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给秦皇汉武直播长寿秘诀(历史同人)——无字惊鸿

时间:2023-05-20 09:55:11  作者:无字惊鸿
  既然是扮演始皇,那当然是按照始皇的寿数和始皇子嗣的来走。
  所以刘彻不仅要留下一个百废待兴的大秦烂摊子,还要面对选不出合适继承人的窘境。
  公子扶苏是仁厚的性格,因为刘彻没料到自己寿数这么短。他是打算自己搞改革,再给下一代皇帝施展仁政收买人心的机会。
  可现在改革还没搞定,仁政总不能这个时候就开始搞吧?而不搞仁政,扶苏就得照着刘彻之前的改革步伐,继续施展铁血手段,强硬推行变革。
  刘彻:培养继承人培养错方向了,糟心。
  不应当啊,朕为什么会死得这么早?
  刘彻总觉得哪里不对。
  历史上始皇自己十一年搞定大一统,所以留给了扶苏一个可以施展仁政的舞台。
  到了刘彻这里,是继续选择扶苏,相信扶苏可以做到继承父亲的意志,还是重新挑个铁血手腕的继承人?这是个问题。
  但刘彻没有时间重新培养继承人了,只能硬着头皮选扶苏。
  始皇看到这里觉得大秦差不多要完了。
  即便扶苏上位之后继续推行改革也救不过来,因为扶苏就不是那样的性子,恐怕会画虎不成反类犬。
  尤其是刘彻虽然对付旁人手段狠辣,造反的六国之人一杀一大把。但他作为天子的在位时间太短了,这几年不足以震慑住六国宵小。
  等他一死,扶苏能不能支撑住六国的借机反扑都是个问题。
  刘彻毕竟不是始皇,没有那种对六国之人的灵魂威压。而且哪怕是始皇,灵魂威压在他死后也没能护住胡亥一年。
  刘彻从副本里退出来之后,长出了一口气。
  他发出灵魂拷问:
  “秦始皇他还是人吗?为什么他能做到十一年完成大一统?太离谱了吧!”
  这不是正常人几十年都做不到的事情吗?
  刘彻觉得,按照他自己的改革方案,在假设“必然成功”的前提下,至少也得二十年才能小有成效。
  但是始皇这个成功了,证据就是数年后的汉朝直接沿用。
  要不然刘邦搞文治的时候,就得也来搞个大一统2.0,而不是直接治国。
 
 
第173章 专题:华夏黑月光4
  李世民和刘彻走的是完全不同的路线。
  在赵国时,他苦练武艺,直接用拳头把欺负自己的人揍回去了。
  小孩子打打闹闹,大人总不好插手。而他和赵姬的处境反正已经很糟糕了,也没有更糟的余地。
  等到逃回国的路上,更是凭借自己的本事躲开追兵。李世民在这方面确实嗅觉敏锐,追兵压根找不到他们的行踪。
  争夺王位也难不倒他,虽然他不擅长宫斗,不过在大秦,他也不需要宫斗。子楚是个聪明人,他会选择更有能力的儿子继承王位。
  李世民只需要稍微展现一些自己的实力,就可以把弟弟成蟜比到渣都不剩。
  和始皇、刘彻擅长收小弟不同的是,李世民擅长和下属打成一片。无论文臣武将,都逃脱不了他的魅力。
  因而,在嫪毐之乱发生时,李世民手下也不缺人用。
  不过他并没有坐镇后方掌控大局,而是选择了亲自带兵镇压叛乱。
  在军功起家的大秦,一个能自己带兵的秦王确实很占优势,能够迅速拉拢人心。
  无论是嫪毐、吕不韦还是成蟜,造反的人都会成为李世民枪下的军功章。
  亲政之后,李世民选择了暂时休养生息。
  历史上始皇花了九年的时间门做好充分的准备,然后才能一口气灭六国。而在灭六国的途中,始皇同样已经开始为大一统后的治国做准备,否则不可能十年完成目标。
  李世民暂时还没想到那么长远,但他看出了大秦需要休养生息。昭襄王和庄襄王在位时都是连年征战,大秦急需修整。
  好在这对李世民来说不算什么难题,贞观初年他就干过类似的事情。哪怕如今失去了记忆,有些东西也是刻在骨子里的。
  继位前,李世民曾经接受过来自父亲子楚的教导。
  庄襄王告诉他,大秦历代国君都在朝着一统天下努力。他们的梦想就是称帝,成为周天子那样统御四海的王,而不是区区诸侯。
  李世民既然继任了秦王,他自然不会让大秦几代心血付之东流。更何况一统天下,这是多大的诱惑?没有哪个政治生物可以抵抗得住。
  所以在完成休养后,李世民选择了发兵。
  历代大秦国君都是自己在咸阳发号施令、将打仗交付给手下将领的。但李世民不一样,他喜欢御驾亲征。
  如今还没到他必须待在咸阳的时候,国内领土不算大,他还有机会上战场发光发热。
  大秦本就有厉害的名将,再加上一个李世民,更是如虎添翼。且李世民擅长用人,哪怕他不在咸阳,国内也不怎么会出乱子。
  灭国进度一时之间门,非常喜人。
  虽然在之前的阶段李世民花的时间门稍多了一些,但在灭国初期反而拉平了差距。可见,大秦有两个顶级将领造成的蝴蝶效应的是相当恐怖。
  灭赵时,这一点影响拉到了最大。
  外有两大劲敌,内有郭开拖后腿,李牧支撑的时间门远比历史上要短。
  灭燕时,李世民和李信配合,再次将优势拉大。
  局面一片大好。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一个非常致命的问题出现了——灭楚时昌平君反叛。
  昌平君作为楚考烈王和秦国宗室女所生之子,在此之前一直担任大秦相国。他表现得就像一个正常的秦国宗室一样,一心一意为大秦着想。
  始皇都没防住他搞事情,一向待人以诚、信任自己人的李世民跟头跌得更惨。
  最糟糕的是,历史始皇好歹是坐镇中央的,有他盯着,昌平君造反也只能逃出咸阳去地方搞事。
  但李世民却是自己在外亲征,许多权利暂时移交给了心腹文臣处理。而作为相国的昌平君,就是其中之一。
  于是这次昌平君直接在咸阳搞事了。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