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云上小农场(近代现代)——数字A

时间:2023-10-05 08:17:23  作者:数字A
  而公路则不同,从大到下,高速公路,国道,省道,乡道,大路,小路,无论是哪一等级,两侧都能望见人烟——是观察地区的最佳选择。
  从p市到厘镇,短短半小时,看见的景色就从高楼变作建设中的居民楼,再抵达灰扑扑的城乡结合部,最后开上小路,进入如画般的秋日乡村。
  “你觉得怎么样?”霍贾问。
  “我不知道。”付明熙实话实说,“她说的很好听,可是具体怎么做,就不在我们的掌控之中了。”
  如果由p市政府扶持,多出来的产业园将会如何建设,产业园内的产业是哪些,资金将拥有多少,保证的政策有什么——这都不由他们控制了。
  霍贾:“如果不考虑这些呢?”
  付明熙笑了笑:“那我当然是同意的。”
  厘镇是他的家乡,看着厘镇这样衰落,他自然是不好受的。小学拆了建水泥厂,水泥厂拆了又成破废墟,如果能改造,让厘镇人气恢复,这当然是最好的。
  可一旦产业园建起来,万一污染了农场环境,这岂不是得不偿失。
  “于情,我也倾向于同意。”霍贾道:“可是于理,其中的不确定性太多了——我们才刚刚建成两个月,甚至还没完成一季度生产,连稳定的供应链都没有,她凭什么认为我们能帮着建成产业园。”
  两人不能不考虑各种状况,从好到坏。
  包括产业园是早就有的构思,只是借他们农场发展;又或者是官员们达成协定,各种关系交织,借这个名义偷偷抽钱;还有他们农场确实发展良好,加上众人都是他们的粉丝,便顺势提出这个概念,建设p市……
  车外景色变迁。
  工作日街道却依旧冷清,店开着,然而却没有什么人,店主坐在门口,玩着手机,等待下班高峰期。
  省道接乡道的匝口,几个老农在摆摊卖菜,尼龙尿素袋铺地,满是灰,却只有一堆玉米,几颗西瓜。
  乡道两旁是农田,然而却没有完全利用,大半长了野草,以往被拆迁的工厂垃圾三两分布。
  皮卡车开进了付家村,占地面积颇广的小农场像是这幅画卷中的虚幻存在,干净整洁,美丽亮眼。
  “阿嬷。”
  吃晚饭的时候,霍贾问阿嬷:“如果你的地被改建成大棚工厂农家乐,你会不会不开心?”
  “全拿走哇?”阿嬷以为真的要改造,吃惊地问道:“连一点儿地也不留我?”
  霍贾也不知道该怎么向阿嫲解释,于是望向了付明熙,希望他能用阿嫲熟悉的方式说明。
  “不是不是。”付明熙补充道:“是像之前侬说的阿龙开的农场一样,地还是大家的,不过分一分,房子拆了建一块儿,招待人赚钱。然后还会把一些地拿来建工厂,加工地里种出来的东西。”
  “哎呀这样啊。”阿嬷摆摆手,“反正我也老了,种不了多少地,空着也是浪费,你们爱怎么做怎么做。”
  付家村大部分都是上了年纪的人,田地也空了许多,付明熙和霍贾问过他们,得到的回答都一样,有地种就行,但至于多少没要求。
  而中年人的回答则是,反正种田也累,还不如直接卖了得钱——他们早就想拆迁搬进城里了。
  既然居民无所谓,现在两人要考虑的,就只有产业园对小农场的影响了。
  平淡(平丽雅):小农场肯定是产业园的主导产业,配套的其他产业肯定不会对农场产生负面影响
  平淡(平丽雅):市里一直在考虑发展农业农场,就是没那么多钱,而且之前尝试的农家乐反响平平,发展不起来。你们发展规划好,设计好,而且也符合市里的想法,市里愿意出力帮忙
  平丽雅就是p市农业农村局的副局长,得知了两人的顾虑之后,她一一解释。
  平淡(平丽雅):市长是今年刚调来的,新官上任三把火,他肯定想在在任三年做出成绩,我也把这个想法转达给了他,他很认可。你们作为公司主体,政府来辅助建造,发展各种基础设施,也方便提升当地GDP嘛 [鲜花][鲜花][鲜花]
  “看来是我们撞上时候了。”霍贾道:“答应吗?”
  “嗯。”付明熙点点头:“不过要现在就建设吗?”
  HUGO(霍贾):现在就建设吗?
  平淡(平丽雅):如果你们答应的话,预计今年规划,明年开工[鲜花]
  “明年开工的话,那我们这一季度就和它没有冲突。”付明熙掰着手指数月份:“九月开始结果,过三个月,到十二月上市售卖。”
  “可以答应。”霍贾道:“起码把一季度做好,至少先回本一半。”
  HUGO(霍贾):好的,我们决定答应建设产业园,麻烦您了
  平淡(平丽雅):好的!我会和市长商量这件事的,过几天通知你们签署协议[抱拳][抱拳][抱拳]
  看到消息的那一刻,大石落地,随之而来的是对于未知协议的期待。
  付明熙握拳“耶”了一声,勾过霍贾肩膀,兴奋地跳着。而霍贾一向平淡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唇角微弯,任由付明熙拉着他一起晃。
  “来吧来吧。”付明熙哼起了歌,乱七八糟,从急促的“我准备好了我准备好了我准备好了”,哼着哼着就变成了:“Are you ready kids!”
  熟悉的旋律,霍贾一时间玩心乍起:“Aye aye captain!”
  付明熙脸上笑容越发灿烂,他松开搭在霍贾肩上的手,轻快跑到他面前,并腿立正手伸直,从太阳穴挥手向前:“I can’t hear you~”
  霍贾脸上笑意越发明显,接道:“Aye! Aye! Captain!”
  前摇结束,立刻开始!
  “Who lives in a pineapple under the sea ...”
  霍贾伴着他一块儿唱,两人乐呵呵地走出门,正对上来拍摄的陈礼安和吴洪岚。
  陈礼安瞪大了眼,吴洪岚挑起了眉。
  霍贾在旁人面前有偶像包袱,立刻收敛了和往常相比夸张许多的笑,不好意思地闭了嘴,移开视线,恢复了以往高大上的稳重形象。
  付明熙就没有这么讲究了,冲两人一挥手,嘴里还哼着《海绵宝宝》主题曲,高高兴兴抽空“hi”了一声。
  “老板你今天心情还挺好?”陈礼安问,“是因为视频火了?”
  “啊?”付明熙一脸懵,随即反应过来她说的是什么,“视频火了?”
  付明熙这才翻出手机看数据,他们这两天太忙,完全忘了视频这回事。
  登录后台。
  视频:《一粒米的旅程》
  播放量:239.2万
  评论:2159
  弹幕:2326
  点赞:17万
  转发:7568
  收藏:6.9万
  被顶到最上边的一条评论——
  Moi小姐的狗:泪目,感觉像是看到了我的家乡。水泥路两侧是一半被废弃的田地,小时候最期待到这里玩,因为插秧割稻都可以累了就歇,只是一种玩乐方式。看博主累成这样,现在才发现爷爷奶奶的辛苦,可惜再也没机会帮他们插秧割稻了【大哭】
  再下面一条——
  云淡风轻:可能我年纪大了些,我小时候一直到十五六岁外出读书都得和父母一块儿种地,那时候真的是累得腰酸背痛,一天劳动下来,背都挺不直。种稻子一年到头也赚不到什么钱,但没办法必须得种。幸好现在有机器可以帮忙,又有杂交水稻产量上来了,保证了粮食总量【强】【强】【强】主播作为年轻人能够体会到从前的不容易,知道珍惜粮食,粒粒皆辛苦,值得表扬【鼓掌】【鼓掌】【鼓掌】
  再再下面一条——
  天上地下嗑生嗑死:小姐姐吐槽好精准乡土偶像剧哈哈哈哈哈哈哈建议标题改为我家那口子之真爱不累
  ……
  观众画像显示,观看人员主要集中在青年和中年人,中部和东部地区为主,平日主要看生活区。
  对于已经迈入城市化的人们而言,种地收割熟悉又遥远。在年纪较轻的观众眼中,画面重温的是幼年时与爷爷奶奶一同劳作的温暖亲情。而在对那些中年人而言,这些年少时于九月秋高气爽在田里辛劳的日子,似乎就在昨日,历历在目。
  这期视频让他们回忆起了从前——童年,亲人,过往,成长……那是他们再也回不去的旧时光。
  “涨了好多粉!”付明熙惊喜道:“现在有9.2万了!”
  三天时间,从一万到九万,涨粉速度可谓飞快。
  “厉害!”霍贾向付明熙竖起拇指,骄傲夸奖,“看来下次直播十万在看轻轻松松。”
  “那是。”付明熙一本正经地点点头,眼睛弯弯,满含笑意:“准备好迎接观众的热情吧——快咱再接再厉来拍吧拍吧拍吧!”
  他握拳挥手,蓄势待发,热情洋溢。
  今天要拍的,是一个roomtour——也许并不准确,因为他们要拍的是云上小农场而非边上的小平房,视频标题都已经提前取好了,叫《200亩!带你纵览高科技小农场》。
  见他这么有工作热情,众人也都备受鼓舞。再次确认过路线和台词后,一行人戴上手套鞋套,简单消毒,正式进入云上小农场,开始今天的素材拍摄。
  作者有话要说:
 
第51章  想嘚瑟
  第五十一章
  游览的拍摄很简单,只不过是将小农场内各种设备的作用介绍一遍,然后再结合直播间分区,推广认养陪伴的服务。
  拍摄这个视频,也是考虑到小农场将来要和政府进行合作,可以借助官方宣传,并且给新关注的粉丝介绍农场基本情况。
  五天时间,加班加点,由p市发改委牵头,云上公司投资的开发区建设项目协议书落成。内容包括各种优惠,如招商引资、商业水电、土地价格,还有手续办理优先级与协助等;而他们要做的,就是确保公司状况良好,带动当地发展。
  签字盖公章的那一刻,两人的心这才落地。
  “合作愉快。”
  对面的中年男人起身,与两人握手。
  “合作愉快。”
  付明熙微笑着,代表小农场,与中年男人握手。
  一旁的年轻科员连忙举起相机,记录下这一画面。
  客套的流程结束,发改委负责人呵呵笑道:“我看了你们的视频,很喜欢,尤其是那个《一粒米的旅程》,一下子就让我想起了年轻时边读书还要边种地的日子——你们愿不愿意接受p城日报的采访?我和主编是朋友,他也有这个想法,正好给明年的产业园做个宣传。”
  虽然早就猜到会有报道,但由发改委负责人说出来,还是让两人喜上眉梢。
  “谢谢您!”付明熙笑道:“我们当然接受。”
  于是顺理成章,两天后,p城日报来人,他们在小农场接受了采访。
  日报来了一个记者,一个摄像师,一个录音师,以及一个化妆师。
  付明熙既是小农场老板,又是小农场账户的主理人,自然就担任主要采访对象。他带领着众人进入小农场内部参观,而不爱出镜的霍贾则避开镜头,在旁补充和政府在商业上达成的协议。
  采访记者叫陈讯,齐肩短发,干练明丽。
  “二位为什么会选择在厘镇建设智慧化农场呢?”
  这是昨日发来的采访单上的问题,付明熙对答如流:“厘镇是我的家乡,回来以后看见因为人口流失而荒废的土地便觉得可惜。智慧农业对劳动力需求低,又能带动当地发展,还是国家扶持的产业,所以选择建设它。”
  “农场在长帆平台上的账号有十万粉丝,大家都特别喜欢最近的视频,《一粒米的旅程》,能谈谈创作这个视频的思路吗?”
  “正巧白露要到了,在准备醪糟汤圆的时候,突然就想起了从前和家中长辈一起各稻子的经历……”
  “对于农场未来发展,二位有什么打算吗?”
  ……
  成排竖直分列的水培架,挑高大棚顶端的移苗机,各区分配的链接显示屏,数据库管理,每一个植株都有专属的数据记录。
  从未见过的光鲜玻璃大棚,整洁如高精实验室,空气中散着植物本身的清香。花已经落了,顶端开始结了小小青涩果子,在九十天后,这些白色的小果子将会长出甜蜜鲜红的草莓。
  在葱葱郁郁的背景中,俊秀青年温声细语,一一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随着他的步伐,众人逐渐深入探究小农场的建设发展。
  ——而这也是第二天p市日报公众号与报纸的封面。
  《高科技人才回乡创业,青年助力农业发展》
  手机端高清彩色,报纸首页封面彩印,付明熙正伸手向众人介绍水培架的作用。他微微侧身,望向镜头,黑眸含笑,仿佛能直接看进人心底。
  霍贾久违地转发到朋友圈,又特地买了十几份报纸,像自己上了报一样,开着皮卡往每户人家送一份。然而别人问起时,他却又用矜持的语气回道:“农场发展的还可以,报纸就来采访了。我看明熙这张拍得还挺好,让大家看看。”
  “哎呦确实小熙长得老俊了!这张照得好啊!”
  “我那外甥还特意问了农场这件事。”
  “诶我那孙女也是,听说这农场老板长得好还想周末来看看……”
  ……
  众人说着说着,关注点又偏了。
  “小霍啊,你有对象不?咱给你和小熙说一说?”
  一听这话,霍贾想也不想下意识就拒绝了:“农场还没发展起来,我先不考虑这件事。”
  “小熙呢?你去问问他呗。”
  爱当红娘的大妈积极道:“我可认识好多闺女,可合适了,你去问问小熙去,他肯定喜欢。”
  听大妈这么一说,霍贾收敛起了唇角的笑,立刻就道:“他才不喜欢——现在先考虑农场的事。对象……对象就不管了。”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