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给秦始皇直播胡亥玩死大秦(历史同人)——白色的木

时间:2023-05-18 09:28:35  作者:白色的木
  吃吧吃吧,多吃点,吃饱,日后隋快亡时也好上路喽!
  【第三次出征,士兵逃者众多,杨广直接将逃亡士兵抓回来斩首,用逃兵的血来涂军鼓。】
  【如此癫狂。】
  【而高丽被连着三年攻打,国中同样疲困,便向杨广请降,还把隋朝叛逃过去的兵部尚书斛斯政送了回来。】
  【杨广终于挣回面子,大喜,于是同样了高丽的投降。然而到第二年,各个藩属国都来朝贡,只有高丽没来。杨广命高丽国主入朝,被拒。】
  【杨广发觉自己被骗了,高丽根本没想投降,如此愚弄,令杨广对高丽恨之入骨,再次不顾天下纷争,要第四次攻打高丽。】
  唐朝。
  李白沉吟片刻,露出嘲讽:“炀帝之心性、脾性、眼光、才能在三征高丽中,暴露得十分彻底,隋之亡,不冤。”
  同样是受辱丢脸面,汉初吕后又是如何应对的?
  当时刘邦刚驾崩,匈奴单于冒顿写信轻侮吕雉,说“我们两个都很孤独寂寞,不如搭伙过日子吧”。吕雉对此大怒,汉初朝堂亦是愤怒无比,樊哙目眦尽裂,请命要率十万大军出兵匈奴。
  臣子季布进言,说这是冒顿奸计,想要诱汉出兵,又说当日先帝在
  时和匈奴大战,被困白登山七天七夜。如今开战,怎么能保证胜利。何况,现在刚经历完秦末战乱,天下凋敝,生者未抚死者未葬,怎能再兴兵戈。
  ——其实就是一句话:打不起,打不赢,打不过。
  吕雉便隐忍下来,同样去信给冒顿,说自己“年老气衰,发齿堕落,行步失度”,不配和冒顿这样的雄主相提并论,又送御车、马匹作为礼物。要多低声下气就有多低声下气。
  正是因此,冒顿单于才找不到出兵机会,汉朝方能迎来文景二帝,随后,武帝镇压匈奴。
  但如果吕雉像杨广一样,为面子非要出兵,就汉初那时候的国况,恐怕靖康之耻要提前九百多年上演了,更别说有什么文帝继位。
  *
  【天下乱得很快,杨广没办法再次出兵,第四次征伐高丽还未开始,就已结束。】
  【隋末乱局,借用《说唐》中一句话可以形容——十八路反王、六十四路烟尘。】
  并且在后面附上起义表,还真的是“六十四路烟尘”,天幕没有夸张。
  不过,起义表上,只有某某年**起义——星号是真星号,其他人完全看不见起义军首领的姓名。
  但这也足够旁人惊叹了。
  哪怕是李渊这个最终胜利者,仔细看这密密麻麻的起义表,心理上都深受刺激:“纵观历朝历代,哪有人能引发如此多起义。隋帝真是不当人!”
  不是生命受到威胁,谁愿意把脑袋别裤腰带上起义。偌大起义表,背后斥满家家户户的血泪。
  十室九空啊……
  汉武帝时期。
  刘彻突然笑出了声。
  “瞧瞧?瞧瞧!”汉武帝唇角一勾,对大臣们毫不吝啬自己对于隋炀帝的嘲弄:“你们不是总说朕穷奢极欲,好大喜功?朕这算什么?至少朕之天下未曾颠覆——十八路反王、六十四路烟尘啊,啧啧。”
  铁头娃汲黯一皱眉,上前:“陛下,不要比烂。”
  刘彻:“……”
  笑容渐渐消失.jpg
  刘彻窒息片刻,问:“你怎么会在这儿?”
  汲黯先是一拜,而后道:“陛下命臣为淮阳太守,臣不愿受印,遂入朝见陛下。”
  刘彻别开脸。
  汲黯再拜:“陛下,臣有一言……”
  “不听!”
  “陛下欲学隋炀帝?”
  “……”刘彻开始头疼。
  他为什么想把这家伙丢出中央呢?就是因为这人头特别铁,有棱有角,坚持原则,还总是直言上谏。问题是,汲黯一般上谏都谏得很有道理。
  刘彻这个人吧,他确实喜怒不定,但他同时也容得下谏臣——比如汲黯,比如汲黯,比如汲黯。不仅没杀,汲黯怼他,只要有道理,他多数时候都是“默然”,少数几次气到罢朝,然而汲黯依旧活蹦乱跳。
  所以,现在刘彻只能木然:“你说。”
  汲黯就说了。借着隋炀帝让隋朝二世而亡的例子,对刘彻说:“陛下你最近是不是又大兴土木造宫殿了,你看看隋炀帝……”。
  “陛下求仙靡费颇多,得改,你看看隋炀帝……”
  “陛下你内多私欲,看看隋炀帝……”
  “陛下……”
  刘彻:“……”
  别念了别念了.jpg
  其他大臣向汲黯投去敬佩的目光。
  天幕仍在继续——
  【乱世已至,杨广的做法,不是坐镇京都下罪己诏安抚百姓,也不是调兵平叛武力镇压乱世,而是又出巡,跑去了江都。】
  【杨广此人很有晋朝情节,他认为自己以晋王身份出镇扬州,而扬州是晋室迁往江左后的中兴之地,自己当有
  天命。】
  【其所修《大业律》亦是承袭自《晋律》。】
  【或许正因如此,大业末年,他想的居然是逃避现实,于江都避难,无心北归,如东晋偏安江南那般,保据江东。】
  【然后,这江都,他一呆就是两年,不管中原怎么乱,他就是不肯走。】
  【但他的禁卫军“骁果”大多数是关中人,十分思念家乡,多有叛逃。】
  秦朝。
  蒙毅静静地看着这大厦将倾,心情沉重起来。
  他不可避免去想:大秦是否也有一日,会是如此众叛亲离?就连保卫皇帝安全的禁卫军都弃帝而去。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