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融之将林殊文牵起, 走出寝屋。
“我较殊文年长,又是你的夫婿, 送份过年小礼是应该的。”
夜里下过雨,地面仍湿漉漉的, 吹过身上的风刺得手指微微生疼。
林殊文很快被严融之牵入饭厅,厅门落下帘子遮风, 内室还置放燃烧木炭的火盆。
落座不久, 管事送来两份汤圆。
新年一早吃汤圆,象征着团圆和满。
林殊文笑眯眯地向管事招呼:“过年好。”
管事笑着回应,又道:“大的那碗味道淡些,小的那碗比较甜。”
味甜的汤圆自然是让林殊文吃的。
严融之余光瞥见少年悄悄往大碗瞄了眼,遂舀起碗中一颗汤圆喂到他嘴边。
“尝尝。”
林殊文听话吃了,又低头去尝自己碗里的, 对比之下,大的那碗几乎尝不出几分甜味。
他舀碗中的一颗汤圆递到男人嘴边,严融之摇头失笑, 到底还是吃了, 过甜的汤圆使得他无奈, 之后饮茶散了散嘴里的甜腻。
过年有祭庙迎神的约定, 天蒙蒙亮, 村里每家每户都备好蒸熟的鸡鸭鱼肉,又备了粽子茶水小食, 分别装进竹筐里, 盖上盖子, 垫层布,分别把竹筐挂在扁担两头挑起。
神庙有两处,一处在山上,一处是村里修建的祀堂,今日严融之也要带林殊文去庙里拜神迎神。
吃完汤圆,后厨把拜神的东西备好,罗文负责拎着。
下起连绵细雨,三人出门。
昨日夜里许多农户都放鞭炮,路上随处可见地飘着许多炮竹红纸,去往山上和庙堂的人络绎不绝。
上山路窄,地面又泥泞,扛着祭祀品的村民自发沿着山道排队慢慢前行,鞭炮燃起的声音从山上同一处方向远远传来。
林殊文跟着严融之排在村民身后,周围村民带了小孩一起排队的,林殊文从肩膀挂的布带里取出东西,给孩子发糖,还发用红包叠起来的押岁钱包,每个红纸包里都装着铜板。
领到糖和押岁钱红包的孩子纷纷笑红了脸,异口同声地朝他们道新年贺语。
沿山道排队慢行将近半个时辰,林殊文终于走到山神庙的面前。
山神庙不大,建在石壁半凹的位置,底下是一块空地,周围都是树木野草。
空地可站二十余人,排进来的村民把带来的祭品摆在空地,烧香朝着山神的方向迎拜。
严融之和罗文都在摆祭品,林殊文弯腰蹲下,帮忙从竹筐里取出屠苏酒和酒杯,摆好酒杯后分别满上。
他一身漂亮的红色春袄,招四面八方的目光注视,孩子们的神情更是充满艳羡。
摆好供品,燃香后林殊文站在严融之身旁,两人齐齐朝着山神庙的方向拜。
过来拜神的村民都在庙边或空地边缘点燃半臂短的鞭炮,虽然飘了小雨,但村民仍避开树木草丛,若在神庙发生火灾,不仅冲撞神仙,还怕新的一年给家里带来祸灾。
拜过山神庙,林殊文又跟着严融之去村里的祀堂。
祀堂门外站满村民,里面的人拜完了,候在外头的人陆续进去。
约莫二刻钟,轮到林殊文跟在严融之身后走进祀堂。
他们从竹筐取出供品摆放,燃香虔诚祭拜。
林殊文的心愿很简单,他只希望以后的日子和此时一样,年年今日,岁岁今朝。
走完两座神庙祭拜,临近正午。
林殊文和严融之回家吃了午饭,小坐休息片刻,门外来了给林殊文拜年的赵家三个小子。
赵家三小子个头相较之前又拔高了不少,尤其老大老二,老三没长什么肉,因为个头抽高些许,看起来瘦长瘦长的。
三个孩子都穿着新衣,脸上充满笑意,围着出门迎接的林殊文说许多吉利话。
用完午饭后菜都收了起来,桌上摆有招待客人的年糕小食。林殊文招待三个小子坐下吃,还给他们发押岁红包,分糖果。
老大笑呵呵道:“我跟老/二老三坐一会儿就走,跟虎子他们说好等会儿放炮玩,先生要一块玩么?”
这几日林殊文时常能听见炮声,过去不曾碰过炮竹,听赵家老大问起,不由被勾起好奇心。
有几位负责帮严家管理田地的人过来,严融之把人都叫去书房谈话,不知要谈到几时。
林殊文犹豫稍瞬,很快答应。
他披上斗篷,戴了毛绒绒的帽子,随赵家小子们去跟虎子约好放炮的地方。
在他身后不曾察觉的方向,罗文不紧不慢跟上,并未打扰他出门玩的兴致。
******
空地聚集许多小孩,有的已经开始点上炮玩了。
长鞭炮只能由大人放在家里点,小孩们能玩的只有短鞭,还有单个的纸炮。
林殊文见赵家老大老/二刚来就烧了几个纸炮玩,还塞进用湿土拢好的小土堆里,纸炮一响,湿土顷刻间被炸开。
纸炮的玩法有许多种,林殊文站在边上看,赵家老三把手里的一枚纸炮递给他,问:“先生要玩么?”
林殊文还在迟疑,另一只就被老三塞了根燃烧的香。
旁边的孩子们喊:“很好玩的!”
“先生试试嘛。”
“先生不敢点俺替你点!”
最终好奇占据了上风,林殊文学一帮小孩把纸炮插.进拢起来的小土堆,香还没碰到火芯,立刻头也不回地跑开几步。
见状,四周的小孩纷纷笑出声。
“火都没点着!”
“先生胆子小小!”
跑远的林殊文也跟着笑。
他扶稳跑歪的帽子,重新走近土堆,揉了下吸入冷风的鼻子,道:“再给我一次机会。”
这次顺利点燃火芯,林殊文堪堪跑出三两步,右耳传来的炮声很快炸开。
他愣在原地,等回了神,方才去看被纸炮炸烂的土堆。
点过第一个纸炮,林殊文胆子渐长。
赵家老三跟老大都把手上炮给他,玩了十几个,这把瘾过得相当足。
之后赵家老大拿起旁边还没点的短鞭炮,叫老/二还有虎子几个身板结实的男孩子,把带来的短鞭用麻绳绑在一起,串长了。
串起来的鞭炮有四五十余步长,女孩子在边上找地方躲着看,其他绑好炮的男孩子也都陆续找好位置躲,林殊文跟着他们躲在草垛后。
赵家老大把火芯点燃连忙跑远,噼里啪啦的声音响了挺长时间,孩子们捂起双耳叫成一团,林殊文两只手盖在帽子边缘,同样把耳朵捂得严严实实。
玩了一阵,身上有些热。林殊文微微松开斗篷。
四周的孩子们烧完纸炮继续玩起别的,林殊文虽然想跟着凑合,可他已经成婚,场上最大的孩子至多十二三岁,再跟着也不好意思。
他道:“你们玩,我回去了。”
沿回家的方向走,途中遇到严融之。
严融之摸了摸他的额头:“怎么都是汗。”
林殊文赧然一笑:“方才出去玩纸炮,又紧张又热闹,汗自然流了不少。”
严融之领着少年回去休息,又吩咐人送热水进屋。
“晚上城里有灯会,想不想出去看看。”
林殊文靠在椅子里,抬起胳膊任由男人把他的斗篷和棉袄解开,随后对方拿起软帕替他擦去脸上和脖子的汗。
林殊文端正腰板:“灯会?”
严融之解开束在少年细腰上的的衣带,道:“想去就洗个澡睡一会儿,酉时后带你进城。”
林殊文想去看灯会,于是应下。
他泡在热水洗了会儿,换上舒适的衣衫躺入床榻。
不久,严融之除开外袍睡在他身边的位置,拥紧了,又贴在他额边轻吻几记,低声道:“闭会儿眼睛。”
林殊文乖乖闭眼,一早睡醒不是去拜神庙就是到外头玩纸炮,此刻枕在男人宽阔温暖的怀中,倍感安心。
他翘起嘴角,又将手贴在对方心口的位置。
伴随一阵一阵规律平稳的心跳声,林殊文很快涌起几分困意,身子与旁边这具高大的身躯贴得更紧了,安安静静沉入梦乡。
严融之注视贴在怀里这张安静柔软的睡颜,良久才闭起双目。
有些心思没让林殊文知道。
分开不过一个时辰,即使叮嘱罗文跟在附近,严融之仍然不放心。
自从林殊文被王勇绑走一次,严融之难免对怀里的少年多留几份心。放他出门玩,就算安排人保护,哪想还是坐不住,得自己亲自看着才觉得稳妥。
作者有话要说:
待修!
小时候没玩过的炮修猫现在也要玩一玩~
第65章
酉时过, 马车从严宅出发驶向城里。
林殊文靠在垫子上,睡醒不久,人还懵着, 不一会儿又从垫子往男人肩膀挨近。
严融之揽他坐稳,另一只手打开食盒, 取出玉衍。。片云糕送到他嘴边。
“吃一点垫垫肚子。”
林殊文道:“还不饿。”
然而严融之喂到嘴边的东西,依旧吃了。
入城内, 严融之先带林殊文找了家酒楼吃饭。
有点钱的人家,过年的时候拖家带口的出来下馆子, 所以酒楼招牌菜新上了不少, 还额外送汤送年糕小食,价钱方面自然也上涨些许。
严融之定了楼上的包厢,大油大肉没点,只要几道口味适中的家常小菜,油腥林殊文吃不惯,淡了又吃得不尽兴。
五六分饱, 林殊文放下碗筷,捧起手边的半碗鲜菌鸡汤慢慢喝。
严融之用帕子给他擦了擦嘴角,林殊文道:“吃饱了。”
他朝窗外张望, 夜色已至。
过年这几日不设宵禁, 大街小巷热闹得紧, 摊贩吆喝, 还有人表演杂耍。四处点亮花灯, 家家户户的灯都亮着,行人聚在一起出游, 有在路边停留的, 还有涌向灯会方向的。
林殊文随严融之走出酒楼, 周围人来人往,兴许担心被人群冲散,袖口下的手腕一直被对方牵在掌心里。
路过面具摊子,严融之停下买了一个猫耳朵面具给林殊文戴上,还顺便向摊主询问新年灯会在哪条街举办。
摊主热情给两人指路,林殊文摸摸压在帽子上的猫耳朵,严融之将他护在路边,边走边淡笑着称赞:“很好看。”
路过的小孩瞧见林殊文脑袋上的猫耳,忍不住投去羡慕的眼神。
他慌忙低头往男人的肩膀藏,悄悄问:“我的头发乱了么?”
严融之伸手,为他理了下垂在身后的落发:“没乱。”
在外很是注重形象的少年这才抬脸,瞳眸莹莹亮着光,害羞中透出少许兴奋。
严融之瞧他模样灵动可爱,扣住腕子的掌心愈发紧了紧。
彼此肩碰着肩随人潮前行,眼前渐渐出现望不到头的花灯。各式各样、五颜六色的灯笼从两边延伸至很远的范围,宛若光海。
漂亮的花灯吸引游人注目,林殊文一样看花灯看得眼花缭乱。
被人潮推着沿花灯街越走越深,不远处围起来的人群爆发出阵阵喝彩,是猜灯谜的活动,围观的人群跃跃欲试。
林殊文站在后方,看不清里面,忽地腰身一紧,被严融之微微抱起。
耳旁声音低沉:“看见了?”
他脸红:“嗯……”
所幸四周的人都在看热闹,没有注意角落发生的事。
猜中灯谜摊主会送东西,有漂亮的面具和花灯,还有枣糕枣糖,若猜得多,甚至能领走捆在边上的鸡和鸭子。
林殊文有了严融之给他买的猫耳朵面具,对花灯产生兴致。尤其是一盏星星样式的灯,按规则需要猜中三次灯谜才能拿走。
严融之顺着少年的目光,问:“想要那盏?”
林殊文点头,又道:“我去试试。”
两人的对话旁人听到,不等他们出声,旁人大喊:“这儿有位公子要猜灯谜!”
人群的视线接二连三投向林殊文,纷纷感慨:“好俊俏的公子。”
林殊文和严融之仪表气质出众,衣着又都不凡,挡在前面的游人自发给他们让开一条路。
摊主瞧见准备猜灯谜的游人如此注目,遂跟着喊:“这位爷跟公子请过来。”
两人上台,四周经过的姑娘陆续驻足,围在花灯铺的人愈发多,摊主要的就是这种效果,笑得眼睛眯成两条缝。
他问:“公子想要什么?”
林殊文指了指星星灯:“想要这盏灯。”
摊主竖起三指:“那公子可得答对三道灯谜,咱们猜灯谜的规矩是这样的,第一次若公子猜对,则能继续才下一道,若第一次答错,还想再猜,就得交二文铜钱,依次来算,错一次再答交二文,倘若五次后都错了,可以领一盏吉祥灯,可行?”
林殊文点头。
摊主笑呵呵地又问:“由公子来猜题,还是旁边这位爷?”
林殊文抬手:“我来……”
摊主向林殊文展示挂在夹子上的竹简:“公子请挑选,若猜中一道灯谜,继续选第二道。”
林殊文指了最左边的竹简,摊主替他翻开。
灯谜上的题字为:休要丢人现眼。
林殊文一忖,扭头望向旁边的男人,胸有成竹:“这题灯谜很简单。”
他不假思索地告诉摊主:“谜底是相字。”
摊主翻开竹简的谜底展示给众人看,道:“公子猜对了,还请下一道。”
林殊文:“右边第三支竹简。”
竹简揭开,露出字谜。
摊主念给众人听:“身小力不小,团结又勤劳。有时搬粮食,有时挖地道。”
林殊文很快接上摊主的话。
他答:“蚂蚁。”
摊主掀开谜底:“公子又猜对了。”
林殊文选正中间的竹简作为第三道谜题。
竹简只写了一个字:泪
摊主念完谜题,周围陆续有人出声。
“这是什么谜题,只给一个字?”
43/57 首页 上一页 41 42 43 44 45 4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