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虞依旧繁华,隐蔽处有蠹虫,表面上百姓却仍旧安居乐业。
朝堂在帝王的□□之下,血洗了一波又一波,却有敏锐之士发现,换上来的那些竟都是真的有大才学的栋梁之臣。
尸位素餐的大臣下位之后,顶替他们位置的全都是新鲜血液,满腔抱负。
大虞动荡不安,大虞欣欣向荣。
黎明前最黑最深的夜,藏在云絮之后。
容棠低低地笑了一下,轻声呢喃:“你什么时候来找我呢?”
而今这幅局面,若是不来找他,天道、抑或是主脑,又要给它的男主怎么样的逆天机遇,才能走到他们所认为的“正统”之上呢?
容棠很是好奇。
第158章
怡妃死无对证,仁寿帝便是心里有猜疑,也没办法得到准确答案。
他本就觉得自己如今越发像孤家寡人一个,儿子个个都谋划着将他拉下皇位取而代之。只有远在岭南的二皇子和牙牙学语的八皇子,一个因为不争不抢,一个因为稚嫩懵懂,格外让他舒心,有了几分难得的天家亲情,也觉得自己像这世间寻常父慈子孝的大家庭家长一般,感到短暂欣慰。
但二、八两位皇子的母妃都是已故怡妃,若是八皇子盛承锡并非天家血脉,那他这一点欣慰便全成了笑话反刺己身。
盛绪炎坐在桌案之后,目光沉沉,脸色阴晴不定,像是随时都会被引爆的炸弹一般。
愤怒涌上胸腔,快要无法控制。
郁结于胸,半晌,他砸了杯盏,偏过头,重重地又吐出一口血。
身旁伺候的太监宫女吓坏了,一个个忙跪倒在地瑟瑟发抖,老太监去请太医,诊过脉后,宿怀璟奉旨进了宫。
二人一坐一跪,帝王于上首无言,臣子便只能叩头跪下,以示顺从尊敬。
良久,仁寿帝问他:“你曾跟人说你的公父、朕的宁宣王有反心,可有此事?”
宿怀璟面上一惊,身子不受控制地颤抖了一下,头颅俯得更低,轻声而惶恐地开口:“臣——”
然而一个字刚说出来,仁寿帝却又打断他,气息不稳,脸色不耐烦:“构陷皇亲国戚是死罪,欺君罔上是连坐的大罪,你想清楚再回朕。”
连坐,意为父母妻族皆会被他拖累。宿怀璟是男妻,他若是犯了欺君之罪,首当其冲被问责的便是容棠。
他额头碰到碎瓷,面上闪过一瞬冷厉的杀意,又不过转瞬之间消散不见。
宿怀璟叩头,沉声道:“为人子者,不可状告父母;为官者,却不可不为君父分忧。臣身为御史中丞,身具监察百官之职,失察实乃臣一人之过,与臣之夫君无关,还请陛下明察,所有责罚臣愿一人承担。”
“臣惶恐,酒后大意,说了心里猜疑,只是至今确仍未有切实证据,因此才一直未敢上报陛下,恐引陛下忧心,请陛下赐罪。”
说着他又冲下重重地叩了个头,额前蹭破了皮,流出几滴鲜红的血,映在汉白玉的地砖之上,格外刺眼醒目。
仁寿帝望着那几滴血半天,沉沉开口:“朕允你将功补过。”
宿怀璟似是一怔,极为难得地失了君臣礼仪,竟抬头怔怔地直视起了帝王。
仁寿帝说:“将宁宣王意图谋反的证据带给朕,朕便免了你的欺君之罪。”
盛绪炎眸光锐利,并未怪罪宿怀璟抬头视君的罪过,而是与他对视,像是要透过他的眼睛,看清他内心真正所想。
半晌,宿怀璟低头,艰涩开口:“臣……领旨。”
碎瓷坚硬,额上全是细密的口子,宿怀璟上了马车,摸索着取出两块大的,剩下些小的实在难以取出,打算回府之后让行风来替他弄。
可回了永安巷,马车还未驶进巷内,双寿就先惊讶地“咦”了一声:“少爷?”
车内的宿怀愣了一下,挑开车帘望去,便见容棠正坐在巷口,跟邻居婶子们一边嗑瓜子一边听八卦,时不时应和一两句,视线却有意无意地盯着长街入巷的方向,黄昏在他身后铺陈,青瓦屋檐洒下凉爽的荫蔽。
宿怀璟顿了顿,烦躁的心绪瞬间得到安抚。
他这幅样子不好下车见人,便只让双寿停在了那,低声唤了句:“棠棠。”
容棠听见声音,将瓜子放回碗碟里,拍了拍手,笑着跟邻居告别:“我明儿再来。”
“哎哎哎好。”几人一边应着,一边止不住好奇心地伸长了脖子往车里看。
却只看见容棠上了车,手还没碰到门框,车厢内便已伸出来一只瘦韧有力的胳膊,一把抓过了他手腕,便将人拽进了车内。
环境瞬间变暗,还没等容棠适应车厢内的光线,已被人捞进了怀里索吻。
他怔了一瞬,接着放松下来,任宿怀璟按着自己亲,甚至还有闲心在他怀里寻了个更舒服的姿势,不让自己受一点委屈。
宿怀璟察觉到他的小动作,没忍住,闷闷地笑了出来,鼻尖蹭着他,好心情一览无余。
容棠惯他惯出了习惯,任他作弄,等到唇瓣分开、马车停下,他喘了喘气,下意识想问宿怀璟进宫所为何事的时候,一抬眸,瞥见他额头细密伤口和已经凝结的血迹之时,脸色瞬间冷了下去。
宿怀璟喜欢棠棠这样情绪随着自己转变的样子,但却不想让容棠不开心。
他牵着人下车,一边往府内走一边温声问:“好饿,家里做饭了吗?”
容棠满肚子疑问,见他这幅样子虽说心里有气,但还是稍忍了一下,没好气地回:“做了。”
宿怀璟便笑:“那棠棠帮我先处理伤口,然后我们一边吃一边说好不好?”
容棠沉默了两秒,没吭声,可等到了餐厅,还是先打了一盆清水,一言不发地替宿怀璟挑起了刺,一点一点耐心细致地替他擦拭完伤口又上了药。
大反派全程不声不响,只仰着头颅,乖乖地看他,眼睛里噙着水润润的笑意。水珠滚落到睫毛,他便扑闪着眨一下,像一只漂亮的蜻蜓振翅划出涟漪。
容棠便是有气,气的也是盛绪炎不是宿怀璟,如今见他这幅模样,哪儿还能狠下心对他冷脸?
处理完伤口之后他叹了口气,揪起宿怀璟的脸颊就掐了一下,狠声威胁道:“下次再这样,我就跟你一起进宫!”
那是一念生死,吃人的地方,宿怀璟怎么可能让他进?但是棠棠这样说,他便也就乖顺地应下:“好哦,谨遵夫君教诲。”
容棠都没心思再去纠结他的称呼,瞪了他一眼,坐回餐桌上,一边大口吃着饭,一边听宿怀璟说话。
等他说到仁寿帝命他秘密调查容明玉意图谋反叛变的事实之时,容棠微愣了一下,抬眸看向宿怀璟。
宿怀璟道:“棠棠不必担心,我有办法保全大家。”
大家,指的是除宁宣王本人外,所有命不该绝不该被他拖累的人。
但容棠的重点却不在此,他敛下眸中情绪,轻点了下头:“我自然知道你有办法。”
他只是想起来,容明玉意图谋反这件事在原文中几乎没有一点提及。
这时候回看,他不知道这究竟是书中的bug,还是宁宣王这老狐狸确实一直以来都装的十分到位,以至于竟无一人察觉出他的野心。
但若按原文故事线走,这其实是一个致命的隐患。
宁宣王在朝多年,不明着参与党派斗争,只为帝王做事,但其实朝中各大势力都与他有所勾连。
便是盛承厉作为男主,真的打败了宿怀璟登上皇位,面对这样一个老谋深算的王爷,他又该怎么坐稳自己的皇位?
《帝王征途》这本书中,以盛承厉为男主展开的一切构想,如今看来仿佛都是一座乌托邦式的幻想。
身边谋士除了容棠无一人忠心,朝中大臣各个另有谋划;登基前有宿怀璟这样的大反派处处敌对,登基后有容明玉这样的笑面虎隐藏蛰伏。
“天道”推选这样一个男主登上王位,又是为了什么?
换言之,它能获得什么利益?
多大的利益,才能使其对盛承厉一再宽容优待,不惜代价也要推他上位?
容棠稍有些出神,宿怀璟察觉出异样,不着声色地为他夹了一块鲈鱼:“棠棠吃饭。”
容棠看了他一眼,眸中神色不定,宿怀璟与他对视,罕见地没猜出来容棠心里在想什么。
他下意识不喜,轻蹙了蹙眉头,容棠却说:“吃过饭上街逛逛吗?我们好久没出去玩了。”
好久没见小卢大人,好久没见兄长和柯鸿雪,好久没见娘亲,好久没约会。
容棠睁着一双清亮的眸子看向宿怀璟,毫不掩饰自己的意思。
宿怀璟懵了一会儿,反应过来,没忍住笑了一下,心下几分无奈:“好。”
没办法,他家棠棠真的很会哄人。
-
虞京繁华热闹,朝堂波涛汹涌。
盛绪炎对他的儿子们的猜疑再一次达到了顶峰,盛承厉预想中的帝王愧疚与疼宠,全都化作烟云消散。
宿怀璟跟容棠聊了他特意找自己,说及慧缅教唆仁寿帝炼丹一事。
容棠甫一听见,脸色就变得不好,于是宿怀璟确认慧缅此人确实可交。
容棠说:“大师是他请下山引进宫的,他因此得了赏赐,而今又想让皇帝对僧人起疑厌恶,从而只信他一人吗?”
“天下间的便宜全让他占去了,哪有这样的道理?”
盛承厉请慧缅下山,又想借刀杀人,将其推入火坑,不料反被将了一军,连带着他原打算用做后手的命格之说都被推翻。
容棠冷笑:“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说的就是他。”
宿怀璟安安静静地听,看容棠脸色变化,又补了一句:“善恶终有报,他活该的。”
容棠默默点头,无比认同宿怀璟这句话。
从初夏到仲夏,容明玉在朝多年,牵扯甚广,想要揪出他的把柄,要费的功夫比之常人,艰难万分。
宿怀璟历时两月,某一天黄昏,乘马车进了宫。
盛绪炎看着面前满满当当一箱子的罪证,很久没说话。
宿怀璟跪在殿内,比上一次叩首的时间还要长。
证据显示,从一开始,容明玉想帮的就不是盛绪炎。
推翻先帝,再反过头以勤王为名杀了盛绪炎,从先帝的子嗣中选出一年幼者推上皇位继承大统,容明玉便可高枕无忧地做他的摄政王。
至于日后,幼子无状,无力治理国家,退位让贤,让容明玉随长公主改姓盛,入皇家族谱,名正言顺地禅位于他。
这才是他随盛绪炎一起造反的真正目的,计策失败之后,容明玉才变了方向,佯装忠诚地当起了一条狗,实则伺机反噬其主。
良久,盛绪炎拿着那本奏折,手指深陷,素纸上掐出印记。
帝王怒极反笑:“……好啊、好啊!”
宿怀璟跪在地上,姿态恭敬,心下颇觉讽刺。
先帝幼子,谁还能比他合适呢?
那年皇宫大火,殿中救火敛财者甚多,谁是为了救他逃出生天,谁又是想留他一条性命捏在手中?
当时看不清不明白的局势,如今回望,隔着经年岁月与恩怨,反倒分外清晰了起来。
宁宣王从一开始,想的竟然是将他推上傀儡皇位。
端懿长公主没料到亲子包藏祸心,宁宣王也没想到母亲敢冒杀身之祸保下皇嗣。
这何尝不算另一种方式的心有灵犀?
长公主这一生,吃斋念佛行善积德,赎的从来不是自己的罪。
可让她赎罪的那人,又怎么配啊……?
第159章
宁宣王的罪证,查起来容易,然而定罪问刑一事,除了仁寿帝外没有任何人有权置喙。
而无论是盛绪炎最开始让宿怀璟查案,还是那一箱罪证呈到仁寿帝面前,朝堂后宫,没有一点风声传出来。
容明玉为官多载,或许中间有过怀疑,也曾借叙家常的名头邀容棠和宿怀璟回王府赴宴。
但王秀玉和离前摆了容明玉一道,父子情分本就生分,这时便更加疏离陌生,消息还没传到宿怀璟耳朵里,就已经被容棠一口拒绝。
宿怀璟后来听见,稍怔了一会儿,旋即就不可抑制地笑了出来。
不管他是不是御史中丞,也不论他能不能一言断人生死、一笔判官升降,在容棠面前,宿怀璟好像永远都是个小孩,永远需要被保护。
他望着容棠在身侧的睡颜,心下微动,将人揽进怀中,用气声几不可闻地轻轻道:“棠棠护我一辈子吧。”
他可以一直做个小孩,只要容棠在就好。
……
五月末的一天,天气炎热,仁寿帝在宫中设宴降暑,专邀容明玉,以叙旧情。
帝王邀请,无上恩荣。
哪怕这恩荣背后,处处透着令人胆寒的算计,明眼人哪怕不知内情,也能推测一二。
只可惜圣旨已下,容不得容明玉推辞。
没有人知道仁寿帝跟宁宣王说了什么,那只是一个寻常的夏夜,容明玉活人进宫赴宴,回王府的却是一具微微开始发硬的尸体。
外界却道容明玉颇受帝王器重,令其作为钦差,去大虞各州县暗访,做天子的鹰眼。
一时之间百官警觉,地方官更是各个做足了准备,尽力完善当地政事,防止被容王爷抓到什么把柄回禀京都。
宿怀璟说他有办法保全容棠等人,最后果然应了验。
大反派一边替容棠用蒲扇扇着风,一边笑着问:“棠棠知道为什么容明玉分明谋反证据确凿,皇帝却并不治罪吗?”
容棠不是很想动脑,但宿怀璟说他如果答出来了,晚上就带他出去吃烤肉。
容小世子一边对此嗤之以鼻,白了大反派一眼:“无聊。”
另一边歇了几秒,却还是开口,淡声问道:“朝中经得起几次动荡?”
武康伯谋反,二皇子牵扯其中;夏元帅谋反,三皇子当堂被仁寿帝用利剑刺杀。
两件事之间只隔了一年,而今离盛承星忌日不过半年,若是容明玉再因谋反被治罪,引出八皇子并非皇帝亲生骨肉,群臣和天下百姓该怎么看?
如果拉出时间轴,庆正九年沈飞翼带少数叛党聚集京畿,庆正十年武康伯反,十一年夏元帅反,十二年宁宣王再反……
138/152 首页 上一页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