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给秦始皇直播胡亥玩死大秦(历史同人)——白色的木

时间:2023-05-18 09:28:35  作者:白色的木
  【随着背景歌声(并且标出此诗歌作于天宝七年,为王维所作),大唐天子端坐明堂,冕冠高戴,九旒为帘,玄衣纁裳,两肩有日月,后背绘星辰。】
  【意——天子当肩挑日月,背负星辰!】
  【群臣跪拜,青衣纁裳滚滚而伏,若巨浪,将大唐天子这片龙舟托起。】
  【这一幕慢慢变成棕色,枯黄在时光里,也刻在石壁上。】
  【却原来是一处壁画。】
  【紧接着,壁画在画面中翻转,转过来又是另外一副壁画,上面的大唐天子虽然依旧高坐明堂,身上所着却是青衣纁裳样式。】
  秦,始皇时期。
  李斯匆匆瞥了一眼天子服冠,又极快地移开视线,免得被人发现冒犯天子。
  心中却是惊骇:天子穿一品大臣的衣袍样式,这代表……皇权旁落?
  天幕很快解释——
  【上一副壁画,是安史之乱前,下一副壁画,是安史之乱后,此时,天子式微,朝集制度崩坏,取而代之的是方镇进奏院。】
  【是以,刻后面这幅壁画的人,误以为节度使形象便是天子形象,致使壁画中大唐天子着一品大臣所配的青衣纁裳。】
  李隆基不由得抬手捏了捏眉心:“天子式微……安史之乱……安史之乱,安是谁?史又是谁?”
  而且,既然是他的盘点,那大唐是不是在他手里……
  不不不!不可能!
  李隆基立刻把这个想法掐灭。
  “五胡乱华不是在司马炎治下发生,但天幕还是将它算在司马炎头上,或许安史之乱也是一样。或许是我日后好大喜功,如汉武帝那般为国家留下祸根,但我又不如汉武帝气运好,得了汉宣帝这么一个优秀的继承者延续帝国,所以天幕方才认为这事,我是祸头。”
  李隆基越想越觉得是这样,一扫之前的迷惘低落,召群臣进见。于庭议上将自己这番猜测说出,而后认真说:“诸位日后要学贞观风气,若朕有不对之处,当学魏征谏太宗,上谏于朕。”
  群臣肃然。
  *
  【那歌声还没完。】
  【男子清唱,声音朗朗,语句中是对盛世大唐的自豪之情——】
  【“德合天兮礼神遍,灵芝生兮庆云见。”】
  德合天啊礼神遍,灵芝生兮祥云出现。
  【“唐尧后兮稷契臣,匝宇宙兮华胥人。”】
  唐尧以后稷、契我啊,圈宇宙啊华胥人。
  ……
  友人将这几句唱词咀嚼得干净了,终于忍不住激动地一把抓住王维的手:“其唱激昂,其诗动人。摩诘,天幕以你之诗来描绘大唐,承上启下,好生荣耀!”
  历朝历代都能看到此天幕,得此荣耀,不亚于青史留名!
  王维手心里湿漉漉,全是汗。
  他紧张且欣喜地点头,随后又轻轻地敲一下额头,苦笑:“事是好事,可观其诗,看这天幕,却是另起一番滋味。”
  初时得知此诗,确实豪情万丈,可现下再看,倒品出些许繁华之下滋生的骄惰来。
  恐这巨唐,盛极难继。
  ……
  晚唐诗人许浑呆呆望着天幕,很慢很慢才哭出来:“山雨欲来风满楼啊。”
  【随着诗歌吟出,场面变作天宝七年,大同殿柱生有灵芝,宫人惊喜地将这灵芝围起来,好生看护,急急忙忙跑去告诉李隆基。跑得太快,中途还摔了一跤,差点把自己摔散架。】
  【他们这位陛下最重祥瑞,告诉他之后,必会得重赏。】
  【而李隆基得知有祥瑞后,比起狂喜,他脸上更多的是“本该如此”“朕把国家治理得如此好,这祥瑞是朕应得的”,并且给自己加上尊号,称“开元天宝圣文神武应道”。】
  【画面又一转,是开元十三年,李隆基数月前才议泰山封禅,尚未正式前往。其宴于集仙殿,彼时阳光明媚,绯红的光耀着琉璃瓦,大唐天子雄姿英发,气宇轩昂:“仙者凭虚之论,朕所不取!”】
  【遂,更名集贤殿。】
  【且在九月勒令各州不得更奏祥瑞。】
  【但十一月泰山封禅后——】
  【有雄野鸡飞入宫中,驯而不去。大臣欣喜上奏恭贺,言是“雄来者王”,李隆基好像完全忘了自己说的“仙者凭虚之论”“不得更奏祥瑞”,欣然接受恭贺。】
  【开元十四年八月,梓州言庆云见,通州言芝草生。到九月,晋州神山县又表示他们那边的树出现祥瑞,两枝连理成了一枝。】
  【十月……】
  【十二月……】
  【十五年……】
  【十六年……】
  【十……】
  每一次祥瑞都像是一巴掌,抽到李隆基脸上。
  “居然……有那么多吗?”
  天幕的画面告诉他。
  有。
  【李隆基在位时,祥瑞不论数量还是种类都冠绝唐代。】
  “他开始傲慢了啊。”各朝各代的明君能臣都意识到了这点。
  傲慢,是一个帝王最可怕的敌人。
  【祥瑞大兴,李隆基开始贪图享乐,怠于政事,喜爱阿谀奉承之人,厌恶张九龄这样无论大事小事,只要他认为有利于国家,都会和皇帝据理力争的直臣。】
  【且,李隆基愈发骄傲自满,肆无忌惮。】
  【天宝六载,李隆基欲进攻吐蕃石堡城,问计王忠嗣——王忠嗣此人乃河西、陇右节度使,兼知朔方、河东节度事,天下劲兵重镇,皆在掌握……】
  李隆基之前的朝代……
  皇帝李渊:“?”那王忠嗣是你儿子吗?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