恶阵在前,师叔可有筹策?”
  师叔依旧神色木然。大家正面面相观,一个侍从推门进而入,未曾关紧的窗扇正和门相对,一阵风卷了进来。外面天气晴好,这风却势头猛恶,寒冷刺骨。哪吒秉手道:“师叔在上,此风来得不善,不知主何吉凶?”
  师叔也不看他,只缓缓抬起手来,掐指寻纹。众人见了,半惊半喜,只道他尚能推算阴阳,想来并无大碍。岂知师叔再不言语,眼光也逐渐复归迷离。不过一盏茶工夫,他垂下手,依旧双目阖拢,鼾声渐起,任众人捶胸顿足,连声呼唤,只无回音。
  此日起,众门人每天三班,日夜在师叔住所看护守卫。姬发数次亲来探视,亦只是焦急担忧,无计可施。
  转眼又是十几日过去。这天将近四更,我突然醒来,如何也睡不着,便提早两个时辰起身往师叔住处去。还没进院门,便听得门里兵器响动,我微一迟楞,停步要拔佩剑,却听见哪吒的声音:“住手!是杨将军。”
  门口两个军校见我进来,放下手中长矛施礼:“夤夜间只得多加提防,将军勿怪。”
  我摆了摆手,走到廊下,见哪吒独自站在房门口,全副衣甲,手执长枪,夜色中眼光炯炯,却掩不住面上三分疲惫之色。我心下一翻,勉强笑道:“如何就知道是我?”
  他重重地呼了一口气,皱眉道:“知道就是知道了,有甚好问。”
  “师叔如何?”
  “依旧那样。武师兄和小薛师兄在里面看护。——杨大哥怎么来得这般早?”
  我盯着他看了片刻,叹道:“你午后还要巡城,先回去罢,我替你就是。”
  “不必。”
  “那你进去,让我在这里。”
  他似乎没听见这句,只是抬头看着尚未亮起的东方天际,眼光慢慢从茫然转为犀利。
  “杨大哥。”
  “甚么?”
  “我想回山请师父来看看,师叔到底是何病症……”他不再看天,却依然避开我的眼睛,“——或者竟不是病症。”
  多日来在脑海里盘旋的那个念头升了上来,我上前一步,握住他的手,沉声道:“我若是你,却不回山,只是多担些辛苦,一力在这里护住师叔……”
  他似乎吃了一惊,双眉微挑:“……然后教杨道兄独自去敌营走一遭?”
  我盯着他,微笑道:“说甚么‘回山请师父来’,是借故要去商营罢。”
  “……。”
  “你也猜到恐怕是秦完他们暗算师叔,却在我面前弄鬼!——眼里可还有别人么?”
  他哼了一声,挣开我的手,不再答话。
  后来我切齿深恨的是,自己当时没有真刀真枪教训这家伙一顿。
  那样的话,也许他日后不至于真的一次次变本加厉孤身犯险,没心没肺地把我撇在一边。
  自然,当时我没有想那么多;而且在我来得及想之前,就听得房内武吉和薛恶虎一齐惊呼:“师叔!”随即便是哭声。
  我们冲进屋去,伸手去试师叔的鼻息,触手寂然。
  不到一盏茶工夫,众将和玉虚门人纷纷奔至,姬发也带人赶到。几位御医看过师叔,纷纷哭禀丞相已然仙逝,无可回天。
  一片哀声之中,突然传来兵刃出匣的清响。
  说时迟那时快,我跃出半步,探手握住了姬发横剑于颈的右腕。他尽力想要挣脱,究竟敌不过我的气力,那剑“当啷”一声落在地上。
  “千岁乃群龙之首,岂可如此!”
  众人也纷纷上前苦劝,姬发摇头不语多时,还是垂下泪来:“军国大事,全仗相父主持;今一旦亡故,西岐强敌环伺之下,焉能得幸!不如各位将军各自散去,孤自缚去见闻仲,也免得军民涂炭……”
  刚刚赶到的散大夫躬身道:“千岁此时心中伤恸,又闵怀万民,故生出此念;实则以当下情势,即便我君臣一同请降,昏君如何就能放过西岐?黎民百姓依然无幸,且空负了丞相数载艰辛。”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