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大手拍了拍扶宁肩膀,同她一起往扶宁一直住着的院子那边去。
“上次在曹镇秋月节上碰到你,都没跟你好好聊聊,你就跑了,第二天给我塞了一封信,还说要去东海。”
“还说呢,叔父怎么不告诉我父亲病了,还说什么一切安好,这哪里叫做安好?”
扶昌笑笑:“这不是不想让你担心嘛,你父亲也是这样想的,所以从来都不在信中提及他的情况。”
扶宁:“……”
见扶宁不作声,扶昌接着道:“不过你现下已然回来,相信你父亲的病很快就能好了。”
扶宁不再讲话,按叔父之意,父亲的病的症结在于她,但她回来,就真的能解开这症结吗。
廊下只余扶昌的声音。
“你这次回来,便不要急着走了吧。东海天冷,不如年后再去?”
扶宁仍不回答,扶昌也不尴尬:“要不索性等你父亲病好,你同你父亲,还有我,咱们三个一起去东海游玩如何?不像我四处行商,你父亲常年忙于族中事务,这些年去的地方恐怕还没你去的地方多呢。”
他笑了笑:“不过,扶承那小子就算了,成天毛毛躁躁的,让他待在阆城好好历练历练,只咱们三个去,不带他。”
“就算父亲身体痊愈,也不适合长途跋涉。”扶宁终于开了口:“阿承行事是不成熟,因此也需要叔父多多扶持。”
扶昌:“……”
她一句话挡回扶昌所有想象,此时两人也走到扶宁房前,扶宁回身对扶昌道:“天色也不早了,叔父回去歇息吧。”
“阿宁,”扶昌叫住她:“你还在生叔父的气吗?”
他叹了一口气,神色愧疚:“是叔父不该说那些话,不该让你听了去。”
“我不曾生叔父的气。”扶宁摇摇头:“反而还要多谢叔父,若不是叔父……”
她笑了笑:“我还不知要被蒙在鼓里多久。”
“也多亏叔父,我才知道,父亲为何对我和对阿承不同。叔父为我解了惑,我又怎会生叔父的气?”
扶昌一时无话,在商队中摸爬滚打,与任何人都相处得来的他,在自家侄女面前说不出一个字来。
扶宁转身回了屋:“真的不早了,叔父回去歇息吧。”
房门在眼前关上,扶昌黯然离开,想起许多他曾见过的扶宁的样子来。
小时候乖巧懂事的丫头,几年前争吵后负气出走的侄女,曹镇秋月节上那个笑容开朗的姑娘,和现下冷淡疏离的扶宁。
扶昌想不通,再怎么说他们也算是一家人,怎么就成了这般局面呢?
第35章 传说
十一月走到末尾,过不了几天,便又是新的一年。阆城家家户户都在为年关做准备,陈大嫂一家正忙于家中事务,已有大半个月没来串门。
阿澜同钰卿也不例外,钰卿对凡界的新年兴致颇高,阿青也很是期待,一半神一鸟跟着阿澜忙前忙后。
阿澜瞧着她俩,眉眼弯弯。
这是钰卿在凡界过的第一个新年,也是她们一同度过的第一个新年,阿澜想要尽她所能,让这个新年变得难忘且有意义。
这样即便钰卿有一天回到栖灵境,想必也能偶尔念起同她一起度过的这些时光。
陈大嫂家中人口多,离过年还有些时日便忙完了所有活计。她左右没别的事,索性过来帮阿澜她们的忙。
至于她二人许久未见的扶宁,在扶义身体明显有所好转,她得了空闲之后,便按那日阿青的指引来到了阿澜同钰卿的家中。
旧友重聚,阿澜问起扶宁家时才知道,原来扶宁便是扶昌曾经提到过的侄女,族长的女儿,吃了不小的一惊。
而扶宁听了她们与扶家有关的一系列际遇,则只是笑称:“我之前说我们有缘,你瞧,没骗你吧”。
这日午后虽尚算晴朗,但天仍是冷得紧,阿澜、钰卿同扶宁还有陈大嫂,四人挤在主屋里剪窗花。阿青在院中飞了一圈,站在那棵梅花树枝头,轻轻啄了啄那花苞,又顾念着阿澜叮嘱过的话,不敢多碰,只在旁边看着。
待了一会儿,阿青觉得无趣,便振翅飞回屋里去。
屋里,钰卿跟手中的红色窗花纸较起了劲。
钰卿不太会,剪出来的窗花七零八落,阿青落在她手边看了一会儿,用喙推着她手指,将她即将要剪出头的那条线给纠正回来。
钰卿瞥它一眼,手往旁边挪了挪。她在这些小事上心气颇高,一定要自己剪出来才行,最多也只允许阿澜指点一下。
阿青:……
钰卿不领情,阿青便决定在她剪完窗花之前都不再理她,气哼哼地飞到阿澜腿上卧着,用翅膀将自己包裹起来,阖上眼休息。
扶宁跟钰卿速度不相上下。她甚少做过这些,从前在族长府时,窗花之类的向来是仆人负责,她只有在小时候才学过这些,因此才剪得慢了些,但成品总归是比钰卿好上不少。
比起她俩,阿澜和陈大嫂就熟练许多,剪出来的窗花又快又好。阿澜手上一边动作,偶尔看看钰卿那边剪得怎么样,一边听陈大嫂讲她侄儿在学堂的事迹。
她频频注目钰卿动作,惹得陈大嫂也老往那边看,钰卿被她俩看着,本来就挺直的脊背不由自主更直了直,手下一个用力,又剪过了头。
钰卿将手中窗花纸展开,那窗纸变得破破烂烂的,这样看根本看不出原本的图案。
阿澜安慰她:“没关系,拼一拼,之后贴在窗子上也是一样的。”
钰卿看了看她手中的窗花,又看了看自己的,“嗯”了一声,声音闷闷的。
看她实在是不熟练,陈大嫂笑了笑:“钰卿大人从没做过这些吧。”说完她又“哎呀”一声:“瞧我这说的什么废话,神界与凡界哪能一样呢,自然是不用做这些的。”
57/178 首页 上一页 55 56 57 58 59 6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