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当世界首富绑定导演系统(近代现代)——辉羽天

时间:2023-09-23 09:17:26  作者:辉羽天
  另一方面,电影里面美轮美奂的飞天壁画、机械神像等也非常令人震撼,它们的设计完全不带重复,每一尊都能让人欣赏很久,然而可惜的是镜头推的太快了,他们还没来得及回味那是一种什么样设计。
  某种意义上,这部电影就跟艺术展览一样,但不是有距离感的那种艺术,人在那个电影的空间,几乎没有距离感,因为,当对面的信息量庞大到一定程度,人或许就只能被动地接受信息,初次被冲击,回头一想才逐渐回味起来。
  有人说:“那是超现实艺术的盛宴。”
  “不,你没发现,里面的古典成分也很重啊。”
  “这是古典与现代的对撞!”
  “还有现代和后现代的对撞!”
  天啊,越说要素越多,得刷多少次电影才能扒出里面的细节啊。
  有人发现了,电影的配乐超级讲究,不同场景的配乐编的都很细,配乐《天人》响起的时候,大家感觉天灵盖都在颤抖。
  鼓、琵琶、古筝合成的电子乐,搭配着空灵的男女声合唱,将电影的意境推升到极致,而结尾更叫人毛骨悚然,竟是悠悠的蝉鸣。
  不同于宗教场景,如果是街头场景,他们就选择了“漂移冯克”的音乐风格,这种音乐风格结合了爵士、funk等音乐,低频的迷幻节奏,带来极致的压迫感。
  如果说这部电影首先震撼大家的是cg技术,是表面的视觉感受,那么接下来就是它的“内容”,它往它的内部容进了太多艺术。
  有人说,这个电影播出之后,funk音乐估计会火一阵子。
  电影播放完,全球各界说法各异,影视圈好像反而是最慢的。
  克拉米思考了很久,说:“这个故事让我心慌,算得上一种警世寓言吧。”
  蒂雅微笑道:“一只鬼魂穿越未来掀翻了财阀的大局吗,生存与死亡、活人与鬼魂……舟导看样子很喜欢玩戏剧。”
  朱莉则是感慨电影工业的恐怖生产力,舟导的剧组居然在短时间内制作出了这个等级的作品?这也未免太夸张了,比起电影本身,朱莉更想知道他们的电影是如何拍摄的,光是流程的安排就相当复杂了吧?
  另一边。
  《导演卡特》节目组的成员想起了周疑的《拜欲教》,上一期的时候很多用艺术性拉踩《百年教育》,说舟导电影的艺术性成分不高,平淡无奇,不知道看完这部,那些人会作何感想。
  《赫尔格的崩溃》的艺术性只要是看过的人都懂。
  故事方面,电影的主要角色三个人分别代表了不同态度,李海来自过去,脑里还是过去的价值观,有他保守、不敢跨线的心理成分,任医生立足当下,只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笛福放眼未来,拼命只为未来。
  他们的观念真实而且鲜活,碰撞起来更加有戏。
  旧都市中刻画的不只他们三人,还有通过他们三人展现出来的未来社会百态。酒馆的老板娘、热衷于街头涂鸦的小女孩……三教九流,呈现出混沌的生命力。
  不同人看到的东西不一样。
  这部电影时长3个小时,信息量要订得过一部三十多集的电视剧了。
  莫斯利奇看着不解,问了身边的下属:“所以ai法是存在的吗?李海到底在莲座上写了什么?”
  下属摇头:“我感觉应该没有吧?李海后面的表现其实或多或少带点紧张?他也担心被揭穿吧?”
  莫斯利奇感觉不好说,思考道:“既然这个世界里,神经芯片能够实现意识与机械交互,那就说明,人的意念也是一种物质,又或者说本来就不存在意识或物质的区别,本质上都是一种能量或信息,从这个意义上说,ai也是能量或信息,电影的人探寻的是一种能量的运行法则,它是存在的,证据就是我们人类的智慧是存在的,那既然存在,会被发现也不奇怪吧?”
  本质都是同一物,只是状态不同,影响它们状态的正是它们的算法。
  曾有人说,世界的本质是数,其暗藏的真理就是,没有事物没有量。换言之,若说世界的本质是算法,同理也即,没有事物不在算法之中。
  下属思考道:“话说李海是灵魂状态,所以电影从头到尾是拍一只鬼魂思考ai法?”
  “什么?”
  莫斯利奇忽地鸡皮疙瘩,说:“不止,这只鬼魂还跑到寺庙里禅坐了几个月,这个时间里,他都在思考什么?”
  还有肉体教、拜肉体组织等等,这个未来世界的构思未免太令人细思极恐了。
  莫斯利奇想来想去,心中多少有点犹豫。
  之前他推了两次舟黎的电影,而这一次毕竟是《赫尔格的崩塌》这种名头,作为周礼的朋友,他怎么也不能唱衰周礼的企业。
  不过,他真没想到,桑托斯真的允许其他人拍出了这部电影。
  桑托斯明明看重赫尔格更重过海森堡的,他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想法竟产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部电影不能说桑托斯翻车,只是……他也不知道周礼看了会是什么感觉。
  “当然,更有可能周礼看都不看电影。”
  莫斯利奇想了想,选择先静观其变。
  他也好奇,对于这部电影,世界会如何反应。
  -
  A区广场的一处长椅上,朴道基缓缓吐着烟。
  他说着不看,最后还是忍不住去看了。
  “《赫尔格的崩塌》……崩塌的又何止赫尔格呢。”
  朴道基不禁一笑。
  关于“为自己而活”的问题,朴道基可能感触比较深,他觉得李海到最后都不是为自己而活,他关心太多,对很多不义之事奋不顾身,利他心比较强,这类主角其实不是电影的流行主角了,也不是主流文艺创作喜欢拍的主角,倒像是少年漫的主角,虽然现在的少年漫也不怎么流行这种类型了。
  大家就觉得,这种优秀品质现实不存在,比较悬浮,但是“不存在”这种断言其实是过了,存在当然是存在的,只是不怎么被看见而已。
  “为自己而活”看起来是比较正的价值观,可是当真如此?
  电影里面为自己而活的人少了吗,街头巷尾沉浸在各种麻醉物上的人,不正是为自己而活的人吗。反正活着也是被算计、被愚弄、被操纵,不如今朝有酒今朝醉,放纵、犯罪、伤害他人。
  可是这样的生存好吗?
  朴道基既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因为他知道,他身上两种成分都存在,大部分程度上的利己还有小部分的利他组合成了他这个人。
  电影构建了一个高科技、高文化、高娱乐的社会形态。比起故事本身,它对于现实的刺激性更大。三十多年过去,时间留下了什么,淘汰了什么,看似做这个选择的是导演或编剧,但他们又是基于谁做的选择?难道不是大众的人性吗。
  毫不夸张地说,这是完全有可能出现的未来。
  所以看了才让人不安。
  只是看个娱乐的人会从中看到娱乐。
  而想看到更多的人会从中看到更多。
  科技发展后的人心安在。资源若不集中就无法发展技术,而集中之后又容易被有心人控制,这该如何解决。
  前所未见的世界观刺激着思考者们。
  好几个镜头令人印象深刻,久久不能忘怀。
  比如其中一个场景。
  李海禅坐中惊醒,左右惶顾,却看到几百上千张沉默的脸,以及四周墙壁上五颜六色的宗教绘图。
  烛光幽幽,香火沿沿,魑魅魍魉好似亦端坐其中,目光直勾勾地聚焦在他身上。
  不知道为什么,这个镜头实在惊人。
  好像刺中了灵魂的某处。
  令人心悸不断。
  电影的戏剧对比单拎出来都能做很大的文章。
  过去与未来、科技与神佛、进步与愚昧、利己与利他、肉身与灵魂、欲望与良知、急躁与平静、出世与入世。
  ……等等。
  电影对于文化的格外重视也成了一种景观。
  往浅的想,只是以一撼众的爽快故事,往深的想,全是人的处境问题。
  深深浅浅,就看观众怎么想了。
  但是后面的情节也有争议。
  有网友怀疑,财阀公司的高层怎么会这么愚昧,最后竟然被一个神棍耍成这样?
  这太不现实了,财阀的高层即使没有高智商,也至少拥有正常人级别的智商吧?
  而接着,有人打出了原周家家主的事迹,配图是周家家主的衰老照。
  此招一出,质疑的人不得不闭嘴了。
  周家家主竟犹有过之而不及?
  真的假的?!
  他们愣住了,转而怀疑这老人是不是原型就是周家家主?
  说到这里,众人登时一颤,再算一算岁数,好家伙,居然差不多对上了。
  敢情这就是财阀家族的写照?
  等等!郝天元马上想起来了。
  “你们知道周家家主是怎么死的吗?也是自杀啊!他在自己出生的旧屋里一把火烧了自己!”
  众人恍然大悟,争议立刻停息了。
  这还用怎么争议?现实就妥妥存在一个原型者。
  吴歌及时过来说:“不是原型啦,只能说五分相似,他们偏执的东西是不一样的。”
  郝天元道:“确实,不过相似也说明,这个人物或多或少取材于现实。”
  问题是,舟导为什么这么熟悉周家的事情?
  他当初拍的《丫鬟》是否就是众人怀疑的周家?
  人最熟悉的东西,基本上就是这个人经验最多的东西。
  换句说,舟导十有八九就是周家的人,还跟周家高层牵扯不轻。
  特别是……
  “他一定特别厌恶周家家主。”
  郝天元仿佛想到了谁,但又很快觉得不可能。那个人这么忙,怎么会有时间高强度地拍电影呢?
  -
  另一方面。
  赫尔格的员工看完之后或多或少感到心梗。
  看之前,他们还抱着可能是对赫尔格欲扬先抑的念头,没想到开头赫尔格就崩塌了,已经是过去式了。
  他们震惊得不轻,当场就想要反驳或吐槽,坐在电影院一股子劲都不知道往何处使。
  有人道:“开头说我们崩塌了,我就一直想知道我们赫尔格到底是怎么没的,结果看到后面,主要原因居然是内鬼!这是否有点看不起我们?”
  他下意识想否定,但也清楚,这是很有可能的。
  赫尔格作为科技公司,以前没有少被盗取技术,出名的内鬼间谍数起来一巴掌都不够,后来难道是员工都积极起来,追求起理想信念美德,才不向外泄露的吗?
  大错特错,答案是公司内部的技术监控,严格防止技术外泄,以及技术保护等多项措施,特别是对于盗取技术者的追究。
  强大的法务部才是赫尔格立足的根基,但即使如此,面对外面的巨大诱惑,也还是有人心中难耐。
  企业打工假设一年一百万,别人反手抛你一亿,你能拒绝吗。
  员工们倒是想挑毛病,但想了一想,打了一半的字又删了删,心里感到不安。
  “电影里的情况好像确实是可能发生的事情。要是对方公司真就通过践踏伦理的方式弯道超车,我们真的能对抗吗?”
  “刚想说这部电影抹黑我们赫尔格,仔细一想,又好像是一种if线。”
  “一个可怕的世界线,看着光怪陆离,好似一场噩梦,但真要否定它,却好像也找不到有力的论据……”
  今天是周末,赫尔格人当然在休息,也正是因为休息,才很多人聊起了这部电影。
  他们也有公司群,人数众多,其中有个分部的人在群里面讨论起来了。
  这事不谈不行啊,但凡是赫尔格的人,看完电影之后,怎么就没有几句话要说呢?
  抛开电影本身不说,海森堡拍这个电影是什么意思?我们高层是知道的吗?以海森堡和赫尔格的关系,他们这么讨论没有问题。
  不过这件事确实是连自己人都骗了。
  大家的关系网都是相通的,赫尔格内部不知道,还不能去问海森堡的人吗?但是海森堡的人也一头雾水,大家的统一口径是,桑托斯先生投资拍的。
  桑托斯先生对周总的态度众所周知,反复思考后,他们只能得出一个结论。
  那就是想不通。
  他们真的想不通,这部电影的拍摄动机是什么。
  上映之前,大家担忧这是拍来黑赫尔格的,看完之后也有这种感觉,毕竟一半以上的赫尔格内鬼啊,真的会有这么多吗?
  但非要说黑的话,这部电影不如说平等地黑着每一方,财阀企业几乎连底裤都扒了。
  不,“黑”这种说法不对,应该说平等的揭露。
  不管你是财团还是财阀,谁有问题我就说谁,谁赞同?谁反对?
  赫尔格内部的讨论风声越来越大。
  冯笑等高层也知道了这个消息。
  冯笑忙于工作不知道情况,中午的时候才知道舆论变天了。什么啊,桑托斯拍了赫尔格的电影,名字还叫《赫尔格的崩塌》?我看是他桑托斯翅膀硬了!
  赫尔格高层的反应也有点大,回头才知道,咱们公关部居然宣传了这部电影的海报。
  欸?这是什么情况?赫尔格的公关部背后是情报部,是直属于周总的部门啊?
  公关部神出鬼没,没有固定办公地点,高层都不一定能联系到他们。
  冯笑想了想:“好吧,周总肯定知道这件事,大家不要猜那么多了,周总肯定有他的考虑。”
  有一位高层疑惑道:“电影的赫尔格编年史中,周总他……”
  冯笑皱了皱眉:“我已经习惯了他的超前想法,你们不要紧张,八成是他觉得有意思才让拍的,《赫尔格的崩塌》听起来好像是针对我们,其实是象征旧时代的崩塌,我们不过是其中倒得最响亮的巨头。”
  方总思考道:“不,我是说,其实让赫尔格的人看看这部电影也还好吧?我们自己更应该居安思危,危机无数不在,外面盯着赫尔格的人太多了,我们能有今天的成就都是竞争出来的。现在赫尔格的年轻人历练少,是有点飘了,看看这部电影也好,警醒一下他们。我们自己也可以看,里面确实有很多警示,特别是……具体不说了,你去看看吧,我感觉不是特别了解赫尔格的人,是拍不出这部电影的。”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