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还送来了歆儿的画像,两位老父亲就在一幅幅的画像中看着自己的女儿一天天长大,从一个娇滴滴的小姑娘,长成了一身侠气的少女。
游萧承诺的每年一张全家福,现在仍在画着,只不过只能靠着画像来补足歆儿的模样。
在无数次的汇报中,他们知道歆儿果真是在大曜全境走了一圈,还曾去过她聂阿公的家乡,东南边的棠舟府。
“这孩子可真行。”游萧说起来,语气十分骄傲,搂过身边的苗笙,“不愧是我们的女儿!”
一个初夏的晚上,两人陪着聂云汉和卓应闲在饭厅吃饭,饭厅里没了歆儿、向竹月和向羽书的身影,变得分外安静。
聂云汉没吃两口,就把筷子放下了,深深叹了口气:“唉,吃不下了。”
他没说为什么,但其他人都明白,现下竹月过得好,鹤云升了官,他们放心不下的,只有歆儿一个。
苗笙更是眼眶一酸,差一点没掉眼泪,不是他过分脆弱,而是孩子是他生的,这羁绊更深重,过去的每一天,他都无比牵挂自己的女儿。
游萧正伸手去揽他的肩膀,忽听得头顶瓦片轻轻一响,三个功夫好的立刻支棱起了耳朵。
苗笙发现他们不约而同望向头顶,忍不住问:“怎么了?”
游萧轻声道:“有人来了。”
云闲山庄从建立至今从未受过袭击,他们也都觉得这次同样不会是。
“谁?”苗笙怔了怔,像是想到了什么,心脏狂跳,扔下手里的碗,跑过去开门。
游萧还是有些担心,快步挡在他身前拉开了饭厅的门。
看到来人,他们立刻都怔住了:“歆儿?!”
亭亭玉立的少女带着满身归尘,穿着砖红色的粗布衣衫,背着小包袱,手持宝剑,向他们两人抱拳,笑道:“两位爹爹,女儿回来了,特意没让小红师姐跟你们说,就想给你们一个惊喜。”
她虽然看起来风尘仆仆,可双眼却熠熠生辉。
聂云汉和卓应闲也跑到门口,俩人差点没掉了眼泪:“乖孙女,终于回家了!”
最思念女儿的苗笙呆呆地看着面前的少女,却是半点不敢认。
这跟看画像完全不一样,活生生的歆儿站在他面前,比起四年前的稚嫩,现在的女儿长高了一大截,手长脚长,身形纤瘦,浑身上下散发着青春洋溢的气息。
她的样貌更是一等一的出众,五官长开了,长眉入鬓、鼻梁高挺,像她两个爹爹,颇具英气,眼睛果然如同她小时候所说,既不像游萧的葡萄大眼,也不像苗笙的桃花眼,而是圆溜溜的杏仁眼,看起来精神机灵,又自带一种天真无邪的气质。
而与过去不同,十四岁的歆儿一扫幼时苦大仇深的模样,脸上笑容多了很多,是由内而外的开心和愉快。
“阿爹,不敢认我了么?”她笑盈盈地问苗笙,“是不是我变丑了?”
苗笙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将她拥入怀中:“我女儿永远是最好看的!”
一家人抱头痛哭,几个大老爷们儿豁出去脸都不要了,哭得涕泪横流。
根据苗笙和游萧的仔细观察,这次回来,歆儿的确变化很大,确实比以前爱说爱笑,也活泼多了,连日来跟他们讲自己在路上的见闻和心得,只不过没再说那些生生死死的事情,倒不是不再在意,而像是看破放下,一切都能化繁为简,复得返自然。
回到云闲山庄之后,她没有再去私塾,而是把之前看过的云虚子的那些道家著作又看了一遍,每天除了陪伴双亲,就是看书、打坐,活像个修道之人。
偶然有一次,游萧看到她在马厩里跟她的马轻声说话——那匹正是当年她带走的残疾小马,不知道经历了什么,四年之后也长成了一匹高大健壮的大马,一人一马关系十分亲密。
而马儿似乎有哪里不舒服,歆儿像是掐了个手诀,指尖释放出一缕银光,那银光钻入马腹中,片刻后马儿状态明显好了不少。
却把游萧给看愣了。
女儿出生后唤醒苗笙的那一幕还历历在目,只是后来似乎再没在她手里看到过什么“银光”,现在又见,显然歆儿已经明白这用途。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歆儿为什么不跟他们说?
游萧百思不得其解,但他并没有追问,只希望有一天女儿能够亲口告诉他们。
但是小姑娘只在家里待了一年,又想要出门了,这一次,她不再满足于待在大曜,而是想跟万客楼的商船去海外诸国看看。
苗笙虽然是万分不舍,但是已经不再会阻拦她,只希望这次不要四年才回来。
游萧安慰他:“不会的,我们出去的商船短则半年,长则一年,很快就能打个来回。”
但他这次打了脸,歆儿跟船出海,却没有跟船回来,这一次,唤笙楼也鞭长莫及,再也没办法保护她,也不可能替她汇报行程。
苗笙思女成疾,身体又再度变得虚弱,但还是强打着精神打理唤笙茶楼,免得闲在家里更难受。
当年他生了歆儿之后,一心都是带孩子,想写的话本始终停在角色小像的阶段,后来也没有写下去。等孩子上了私塾,他天天在唤笙楼待着,也无心写作,这么多年就再没有提起笔,于是《春晖记》就成了田草竹生的唯一作品。
怕他无聊,游萧搜罗了全大曜所有的话本过来给他看,甚至还会扶植一些后起之秀,只要故事好,他愿意出钱赞助发行,一来让穷困书生重燃生活希望,二来也让苗笙总有新鲜故事可看,打发思念女儿的煎熬时光。
好的是,这次歆儿离开没用四年,只是三年刚过了一个月,她便随着万客楼的商船回了汀州。
望着已经成了十八岁大姑娘的女儿,苗笙再度激动得潸然泪下。
长大成人的苗歆游,在西方诸国游历后,看遍大千世界,像是对人生有了新的感悟,比起三年前的活泼开朗,她好像沉静了许多,不悲不喜,宽厚仁和,浑身散发着一种洞悉世事的通透。
“阿爹,这次我不走了。”她握着苗笙的手,温声道,“女儿会留下来陪着你们。”
见他身体不好,等回到云闲山庄,歆儿说要用内力为他疗伤,游萧便在一旁看着。
身为武林高手,他一眼就看出来,歆儿给苗笙治伤的手法绝非内力,而是一种神乎其神的方式,治疗时她周身散发银光,那银光也从她的掌心汩汩不断流入苗笙体内。
这一幕太过熟悉,游萧知道她在救人,便没有打断,等治疗结束之后,他第一时间为苗笙号脉,惊讶地发现,对方体内十九年的沉疴,竟然一扫而光!
现在的苗笙,比他的同龄人身体还要健康!
“游萧,我觉得身体很轻松!”他激动地站在地上跳了跳,“一点都不累,也没有之前那么沉重,呼吸也畅快了很多,也不再畏寒。歆儿,你是练了照雪的内功心法吗,疗愈力这么强大!”
歆儿看着他淡淡笑道:“嗯,在照雪姐姐的心法上又加以改善,看来效果不错。不过阿爹你之后还是要注意休养,好好保持。”
“这是自然,我怎么会浪费女儿的一片心血。”苗笙觉得自己就像又迎来了一次新生,欣喜若狂,“说真的,刚生了你的时候,只要你在我身边,我身子就比以前要爽利不少,我总觉得你是我的福星,现在证明你果然就是!”
他像个孩子那样蹦蹦跳跳,扑进了游萧怀里,笑道:“我真是太高兴了!以后是不是能更好地修习内力?”
“当然,现在学功夫都不晚!”
歆儿悄然离开卧房,留了时间给两位父亲单独庆贺。
自从她长大,原本的梅花斋、现在的“喵喵斋”就成了她居住的院子,现在她回来坐在飞花轩的冰棺上盘膝打坐。
没过多久,她便听见院子里传来了脚步声,接着门被敲响,外边传来了游萧的声音:“歆儿,能聊一聊吗?”
歆儿跳下冰棺,推开门去,与他在院子里的石桌边坐下。
“爹爹,你想问什么?”她温声道。
游萧犹豫片刻,还是问了出来:“你给你阿爹的治疗方法,不是内力,是什么……术法吗?”
“被你看出来了。”歆儿似乎并没打算隐瞒,“是我这些年修行的成果。”
“你是不是一直都有这个本事?”
歆儿轻轻点头:“小时候我就知道,但那时候力量不强,也不知道该怎么用,后来看得书多了,又自己勤加修炼,慢慢将其掌控,直到现在才有把握。”
饶是游萧见多识广,也从未见过有人有这样的本事,既然女儿承认了,他便想多问些:“这到底是什么能力?普通人能练吗?”
“这应当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灵气,但很可惜,现在大曜、甚至海外的绝大多数人都没有。”歆儿坦诚道,“我只在很少的同龄人或者年纪更小的人身上发现过。”
游萧十分不解:“这是为何?”
“或许……天地间有什么事在悄然发生改变。”歆儿笑了笑,“我略有感触,但无法言明。”
实际上是天机不可泄露,如同她十岁那年在深海里所见的光球,说出来只会耸人听闻,没必要讲。
或许随着时间的推移,才会有更多的人发现这种灵气,届时整个大曜都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又或许,那时大曜已经不在,而是另一个新的朝代或者时代。
游萧明白了她的意思,也知道江山代有才人出,自己这个当年的神童,现在也只能让位给后起之秀。他没有再追问下去,而是道:“这事别告诉你阿爹,免得吓着他,你知道他还是担心你。”
“嗯,放心吧爹爹,他生我不易,我也希望他能过得开心顺遂。”歆儿莞尔。
她答应了不再离开,但也不会闲待在家中。在喵喵斋修行的两年里,她写下了几本秘籍,然后在自己二十岁那年,决定开宗立派,成立了墟时宫。
这名字源于《庄子》里“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这句,“虚”字通“墟”,有空间之意,这门派名字包含了时间与空间,显得玄之又玄。
歆儿将墟时宫建在云闲山庄这座山的背面,那里离海比较近,她给爹爹们和阿公们的解释是比较僻静,便于修行,但实际上是因为这里灵气较为浓重,才利于修行。
只要她不再远离家门,要做什么苗笙都无所谓,但确实没想到她要成立门派,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在汀洲,而不是去四府盟。
但他怕自己说了,歆儿真的动心思去了四府盟,这不就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么,因此他啥也不敢问,啥也不敢说。
家里四个家长都还担心她招不到徒弟——毕竟才二十岁的年轻女子,又在江湖上没什么名头,谁来投师?
谁知歆儿向外发出去若干封信,很快便有人慕名而来,这些大多都是年龄更小的孩子,十岁到十八不等,一共来了十个,每个人看上去都跟她小时候那会儿的状态差不多,往好里说就是悲天悯人,往坏里说就是神神叨叨,一个个小小年纪就跟看破红尘似的。
不过确实是看破红尘就是了。
歆儿刚降生的时候,苗笙还担心她将来嫁人,现在看来,她是完全没有嫁人的意思,纯纯是遁入空门了。
也罢,不嫁就不嫁,她开心就好。
“别担心了,儿孙自有儿孙福。”游萧陪他爬山,望着后山半山腰那座巍峨的墟时宫,感叹道,“咱们女儿,不是凡人。”
尽管没有什么证据,但苗笙这么聪明,隐隐约约能明白,只是不想弄得太明白罢了。
“可我是真的希望,她能做一个平平常常的普通人。”他叹了口气,偏头靠在游萧肩膀上,“算了,我的想法不重要,歆儿的快乐最重要。”
游萧搂住他的肩膀,在他微微冒汗的额角亲了一口:“嗯,只能咱俩互相陪伴,过平凡普通的俗人生活了。”
“各有各的乐趣吧?”苗笙冲他笑,“我就爱你这个大俗人,爱你人到中年还是这么英俊,百看不厌。”
“唔……好话都被你说了,我该说什么?我也爱你风韵犹存,更爱你……”游萧凑在他耳边,说了几句别人听不得的话。
苗笙听了从耳朵红到脸颊,气得把他推到一边:“别在女儿清修地说这些,走走走!”
俩人没再往上爬,转头又回了他们的唤笙斋。
世人都以为墟时宫就是个普通的武林门派,毕竟歆儿家学渊源,刀枪剑戟无一不长,然而后来,汀州城有人传闻,见墟时宫弟子各个能腾云驾雾,飞翔于海天之间,可惜没人能留下实证,但是他们治病倒是一把好手,险些害得城内郎中集体没了活干。
但不管怎么样,这终归还是件好事,于是乎,墟时宫开始逐渐声名远扬,宫主的名字慢慢为世人所熟知。
只不过不再是“苗歆游”,而是一个新的称呼——道生。
道生,向大道而生,愿世间万物,生生不息,繁荣永存。
(正文番外完)
--------------------
作者有话要说:
游萧:所以最后还是叫生生,哈哈哈!
苗笙:这我是真没想到。
----------
呐,就是这样啦,不再往下写了,免得要写到苗笙游萧老年,不想去想象这画面。
之前在作话里写过,就是游萧和苗笙在万山府城的大宅里放孔明灯那夜,天上有流星雨落入大地,开启了灵气复苏时代,但是刚开始复苏,大家都感受不到,只有一些天赋异禀的新生儿可以携带灵气出生,咱们苗歆游小朋友就是其中一个。
她得到的灵气最多,更能沟通天地,人也早慧,起初年纪小,只知“是什么”,而不知“为什么”,因此看到种种不公平的现象会着急生气,因此后来她急切地想要走出去好好体验人生,当她看过了国内国外众生相后,自然就会更加通透,也更向往天地自然,努力去提高自己的能力,带着其他和自己一样有灵气的人提高自身,变得更强大,才能造福众生。
她的墟时宫就是在汀州岛上开始默默修炼的,等到二百多年后,这片大陆灵气充沛,修炼的人越来越多——但不是修仙,而是修法术,追求极致的力量。
141/159 首页 上一页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