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状,陆政安也不再说什么,对着袁凌峰挥了挥手,示意他可以走人了。
袁凌峰见陆政安摆手顿时如蒙大赦,提着衣摆便头也不回的跑了,生怕慢了一步陆政安会改变主意。
陆政安站在树荫下,看着袁凌峰慌忙逃窜的背影不由得冷笑一声。
袁凌峰这种人不过一个欺软怕硬的小瘪三,陆政安揍了也就揍了,也不怕他报复。即便是袁凌峰还敢对他动什么小脑筋,那他想收买陆政安想要在乡试上为自己造势在先,讥讽宋淮书在后。袁凌峰若想安安生生的参加几个月后的考试,就该聪明的缩起脑袋当鹌鹑。
否则,真的鱼死网破的话,到最后谁的损失更大,可就真的说不准了。
就在袁凌峰离开以后,方才带头抓小偷的衙役接到报案这才姗姗来迟。
领头的衙役见是陆政安,便询问他发生了什么事。
陆政安倒也没说其他的,只告诉那带头的衙役说,自己方才因为抓小偷的事情被袁凌峰威胁,好在他人高马大,并没有吃什么亏。
领头的衙役听完陆政安的话,拧眉沉思了一会儿,仔细看了眼他的表情,见陆政安表情不似说谎,犹豫了一下便带着人朝袁凌峰离开的方向追了过去。
出了口恶气的陆政安心情顿时大好,背着背篓便大步流星的回家了。
……
日升日落间,田里的麦子也已经成熟了。
期间蒋媒婆又来了两次,说是要帮陆政安介绍两个好对象。奈何陆政安正忙着收拾晒麦场,只推到麦收后再见。
蒋媒婆是真觉得陆政安这小伙子不错,决心要吃上陆政安送的大鱼,见他推脱也不生气。乐呵呵的与陆政安定到麦收后,便摇摇摆摆的下山去了。
送走蒋媒婆的第三日,一年一度的麦收就开始了。
这天天边刚刚泛起鱼肚白,陆政安便起了身。利落的喂了鸡鸭后,便包了几个馍馍和自己腌制的咸菜,便推着早已收拾好的板车下了山。
陆政安原以为自己起的已经够早得了,然而等他下了山之后田里不少人已经开始忙活起来了。
同熟悉的人打了声招呼后,陆政安推着车子来到田埂边,提着镰刀找好地垄后,这才开始割起麦子来。
虽然原身身强力壮有把子力气在,但陆政安一直理论知识大于实践。眼前的这一两亩地,还是用了将近两天时间才割完。
看着地里被码放的整整齐齐的麦秧,陆政安只觉得满满的成就感。不过,一想到他现在只收完了不过三分之一,陆政安顿时有些泄气。
不过时间不等人,如果不在麦穗儿彻底干透前收回家,到时候落在地里就实在太可惜了。
只是陆政安家地多人少,四五亩已经成熟的麦子,一个人还是要忙活不少时间。好在每年村长陆长根几个族中壮年的帮忙,倒是帮了陆政安解决了一个大难题。
一群人割麦子的割麦子,往回拉车的拉车,四五亩的麦秧不过两日的功夫就被收割回家了。
为了表示感谢,陆政安特意去了趟镇上,割了两刀肉,又打了几坛好酒来答谢帮忙的几位。众人热热闹闹的吃了顿饭后,陆政安的气儿还没喘匀,门口山坡的果园里早起的果子有相当的一部分桃子已经开始成熟了。
好在拉回来的麦秧还有些潮湿,想脱粒还得等几天。陆政安刚好可以趁这几天,把树上已经成熟的桃子下树。
不过,果园这么大,陆政安一个人弄起来实在是太过吃力。陆家村地少人多的人家不少,陆政安跟村长打听了一下,就挑了几乎人品比较好的过来帮忙。
因为家里地少人多,村里的这几户人家每年都会到处给别人帮工来补贴家用。不过今年老天爷保佑,麦收的时候天气甚好,麦田没有倒伏的情况,别人家收的快了,自然也没多少人为了抢收请帮工了。
本来这些人家还有些发愁,如今听说陆政安要雇佣他们帮忙摘果子,自然求之不得,一个个信誓旦旦的表示绝对好好干。
此时,树上的大部分桃子都已经开始泛红了。因为水源充足,又照顾得当,一个个桃子都有成人拳头大小,看着甚是喜人。
“政安这果园照顾的真好,你看着桃子一个个长的多好。”陆铁山跟在陆政安后面,看着一树的果子眼睛都冒着光。
陆铁山旁边的陆铁柱闻言点了点头,“要不还得是咱们老爷子有远见,当初这坡地给谁,谁不要。就咱们老爷子要了,然后领着陆叔和陆婶子没日没夜的种了那么多果树。加上政安也勤快,不然搁别人家,哪能有这么好的收成。”
“可不是,现在桃儿都才刚刚下来,一斤少说也得要四五个大钱。这么多果子一卖,五两银子肯定没跑儿了。”一旁的栓柱羡慕的说道。
走在前面的陆政安听着几人的议论声也不说话,带着几人来到几棵早熟的桃树前,这才将手里提着的背篓分发给他们。
“几位哥哥们都是干活儿的好手,多的话我也不多说,就一条咱们摘果子的时候尽量轻拿轻放。”
见几人点头应答,陆政安看了一圈几人的表情继续说道:“亲兄弟,明算账。几位兄长能赏脸给我帮忙,我自然也不会让你们白辛苦。咱们每天每人十个大钱,饭食我就不包了。”
陆家村几人对工钱本没抱什么太大希望,如今陆政安竟然主动说要每人每日一天十个大钱,当即喜不自禁。
要知道镇上跑堂小二一天才不过十一二文,陆政安竟然给的跟他们差不多,这可真是打着灯笼都难寻的好差事了,一个个提着背筐都各自忙活起来了。
看着果园里忙碌的几人,陆政安心中却忍不住开始为桃子的销路而发起愁了……
第二十二章
果园里早熟的桃子不少,陆政安等人仅用了一下午时间,就已经摘了将近一平板车的桃子。
既是要散着卖,自然少不了装桃子的器皿。好在陆铁柱几人会一些简易的编织,陆政安便出价每个筐子两文钱,让几个人连夜编出了三四十个筐子出来。
因为不知道桃子的价格,陆政安只能打听一下价格再卖。不过,一个人推着一板车果子,实在有些不方便。
恰好遇到村长家的婶子要去镇上赶集,陆政安索性和她结伴同行。可以让陆家婶子帮着看车子,陆政安也正好腾出手去打探一下价格。
陆家婶子本就对陆政安照顾有加,一听陆政安需要自己帮忙,而且又不是什么麻烦事,自然不会推脱。
等到两人将一车桃子推到街上,陆政安让陆家婶子帮忙看着车子,自己这才去早市打探价格。
因为是农忙季节,集市上不管是买东西,还是卖东西的人都不多,陆政安溜达了一圈儿也只在街角看到一处买桃子的小摊儿。
陆政安走上前问了一下价格,听到那摊主竟然报价八文钱一斤,陆政安当即就放下手里的桃子掉头就走。
八文钱一斤桃子,那他车上应当有将近两百斤之多,便是能还价到五文钱一斤,那他一车桃子还能卖将近一两银子。便是刨除掉成本和人工,将近两百斤桃子五六钱银子也是好赚的!
心里默默的算了账的陆政安不由得喜上眉梢,脚下的步子更是轻快的几分。
找到陆家婶子后,陆政安跟她说了一声,自己则推着板车开始走街串巷。
陆政安两世为人,这种推着板车沿街叫卖的活计还是第一次做。看着旁边毫无压力叫卖的小摊小贩们,陆政安挣扎了许久才堪堪喊了一嗓子。不过到底有些撒不开面子,叫卖的声音并不洪亮,但好歹算是迈出了第一步。
好在这个时节夏季水果还没大批量成熟,陆政安这不大响亮的叫卖声,还真的引来了三四位客人。因为价格稍高,问价的几位客人都有些犹豫。
陆政安见状倒也爽气,呵呵笑道:“这样吧,你们几位客人能够一起买十斤,我就一斤给你们便宜一文。这些桃子虽说都是自家种的,但是从开花到结果,我再拉倒镇上,也是费了不少力气的。而且我还每人白送一个筐子,几位客人总得让我赚个辛苦钱吧。不瞒诸位,这个筐子还是我找人编的,一个还收我三文钱的工钱呢。”
陆政安一边说,一边拿出早就准备的小匕首将一个桃子一分四瓣儿,一一分给围观的几人。
“买不买没关系,大家可以先尝尝。要是不甜你们不买就是了。”
众人哪里见过这么卖东西的,生意还没开张就先让别人吃。不过,有便宜自然是能占则占。
几人接过陆政安递过来的桃子便尝了一口,发现陆政安确实没有说假话,桃子确实脆甜多汁很是可口。
围观的几位客人尝过桃子之后,都不由得动了心。更重要的是单买一斤要八文钱,几人合买十斤就能省下十多文。这十多文都能买将近十个鸡蛋了!
如此想来,几人也都觉得这桃子买的甚是划算,几人商量了一番,你三斤,他五斤的称下来,这一宗生意竟然卖了将近二十斤出去。
将铜板收进钱袋子里,陆政安听到哗啦啦的铜板进钱袋的声音,便也不讲什么面子不面子了,推着板车继续往前走,一边走,一边扯开嗓子叫卖起来。
因着水果稀少,加上陆政安做生意活络会来事儿,不过一个时辰,来时的满满一车的桃子已经剩下不足二十斤了。
此时,已经将近巳时末,忙活了一上午的陆政安见到街边有一处卖馄饨的摊子,便想停下来吃点东西再继续。然而,刚等他把车子推到馄饨摊门口时,只听到背后一个熟悉的声音在叫他的名字。
陆政安下意识回头,只见宋淮书的父亲宋希仁正站在距离他几米开外的地方看着他。
陆政安属实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宋希仁,愣了一下后这才笑着走了过去。
陆政安:“前些天听淮书说您身体抱恙,我正说等农忙过后去看看您。今日看您气色甚好,身体可大好了?”
闻言,宋希仁点了点头:“本来也没什么大毛病,休息几天也就好了。你这是园子里的果子都熟了?”
“只是早熟了一部分,大部分都还有些生。”说着,陆政安拿了一个简易的竹筐捡了四五斤桃子递给宋希仁。
“这些果子伯父带回去给伯母和淮书尝尝,让他们得空就去我家玩。”
宋希仁在镇上开了家杂货铺,虽不卖生鲜水果,可也知道现在水果不便宜。陆政安这么小筐桃子,少说也得有个四五斤了。
而陆政安的收入全指望这家里的田地和门口的那片果园,宋希仁自是不肯收。不过,之后拗不过陆政安,只得接了下来。
此时,天上日头已经升到正中,陆政安的脸被晒的通红。宋希仁见他车上还有几十斤的桃子没有卖出去,想到他无父无母,心里对他也多了几分怜惜。
“我家在镇上有个杂货铺,平日里生意还可以。眼瞅着越来越热,剩下的桃子晒得久了定要发蔫儿的。你若是信得过我,以后可以送一些桃子到我铺子里寄卖。”
园子里的桃子还有不少,正为销路而发愁的陆政安,对于宋希仁抛出的橄榄枝自然不会拒绝。
不过,人家既是帮了这么大的忙,陆政安自然不能一点儿表示也没有。当即要提出跟宋希仁抽成的想法,不过却被宋希仁给拒绝了。
宋希仁:“举手之劳而已抽成就算了。不过,我确实有件事需要你帮忙。”
说着,宋希仁话虽说出来了,但看着陆政安时,心里还是有些犹豫的。
只是想到家中日益消沉的儿子,宋希仁最终还是开口道:“我家淮书性子自来内敛,一直都不爱说话,年岁相仿的人里也就和你最为投契。但是近日我发现这孩子总是心事重重的,我和他娘问也不肯多说。你若有空的话,能否去看一下他?”
说到这里,宋希仁重重的叹了口气,眼神里尽是对宋淮书的担心。
陆政安听宋希仁说完,便猜测宋淮书如此应当是与那日小满会上发生的事有关。
不过,宋淮书不肯告诉家人这件事,那他这个外人也不好多嘴。只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答应跟随宋希仁去宋家看看宋淮书。
便是上门做客,自然没有空手的道理。
陆政安去铺子里买了两封点心,又随着宋希仁去了趟他家铺子,将剩余的桃子送过去寄卖。
宋家的铺子不小,店内不光东西齐全,而且打扫的也很是干净。许是因为已经到了饭点儿,店内的客人并不多,只有零星几个打醋买盐的客人。
店里的伙计见老板去而复返有些疑惑,在听到老板吩咐将陆政安板车上的桃子都卸到店里,将价格交代清楚后,这才带着陆政安一起往家走去。
……
宋家距离他家铺子并不远,陆政安和宋希仁边走边聊,不过一刻钟也就到了。
因为现在已经接近晌午,陆政安进门的时候宋淮书正在厨房里忙活。看到陆政安进门而来,一时间惊讶到锅里的鸡蛋都忘记翻面了。最后还是灶膛前正在烧火的宋兰氏出言提醒,宋淮书这才回过神来。
宋兰氏:“政安来了,你也别在厨房忙活了,快出去陪他说说话。”
这些日子老两口看着日渐沉默的宋淮书,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如今陆政安突然登门,宋兰氏虽然惊讶,但心里却十分的高兴。
扬声将陪着的宋希仁叫进厨房,宋兰氏嘱咐他去街上买些熟食来待客。
宋希仁哪里会不懂发妻的心思,安排宋淮书好好跟陆政安说说话,便匆匆出了门。
客厅内突然只余两人,气氛一时间有些沉默。
陆政安看着比之前更加清减的宋淮书,却发现对方眼神游移,并不敢去看他。放在膝盖处的双手无意识的揪着衣袖,似乎不把那块布片揪秃不罢休。
陆政安明白当初宋淮书在富阳书院求学的那段日子,定然给他留下了不小的阴影,所以才会在小满会上遇到昔日的同窗反应这么大。
只是,这事宋淮书自己不主动提起,那他也不能主动去问,只能装作什么都不知道。
宋淮书:“你家麦子可收完了?今日怎么有空过来?”
闻言,陆政安下颌微抬了下,“园子里的桃子有一部分熟了,家里吃不完就推到镇上卖卖看。方才正好碰到伯父,就过来看看。”
宋淮书听着陆政安的话,将目光移到八仙桌上放着的那筐桃子。看那桃子叶子翠绿挺括,显然是刚摘下来不久。
现在水果正是稀缺的时候,陆政安提过来那么一大筐,若是卖掉怕是几十个大子儿都不止。
似是看出宋淮书的心思,对面的陆政安笑了一下,“都是家里产的,林子里多着呢。这两封点心虽说是我买的,但也没花几个钱。我初次来你家,若是空着手来怕是要闹笑话的。”
14/184 首页 上一页 12 13 14 15 16 17 下一页 尾页 |