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关键期假设(近代现代)——Llosa

时间:2023-10-06 09:34:25  作者:Llosa
  “都说了,那次是时差!”
  叶庭一副怀疑的表情:“你们不是经常一起吃饭?”
  “有事情才吃的。”
  “我觉得他对你图谋不轨。”
  “你瞎想的,我们就是去取材,”文安说,“再说了,不管他怎么想,我只喜欢你。”
  叶庭的不豫之色稍退,但仍然对之前的事耿耿于怀:“那你还为了他不理我。”
  “跟他没关系,”文安说,“都是你气的。”
  这句话明明是指责,居然让叶庭沾沾自喜起来。他像橡皮糖一样黏上去,企图把文安塞进自己的大衣里:“现在不生气了?”
  文安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说:“本来不生气,你再这么勒我,就不一定了。”
  叶庭遗憾地松开手,继续整理衣服。文安回想他刚才的话——他说要一起回去。
  文安低头看着脚尖,问:“你会留在北京吗?”
  他的语气漫不经心,但手把衣服都揪皱了。好在叶庭手头忙着其他事,没有看到。
  “国内的电商市场很大,我本来就打算回来的。”叶庭说,“杜一平在中关村的创业园找好了房子,我会搬到那里去。”
  文安“哦”了一声,松开了折磨衣服的手,心情忽然轻盈起来。他想了想,又问:“你回去,爸会不会消气?继承人那事,还有希望吗?”
  “可能性不大,”叶庭说,“你也知道,我只是候选人之一。”
  在郑墨阳眼里,孩子归孩子,公司归公司。他把叶庭加进名单,是因为觉得他有潜力,名单除了他,还有一串青年才俊。至于不适合的,比如文安,一开始就不在上面。
  “他会把公司交给最合适的人,”叶庭说,“在他眼里,事业是他一生的心血,可比我们有没有钱花重要多了。”
  文安点点头,反正他们也不怎么缺钱。他转过身,帮着收拾东西。家务很容易引发思考,整理画具的时候,他突然觉得疑惑。就算叶庭关停了公司,郑墨阳也不至于直接把人从名单里划掉,只是一次偶然事件而已,寻仇这种事,又不是天天都有。他问叶庭:“爸你为什么觉得,你不合适啊?”
  叶庭抱着电脑,脑中回忆起波士顿河边的谈话。
  郑墨阳是怎么说的来着?
  “他说我恋爱脑。”叶庭回答。
 
 
第83章 北京 22岁(完结)
  文安的行李箱重的像铅块,在花园地砖上发出响亮的搁楞声。隔着铁栅栏,他们能看到密密匝匝的天堂鸟。花丛边有一个高大的人影,穿着居家服,手里拿着一把园艺剪,与周身气场格格不入。那人手起刀落,新开的冬季花朵跌落在地,轱辘了两下,被那人捡起来,聚成一捆,果决中透着一丝残忍。
  叶庭在门口停了下来。在郑墨阳手里有凶器的时候,最好和他保持距离。
  听到行李箱的响动,郑墨阳直起身子,看着门口的两个人影,手里的园艺剪咔嚓一声合起来,发出危险的金属碰撞声。
  他的目光从一个扫到另一个,语气冰冷:“你们还知道回来啊?”
  叶庭握紧行李箱把手,思考把它当盾牌能抵挡多久,文安往后退了一步,认为叶庭可以为他拖延一点逃跑时间。
  他们飞速计算逃窜路线时,冯诺一从门口出来了。
  两人松了一口气。
  “你们回来了!”冯诺一大声说,“冷死了,快进来!”然后他看了一眼郑墨阳手里的花束,皱起眉头,“你在干什么?”
  郑墨阳手里的花掉了一朵:“不是你说客厅的花枯了不好看吗?”
  “让你剪两朵,你都快把院子剪秃了!”
  趁这个对话的空档,两人提着行李,闪电般跑进屋内。这个速度,这个负重,叶庭觉得他可能打破了某个记录。
  等他们在二楼卸下行李,把衣服归置好,已经闻到隐隐的饭菜香气。文安在楼梯口探了探脑袋,回来向叶庭汇报,说他们老父亲已经两手空空,表情也温和了许多。
  两人壮了壮胆,走下楼,冯诺一正一边打哈欠,一边看郑墨阳放碗筷。
  时光好像流回到十年前,他们第一次坐在这里,在命运的机缘巧合下,成为了一家人。
  他们在桌子旁坐下,冯诺一托着下巴,仔细观察着两个人。“这几个月干什么了?”
  文安赶紧掏出自己画的明信片套盒,献宝似的递给冯诺一,对方开心地接过来,一张一张翻阅着。
  郑墨阳随手夹了点菜,问叶庭:“之后就不走了?”
  叶庭简要说了今后的打算,着重强调投资一定能回本,郑墨阳点点头,露出聆听下属汇报的表情——差强人意,继续努力。
  冯诺一看完明信片,又把目光转回到桌对面的人身上。两人肩挨着肩,虽然从前也亲密,但现在明显有了某种细微的张力:“你们在一起了?”
  文安悄悄用手勾住叶庭的指头,叶庭笑了笑,说是的。
  冯诺一思考了一会儿,忽然皱起眉头,不满地看着叶庭:“你凭什么拐走我们家孩子?”
  叶庭震惊了。难道文安是亲儿子,他是捡来的?
  等等,他们不都是捡来的?怎么还有差别待遇?
  “我怎么知道你是不是真心的?”冯诺一说,“我还要考察考察。”
  叶庭没回过神,郑墨阳在旁边说:“你大哥戏瘾上身了,别在意。”
  冯诺一瞪着郑墨阳:“你这人怎么一点都不配合?”
  郑墨阳把注意力转向饭菜,显然想从这场游戏中抽身。
  文安想了想,附和一下,好像对自己没什么坏处,于是接下话茬,用抱怨的语气说:“他没给我写过情书。”
  冯诺一对小儿子的帮腔很是满意。“就他那文采还写情书,”冯诺一摇头,“还不如AI。”
  文安搜肠刮肚,勉强找出另一个缺点:“没情调,不会恋爱。”
  “脑子直的跟铁轨一样,”冯诺一赞同地说,“都不会打弯。”
  “他还……”文安绞尽脑汁,敏思苦想,实在找不出叶庭有什么不好的地方,最后放弃了,“好吧,没有了。”
  冯诺一悻悻退场:“哦。”
  叶庭被一家人围堵,开了场批判大会,迷茫又无助。
  吃完饭,叶庭和文安收拾碗筷,冯诺一回到沙发旁,看电视点播,直到夜色降临。
  他们道了晚安,各自回房。文安躺在床上,觉得经过飞机颠簸,身上的筋骨更酸痛了,警惕地望着门口,提防叶庭又过来粘他。这人现在就跟不干胶一样,扒上来了,踹都踹不走。
  然而,等了很久,门口毫无动静。文安奇怪起来,下床开门,楼道里黑漆漆的,空无一人。
  这人去哪儿了?
  身后有什么东西响了一下,文安回过头,望向声音传来的方向,是窗户。
  过了一会儿,又有什么东西打在玻璃上,响起搁楞一声。
  文安走到窗边,打开窗户,往下看去。叶庭正在院子里,手里拿着石子。
  文安摸了摸鼻子,这人在干什么?
  三楼显然也听到了动静,上面的窗户开了,带卷发的脑袋露出来。然后又朝身后招手,把郑墨阳也拉到了窗边。
  郑墨阳看着大儿子伸出手,握住了一楼的窗框。
  冯诺一明白了叶庭的意图,既感动又好笑:“还没见过有人爬自家的窗户。”
  即使青春期已经过去,也不再冲动,只要爱人还在,冒着傻气的事,什么时候都可以做。
  郑墨阳观望了一会儿,不带感情地点评:“他把我的外墙弄脏了。”
  冯诺一捶了他一拳,把他从窗口推开。
  文安看着叶庭爬到二楼,啪一声关上了灯。月色中,叶庭拉开玻璃,翻身跳了进来,把他推到墙角,捧住他的脸,吻了上去。
  窗帘飘动着,落在他们身旁,包裹住这个吻。
  舌头纠缠着,翻搅着,吻到一半,叶庭抱住他,滚落到地上。窗帘裹住交叠的人影,挂钩带着木杆从墙上脱落,发出巨大的响声。
  文安感到有双手沿着脊背摸下去,猛地用力,裤子沿着缝线撕裂。
  布料遮住视线,眼前只有宽阔的脊背,温热的呼吸。
  周身的束缚阻碍了脱衣的动作,他们搂抱着,几乎衣着完好,只有撕裂的缝隙紧密贴合。
  第二天早上,文安在床上醒来,又感到浑身筋骨酸痛。他用手臂捂住眼睛,痛恨自己被荷尔蒙冲昏了头脑。
  什么爬窗!小树林!青春的悸动!都是骗人上床的诡计!
  他在心里发誓,以后再也不被冯诺一的言辞蛊惑时,叶庭走了进来。
  叶庭穿得很正式,手里一个塑封的小本。熟悉的封面,熟悉的文字。
  文安认出来,这是他送给叶庭的圣诞礼物。
  十年前,他第一次画下它,把它交给冯诺一,牵着叶庭的手,走出了孤儿院。
  五年前,他在画上写下文字,封存起来,叶庭找到它,把它放在行李箱的最底下,漂洋过海。
  两年前,这本书作为童诗出版,书里没有写另一个主人公的真实身份,也没有人知道这是作者写给童年的情书。
  现在,叶庭拿着它,展开,像小时候的无数个夜晚,读给文安听。
  就像求婚誓词。
  在我认识这个世界之前,
  我就认识了你。
  这个世界对我的意义,
  也来自于你。
  如果我告诉你一件特别的事,
  你立刻就明白,它很特别。
  你会记住它,
  很久很久。
  多年之后,你会说,
  还记得吗?
  你告诉我的那件特别的事。
  如果我喜欢一件事,
  你就会告诉我,它很有趣。
  如果我想做什么,
  你会推着我向前。
  你觉得我很重要。
  这让我觉得,
  自己确实很重要,
  如果我难过,
  你不会马上要我振作。
  你会担心我,
  陪在我身边。
  你说你也有这样的经历,
  而且你真的有。
  如果我受了伤,
  你也受了伤,
  受伤就变得没那么可怕。
  我们会给彼此包扎,
  在绷带上,
  画下可爱的图案,
  写下彼此的名字。
  如果我们找到了两棵四叶草,
  就会每个人分一棵。
  如果我们只找到了一棵,
  那就会一直找下去。
  好在我们很幸运。
  如果我们有破烂的凳子,
  皱巴巴的纸,
  褪色的画笔。
  如果我们有灰色的院子,
  杂草,枯叶。
  即使天气冰冷刺骨,
  即使没有阳光,黑暗可怖,
  我们也可以,
  在角落里,
  举办属于我们两个人的庆典。
  你知道我的意思吗?
  你明白我在说什么吗?
  我知道你明白。
  不知道为什么,
  和你在一起,
  什么事情都会变得有趣。
  我不记得什么时候没有和你在一起,
  那时我肯定很孤单。
  五月的第一天,
  你在我身边,
  因为那天我遇到了你。
  到了五月的第二天,
  你仍然在我身边。
  就算到了五月的第九百九十九天,
  就算我们长大,变老,
  就算到了人生的尽头,
  我都会一直选择你,
  你也会一直选择我,
  一次又一次,
  永不改变。
  有人说这没有道理,
  确实没有。
  很多人说,
  如果我有很多很多朋友,
  如果我变得外向,有更大的社交圈,
  我的人生会更加精彩。
  可是,
  他们不知道,
  对我而言,
  这样就够了。
  凳子,彩笔,纸张,
  角落里,两个人的庆典,
  我们朝天空挥手,欢呼,
  枯叶从周围飘落下去。
  只是这样就够了。
  我和你。
  作者有话说:
  感谢大家看完这段故事!
  写下文案时,我其实非常忐忑。这个故事没有热元素,没有张力,甚至一半时间都在写儿童文学——儿童文学啊!
  但我非常喜欢它,虽然不是每段都满意,但有一些瞬间,让我感到“啊,这是我写作想要寻找的东西”。
  这篇文能有这样的热度,能有这么多读者喜欢,真的让我非常惊喜。
  借用绘本的句子:
  你们喜欢它,让我觉得,它值得被喜欢。
  可能会有番外(这个故事很圆满了,其实没有什么需要弥补的遗憾),有什么想看的嘛?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