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雕花栋梁。
图纸去年年底已经让陆宝根送过去了,这段时间他就在家里做那我致仕官员宅子的雕花栋梁,做好了运送过去。
这样只需要耽搁下送货在路上往返的时间,时昭还能照顾到家里。
陈茂他们下一趟回来的时间还比较久,其他客人的活也都是按接单日子排期。忙碌了几个月,雕花栋梁终于做好了。
陆宝根围着做好尚未搭建起来的雕花栋梁一边转悠一边啧啧惊叹不已:“真的很难想象,木头上也能雕出这么栩栩如生的图案来。要不是亲眼所见我真是不敢相信。”
陆宝根跟着时昭一年多的时日,耳濡目染,识文断字上有了很大的进步,有时也能用上些成语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时昭笑道:“木头上雕刻是最简单的了,你听说过核雕和米雕吗?那些人才叫厉害。”
“什么意思?”陆宝根压根不懂。
“就是在大米和各种种子、果核上雕刻图案或者写字啊。”时昭道,“也是一种工艺。”
陆宝根张大了嘴:“这样也行嘛?没听说过。”
不过旋即他又道:“那肯定只是种类不同。论在木头上雕刻,我觉得没人能比得上东家。”
“你倒是越来越会说话了。”时昭大笑,“叫两个人把东西搬到马车上,明日咱们启程去武陵郡。”
时家有了碾谷场和桑林还有纺织这几个产业后,在附近的村子招了不少雇工帮忙。也有少数水城别的乡镇慕名而来,来得远一些的长工。现在这些搬运的体力活,他基本上不用再自己亲自动手了。
陆宝根应声准备去叫人,走之前又问:“东家,明天就要启程,去武陵郡的人定下来了没?”
时昭拍了下自己的脑袋:“还没有,你要不说,我都没想起来。”
这个时候时昭越发觉得家里迫切需要一个管家,不然事事都要自己来操心,难免遗漏。
在叫谁去这一点上,时昭也颇为为难。现在家里帮忙干活的,无论长工短工,都是雇工,没有卖身奴仆,更没有家生奴仆。雇工没有卖身奴仆对主人有那么重的依耐性,利益也不尽一致,做事遇到分歧的时候,会更多的考虑自己的利益。
像长途送货这样重要的事,他还真不知道安排谁去才好。
这一盘算,时昭发现家里不仅迫切需要一个管家,也需要一些贴身仆从才行。这段时间赶货太忙了,这事他一直没时间去办。等这次武陵郡送货回来,他怎么也要抽空去牙人坊买些仆从回来。
卖身仆从买回到发自内心的忠心主人,这中间的培养过程,彼此磨合的时间不会短。时昭有点后悔这件事没有早些办,不然也不至于沦落到现在无人可用的尴尬境地。
不过现在后悔也无用,只能尽快弥补。
“那都要带谁去呢?”陆宝根问,“今天得把去武陵郡的人定下来吧,不然明天来不及。”
“明日你和我一起去,然后你再叫上那几个长工。” 时昭想了想,“家里的事你跟周峰交代一下,让他看着点。”
周峰是佃户周大叔的小儿子,他们家人口负担重,是之前在反抗堂三叔一家时的主力,从时昭回来对时家的态度都是始终如一。现在家中无得力的人可用,除了陆宝根,时昭算是比较信任他了。
家里没什么得力的人,为今之计只能如此安排。
“好呐,我这就去办。”陆宝根得了话,小跑着出了时家大院,去隔壁的碾谷场叫人。
在时家帮工的人,除了兰雨父子和陆宝根是在时家内宅做事外,其他人闲暇时都是在碾谷场落脚休息。
碾谷场现在已经不是单纯的碾谷场,经过扩建,现在已经变成了时家雇工的闲居之所和各种农具、种子放置的仓库。
碾谷场离时家主宅不远,陆宝根来回一趟要不了多少时间。陆宝根出门后只是把门掩上,时昭也没有去栓门。
自从崔世清告知他来自青州府的刺客被他们伏击之后,时昭对安全这一块有所放松。他知道云升飛和崔世清在保护着自家,青州府的仇家还没摸到自家,会先被云升飛给解决掉。所以这会陆宝根出门,他也没跟着去栓门,而是站在院子里审视自己做好的雕花栋梁。
看了一会,时昭拿起一块抹布擦拭着雕花栋梁。明日这些东些都要给人送走了,还真是有点舍不得。
他想起爹爹曾在青州府亲自造了一座院子给自家居住,因为是自己设计,自己监工制造的,所以青州府那座院子住起来,是相当的合适。时昭也想等有机会了,能按照自己的喜好造一座院子。
时家老宅毕竟还是祖辈的时候建造的,他回来那回迫于经历压力,只是在原来的基础上翻修,并没有重建。这座宅子经过几代人的变迁,现在的确有些地方已经不能满足自家的需要了。
时昭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身后的院门吱嘎一声开了。他以为是陆宝根回来,头也不回道:“这么快?回来正好,帮我把桐油拿来一下,这个梁柱还得再上一遍油。”
身后的声音却道:“贤弟,许久不见。”
陌生的声音在身后响起,时昭听得一惊。他潜意识地捏起身边先前干活的戳子,做出防卫进攻的姿势,赶忙转过身去。
“今日冒昧前来,打扰了。”那人弯腰拱手道,“只是事出有因,我解决不得,故而才不请自来,还想从贤弟这里得到些指教。”
待那人直起身来,时昭才发现,来人竟是几个月前在碾谷场逗留了大半日,与父亲差不多大的年纪,却唤自己贤弟的房姓男子。
作者有话要说:
昭昭需要一个管家,有来应聘的没?
第107章 我乃冀州军械局百工
时昭错愣一下, 便对来人道:“房兄不必多礼,只是不知房兄再次光临寒舍所谓何事?”
来人报了全名,自称房锦阳:“实不相瞒, 我乃冀州军械局百工,上次回乡省亲路过此地,见到贤弟的碾坊、脱谷场颇受触动,萌生了借鉴之意。然则在制作过程中却遇到阻碍,因此前来请教。”
原来如此,时昭放下心来,手中的戳子也轻藏于衣袖。他请了房锦阳到碾谷场的待客之地落座, 又让人沏了茶来。
“不知房兄要造什么样的军械?”时昭问, “只是小弟乃一介木匠, 不懂军备武器, 怕是要让房兄失望了。”
时昭不动声色道。
“不不不, 贤弟过谦了。房某所造虽为军备, 贤弟所造虽为民用,但两者之间原理却是共通的。众所周知,北方夷国擅长游牧, 其男子都是在马背上长大的,所以他们的骑兵非常厉害,是我朝无法比拟的。对付这种快速机动的骑兵, 我朝一向没有行之有效的对策。”
“上次在清水河畔看到贤弟所造碾谷场脱谷之马拉石磙,愚兄突然灵光乍现, 若将这马拉石磙加以改造,用在战场对付夷国骑兵, 无疑是一件行之有效的兵器。只是我在改制过程中, 发现石磙的滚动速度和缆绳的结实度有限, 不能达到想要的目的,但我觉得这两个问题是可解的。如果解决了这两个问题,将这件兵器用来对抗夷国的骑兵,定有意想不到的效用。”
房锦阳详细地说明自己来意后又对时昭表示歉意:“对于借鉴一事未曾提前告知,心中实在愧疚,但军备制造事关家国安危,事情从急,房某也只能厚着脸皮前来求教。不过贤弟放心,我回军械局后,定当如实禀报,不会让贤弟的付出埋没。”
时昭听了对方的话,心中颇为疑惑,不由低头沉思。
这房锦阳借鉴自己碾谷场的设置造的兵器马拉缆绳石磙,是专门用来对付骑兵的坐骑。对于骑兵来说,一旦战马被毁,优势也就不复存在。
时昭心知房锦阳没有说谎,这种武器用在战场,只能是开阔地界,而且是一望无垠的草原才能达成最理想的战果,绝不适应山区丛林作战。房锦阳又隶属冀州军械局,而冀州地处北方,与青州相辅相成。
所以,新帝造的兵器用来对付的是夷人而非文征,时昭不禁有点纳闷了。
他不认为新帝对文征意图起兵的举动一无所知,但如果知晓,新帝却将重心放在北边的夷人身上,这也是时昭不能理解的。对新帝来说,从时昭的角度来看,文征的威胁可远比北边的夷人大多了。
打夷人,不管是文武百官还是天下百姓,大家都能同仇敌忾;但是与文征对垒,参杂了以前文尚书、文征和齐王的追随者,这个阵营必将分化。新帝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但他在这个时候选择把重心用来对付夷人,实在是有些匪夷所思。
新帝究竟是想避其锋芒,想安抚文征;还是虚晃一招,攻其不备?时昭不得而知,不过有一点时昭是欣慰的,不管新帝出于什么目的做出这样的选择,只要这件兵器不是用来对付文征打内战的,他就不会为选择感到为难。
“贤弟……”
房锦阳久等不见时昭开口,刚要开口劝导便听时昭微微笑道:“房兄莫急,不妨慢慢道来。小弟若能相帮,也是小弟的荣幸。”
房锦阳闻言一惊:“贤弟不怪我先暂后奏?”
时昭笑了笑:“房兄为国尽力,小弟岂敢责怪。”
房锦阳感动道:“我回器械局后定当如实向上封禀报贤弟的功绩。”
时昭摆摆手:“小弟无意于此,此事兄长知,我知。”
“可是……”房锦阳迟疑道,他觉得这样太亏欠时昭了,“这是贤弟的发明,也是贤弟帮我改进。”
“我意如此,房兄就不必再劝。”时昭道。
房锦阳没想到送上门来的功名时昭竟然不要,他感激地道:“如此贤弟以后有事,尽管开口,兄长能帮上忙的,绝不推辞!”
“好说。”
时昭回想起以前父亲留给自己的兵器相关书籍大的一些制造理论,又烛魔了下了石磙运用在军事上和碾谷上的区别,很快总结出其中的道理。
他将缆绳和石磙改良办法毫无保留地告知房锦阳,房锦阳千恩万谢的走了。
见人走了,陆宝根才凑过来问:“东家,人走了?”
“嗯。”时昭应道,“人手都安排好了吗?”
“都安排好了。”陆宝根道,“去的人和留下的人都安排好了,周峰我也叮嘱他了。”
“那好,明天一早咱们就出发。”
安排好去武陵郡的事,晚上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饭。
厨房里,兰雨忙着端菜,小荷在摆桌椅。兰雨父子和时家每天都在时家一起做饭吃饭一年有余,俨然已像一家人。
艾叶给每个人端来米饭,又递了双筷子给时昭。
时昭接过筷子的时候,碰了一下艾叶的手指,艾叶小脸一下子腾上两朵红云。他慌忙朝时母看了一眼,见时母没有留意到这一幕,才稍稍冷静下来。
时昭反应过来,忍不住轻笑一声。艾叶心里高兴,面上却是含羞带怯。
吃饭前,时昭道:“明日我和宝根动身去武陵郡,家里的活计暂时让周峰看着。娘,您看这样安排妥当吗?”
“他家父子都还是个实在人,应该是妥当的。” 傅疏影道。
“只是周峰来咱家不久,也没有经过大事,所以家里的事还要麻烦娘掌舵了。”时昭道。
其实时昭说的还是有保留的,周峰虽然识得些字,也还算实在,但见识到底有限,时昭内心其实并不是那么放心。
“行,昭儿现在越来越稳重了,娘相信你。” 傅疏影觉得儿子各方面都在进步,考虑事情也越发周到,遂赞赏道。
时昭惭愧道:“孩儿要是考虑得周,现在家里就不会连个管事的官家也没有,还的连累娘费心。”
“咱们回来的时间也不是很长,你也一直在忙,到不必自责。成长都是有个过程的,娘相信你。”
“少爷明日就走呀,那去武陵郡要几日才能回?”艾叶开口问道,语气里是满满的不舍。
“指点工匠看图纸,一一交代雕梁画栋的安装,加上往返路途,个把月总是要的。”时昭道。
“这么久啊。”艾叶的语气很是失落。
小荷在一旁忍不住偷笑出声,被兰雨塞了一夹菜在嘴里,同时瞪了一眼。小荷赶忙严肃起来。
时昭想了想道:“小叶儿,你要不要和我们出去走走,看看外面的样子?”
艾叶惊愕之后有些惊慌:“我……我也能去吗?我,我还是在家里照顾夫人,织布也还要人干活……”
他觉得自己是不是太不懂事了,刚才的情绪表现得那么强烈,夫人要是觉得自己很麻烦就不好了。
时昭道:“织布的事情不靠这一会。听说武陵郡那边的陵绣也别具一格,可以去学习一下,说不定也可以运用到云绣上来。”
“这……”
艾叶下意识的去看傅疏影,傅疏影见了,开口道:“去吧,见见世面也好。不过昭儿他们商队都是一群汉子,你一个小双儿去也不合适,让小荷陪你一起去吧。”
说罢傅疏影转头问兰雨:“兰雨弟弟没意见吧?”
一旁的小荷听到傅疏影让他陪艾叶跟车队去武陵郡,早就激动得不知所以。他长这么大,还没出过水城呢,如今能去武陵郡看看,别提有多开心了。听到傅疏影这么问自家娘父,他赶忙眼巴巴地望着自家娘父,期盼着娘父赶紧应下来。
兰雨哪能看不到自家儿子那期盼的小眼神,听了傅疏影的问话,赶忙答道:“姐姐抬爱,做弟弟的我当然没意见。小荷,还不赶紧谢谢夫人。”
小荷赶忙起身给傅疏影行了个礼:“谢谢夫人。”
傅疏影摆摆手:“甭客气了,你们俩一起,出门也有个照顾。好了,言尽于此,吃饭吧。”
第二天一早,时昭带着艾叶和小荷,和陆宝根一起,领着运送雕梁画栋的车队出发去武陵郡。
傅疏影和兰雨一直站在大门外目送他们远行,望着车队消失的那处山路转角,傅疏影忍不住感慨:“有时候,人也是很矛盾的。孩子不争气的时候,你恨铁不成钢;但是他要是上进了,又可能离你越来越远。”
76/100 首页 上一页 74 75 76 77 78 7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